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伏风理论在肺系疾病中临床运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明霞 王妍妍 +1 位作者 张艺 崔红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2-99,共8页
“伏风”有先天伏风和后天伏风,先天伏风与体质有关,后天伏风又可分为内风和外风。伏风作为“伏邪”的一种,既有伏邪的致病特点,又有风邪的发病方式。正气不足是伏风形成的必要条件,外邪、情志、饮食、劳累是伏风发病的常见诱因,郁热伤... “伏风”有先天伏风和后天伏风,先天伏风与体质有关,后天伏风又可分为内风和外风。伏风作为“伏邪”的一种,既有伏邪的致病特点,又有风邪的发病方式。正气不足是伏风形成的必要条件,外邪、情志、饮食、劳累是伏风发病的常见诱因,郁热伤阴是发病之必然转归。伏风内潜,外邪引触,内外相引致气机升降失常,三焦失序,影响气血津液代谢,产生的风、痰、火、瘀交织又成为迁延不愈的致病因素。课题组认为伏风发病,总以“扶正固本、透风达邪”为治疗原则,根据兼夹邪气不同,配合散寒、清热、解毒、润燥、滋阴、柔肝、健脾、益肾之法。课题组根据伏风之先后天、内外属性及兼夹之邪不同将伏风致病分为外邪侵袭、三焦失调和正虚不固三大类型,其中伏风内潜,外邪侵袭又可根据兼夹之邪不同分为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火炽盛、风燥伤肺、肺热阴伤;伏风内动,三焦失调根据伏风潜伏脏腑不同分为肝风内动,上焦失序、脾风内伏,中焦失运、肾风内藏,下焦失济;先天伏风,正虚不固因其自身禀赋特点归于第三类,并对不同证型给予不同方药辨证论治。充分理解伏风理论,有利于对肺系外内合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的病机特点作出合理解释。通过对“伏风”致病的病机、治疗原则及辨证施治的详细论述,阐明了“伏风”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以期启发临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风内潜 内风 外风 透风达邪 肺系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