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文化主题创意产品的设计思维研究——以伏羲女娲液体香薰瓶为例
1
作者 金纾 《创意设计源》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传统文化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主题和素材,传统文化主题的创意产品设计则承载了文化输出的使命。在这一过程中,产品的功能与审美应当为文化输出提供支持,以满足大众多元的消费需求。从“体用”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守正创新的设计思维... 传统文化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主题和素材,传统文化主题的创意产品设计则承载了文化输出的使命。在这一过程中,产品的功能与审美应当为文化输出提供支持,以满足大众多元的消费需求。从“体用”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守正创新的设计思维,以伏羲女娲液体香薰瓶的设计实践为例,展示一种与通常的工业产品设计不同的创意思维方式,并详细说明其创作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守正创新 体用 伏羲女娲
下载PDF
“伏羲女娲”还是“双龙相交”——再证麦积山石窟第74窟交尾浮塑
2
作者 郭兆龙 《美术大观》 2024年第3期56-63,共8页
麦积山石窟第74窟西壁上部开凿有第69龛与第169龛,两龛中间的“交尾浮塑”存有争议。经笔者对北魏天水地区信仰的探赜、对北魏石窟龛梁与龛柱整体样式的梳理以及对“龙”与“伏羲女娲”图像特征及载体的分析,认为此浮塑为“双龙相交”,... 麦积山石窟第74窟西壁上部开凿有第69龛与第169龛,两龛中间的“交尾浮塑”存有争议。经笔者对北魏天水地区信仰的探赜、对北魏石窟龛梁与龛柱整体样式的梳理以及对“龙”与“伏羲女娲”图像特征及载体的分析,认为此浮塑为“双龙相交”,也是北魏石窟常见“双龙回首”龛梁的变体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积山 伏羲女娲 双龙相交 佛龛
下载PDF
由式微到化新的转向——古仍旧地伏羲女娲文化遗存与祭祀考略
3
作者 屈轶 全小国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97-102,共6页
伏羲与女娲是我国上古神话传说中极为重要的角色,其文物遗存与相关祭祀活动在中华始祖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山东济宁地区伏羲女娲文化遗存有着广泛的分布,形成了以凫山羲皇庙与两城伏羲庙为代表的群落式文化遗迹。与甘肃天水伏羲... 伏羲与女娲是我国上古神话传说中极为重要的角色,其文物遗存与相关祭祀活动在中华始祖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山东济宁地区伏羲女娲文化遗存有着广泛的分布,形成了以凫山羲皇庙与两城伏羲庙为代表的群落式文化遗迹。与甘肃天水伏羲庙、河南淮阳太昊陵以及河北涉县娲皇宫相比,济宁地区伏羲女娲文化遗迹规模较小,但它却是齐鲁文化、儒学撰述的重要内容。从上个世纪邹鲁之地的始祖文化逐渐被关注,近年来,邹城郭里镇羲皇庙开始形成了由民间发起、政府支持的伏羲女娲祭祀大典,无论是其社会关注度还是文化影响力都在与日俱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女娲 文化遗存 祭祀礼俗 山东济宁
下载PDF
吐鲁番盆地与河西走廊发现的伏羲女娲形象之关系及相关问题研究
4
作者 孙婧文 孙危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第2期86-100,155,共16页
吐鲁番盆地发现的伏羲女娲绢(麻布)画,是中原与西域文化互动的有力见证,最早的一幅出自沮渠蒙逊的夫人彭氏的墓中,为北凉承平十六年(458年),余则多为唐西州时期(640-791年)。本文通过对吐鲁番盆地发现的伏羲女娲图像进行的类型学分析,... 吐鲁番盆地发现的伏羲女娲绢(麻布)画,是中原与西域文化互动的有力见证,最早的一幅出自沮渠蒙逊的夫人彭氏的墓中,为北凉承平十六年(458年),余则多为唐西州时期(640-791年)。本文通过对吐鲁番盆地发现的伏羲女娲图像进行的类型学分析,继而与河西走廊发现的同类图像进行对比,认为前者是以后者为粉本并本土化的产物。同时还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后推测,吐鲁番盆地发现的伏羲女娲之蛇身,可能是在束带蛇属与花条蛇属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加工,且蕴含着蛇崇拜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二元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时期 吐鲁番盆地 伏羲女娲 文化内涵
下载PDF
中国汉至唐时期伏羲女娲图色彩变迁研究
5
作者 魏一平 杨梦婉 《黑龙江史志》 2023年第8期135-139,共5页
