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1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伏尔泰对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误读 被引量:4
1
作者 林硕 《法国研究》 2013年第1期24-32,共9页
十八世纪,中欧文化交流迎来了新高潮,欧洲学者纷纷用自己的笔触描绘脑海里的中国文化,其中对中国极尽赞誉者,当推伏尔泰。这位启蒙翘楚以欧洲人的视角描述着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然而,伏尔泰的著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明清时期中国文... 十八世纪,中欧文化交流迎来了新高潮,欧洲学者纷纷用自己的笔触描绘脑海里的中国文化,其中对中国极尽赞誉者,当推伏尔泰。这位启蒙翘楚以欧洲人的视角描述着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然而,伏尔泰的著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误读。通过对其代表作《论各民族的精神与风俗以及自查理曼至路易十三的历史》(以下简称《风俗论》)进行分析,可以将文化误读归纳为比附型误读、工具型误读以及缺失型误读三类。尽管三类文化误读的形成根源不尽相同,但都对中欧之间的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尔泰中国文化文化误读 《风俗论》
下载PDF
从文化套式到价值投射——20世纪英语世界中国艺术史研究中的两个误读
2
作者 佘国秀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2-50,共9页
20世纪英语世界的部分汉学家、艺术史家在文化套式以及艺术史学科的框架体系中,以自我文化为参照,用机械进化论与历史决定论拟构了中国艺术的“时间形状”,在对中国文化的偏执预设中得出“中国艺术衰落论”和“中国艺术家重模仿”两大... 20世纪英语世界的部分汉学家、艺术史家在文化套式以及艺术史学科的框架体系中,以自我文化为参照,用机械进化论与历史决定论拟构了中国艺术的“时间形状”,在对中国文化的偏执预设中得出“中国艺术衰落论”和“中国艺术家重模仿”两大误读。他们在文化套式的作用下,把中国艺术和中国艺术家重构为“颠倒的自我”,由此保持了自身与他者的距离,曲解了中国艺术的历史面貌和中国艺术家对待传统的态度,是对中国艺术传统的浅层搁置与非本质类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世界 中国艺术史 文化套式 价值投射
下载PDF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误读反思
3
作者 陈顺江 《时代人物》 2024年第36期0257-0259,共3页
东西方文化交流存在屏障是不争的事实,西方眼中中国的镜像变形是西方出于自身利益而引发的误读,这既 是文化差异的结果,也是西方轴心基准下的文化霸权心态反映。中国在现代语境中应增加主体意识,充分实现自我言说。
关键词 中西文化交流 文化 原因 反思与交流
下载PDF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误读的跨文化解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熊关 费学军 姚宝荣 《旅游科学》 CSSCI 2008年第3期45-48,共4页
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在全球进行的世界遗产申报与评估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负责世界文化遗产评估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不可避免地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存在一些误读。本文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方... 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在全球进行的世界遗产申报与评估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负责世界文化遗产评估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不可避免地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存在一些误读。本文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方的申报材料与ICOMOS的评估材料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造成误读的几个根本原因。并提出,我国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应考虑到文化差异对申报工作的影响,尽量从"他者"角度来认识自身的文化特征,把申报材料的编撰置于国际文化背景下,使中国的世界遗产实现跨文化认同,促使更多的遗产申报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OMOS 文化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中国军队形象跨文化传播中的媒体误读及其消解策略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开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8,共5页
媒体在中国军队形象跨文化传播中影响甚大,国外受众对我军形象的认知主要通过本国传媒实现。西方媒体运用设置议程、选定报道框架、强化刻板印象等方式,以"中国军事威胁论"和"中国军力落后论"悖立的二元结构话语模... 媒体在中国军队形象跨文化传播中影响甚大,国外受众对我军形象的认知主要通过本国传媒实现。西方媒体运用设置议程、选定报道框架、强化刻板印象等方式,以"中国军事威胁论"和"中国军力落后论"悖立的二元结构话语模式报道中国军队,造成我军形象长期被误读。对此,应顺循积极回应与主动自塑两个维面,采取多种传播策略予以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 中国军队形象 媒体 消解策略
下载PDF
文化前结构与翻译的创造性误读——林语堂英译《中国传奇》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01-103,共3页
翻译的创造性误读是指译者对原作进行的有意识的改变和重写。从著名翻译家林语堂的英译本《中国传奇》出发,作者分析了翻译的创造性误读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前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创造性误读并非是对原作和文化的亵渎,而是文学生产和文... 翻译的创造性误读是指译者对原作进行的有意识的改变和重写。从著名翻译家林语堂的英译本《中国传奇》出发,作者分析了翻译的创造性误读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前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创造性误读并非是对原作和文化的亵渎,而是文学生产和文化接受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对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 文化前结构 翻译 中国传奇》 林语堂 文化接受
下载PDF
“文化霸权”与中国式误读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小康 浦蓁烨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6期24-28,共5页
"文化霸权"是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葛兰西关于文化革命的理论,其实质是上层统治集团使下层从属阶层"有组织的赞同"他们,以达到领导教化目的。赛义德将其扩展到东西方文化权力关系中,使之带上了西方殖民主义色彩。中国... "文化霸权"是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葛兰西关于文化革命的理论,其实质是上层统治集团使下层从属阶层"有组织的赞同"他们,以达到领导教化目的。赛义德将其扩展到东西方文化权力关系中,使之带上了西方殖民主义色彩。中国学者在沿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的基础上,更多地吸收了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霸权"的理解,使之带上了对西方文化的警惕和抗拒心理,具有民族性的反抗文化殖民意识。这与葛兰西在纯学术层面上探讨的文化运作背后的权力关系已有了很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 文化霸权 中国
