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体休止角α对散剂混合工艺指导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袁劲松 汤翠娥 王奇成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4年第6期14-15,共2页
本文阐述了粉体休止角α的概念和特点,3种混合方式的机理和特点;并通过测定,列出了中药散剂中常用原料细粉的α平均值表;论述了α对选择混合方式的指导意义;确定了α对散剂混合工艺的指导原则。
关键词 粉体 休止角α 散剂 混合工艺 制剂
下载PDF
基于休止角试验的颗粒钾肥离散元模型参数标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滨 周岭 +4 位作者 万畅 谭彧 何义川 王海刚 谭小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为了获取颗粒钾肥的离散元模型参数,对一种颗粒钾肥测量三轴尺寸、质量,通过查阅文献确定离散元仿真参数的取值范围,并通过无底圆筒堆积物理试验,获得颗粒钾肥的休止角。采用EDEM软件建立颗粒钾肥仿真模型,通过试验设计,以期获得不同参... 为了获取颗粒钾肥的离散元模型参数,对一种颗粒钾肥测量三轴尺寸、质量,通过查阅文献确定离散元仿真参数的取值范围,并通过无底圆筒堆积物理试验,获得颗粒钾肥的休止角。采用EDEM软件建立颗粒钾肥仿真模型,通过试验设计,以期获得不同参数组合下的休止角仿真试验结果。通过Design Expert软件内部的Plackett-Burman功能,对仿真所需要的8个关键参数进行显著性测评,发现钾肥-钾肥静摩擦因数以及钾肥-钾肥滚动摩擦因数对休止角的角度有显著影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进一步确定这两个参数的取值范围,其余6个参数由于显著性较小全部取中值。在此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结果建立了休止角与显著性参数的二阶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参数的取值为:钾肥泊松比为0.25,钾肥剪切模量为7.3×10^(7),钾肥-钾肥恢复系数为0.35,钾肥-钢板恢复系数为0.25,钾肥-钾肥静摩擦因数为0.4,钾肥-钢板静摩擦因数为0.3、钾肥-钾肥滚动摩擦因数为0.2、钾肥-钢板滚动摩擦因数为0.245。采用上述参数组合,进行休止角仿真试验,对仿真休止角与物理试验休止角结果作对比验证,通过T检验发现二者没有显著差异(t<t_(0.05/2))。由此表明,采用响应面优化标定颗粒钾肥离散元模型关键参数可行,标定的参数可为颗粒钾肥离散元仿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颗粒 离散元参数 标定 休止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颗粒饲料休止角试验研究
3
作者 高昕毓 武佩 +3 位作者 李修竹 杜海君 王文灿 万其号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179,共7页
颗粒饲料休止角对饲料储料箱设计、自动化饲喂站、投料装置设计等工程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实现休止角的快速准确测量,探究颗粒饲料休止角与粒径、表面能之间的关系,利用物理试验与离散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颗粒饲料堆进行基于MatLab... 颗粒饲料休止角对饲料储料箱设计、自动化饲喂站、投料装置设计等工程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实现休止角的快速准确测量,探究颗粒饲料休止角与粒径、表面能之间的关系,利用物理试验与离散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颗粒饲料堆进行基于MatLab图像处理的休止角测定。由于传统休止角的测量存在系统误差和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atLab图像处理方法的休止角测定,利用傅里叶级数对堆积图像进行轮廓拟合,利用拟合曲线的单边斜率求出休止角大小,操作便捷,可提高测量精度。基于这种方法,对颗粒饲料堆进行分析,探究了颗粒粒径对休止角的影响并进行仿真试验,利用EDEM以物理试验得到的休止角为目标值进行仿真试验,以休止角作为参照,标定接触模型JKR表面能。试验结果表明:6.5mm颗粒饲料实际休止角为34.992°,仿真休止角为34.9535°;5mm颗粒饲料实际休止角为36.9797°,仿真休止角为35.2603°;3.2mm颗粒饲料实际休止角为37.9186°,仿真休止角为36.092°。休止角仿真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较为接近,两者的绝对误差分别为:6.5mm对应0.11%,5mm对应4.65%,3.2mm对应4.82%,表明颗粒饲料的休止角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小,根据颗粒饲料参数建立的离散元模型,3种粒径的颗粒饲料其对应表面能分别为:3.2mm对应0.15J/m^(2),5mm对应0.22J/m^(2),6.5mm对应0.22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休止 图像处理 颗粒粒径 表面能