本论文从色彩变迁研究的视角,通过图像收集与色彩提取的方法研究汉至唐时期墓葬艺术中的伏羲女娲图。探讨了汉、魏晋南北朝、唐三个时期的伏羲女娲图色彩变迁特点及异同,深入发掘其色彩变迁背后的社会文化变迁动因、色彩认同的成因和社... 本论文从色彩变迁研究的视角,通过图像收集与色彩提取的方法研究汉至唐时期墓葬艺术中的伏羲女娲图。探讨了汉、魏晋南北朝、唐三个时期的伏羲女娲图色彩变迁特点及异同,深入发掘其色彩变迁背后的社会文化变迁动因、色彩认同的成因和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女娲 中国墓葬艺术 色彩变迁 动因分析 五行五色
下载PDF
基于阴阳理论探析伏羲女娲图与DNA双螺旋结构
6
作者 王晓彧 郭浩科 贾成祥 《河南中医》 2023年第8期1165-1170,共6页
根据阴阳思想,男为阳,女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规为阴,矩为阳;方为阳,圆为阴,伏羲女娲图中蟾蜍属阴,金乌属阳,故图中有最基本的阴阳上下对应关系:阳-日-方-矩-金乌-夫-男;阴-月-圆-规-蟾蜍-妇-女。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为反向平行的左右排列... 根据阴阳思想,男为阳,女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规为阴,矩为阳;方为阳,圆为阴,伏羲女娲图中蟾蜍属阴,金乌属阳,故图中有最基本的阴阳上下对应关系:阳-日-方-矩-金乌-夫-男;阴-月-圆-规-蟾蜍-妇-女。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为反向平行的左右排列结构,而且两条链绕同一中心轴相缠绕,这种组成与太极图相类似,两条链“阴阳混一”而且相互作用,最后达到平衡,即“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碱基中的嘌呤为双环结构,嘧啶为单环结构,腺嘌呤(A)和鸟嘌呤(G)为阴,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为阳,A和T的配对与G和C的配对均为阴阳相合,且两者之间阴阳属性相反,即“一阴一阳之谓道”。以DNA双螺旋结构为主体,将伏羲女娲图中的元素融入其中,组成一个新的DNA双螺旋结构,其中,排列在外侧的2条链,一条是男,一条是女,子因素由日与月、规与矩组成,各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将中医阴阳理论融入DNA双螺旋结构中,组成一个新的DNA双螺旋结构,其中,排列在外侧的2条链,一条是真阴,一条是真阳,子因素由气与血、脏与腑组成,各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在DNA双螺旋结构上,虽然碱基分阴阳,但A与T配对,C与G配对,一个基因片段中所有碱基配对的整体可能会出现阴阳平衡、偏阴、偏阳三种情况。由于碱基配对中氢键具有阴阳特质,碱基配对及氢键数量共同的阴阳属性可能致该基因片段所表达的功能出现平和、偏阴或偏阳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伏羲女娲 DNA双螺旋结构
下载PDF
墓葬世界里的伏羲女娲形象——以考古发现资料为中心
7
作者 郭永利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4-21,共8页
墓葬出土汉代至唐代伏羲女娲的图像材料不少。两汉时期的伏羲女娲像配置有日月、升仙、规矩、乐器等,表现阴阳、升仙、护佑墓葬的神灵及帝王形象。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星宿、日月配置的固定图像组合,与外来文化的杂糅成为最显著的现象,... 墓葬出土汉代至唐代伏羲女娲的图像材料不少。两汉时期的伏羲女娲像配置有日月、升仙、规矩、乐器等,表现阴阳、升仙、护佑墓葬的神灵及帝王形象。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星宿、日月配置的固定图像组合,与外来文化的杂糅成为最显著的现象,更表达了外来文化对伏羲女娲墓葬传统的认同。之后作为墓葬主要神灵的伏羲女娲转变为护佑的神煞,逐步退出墓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女娲 墓葬传统 杂糅与认同
下载PDF
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伏羲女娲图像中的红色崇拜
8
作者 李昊蓉 《流行色》 2023年第6期82-84,共3页
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伏羲女娲图像是对汉制图像的继承创新也是对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汉文化传播研究的有力佐证。在图像生成的过程中不仅继承了汉制范式中伏羲女娲的基本形象,对于用色倾向也表示认可并进行了沿袭。深究成... 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伏羲女娲图像是对汉制图像的继承创新也是对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汉文化传播研究的有力佐证。在图像生成的过程中不仅继承了汉制范式中伏羲女娲的基本形象,对于用色倾向也表示认可并进行了沿袭。深究成因,极可能与汉民族的红色崇拜相关。这种崇拜又与中国古代的色彩观以及图腾崇拜息息相关。文章利用图像学、传播学等方法对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伏羲女娲图像中所呈现出的红色崇拜进行分析,以用色作为切入点对红色崇拜的起因、源流进行追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女娲 红色崇拜 图像流变 文化传播