下载PDF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读看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教学 被引量:5
8
作者 乔春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35-137,共3页
由于学生文化和英语水平有限,文化误读在跨文化交际中频频发生,甚至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如何更好地在英语专业文化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能力和英语能力,避免文化误读,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是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文化交际 文化 中国文化教学
下载PDF
好莱坞动画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劼刚 周明娟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9-30,共2页
中西文化交流的误读在影视领域广泛存在着,在好莱坞电影中表现得最为典型。下面,笔者以好莱坞动画电影为例试作分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陌生化"近年来,好莱坞为了得到更多中国观众的票房支持,在影片中添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满足其... 中西文化交流的误读在影视领域广泛存在着,在好莱坞电影中表现得最为典型。下面,笔者以好莱坞动画电影为例试作分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陌生化"近年来,好莱坞为了得到更多中国观众的票房支持,在影片中添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满足其文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好莱坞电影 动画电影 中西文化交流 传统文化元素 文化需求 陌生化
下载PDF
论美国对中国的文化误读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永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1-38,共8页
一在当今世界上,中美作为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它们的关系状况及走势如何,日益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强有力因素。从根本上说,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际形势的变化、双方的力量对比以及各自从本国利益出发所作出的战略和政策选择... 一在当今世界上,中美作为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它们的关系状况及走势如何,日益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强有力因素。从根本上说,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际形势的变化、双方的力量对比以及各自从本国利益出发所作出的战略和政策选择所决定的,美中关系也不例外。比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中美关系史 美国对华政策 美国社会 “民族主义” 中国文化 价值观念 不确定性 中国共产 邓小平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党芳莉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32,共7页
本文在分析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误读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探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媒体误读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及其表现,最后从新闻操作层面出发,提出减少对他国形象的媒体误读、增强我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文化传播 国家形象 媒体
下载PDF
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中国误读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东篱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20,共3页
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起进入中国,对我国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影响的意义毋庸置疑,但我国学界目前对伯明翰学派的接受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对该学派文化观念的理解还比较片面;对该学派看待商业性大众文化的态度还存在一... 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起进入中国,对我国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影响的意义毋庸置疑,但我国学界目前对伯明翰学派的接受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对该学派文化观念的理解还比较片面;对该学派看待商业性大众文化的态度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对该学派的理解过于费斯克化;忽视了该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相通之处;过于强调该学派文化研究的政治学维度,而对其社会学维度重视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明翰学派 文化研究 通俗文化 大众文化
下载PDF
跨文化误读与接受:《欲望号街车》在中国 被引量:9
13
作者 吾文泉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4,共4页
《欲望号街车》以其复杂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艺术特色闻名于世。中国对它的评论与演出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对异质文化的接受与过滤。从人物分析到艺术探讨,从“空间戏剧”到小剧场的演出,都标示着该剧的“汉化”过程,充分反映了中国在接... 《欲望号街车》以其复杂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艺术特色闻名于世。中国对它的评论与演出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对异质文化的接受与过滤。从人物分析到艺术探讨,从“空间戏剧”到小剧场的演出,都标示着该剧的“汉化”过程,充分反映了中国在接受这部美国当代戏剧名著时的文化误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欲望号街车》 文化 接受研究 比较文学
下载PDF
文化冲突下的新闻误读与中国形象建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莺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33-239,共7页
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西方媒体一直对中国新闻的即时性、报道言说风格等有很多误读和不解;同时,由于文化所产生的"刻板印象"又极大程度的影响了中西方媒体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形象的建构离不开对于文化的解构。从中... 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西方媒体一直对中国新闻的即时性、报道言说风格等有很多误读和不解;同时,由于文化所产生的"刻板印象"又极大程度的影响了中西方媒体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形象的建构离不开对于文化的解构。从中西文化的哲学分野,以及哲学、文化、思维等角度并结合霍夫斯泰德理论对新闻敏感事件进行分析,可以从本质上解析西方媒体对中国新闻的即时性、报道言说风格和文化"刻板印象"三个方面的误读,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消除对立,增进沟通,建构"和而不同"的媒体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冲突 新闻事件 中国形象 西方媒体 “和而不同” 中国新闻 刻板印象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危局、误读与应对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磊 陈爱华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60-68,共9页
