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伊敏地区下石炭统红水泉组砂岩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明春 刘永江 +5 位作者 韩国卿 王长兵 温泉波 赵英利 梁琛岳 米晓楠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92-207,共16页
碎屑沉积物成份与源区构造环境、构造背景及源区岩石性质密切相关。通过对伊敏地区红水泉组砂岩样品进行砂岩碎屑颗粒成分统计、地球化学特征及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等物源分析方法,确定红水泉组砂岩为长石岩屑砂岩,物源区构造... 碎屑沉积物成份与源区构造环境、构造背景及源区岩石性质密切相关。通过对伊敏地区红水泉组砂岩样品进行砂岩碎屑颗粒成分统计、地球化学特征及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等物源分析方法,确定红水泉组砂岩为长石岩屑砂岩,物源区构造背景主要为大陆岛弧环境,其物源类型为切割型岛弧。红水泉组砂岩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338±3 Ma,该年龄值表明红水泉组形成的时代为早石炭世密西西比中期的韦宪阶或之后。903~1 676 Ma的分散元古界锆石年龄和~780 Ma新元古代锆石年龄峰值,可能反映南蒙古微板块基底年龄信息。~500 Ma和~380 Ma的年龄峰值指示源区可能经历了多期岩浆事件:~500 Ma的岩浆锆石物源可能来自额尔古纳与兴安地块闭合相关的后造山花岗岩,~500 Ma的变质锆石可能来自变质基底,~380 Ma的物源可能反映额尔古纳—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至少在晚泥盆世开始碰撞拼贴,并导致该区存在一个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岩浆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敏地区 内蒙古 红水泉组 物源分析 地球化学 碎屑锆石 U-PB年代学
下载PDF
内蒙古伊敏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洪飞 王芳 +2 位作者 臧进前 刘锋 车延安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共10页
首次对内蒙古伊敏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该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w(SiO_2)=68.32%~70.62%),富碱(w(Na_2O+K_2O)=7.79%~9.01%),贫CaO(0.89%~2.51%)、MgO(0.80%~1.30%)、P_2O_... 首次对内蒙古伊敏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该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w(SiO_2)=68.32%~70.62%),富碱(w(Na_2O+K_2O)=7.79%~9.01%),贫CaO(0.89%~2.51%)、MgO(0.80%~1.30%)、P_2O_5(0.16%~0.23%)的地球化学特征。A/CNK和A/NK值分别介于0.99~1.08和1.22~1.42之间,属于准铝质-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REE/∑HREE=13.35~16.19),无明显Eu、Ce异常,富集K、Rb、Th、Ba、Sr和LREE,相对亏损U、Ti、La、Ce,综合分析认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Ⅰ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表明,其形成于(303±2)Ma,为晚石炭世岩浆活动产物。Hf同位素数据显示,其具有高的_(εHf)(t)值(+9.20~+15.89),对应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集中分布于700~500 Ma之间,反映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起源于新元古代增生的地壳,形成于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碰撞后的伸展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锆石U-PB年代学 晚石炭世 地球化学 伊敏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