下载PDF
从伏羲女娲交尾图看中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9
作者 赵勇 《文化产业》 2023年第3期94-96,共3页
伏羲和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两个独立的创世大神,在汉代以前,两者之间联系微弱,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汉代起两者被人为地联系在一起,以对偶神的形象合并出现,人首蛇身交尾是伏羲女娲形象的基本特征,至唐代,其在民间得以广泛流传。现通过文... 伏羲和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两个独立的创世大神,在汉代以前,两者之间联系微弱,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汉代起两者被人为地联系在一起,以对偶神的形象合并出现,人首蛇身交尾是伏羲女娲形象的基本特征,至唐代,其在民间得以广泛流传。现通过文献及考古资料分析伏羲女娲交尾图的分布区域、艺术特色,从而基于伏羲女娲交尾图探讨中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与融合 伏羲女娲 中华文化 中国上古神话 考古资料 人首蛇身 汉代以前
下载PDF
汉画像中伏羲女娲主题图像的地域比较与意义分析
10
作者 徐嘉寅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0期41-45,共5页
伏羲、女娲本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神明,不仅其故事在文献记载中发生着演变,而且其形象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这两种中国古代重要的艺术形式中得到了多样的视觉呈现。因此,该文通过对陕西、河南、四川、山东等地出土的汉画像中伏羲女娲图... 伏羲、女娲本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神明,不仅其故事在文献记载中发生着演变,而且其形象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这两种中国古代重要的艺术形式中得到了多样的视觉呈现。因此,该文通过对陕西、河南、四川、山东等地出土的汉画像中伏羲女娲图像的整理与地域比较,总结诸地域伏羲女娲主题图像的特征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 伏羲女娲主题图像 地域比较 图像意义
下载PDF
吐鲁番出土的伏羲女娲图像样式探析
11
作者 李璐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7期102-104,共3页
伏羲女娲图像在魏晋南北朝至唐朝经由河西走廊传入西域后不断发展变迁,因而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图像样式在吸收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本文从西域风格样式、中原风格样式的伏羲女娲图像入手,解析克孜尔、柏孜克里克石窟... 伏羲女娲图像在魏晋南北朝至唐朝经由河西走廊传入西域后不断发展变迁,因而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图像样式在吸收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本文从西域风格样式、中原风格样式的伏羲女娲图像入手,解析克孜尔、柏孜克里克石窟以及中原地区绘画风格对吐鲁番出土的伏羲女娲图的浸染,使其演变成更具新疆特色的本土化伏羲女娲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女娲 图像探析 文化融合
下载PDF
伏羲女娲与兄妹婚神话的粘连与复合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利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0-26,共7页
长期以来,在伏羲女娲与兄妹婚神话的关系上,一派重要的观点认为伏羲女娲是兄妹婚神话的代表,甚至二者同出一源。其实只要在古代文献与考古学发现的基础上,利用近年来采集的现代汉民族口承神话资料,来重新考察这一问题,就可发现女... 长期以来,在伏羲女娲与兄妹婚神话的关系上,一派重要的观点认为伏羲女娲是兄妹婚神话的代表,甚至二者同出一源。其实只要在古代文献与考古学发现的基础上,利用近年来采集的现代汉民族口承神话资料,来重新考察这一问题,就可发现女娲伏羲、与兄妹婚神话很可能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女娲 兄妹婚 粘连与复合
