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伏风理论探讨儿童过敏性结肠炎诊疗思路
1
作者 秦雯 陈雁雁 +2 位作者 张永政 王有鹏 杨顼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6期997-1000,共4页
过敏性结肠炎是由食物蛋白导致的过敏反应.本文基于其发病机制,从伏风理论出发,提出伏风挟邪、肺肠相合是其发病之条件;伏风隐匿,黏膜屏障功能低下是其发病之基础;伏风留恋,菌群失调是其迁延之要因,并据此得出治疗之法,即外散风邪、内... 过敏性结肠炎是由食物蛋白导致的过敏反应.本文基于其发病机制,从伏风理论出发,提出伏风挟邪、肺肠相合是其发病之条件;伏风隐匿,黏膜屏障功能低下是其发病之基础;伏风留恋,菌群失调是其迁延之要因,并据此得出治疗之法,即外散风邪、内祛伏风;诸法合用、调节体质;谨节饮食、调和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肠炎 伏风理论 儿童 诊疗思路
下载PDF
基于“伏风理论”探讨IgA肾病的发病与治疗
2
作者 刘辰霈 林燕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8期42-46,共5页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通过系统梳理近年来中医药辨治IgA肾病的理论研究,发现“伏风”的致病特点与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具有相似之处,IgA肾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肾元亏损是邪气内伏致病的基础。提出“伏风”与...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通过系统梳理近年来中医药辨治IgA肾病的理论研究,发现“伏风”的致病特点与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具有相似之处,IgA肾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肾元亏损是邪气内伏致病的基础。提出“伏风”与IgA肾病发病相关,然后结合疾病的静止期及活动期,分别阐述了邪气可蛰伏于咽喉、肠道、泌尿道,伺机而动,在诱因的作用下,转出少阳三焦,致气化失司。总结历代医家的证治经验,遵循标本兼顾、祛邪务尽的治则,提出了固护脾肾、肃清病灶、托邪外出、搜风通络、疏利三焦等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伏邪 伏风理论 黏膜免疫 少阳三焦
下载PDF
以伏风理论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叶振宇 邱志楠 《北京中医药》 2014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以伏风理论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气道高反应性和抗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以伏风理论拟定的协定基础方加味治疗,对照组以舒氟美口服治疗。比较2组症状积分、第1秒最大... 目的观察以伏风理论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气道高反应性和抗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以伏风理论拟定的协定基础方加味治疗,对照组以舒氟美口服治疗。比较2组症状积分、第1秒最大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以及细胞免疫功能IgE等,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为(5.00±4.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19±6.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功能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外周血EOS、IgE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0.5%)明显高于对照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伏风理论治疗CVA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型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 慢性炎症 伏风理论
下载PDF
汪受传“伏风理论”防治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昕泰 徐珊 +1 位作者 戴启刚 汪受传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275-1277,共3页
汪受传提出"伏风理论",并指出其核心为:禀赋有异,伏风内潜,贼风再犯,合而病成。从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中西医发病特点出发,探讨"伏风理论"对小儿病毒性肺炎的发病、体质易感性、发病规律等方面的意义,总结应用"... 汪受传提出"伏风理论",并指出其核心为:禀赋有异,伏风内潜,贼风再犯,合而病成。从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中西医发病特点出发,探讨"伏风理论"对小儿病毒性肺炎的发病、体质易感性、发病规律等方面的意义,总结应用"伏风理论"预防和治疗早期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经验,提出本病早期治疗的关键是风邪,易感小儿应注意日常生活调理以预防病毒性肺炎的发生。同时"伏风理论"对中医儿科其他疾病的辨证论治亦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伏风理论 汪受传
原文传递
陶汉华教授基于“伏风”理论治疗脑小血管病 被引量:12
5
作者 姚鹏宇 陶汉华 吕翠霞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27-32,共6页
"伏风"理论是伏气致病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陶汉华教授以此为指导思想,在中医"脑"认识的基础上,把握脑络结构特性及风邪病理特点,根据"风伏脑络"的病机,以祛风通络为治则,治疗脑小血管病,疗效显著。阐明&q... "伏风"理论是伏气致病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陶汉华教授以此为指导思想,在中医"脑"认识的基础上,把握脑络结构特性及风邪病理特点,根据"风伏脑络"的病机,以祛风通络为治则,治疗脑小血管病,疗效显著。阐明"伏风"概念,论述脑小血管病"风伏脑络"病机,介绍祛风通络治则指导下,透散外风、扶正祛风、平息内风等3大治法,并以治法统领方药,以点窥面,介绍陶汉华教授学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汉华 伏风理论 脑小血管病 病因病机 治法方药 医案举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