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盲逆断层震后变形耦合机制研究——以2017年伊朗M_(W)7.3地震为例
1
作者 王洵 王卫民 +1 位作者 何建坤 周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1-586,共16页
震后变形是地震周期中一个重要阶段,深入研究其产生机制有助于提高对地震演化过程、断层性质及地震危险性评估的认识.2017年伊朗M_(W)7.3地震InSAR观测资料丰富,为研究扎格罗斯造山带山前褶皱带盲逆冲断层震后变形机制提供了切入点.合... 震后变形是地震周期中一个重要阶段,深入研究其产生机制有助于提高对地震演化过程、断层性质及地震危险性评估的认识.2017年伊朗M_(W)7.3地震InSAR观测资料丰富,为研究扎格罗斯造山带山前褶皱带盲逆冲断层震后变形机制提供了切入点.合理详细的震源模型及高精度的形变观测是开展震后余滑或黏弹松弛研究的首要前提,本文采用多视角InSAR资料联合远场波形数据反演该地震的破裂滑动分布,并解算得到伪三维地表位移,利用InSAR时序分析提取震源区主震后一年半内变形特征,显示震源区震后形变特征与同震位移场类似,LOS向形变速率最大值约8 cm·a^(-1),震后变形预示震源区可能存在明显的震后应力调整现象.利用震后半年内形变资料约束的纯运动学余滑模型表明同时期释放能量为矩震级M_(W)6.7,进一步探讨应力驱动震后余滑及下地壳黏弹性松弛对震后变形的贡献,基于分层黏弹模型的模拟计算表明震后余滑和黏弹松弛效应的耦合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地表震后变形特征,其中震后余滑主要分布在同震破裂区的上方浅部,对主震后一年半内震后地表变形起主导作用,震源区壳下黏滞系数量级下限约为10^(19)Pa·s,震后变形对扎格罗斯褶皱带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长周期的震后变形机制研究还需长期高精度观测和顾及岩石圈流变结构的横向不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m_(w)7.3地震 InSAR 联合反演 震后形变 震后余滑
下载PDF
2021年青海玛多M_(W)7.3地震地壳变形及区域孕震环境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小宁 熊仁伟 +5 位作者 孟国杰 郭楠 杨维芳 李毓照 吴伟伟 赵国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32-1043,共12页
北京时间2021年5月22日02时04分,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M_(W)7.3地震.本文利用震中及邻区2009—2021年GNSS观测资料,研究了此次地震的区域孕震环境、同震和震后初期的变形特征.首先,给出了较高空间分辨率的GNSS速度场,表明... 北京时间2021年5月22日02时04分,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M_(W)7.3地震.本文利用震中及邻区2009—2021年GNSS观测资料,研究了此次地震的区域孕震环境、同震和震后初期的变形特征.首先,给出了较高空间分辨率的GNSS速度场,表明震中及其邻区的构造活动以左旋剪切为主,巴颜喀拉块体南北两侧的相对运动是块体边界断裂和块体内部级次断层的综合响应,其中边界断裂的相对运动占到了整个块体相对运动的57%,块体内部相对运动占到43%.其次,利用顾及抗差性的多尺度球面小波方法解算了GNSS应变率场,结果表明主要的应变积累区域沿着巴颜喀拉块体的主边界断裂分布,震中位于应变高值区向低值区的过渡带.最后,利用GNSS连续观测站资料给出了此次地震的同震和QHMD连续观测站的震后初期位移,采用两种策略解算了同震位移,对比研究表明,利用震后4 h时长数据的策略获得了更为准确的同震位移,而单日解的结果中更多地包含了快速变化的震后变形.青海玛多(QHMD)测站观测到了25 cm的同震位移和明显的震后位移,利用表征震后余滑的对数衰减模型能够准确拟合震后变形观测值,发现震后初期5天内的变形量占到了初期20天内的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年玛多m_(w)7.3地震 地壳变形 孕震环境 同震位移 震后变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