下载PDF
汉画伏羲女娲图像艺术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万里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1-204,173,共5页
伏羲和女娲两位古神在民间风俗活动中被长久地保存下来,被看成是创世之神和始祖之神,对人类活动产生过无与伦比的影响。在汉画中,伏羲女娲图像频繁出现,呈现出独特的规律性,蕴涵了丰富的艺术内涵,更隐藏着深层的社会意识形态。伏羲、女... 伏羲和女娲两位古神在民间风俗活动中被长久地保存下来,被看成是创世之神和始祖之神,对人类活动产生过无与伦比的影响。在汉画中,伏羲女娲图像频繁出现,呈现出独特的规律性,蕴涵了丰富的艺术内涵,更隐藏着深层的社会意识形态。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人首龙身)的形象特征,有着著阴秉阳、连通天地的哲学属性和神性特点。在这一结构模式中,"生命化生"是其核心与本质,而这一吉祥意义则通过伏羲女娲相互交缠和穿连的构图形式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 民俗艺术 伏羲女娲 艺术类型 图像意义 艺术学方法 社会思想
下载PDF
四川“伏羲女娲执乐器”画像略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牛天伟 《音乐探索》 2006年第2期47-49,53,共4页
四川汉画像石砖中常见有伏羲女娲手擎日月的画像,在这类画像中,伏羲女娲在手擎日月的同时,往往又兼执另外一种所谓的“规矩”之物。本文认为将其释读为“规”或“矩”是一种失误,实际上是乐器排箫或鼗鼓。伏羲女娲执排箫与鼗鼓则是其作... 四川汉画像石砖中常见有伏羲女娲手擎日月的画像,在这类画像中,伏羲女娲在手擎日月的同时,往往又兼执另外一种所谓的“规矩”之物。本文认为将其释读为“规”或“矩”是一种失误,实际上是乐器排箫或鼗鼓。伏羲女娲执排箫与鼗鼓则是其作为乐器发明神的身份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汉画 伏羲女娲 乐器
下载PDF
伏羲女娲、楚帛书与南方民族洪水神话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亚虎 《百色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29-34,共6页
女娲、伏羲神话是中国神话史上流传最长、演变最多的神话,较早时期各自独立叙述,女娲神话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显示出一种农耕民族"地母"和女性始祖神的特质。伏羲神话的流传地区似乎与女娲神话流传地区相近;以后,逐渐靠拢。... 女娲、伏羲神话是中国神话史上流传最长、演变最多的神话,较早时期各自独立叙述,女娲神话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显示出一种农耕民族"地母"和女性始祖神的特质。伏羲神话的流传地区似乎与女娲神话流传地区相近;以后,逐渐靠拢。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显示他们互相联系的最早文本是出土于南方的长沙子弹库楚墓帛书乙篇,这就似乎为这样一种假说提供了证据,即伏羲、女娲相互联系起来以至与洪水兄妹婚神话三者联系起来可能是在南方完成的。于是,女娲在作为女性氏族首领、地母、造人神、高禖神等等之后,与伏羲连称并列,更明显地突出了其生育崇拜的意味,与伏羲一道成为整个人类女性和男性始祖神,以至阴和阳的象征(在北方地区)。当其随着民族的迁徙流传到南方以后,与南方各民族的洪水神话结合起来,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神话中藏葫芦避洪水繁衍人类的姐弟或兄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女娲 楚帛书 南方民族 洪水神话
下载PDF
论汉代的伏羲女娲信仰(上)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先兴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4-60,81,共8页
汉砖石画像中的伏羲女娲,在汉代作为始祖神被信仰崇拜,而其背景神像则是远古初民的走婚者,先女性,后男性,再后为西王母、东王公和铺首。蛇身交尾体现了汉代人讲究夫妻关系,包括女子的性高潮和坚贞不渝并强调外婚制。各举日月或胸含日月... 汉砖石画像中的伏羲女娲,在汉代作为始祖神被信仰崇拜,而其背景神像则是远古初民的走婚者,先女性,后男性,再后为西王母、东王公和铺首。蛇身交尾体现了汉代人讲究夫妻关系,包括女子的性高潮和坚贞不渝并强调外婚制。各举日月或胸含日月图像则是日月神的象征,说明伏羲女娲是连接人与天的桥梁,是构成天人合一精神的纽带。伏羲女娲画像是以直观的形象表达抽象的认识,即通过具象思维将阴阳看作是构成整个世界的本原性的东西,并体现在其他画像如二龙交尾、双龙穿璧、双凤穿璧、绶带穿璧上。汉代之后的伏羲女娲画像,由神的特征变为人的特征,由伏羲举日女娲举月而变成伏羲女娲头上绘制日图形、脚下绘制月图形。而其传说,一是吸收了佛教的因素,二是融入并保存、流传在少数民族传说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 伏羲女娲神话 背景神像 始祖信仰 原型分析
