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利扎洛夫技术中Bone Transport的中文命名商榷 被引量:8
1
作者 曲龙 秦泗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4-274,共1页
伊利扎洛夫(Ilizarov)技术包括Circular External Fixation、Bone Lengthening、Bone Transport技术三项具体内容,其中外固定和骨延长技术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对文字的中英文表述认识比较一致,本文主要讨论Bone Transport的中文译名。
关键词 伊利扎洛夫技术 中文译名 骨延长技术 外固定
原文传递
Re—application of External Fixators for Complications of Limb Lengthening and Deformity Correc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运用外固定架治疗肢体不等长或畸形,矫正具有潜在的并发症。现报道一组因治疗过程中或结束后该延长肢体出现并发症而需再次运用外固定架的病例。方法:1991年2月-1999年7月,共有261例(297肢体)用Or-thofix或Ilizarov外固定进... 目的:运用外固定架治疗肢体不等长或畸形,矫正具有潜在的并发症。现报道一组因治疗过程中或结束后该延长肢体出现并发症而需再次运用外固定架的病例。方法:1991年2月-1999年7月,共有261例(297肢体)用Or-thofix或Ilizarov外固定进行肢体延长或畸形矫正。其中儿童228肢体,成人69肢体。结果:儿童再次运用外固定架治疗的有22例次(9.65%),成人有4例次(5.8%0.总的再次运用外固定架率达8.75%。再次运用外固定架的原因为延长区再生骨的骨折和成角畸形。有4例患者最后接受截肢术。结论:对因先天性疾患致肢体严重残疾的患儿,再次运用外固定架治疗仍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延长 并发症 伊利扎洛夫技术 外固定架治疗 肢体畸形 矫正术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矫形骨科的诊疗防控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臧建成 秦泗河 +5 位作者 张力 石磊 王永娜 李丹 刘玉芳 秦绪磊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72-276,共5页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全民隔离、限制人口流动,给矫形骨科患者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目的:总结互联网手段在COVID-19疫情持续期间医患互动的经验,探讨在特殊时期矫形骨科患者诊疗防控和功能康复策略。方法:首...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全民隔离、限制人口流动,给矫形骨科患者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目的:总结互联网手段在COVID-19疫情持续期间医患互动的经验,探讨在特殊时期矫形骨科患者诊疗防控和功能康复策略。方法:首先组建以科主任为组长的患者管理小组,建立患者联络方案及会诊决策机制,整理应急处理办法。通过电话及微信、QQ等互联网方式采集2020年1月23日前2个月在我院矫形骨科接受手术的患者信息,根据患者的功能状态将所有患者分为稳定期、调整期和急诊期,在保障COVID-19防疫的基础上,以矫形骨科"一路两线三平衡"矫形重建原则为基础指导患者功能康复。结果:通过电话、互联网方式联络7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32例,女39例,2~62岁,平均28.1岁。稳定期患者62例,调整期8例,1例处于急诊期。稳定期患者中,居家佩戴Ilizarov外固定架或组合式外固定器,通过电话及互联网手段采集信息,指导针道护理,辅助负重功能锻炼。通过互联网视频指导8例调整期患者继续调整外固定器,规避相关并发症。急诊期患者1例,安排其在严密防护下于当地医院接受治疗。本组病例在COVID-19流行期间未发生感染、血栓、关节脱位等严重并发症,根据秦泗河下肢畸形矫正残缺修复与功能重建术后疗效评价表统计结果,优62例(87.3%),良8例(11.2%),差1例(1.5%)。结论:在疫情期间,通过电话、互联网手段可迅速完成矫形骨科患者的信息采集和居家康复指导",一路两线三平衡"原则对疫情持续期矫形骨科患者管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互联网 矫形骨科 肢体畸形 围手术期管理 伊利扎洛夫技术
下载PDF
复方蜈蚣颗粒结合外固定骨搬移技术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术后感染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谭新欢 段来宝 +4 位作者 毕宏政 杨庆民 聂伟志 张峻玮 杨勇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运用复方蜈蚣颗粒结合Ilizarov技术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37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感染骨段切除、Iliz... 目的:探讨运用复方蜈蚣颗粒结合Ilizarov技术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37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感染骨段切除、Ilizarov技术治疗,必要时采用负压引流术及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术后口服中成药复方蜈蚣颗粒。根据末次随访Paley感染性骨缺损骨愈合评分标准和邻近关节功能评定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3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4~36个月,平均为18.6个月,所有伤口及骨折均愈合,感染未复发;术后1个月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指标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愈合时间为14~32 d,平均为18 d;骨愈合时间为6.3~13.8个月,平均为10.2月。末次随访根据Paley感染性骨缺损骨愈合评分标准评价结果:优14例,良18例,优良率为86.5%。邻近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优11例,良19例,优良率为81.1%。结论:复方蜈蚣颗粒结合Ilizarov技术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术后感染疗效安全可靠,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扎洛夫技术 感染 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器 骨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