新媒体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正遭遇到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和认同的双重危局。新媒体以其速度快、交互性、超文本的多媒体协同传播形式可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载体动力,也会带来主流意识形态的遮蔽,解构执政党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 新媒体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正遭遇到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和认同的双重危局。新媒体以其速度快、交互性、超文本的多媒体协同传播形式可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载体动力,也会带来主流意识形态的遮蔽,解构执政党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根基。从理念和实践层面加快顶层设计,善待新媒体,善管新媒体,优化新媒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路径、内容和载体,提升媒体治理能力,探求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共产党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应对策略,以此夯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思想舆论根基,进而实现文化领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中国共产党 文化领导权 应对
下载PDF
汉学家Mulligan对中国“孝”文化的误读溯源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广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74-77,共4页
由于传统文化和养老模式的差异,英汉民族对孝道重要性及其内容的认知存在着明显差异。美国汉学家Jean M.Mulligan在其《琵琶记》(The Lute)英译本的长篇导言中对该剧孝道伦理进行了探讨。Mulligan之文化误读,是由中西孝文化语境认知的... 由于传统文化和养老模式的差异,英汉民族对孝道重要性及其内容的认知存在着明显差异。美国汉学家Jean M.Mulligan在其《琵琶记》(The Lute)英译本的长篇导言中对该剧孝道伦理进行了探讨。Mulligan之文化误读,是由中西孝文化语境认知的互为观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对比 文化 文化
下载PDF
信息误读: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一大挑战 被引量:2
17
作者 隆志秀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4,17,共3页
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信息误读是难以回避的挑战,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信息碎片化、目标受众所处意见环境、不同文化环境、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符号等因素,都容易导致目标受众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信息误读。分析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可能面临... 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信息误读是难以回避的挑战,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信息碎片化、目标受众所处意见环境、不同文化环境、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符号等因素,都容易导致目标受众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信息误读。分析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可能面临的信息误读情况,对于减少或克服信息误读、提升我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挑战
下载PDF
中国古代海外传说误读的文化成因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立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8-72,共5页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乃至史书、野史笔记 ,透露了中国古人把异国人看作鬼兽的传统认知模式 ,对于海外他族人们“非人类性”———“兽性”的着意强调。中国古代关于海外世界的叙事描述 ,小说、正史、野闻之间互动互渗 ,迎合“华夏中心主义...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乃至史书、野史笔记 ,透露了中国古人把异国人看作鬼兽的传统认知模式 ,对于海外他族人们“非人类性”———“兽性”的着意强调。中国古代关于海外世界的叙事描述 ,小说、正史、野闻之间互动互渗 ,迎合“华夏中心主义”的优越感 ,强化了华夏民族自我封闭的文化模式 ,一定程度上延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海外传说 文化 成因 华夏中心主义 民族观 海外世界 母题 文化模式 神秘崇拜 小说
下载PDF
被误读的茅盾:批评的错位与评价的失衡——置于中国20世纪文化语境中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嘉良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95-101,共7页
对中国现代文学大家茅盾的评价,在一些重要问题,诸如处理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形成独特的创作"模式"等方面,存在着种种"误读"现象,便有可能造成对作家评价的失衡。这里的确存在着许多复杂现象,只... 对中国现代文学大家茅盾的评价,在一些重要问题,诸如处理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形成独特的创作"模式"等方面,存在着种种"误读"现象,便有可能造成对作家评价的失衡。这里的确存在着许多复杂现象,只有将其置于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分析,才能作出准确估价,从而达到作家固有价值的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评价 文化语境 个体特色
下载PDF
西方对中国文化误读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娜娜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91-95,2,共5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然而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仍然受到西方文化误读造成的"理解的前结构"的影响,学界从比较文学、传播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视角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然而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仍然受到西方文化误读造成的"理解的前结构"的影响,学界从比较文学、传播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视角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既要探讨历史上的文化误读与当前误读的关系,又要在综合应用历史学、政治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具体分析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西方 研究现状 突破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