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规制、企业异质性与企业退出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先锋 申屠瑶 王俊凯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43-49,共7页
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研究环境规制强度对异质性企业退出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会提高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对于无技术创新的企业来说,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对于有技术创新的... 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研究环境规制强度对异质性企业退出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会提高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对于无技术创新的企业来说,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对于有技术创新的企业来说,环境规制对企业退出影响不显著;与大规模企业相比,中小规模企业退出受到环境规制影响更显著;民营、国有企业退出概率与环境规制强度正相关,港、澳、台外资企业则相反;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的提升会提高企业退出概率,东部地区企业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企业异质性 企业退出
下载PDF
走出国有企业退出中国有资产流失的误区 被引量:6
2
作者 白永秀 严汉平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54,共4页
国有资产流失有广义的国有资产流失和狭义的国有资产流失,两种不同含义的国有资产流失渠道和流失原因有所不同,目前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和社会民众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狭义的国有资产流失。判断狭义的国有资产是否流失,一般借助于价格法和... 国有资产流失有广义的国有资产流失和狭义的国有资产流失,两种不同含义的国有资产流失渠道和流失原因有所不同,目前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和社会民众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狭义的国有资产流失。判断狭义的国有资产是否流失,一般借助于价格法和收益法,相对于价格法而言,收益法在衡量国有资产流失上较为科学。当前对国有资产流失的认识存在五个必须澄清的误区把国有企业退出等同于国有资产流失;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就必须停止国有企业退出;管理层收购或职工持股就是国有资产流失;把低于评估价格或实际价值转让国有资产都视为国有资产流失;对职工支付身份置换补偿金及社保金是国有资产流失。尽管在一些国有企业退出中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但是不能因此而停止国有企业退出,更不能因此而否定改革,而是应坚持规范的、渐进的国有企业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退出 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权益
下载PDF
企业退出战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海文 何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04年第4期128-130,134,共4页
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是维持公司可持续发展 ,而可持续发展不仅表现为量的成长 ,还表现在质的成长上。企业实施退出战略本质上应该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调整 ,它实质上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种 ,退出只是企业的向前发展的一种方... 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是维持公司可持续发展 ,而可持续发展不仅表现为量的成长 ,还表现在质的成长上。企业实施退出战略本质上应该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调整 ,它实质上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种 ,退出只是企业的向前发展的一种方式。笔者澄清了退出战略认识的误区 ,揭示了退出战略的实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退出战略 核心竞争力 战略调整
下载PDF
最低工资、劳动密集度与企业退出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雅琦 胡晨 卢冰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2-84,共13页
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城市最低工资的匹配数据,本文研究了最低工资上涨对企业退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劳动密集度企业的异质反应。实证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提升会显著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退出概率,降低资本密集型... 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城市最低工资的匹配数据,本文研究了最低工资上涨对企业退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劳动密集度企业的异质反应。实证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提升会显著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退出概率,降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退出概率。机制检验表明,最低工资提升会通过影响产品成本加成率、行业市场份额、企业生产率来影响企业利润,进而影响其退出概率。本文结果表明,最低工资上涨有利于产业资本深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工资 企业退出 劳动密集度
下载PDF
产品市场竞争、产权性质与企业退出——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杏芬 曹茹玥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9-140,共12页