下载PDF
基于静态和动态休止角的超细碳酸钙离散元参数标定
4
作者 蔡文源 王利强 徐立敏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4年第4期81-93,共13页
【目的】获得超细碳酸钙准确的仿真模型参数,实现超细碳酸钙的可靠仿真研究。【方法】将超细碳酸钙精简为软质球形粒子,使用颗粒接触缩放原理与量纲分析进行颗粒缩放,采用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结合物理实验和离散元软件EDEM... 【目的】获得超细碳酸钙准确的仿真模型参数,实现超细碳酸钙的可靠仿真研究。【方法】将超细碳酸钙精简为软质球形粒子,使用颗粒接触缩放原理与量纲分析进行颗粒缩放,采用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结合物理实验和离散元软件EDEM仿真实验对超细碳酸钙的静态和动态休止角进行接触参数标定。首先利用单因素实验排除对静态和动态休止角影响不显著的参数。采用Box-Behnken实验搭建静态和动态的休止角和显著性参数之间的回归模型。将实际测定的静态和动态休止角作为响应值,进而对静态和动态休止角回归模型求解获得最佳的仿真参数组合,并对得到的仿真参数进行物理实验验证。【结果】得到显著性参数的最佳组合为:超细碳酸钙-超细碳酸钙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为0.36、0.31,超细碳酸钙-不锈钢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为0.38、0.22,离散元仿真实验所得到的静态动态休止角分别为42.5°和61.3°,与实测值的误差分别为0.96%和1.32%,无明显差异。【结论】参数标定后的接触参数能够应用于超细碳酸钙离散元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碳酸钙 休止 粒径 参数标定 离散元
下载PDF
泥沙的水下休止角与干容重计算 被引量:17
5
作者 石雨亮 陆晶 +2 位作者 詹义正 黄长伟 余金燕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17,共4页
分析泥沙干容重及水下休止角的影响因素,并且从极限浓度和干容重的关系出发,推导出干容重的计算公式.运用散体沙的楔入堆积模型,推导散体沙的水下休止角计算公式,并结合干容重计算公式,计算散体沙的水下休止角.验证分析表明,公式计算结... 分析泥沙干容重及水下休止角的影响因素,并且从极限浓度和干容重的关系出发,推导出干容重的计算公式.运用散体沙的楔入堆积模型,推导散体沙的水下休止角计算公式,并结合干容重计算公式,计算散体沙的水下休止角.验证分析表明,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容重 水下休止 极限浓度
下载PDF
对休止角测定方法的讨论 被引量:79
6
作者 董玉秀 宋珍鹏 崔素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目的:澄清休止角概念上的模糊,分析固定漏斗法测定引起休止角的系统偏差的原因,提出新的休止角的测定方法。方法:总结了固定漏斗法对休止角测定的影响,分析了固定漏斗法因操作条件改变而引起休止角测定数值系统偏差的原因。对休止角的... 目的:澄清休止角概念上的模糊,分析固定漏斗法测定引起休止角的系统偏差的原因,提出新的休止角的测定方法。方法:总结了固定漏斗法对休止角测定的影响,分析了固定漏斗法因操作条件改变而引起休止角测定数值系统偏差的原因。对休止角的定义作了一定程度的修正。在建立模型基础上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休止角测定方法。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固定漏斗法有统计学偏差,回归分析的相关性极显著。结论:固定漏斗法确实存在因测定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系统偏差,偏差可利用数学处理得到修正。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新测定方法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止 固定漏斗法 方法修正
下载PDF
无黏性泥沙休止角与表层沙摩擦角试验 被引量:12
7
作者 孟震 王浩 杨文俊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4-1022,共9页
