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行政层级城市能否延长企业存续期?
1
作者 张先锋 刘婷婷 吴飞飞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47,57,共15页
从城市行政层级视角出发,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与279个城市数据的匹配数据,运用Cox风险模型分析集聚效应、市场规模效应和排序效应三种机制对本地企业存续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高行政层级城市的企业存续... 从城市行政层级视角出发,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与279个城市数据的匹配数据,运用Cox风险模型分析集聚效应、市场规模效应和排序效应三种机制对本地企业存续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高行政层级城市的企业存续风险较低,高行政层级城市的集聚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显著降低了企业存续风险,城市行政层级的排序效应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作用较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高行政层级城市的存续风险更低,存续期更长,且高行政层级城市并不排斥小型企业发展。上述研究为客观评估城市行政层级对企业存续的影响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层级 企业存续 集聚效应 市场规模效应 排序效应
下载PDF
要素错配、企业存续与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平 李淑云 杨俊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5-175,共21页
要素错配是中国经济转型阶段的重要特征,企业在要素错配下的行为选择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可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要素错配纳入企业存续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框架,发现企业存续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并通过反事实模拟得出... 要素错配是中国经济转型阶段的重要特征,企业在要素错配下的行为选择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可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要素错配纳入企业存续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框架,发现企业存续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并通过反事实模拟得出要素错配平均意义上延长了企业达到其TFP峰值时间约0.75年的结论;进而考察了要素错配对企业存续的影响,发现要素错配总体而言延长了企业的存续时间,且相比高效率企业,要素错配更倾向于延长低效率企业的存续时间,这是其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回归验证了这一假设。本文的结论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要素市场化进程、改善企业生存环境以及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错配 企业存续 全要素生产率 分析
下载PDF
探究企业存续之谜——创新意愿、核心能力与创新环境的综合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杨震宁 侯一凡 《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86,共24页
生存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盈利的前提,支撑企业存续和不断成长的根本动力来自于自主创新和企业自身的资源禀赋。本文使用2008年国家统计局“40城市制造业企业跟踪调查问卷”数据,并匹配了截至2021年底各样本企业的存续情况,形成了... 生存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盈利的前提,支撑企业存续和不断成长的根本动力来自于自主创新和企业自身的资源禀赋。本文使用2008年国家统计局“40城市制造业企业跟踪调查问卷”数据,并匹配了截至2021年底各样本企业的存续情况,形成了一套跨13年期的企业存续断点追踪数据,检验了企业自主创新意愿、核心能力、行业创新环境与企业存续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将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分为技术创新战略及知识产权保护两种类型,技术创新战略与企业存续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存续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第二,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存续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企业核心能力对于企业存续作用的效果和强度存在差异,其中研究开发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投入能力均与企业存续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创新投入能力对企业存续的影响最大也最明显,而创新管理能力对企业存续的作用不明显;第三,行业创新环境在企业自主创新意愿、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存续之间起到异质性调节作用;第四,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相比于非技术密集型企业来说,受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性的影响较大,而受技术创新战略主动性影响较小。研究结论对构建“企业-行业”跨层次、企业内外部资源相结合、企业主客观因素相交织的企业存续研究模型进行了理论探索,也对中国制造企业如何更好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而延长存续时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自主创新意愿 企业核心能力 行业创新环境 企业存续
原文传递
产权保护与企业存续:来自制造业的证据 被引量:36
4
作者 史宇鹏 和昂达 陈永伟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8-125,135,共9页
企业存续时间是产业组织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但从产权保护角度对我国企业存续时间进行的严格实证分析目前还非常缺乏。本文使用2008年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我们的研究发现:(1)产权保护程度对企... 企业存续时间是产业组织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但从产权保护角度对我国企业存续时间进行的严格实证分析目前还非常缺乏。本文使用2008年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我们的研究发现:(1)产权保护程度对企业的存续时间确实有很大影响,产权保护程度越高,该地区企业的平均存续时间越长;(2)产权保护对企业存续的影响作用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存在显著差别。特别地,加强产权保护能够显著延长私营企业的存续时间,但却减少了国有企业的存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保护 企业存续 制造业
原文传递
政府补贴、创新能力与企业存续时间 被引量:25
5
作者 傅利平 李永辉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96-1503,1495,共9页