文章采用2009-2014年沪深A股数据实证检验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退出关系以及产品市场竞争、产权性质对后者的协同影响。结果发现:行业层面,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退出概率越大;地区层面,市场化进程越低,企业退出概率越大;国有企业的退... 文章采用2009-2014年沪深A股数据实证检验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退出关系以及产品市场竞争、产权性质对后者的协同影响。结果发现:行业层面,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退出概率越大;地区层面,市场化进程越低,企业退出概率越大;国有企业的退出概率高于民营企业,有政治关联民营企业退出概率高于无政治关联民营企业;面临退出风险的企业往往会得到更多政府补贴来满足正向盈余操纵的需要实现扭亏,从而延缓企业退出进度,且国有和有政治关联民营企业盈余操纵水平高于民营和无政治关联民营企业;虽然国有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平均额度高于民营企业,但是消除规模差异后发现,民营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效用价值高于国有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企业退出 产权性质
下载PDF
企业退出时机和退出障碍的浅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施金亮 凌云 《经济师》 2008年第11期216-217,共2页
文章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市场退出这一行为进行阐述和分析。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可以根据一些指标来判断企业是否应该市场退出,同时分析了一般性企业退出所面临的四大障碍,以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所提出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企业退出 生命周期理论 退出障碍
下载PDF
产业衰退期中企业退出的博弈模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声安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6期418-421,共4页
重点研究了采用博彝模型的方法产业衰退期间企业的市场退出战略行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研究的结论是,如果认为产业的衰退是短暂的,企业很可能选择留在行业里.反之,如果企业的决策者认为产业的衰退是长期的,则企业都会选择退出.而消耗... 重点研究了采用博彝模型的方法产业衰退期间企业的市场退出战略行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研究的结论是,如果认为产业的衰退是短暂的,企业很可能选择留在行业里.反之,如果企业的决策者认为产业的衰退是长期的,则企业都会选择退出.而消耗战与企业退出博弈分析蛄论是,在产业的衰退期,企业为了争取留下来获得相应的利润而进行一场消耗战,最终失败的企业退出产业,胜利者留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衰退 企业退出市场 博弈模型
下载PDF
应慎重对待“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林炎志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4期4-7,共4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退出 竞争性行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慎重对待 工人阶级 主人翁地位 需求不足 一般商品经济 控制力 非国有企业
下载PDF
汇率冲击对企业退出行为的影响——来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证据 被引量:1
9
作者 余静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6-114,155,共10页
本文运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总署企业进出口数据库来构建企业层面的汇率暴露指标,并利用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来识别汇率冲击对企业退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引致的汇率冲击通过影响... 本文运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总署企业进出口数据库来构建企业层面的汇率暴露指标,并利用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来识别汇率冲击对企业退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引致的汇率冲击通过影响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提高了企业退出的可能性,汇率冲击能够解释部分企业的退出行为。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汇率冲击对生产率低的企业的退出影响更大,起到了改善要素配置效率的作用,这表明汇率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发挥了作用。此外,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在汇率冲击对企业退出行为的影响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企业融资能够缓解汇率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变动 市场竞争 企业退出 全要素生产率 汇率暴露
下载PDF
国有企业退出的经济壁垒与体制壁垒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世江 邵亮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6年第2期2-4,共3页
在明晰了国有企业退出的经济性壁垒和体制性壁垒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动态观点考察了二者的交替关系。本文的核心性结论和政策建议在于,为了提高国有企业退出效率,必须将降低体制性壁垒置于更为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国有企业退出 经济性壁垒 体制性壁垒 动态观点
下载PDF
构建国有企业退出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敏 《经济视角》 2005年第7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企业退出机制 企业整体竞争力 国有 退出市场 劣势企业 市场竞争 整体效益 直接关系 优势企业 国企改革
下载PDF
国有企业退出的性质判断与效率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世江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0-11,共2页
基于对国有企业退出的双重性质判断,本文提出了国有企业退出的效率命题,并运用代表性效率评价标准,对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退出的效率进行了综合考察。核心性结论在于,国有企业退出应同时满足两方面效率条件的约束,即配置效率约... 基于对国有企业退出的双重性质判断,本文提出了国有企业退出的效率命题,并运用代表性效率评价标准,对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退出的效率进行了综合考察。核心性结论在于,国有企业退出应同时满足两方面效率条件的约束,即配置效率约束和交易效率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退出 性质判断 效率评价标准 效率考察
下载PDF
我国建立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的深层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华友 《环境经济》 2010年第9期42-44,共3页