下载PDF
汉代伏羲女娲交尾画像浅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卜友常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00-105,共6页
在华夏民族看来,伏羲女娲是繁衍华夏民族的始祖。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形象基于当时的图腾崇拜,人们将认为具备神力的龙转移到他们身上使他们更有神力。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像在汉代才开始出现并盛行于墓室之中,这显然同汉代的社会背景... 在华夏民族看来,伏羲女娲是繁衍华夏民族的始祖。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形象基于当时的图腾崇拜,人们将认为具备神力的龙转移到他们身上使他们更有神力。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像在汉代才开始出现并盛行于墓室之中,这显然同汉代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方仙道房中术的修道成仙方式有关。之所以把这种伏羲女娲交尾图像置于墓室之内,是汉代人对于道教房中术迷恋的结果,他们深信伏羲女娲成为神仙是道教房中术在起作用,于是就把这种图像刻画于墓室之内,将伏羲女娲视为修道成仙的楷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女娲交尾画像 汉代道教房中术 神仙信仰
下载PDF
伏羲女娲图像辨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晓玲 吕恩国 《艺术科技》 2015年第1期251-252,共2页
伏羲女娲图像因其人首蛇身的构造特点,引起了学术界人士的关注,且将诸多人首蛇身图像冠以伏羲女娲之名。本文将从伏羲女娲图像的基本特征入手,辨析该图像。
关键词 伏羲女娲 图像 基本特征
下载PDF
甘肃伏羲女娲神话扩布之探源
19
作者 徐凤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39-44,共6页
论文对搜集到的近三十年来甘肃省出版的民间故事集、文化部门刊印的内部资料本和地方志书中所收录的伏羲女娲神话进行了统计,发现共有161则之多,而且这些神话主要流传在天水及周边地区,内容以伏羲女娲成婚和伏羲诞生为主,并涵盖他们对... 论文对搜集到的近三十年来甘肃省出版的民间故事集、文化部门刊印的内部资料本和地方志书中所收录的伏羲女娲神话进行了统计,发现共有161则之多,而且这些神话主要流传在天水及周边地区,内容以伏羲女娲成婚和伏羲诞生为主,并涵盖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以及后人对他们的崇拜等方面。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先后三次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出现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大量现存的伏羲女娲遗迹和纪念伏羲女娲的建筑物以及民俗给人们想象和传说伏羲女娲神话提供了许多见证物;古代文献记载给传说伏羲女娲神话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当地人以"羲里娲乡"人自居的自豪感给传说伏羲女娲神话注入了情感动力;大地湾原始村落遗址出土文物与伏羲女娲生活年代的吻合增强了当地人传说伏羲女娲神话的自信心;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传说伏羲女娲神话提供了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伏羲女娲神话 扩布 遗迹 大地湾
下载PDF
伏羲女娲神话的流播 被引量:5
20
作者 涂平 林国清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94-100,共7页
随着伏羲东迁并建都于陈,原本独立存在的伏羲神话和女娲神话在豫东及楚地的流播过程中互相融合,伏羲、女娲从只是龙族的始祖一跃而成为开辟宇宙鸿濛的创世之神、人类的二始祖神。汉代以后,南方少数民族民族意识觉醒,伏羲、女娲二始祖神... 随着伏羲东迁并建都于陈,原本独立存在的伏羲神话和女娲神话在豫东及楚地的流播过程中互相融合,伏羲、女娲从只是龙族的始祖一跃而成为开辟宇宙鸿濛的创世之神、人类的二始祖神。汉代以后,南方少数民族民族意识觉醒,伏羲、女娲二始祖神话在南方迅速传播,并与南方少数民族神话互相渗透,形成洪水后伏羲、女娲兄妹再殖人类的兄妹婚神话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女娲 二始祖神话 民族意识 兄妹婚神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