采用2004-2010年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315家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从微观层面上检验了政府补贴、创新能力对企业存续时间的影响,特别是创新能力在政府补贴与企业存续时间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贴能... 采用2004-2010年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315家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从微观层面上检验了政府补贴、创新能力对企业存续时间的影响,特别是创新能力在政府补贴与企业存续时间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贴能够对企业存续时间产生显著的倒U型影响,且这种影响会因企业所有权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创新能力能够降低企业退出风险,有效延长企业存续时间,同时,还可以在政府补贴对企业存续时间的影响路径上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企业存续问题的内在逻辑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对于合理配置有限的公共财政资源,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贴 创新能力 企业存续时间
原文传递
生产率、产权保护与企业存续: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少华 张天华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6,157-158,共12页
当前的中国企业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企业存续与企业生产率、地方产权保护有内在关系。研究表明,样本期中国工业企业平均存续时间为11.57年,大规模的企业更替是导致样本期企业平均存续时间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计量分析证实,提高生产率... 当前的中国企业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企业存续与企业生产率、地方产权保护有内在关系。研究表明,样本期中国工业企业平均存续时间为11.57年,大规模的企业更替是导致样本期企业平均存续时间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计量分析证实,提高生产率是企业存续的"强心剂",有效的产权保护是企业存续的"安全网"。作用机制分析进一步表明,企业生产率水平越高,地方产权保护越强,企业的存续时间越长,并且随着企业存续时间的延长,生产率和产权保护对企业存续的影响作用越大;但是企业生产率、地方产权保护对企业存续的影响作用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规模企业以及不同地区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大型企业以及西部地区企业对这种影响作用不敏感。这些经验证据说明了生产率与产权保护是企业存续的关键因素,但是其发生作用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存续 生产率 产权保护 分位数回归
原文传递
全球价值链、异质性与企业存续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平 王文珍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6,共13页
基于PSM匹配样本,使用离散时间cloglog生存模型和Cox风险比例模型考察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企业存续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有助于延长其存续时间,但并非参与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持续时间;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参与全球... 基于PSM匹配样本,使用离散时间cloglog生存模型和Cox风险比例模型考察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企业存续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有助于延长其存续时间,但并非参与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持续时间;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一般贸易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存续时间的促进作用更大;中介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融资能力提升、企业规模扩大以及要素配置效率改善是全球价值链影响企业存活的重要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企业存续 分析 影响机制 企业异质性
原文传递
国有存续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探讨——关于整体带资改制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孙靖 陈畅 《经济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2-153,共2页
国有存续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实施与发展中 ,取代计划经济的产物 ,就存续企业的体制而言 ,存在着决策慢、程序多、机构臃肿、冗员多等弊端 ,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靠行政方式建立起来的连结纽带 ,人人有责却无人负责 ,使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 ,... 国有存续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实施与发展中 ,取代计划经济的产物 ,就存续企业的体制而言 ,存在着决策慢、程序多、机构臃肿、冗员多等弊端 ,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靠行政方式建立起来的连结纽带 ,人人有责却无人负责 ,使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 ,因此 ,国有存续企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带资改制 净资产分流 控股
下载PDF
国有存续企业问题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沈冰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5-48,共4页
国有存续企业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特殊产物,具有制度性的缺陷。目前,国有存续企业普遍处于困境之中,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一现象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所以必须分析国有存续企业产生的政策背景、历史背景和经济背景,对国有存... 国有存续企业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特殊产物,具有制度性的缺陷。目前,国有存续企业普遍处于困境之中,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一现象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所以必须分析国有存续企业产生的政策背景、历史背景和经济背景,对国有存续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才能对加快国有存续企业的改革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资产 上市公司
下载PDF
对油田存续企业多元化经营策略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克江 徐昊霞 严兵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48-51,共4页
从油田存续企业目前所处的市场环境的角度,分析石油石化集团重组后带来的变化,尤其在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以后所引起的冲击和变化就更显突出,而多元化经营模式则是现阶段油田存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油田 企业 多元化经营 资源配置 发展
下载PDF
存续企业退出壁垒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威 郭立宏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64-67,共4页
