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层中伊利石/蒙皂石混层类型及混层比的计算方法
1
作者 林西生 郑乃萱 李慧慧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89年第3期6-12,共7页
关键词 粘土矿物 皂石 伊利石 类型 层比 计算
全文增补中
我国发现的伊利石-蒙皂石规则混层(ISⅡ型)的研究
2
作者 张扬胜 张建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44-452,共9页
本文对湖南桑植地区三叠系/二叠系界线粘土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差热,红外等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粘土主要为伊利石-蒙皂石规则混层,属ISII型。据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了混层的组成、有序化程度和内部结构。文中还讨论了伊利石-蒙皂石的差... 本文对湖南桑植地区三叠系/二叠系界线粘土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差热,红外等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粘土主要为伊利石-蒙皂石规则混层,属ISII型。据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了混层的组成、有序化程度和内部结构。文中还讨论了伊利石-蒙皂石的差热分析和红外吸收光谱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石 皂石 规则 ISII型
下载PDF
蒙皂石—伊利石演化及有关问题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廖立兵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7-41,共5页
作者认为蒙皂石—伊利石的转化是多因素、多机制作用的结果.不同环境、不同机制形成的伊/蒙混层矿物,有序化出现时的伊利石层含量不同。伊/蒙混层由无序到有序是一个连续的渐变过程,存在过渡型混层矿物,多数伊/蒙混层矿物都是以... 作者认为蒙皂石—伊利石的转化是多因素、多机制作用的结果.不同环境、不同机制形成的伊/蒙混层矿物,有序化出现时的伊利石层含量不同。伊/蒙混层由无序到有序是一个连续的渐变过程,存在过渡型混层矿物,多数伊/蒙混层矿物都是以某一类型为主的复杂集合体。作者指出分散蒙皂石是影响无序型伊/蒙混层矿物混层比计算精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机制 层比 皂石 伊利石 粘土矿物
下载PDF
285℃条件下伊/蒙混层矿物的存在及其意义——新西兰现代活动地热区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季峻峰 刘英俊 P.R.L.Browne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98-401,共4页
长期以来认为,蒙皂石的伊利石化程度主要受温度控制,伊/蒙混层矿物被广泛用作矿物地质温度计。
关键词 矿物 伊利石 地质温度计 地热系统 皂石
原文传递
合肥盆地东部朱巷组X射线衍射分析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国生 朱光 +2 位作者 王道轩 牛漫兰 宋传中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1-36,共6页
对取自合肥盆地大桥凹陷内下白垩统朱巷组(K1Z)21个泥岩样粘土矿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定量研究表明,伊利石结晶度值均大于0.42,一般为0.42~0.75。伊利石/蒙皂石混层比有5个样品小于50.00%,其余为50.20%~70.10%,蒙皂石转化从无序间层... 对取自合肥盆地大桥凹陷内下白垩统朱巷组(K1Z)21个泥岩样粘土矿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定量研究表明,伊利石结晶度值均大于0.42,一般为0.42~0.75。伊利石/蒙皂石混层比有5个样品小于50.00%,其余为50.20%~70.10%,蒙皂石转化从无序间层到部分有序间层,反映地表处朱巷组处于成岩作用中-早期阶段,有机质成熟度处于成熟-未成熟阶段,没有进入埋藏变质。结合钻井Ro资料及地球物理资料,揭示朱巷组埋深大于3000m,预测深埋地下的朱巷组烃源岩已进入生油门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意义 X射线衍射 伊利石结晶度 伊利石/蒙皂石混层比 朱巷组 合肥盆地 野外地质分析
下载PDF
新疆北部地区与其他地区变性土壤线性膨胀系数的差异及矿物学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佩佩 张文太 +3 位作者 贾宏涛 姜小三 武红旗 朱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4-1080,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亚纲变性土之间线性膨胀系数的差异,并通过对比不同亚纲土壤物理属性,解释产生差异的内在机制。[方法]新疆北部地区(简称北疆地区)是夏旱变性土(含变性土壤)主要分布区,本研究调查了具有变性特征的14个土壤剖面,并搜集了... [目的]比较不同亚纲变性土之间线性膨胀系数的差异,并通过对比不同亚纲土壤物理属性,解释产生差异的内在机制。[方法]新疆北部地区(简称北疆地区)是夏旱变性土(含变性土壤)主要分布区,本研究调查了具有变性特征的14个土壤剖面,并搜集了我国其他12个省市140个变性土剖面相关数据,分析了不同亚纲变性土的线性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linear extensibility,COLE)、黏粒和蒙皂石含量及其相关关系。[结果]北疆地区夏旱变性土(含变性土壤)的COLE、黏粒和蒙皂石含量在5个亚纲中最低,其土壤膨胀收缩特性主要受伊利石-蒙皂石混合型矿物组成和混层比的影响,而其他4个亚纲较夏旱变性土(含变性土壤)具有更明显的变性特征。潮湿变性土、湿润变性土和夏旱变性土(含变性土壤)0~100 cm土层的黏粒和蒙皂石含量大于0~30 cm土层,而干润变性土0~30 cm土层含量高于0~100 cm土层。寒变性土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黏粒和蒙皂石含量无明显变化。潮湿变性土0~100 cm土层蒙皂石含量显著高于干润变性土和夏旱变性土(含变性土壤),且0~100 cm土层的COLE值也显著高于夏旱变性土(含变性土壤),5个亚纲表层土壤的COLE差异不显著。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干润变性土蒙皂石含量和潮湿变性土COLE随之增大,表层蒙皂石含量对COLE影响更大。[结论]北疆地区蒙皂石和伊利石-蒙皂石混合型矿物组成是土壤变性的内在影响因素,变性土中蒙皂石与黏粒呈线性相关,黏土矿物组成对表层土壤膨胀收缩有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比 黏土矿物组成 伊利石-皂石 黏粒 线性膨胀系数 新疆北部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