推动重污染企业退出是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完成"十一五"环保约束性指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重污染企业退出对促进污染减排和加强环境保护的作用非常突出,电力、钢铁、建材、电石、焦炭等重污染企业集... 推动重污染企业退出是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完成"十一五"环保约束性指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重污染企业退出对促进污染减排和加强环境保护的作用非常突出,电力、钢铁、建材、电石、焦炭等重污染企业集中行业是我国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主要“产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退出机制 污染减排 节能减排 环境保护 二氧化硫 企业集中 国务院 约束性
下载PDF
经济转轨期国有企业退出的效率命题略析
14
作者 徐世江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6,29,共2页
国有企业退出的现有文献隐含了一个共性假定,即这种市场退出会自动引致经济效率的提高。笔者则认为,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退出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制度变迁过程,这个过程中显然还存在着制度变迁的效率命题。降低国有企业退出过... 国有企业退出的现有文献隐含了一个共性假定,即这种市场退出会自动引致经济效率的提高。笔者则认为,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退出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制度变迁过程,这个过程中显然还存在着制度变迁的效率命题。降低国有企业退出过程本身的成本就成为了提高国有企业退出效率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轨 国有企业退出 配置效率 交易效率
下载PDF
走出国有企业退出中国有资产流失的误区
15
作者 白永秀 严汉平 《陕西审计》 2005年第3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企业退出 衡量标准 界定
下载PDF
制度变迁视角下我国国有企业退出的绩效分析
16
作者 徐世江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8,13,共3页
目前,学者们对国有企业退出绩效的研究,主要是应用产业经济理论做出的,而应用制度变迁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和研究视角的,则较为鲜见。事实上,我国国有企业的市场退出,不仅是一种产业调节现象,而且更是一种制度变迁现象。能否对这一制度变... 目前,学者们对国有企业退出绩效的研究,主要是应用产业经济理论做出的,而应用制度变迁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和研究视角的,则较为鲜见。事实上,我国国有企业的市场退出,不仅是一种产业调节现象,而且更是一种制度变迁现象。能否对这一制度变迁现象进行充分的绩效分析,构成了国有企业退出研究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集中分析了国有企业退出的制度变迁实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国有企业退出 绩效分析
下载PDF
企业生存难题撬动行业洗牌——福州市物业服务企业退出项目的调查与思考
17
作者 邹楠 《中国物业管理》 2008年第4期24-27,共4页
2007年以来,福州市有30家以上的物业服务企业退出项目、退出市场,而今年年初以来,更有超过10家的物业服务企业撤出小区。“贴钱当管家,生意没人做。”有福州市物业服务企业的经理这样说。
关键词 物业服务 企业退出 福州市 企业生存 洗牌 行业 服务企业 退出市场
下载PDF
江苏工商信息化喜忧路 BOT提速电子政务企业退出面临考验
18
作者 毛付俊 《信息系统工程》 2004年第3期64-68,共5页
BOT模式的引入使江苏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一步到位,但由于政策环境使企业收回投资面临困境。
关键词 工商信息化 BOT 电子政务 市场投资经营 企业退出机制
下载PDF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数据自查与企业退出市场
19
作者 刘清峰 《智慧健康》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政府推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自查活动意味着从国家层面开始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规范整治的号角已经吹响。保守估计,在2016年将至少要300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动或被迫退出市场,5年内将至少有50%的生产企业从市场上消失,也就是说5年后... 政府推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自查活动意味着从国家层面开始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规范整治的号角已经吹响。保守估计,在2016年将至少要300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动或被迫退出市场,5年内将至少有50%的生产企业从市场上消失,也就是说5年后医疗器械行业将不足8000家生产企业。对企业来说是机会抑或是威胁,取决于企业的态度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数据自查 企业退出
下载PDF
国有企业经历凤凰涅槃——关于国有企业退出的话题 被引量:8
20
作者 中国企业联合会课题组 《企业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14,共9页
国有经济为什么要从部分行业、部分领域退出?在退出的过程中我们将面临哪些难题?我们怎样才能退得从容不迫、有章有法?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 国有经济为什么要从部分行业、部分领域退出?在退出的过程中我们将面临哪些难题?我们怎样才能退得从容不迫、有章有法?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优势,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退,是为了更好地进,退,是进的前提和基础。多年来,我们乐于并且习惯于谈论关于“进”的话题,所以当关于“退出”这一话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总会使我们产生出一种异常复杂的情感矛盾。从新中国建立到今天,国有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但是,就如同当年国有经济全面的“进”一样,今天国有经济从部分领域有选择地退出,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进程。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能否顺利、平稳地从部分行业中退出,已成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有企业退出 市场经济 国有资本 WTO 社会资本 社会负担 国有股减持 社会保障体系 资本市场 企业破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