存续企业是国有集团公司中未上市部分。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存续企业的改革至关重要。依据非自由退出模型分析,存续企业的退出选择面临层层壁垒,负外部性大、退出成本高。因此着眼于存续企业的存续,谋求整个集团公司的协调发展才是改革... 存续企业是国有集团公司中未上市部分。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存续企业的改革至关重要。依据非自由退出模型分析,存续企业的退出选择面临层层壁垒,负外部性大、退出成本高。因此着眼于存续企业的存续,谋求整个集团公司的协调发展才是改革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国有集团公司 非自由退出模型 企业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产业市场结构 退出壁垒 退出成本
下载PDF
浅析油田存续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振智 郭娜 郭新勇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10,共3页
随着我国石油行业改革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的不断完善,为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油田存续企业适宜采取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从财务机制、财务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制定并实施相关的保证措施,以确保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能够有效... 随着我国石油行业改革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的不断完善,为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油田存续企业适宜采取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从财务机制、财务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制定并实施相关的保证措施,以确保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能够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企业 集权 财务管理
下载PDF
国有存续企业激励模式研究
13
作者 王爱民 张国旗 +1 位作者 夏海波 文国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05年第4期202-204,共3页
存续企业是伴随国有大型企业重组改制、分离上市而出现的新概念。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将主业即优良资产全部剥离出来,组成股份有限公司并上市,实行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未分离的原有企业被称为存续企业。存续企业在人才、资金资产、经... 存续企业是伴随国有大型企业重组改制、分离上市而出现的新概念。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将主业即优良资产全部剥离出来,组成股份有限公司并上市,实行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未分离的原有企业被称为存续企业。存续企业在人才、资金资产、经营机制、管理、竞争力等各方面都处于相对劣势,面临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论述了通过建立职级动态激励模式,从整体激励的原理,实施组织激励,以实现对国有存续企业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存续企业的活力,使其逐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职级变动 组织激励
下载PDF
对存续企业退出的探讨
14
作者 郭立宏 王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31-35,共5页
存续企业是国有集团公司中未上市部分。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存续企业的改革至关重要。依据非自由退出模型,存续企业的退出选择面临障碍,负外部性大、成本大。因此着眼于存续企业的存续,谋求整个集团公司的协调发展才是改革的较好选择。
关键词 企业 国有集团公司 退出选择
下载PDF
关于加强油田存续企业现金流管理的思考
15
作者 庞敏 蒋耘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第8期165-165,共1页
现金流对于企业来说,犹如人体的血液。只有现金良性循环,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才能得以保证。本文在对我国油田存续企业现金流管理现状介绍,并对现金流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油田存续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 企业 现金流 资金集中管理
下载PDF
上市公司和存续企业的联盟关系定位研究
16
作者 吴长莉 宇文利 李银满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8X期123-124,共2页
为了迎接世界经济的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国有企业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实践和不断探索,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浮出水面,这种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一些... 为了迎接世界经济的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国有企业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实践和不断探索,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浮出水面,这种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特别是能源企业进行改制重组,将企业中的优良资产剥离出来组成股份公司上市经营,形成上市公司;其他业务重组后形成相应的企业合称为存续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定位研究 联盟关系 上市公司 资本组织形式 国有企业 机遇与挑战 世界经济 改革实践
下载PDF
国有存续企业与国有企业改革
17
作者 黄速建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32,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推动和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改制,满足企业上市的要求以及尽快地让国有企业能够上市融资,解决国有企业后续发展所急需的资金问题,国有企业较为普遍地采用了存续分立改制方式,即将企业核心业务及相关优良资产进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推动和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改制,满足企业上市的要求以及尽快地让国有企业能够上市融资,解决国有企业后续发展所急需的资金问题,国有企业较为普遍地采用了存续分立改制方式,即将企业核心业务及相关优良资产进行剥离、重组、改制上市。国有企业通过存续分立改制方式上市后以集团公司或母公司的形式存在的未上市企业,被称为国有存续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股分制改制 国有企业
下载PDF
中国石油存续企业改革的思路及其发展
18
作者 李剑浩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2-104,共3页
石油存续企业改革的思路是:产权明晰;产权多元化是存续企业改革的方向;产权的可交易性;让企业来发挥作用。“退”是石油存续企业发展的前提与关键。
关键词 石油企业 改革思路 发展前提
下载PDF
中国石油存续企业多元化经营策略的思考
19
作者 夏维力 吴志东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2-35,共4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石油存续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在加入中国WTO和国内石化行业大重组后的变化 ,简述了多元化经营模式是现阶段我国石油存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
关键词 中国 石油企业 多元化经营策略 管理机制
下载PDF
油气田存续企业经济效益统计监测方法
20
作者 王岩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8S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石油石化行业 油气田企业 经济效益 统计监测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