鉴于对泥沙颗粒水上和水下休止角孰大孰小的认识还不统一、分选系数η对非均匀沙休止角影响的认识还存在分歧以及对泥沙休止角与表层沙摩擦角差异性的研究还不够全面,进行了无黏性重质均匀和非均匀沙的休止角和表层沙摩擦角试验.休止角... 鉴于对泥沙颗粒水上和水下休止角孰大孰小的认识还不统一、分选系数η对非均匀沙休止角影响的认识还存在分歧以及对泥沙休止角与表层沙摩擦角差异性的研究还不够全面,进行了无黏性重质均匀和非均匀沙的休止角和表层沙摩擦角试验.休止角试验采用依水槽内一侧的自然堆积法,表层沙摩擦角试验采用槽道底板粘沙、表面铺沙的倾斜法.结果表明,泥沙颗粒水上休止角大于水下休止角;中值粒径D50相等条件下,非均匀沙休止角并不严格随分选系数η的增大而增大,而是随偏度系数S的减小而增大;表层沙摩擦角与休止角所反映的物理图景不同,二者在数值上存在较大的区别,建议河流动力学和风沙物理学等教科书编纂时需慎重对待二者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性沙 休止 表层沙摩擦 分选系数 偏度系数
下载PDF
沙漠沙休止角一种新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建宝 王乃昂 +3 位作者 李亚军 俞凯峰 何苏峰 王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1,共5页
用传统测试方法测试沙漠沙休止角存在系统误差,误差源于落体成锥过程中因冲击导致的锥顶秃顶和因惯性导致的锥底非平直.设计实验并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传统测试方法确实存在以上所述系统误差.针对传统测试方法的缺点,设... 用传统测试方法测试沙漠沙休止角存在系统误差,误差源于落体成锥过程中因冲击导致的锥顶秃顶和因惯性导致的锥底非平直.设计实验并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传统测试方法确实存在以上所述系统误差.针对传统测试方法的缺点,设计了新的测试方法,该方法方便快速、无系统误差.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看,新方法能更好地反映沙漠沙休止角的实际值,并且新测试方法可以适用于更多特殊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沙 休止 测量方法 误差模型
下载PDF
利用石英粉体休止角表征其团聚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江涛 于源 刘家祥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52,共4页
研究了石英粉体颗粒粒径与休止角的关系,得出摩擦系数与平均粒径d50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计算出与摩擦力有关的粒径df,提出了新的团聚参数F(50),定义为df与d50的比值。以石英砂试样为例对团聚参数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粒径越小,团聚参... 研究了石英粉体颗粒粒径与休止角的关系,得出摩擦系数与平均粒径d50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计算出与摩擦力有关的粒径df,提出了新的团聚参数F(50),定义为df与d50的比值。以石英砂试样为例对团聚参数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粒径越小,团聚参数越大,符合粉体粒径越小团聚程度越大的实际情况,可以很好的表征粉体的团聚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粉体 休止 摩擦系数 团聚参数
下载PDF
不同粒径及级配对碎石料休止角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开畅 刘林锋 +3 位作者 明华军 徐小峰 李权 仝佳欣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1-95,共5页
为探究不同粒径及级配对碎石料休止角的影响,通过散粒体边坡堆积试验中改进的碎石料休止角测量方法,对不同粒径及级配碎石料休止角进行测量,并结合试验堆积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随均质粒径碎石料粒径的增大,休止角逐渐增大;随不... 为探究不同粒径及级配对碎石料休止角的影响,通过散粒体边坡堆积试验中改进的碎石料休止角测量方法,对不同粒径及级配碎石料休止角进行测量,并结合试验堆积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随均质粒径碎石料粒径的增大,休止角逐渐增大;随不均匀系数的增加,平均粒径对休止角的影响逐渐变小;不均匀系数对休止角的影响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颗粒级配分布愈不均匀,散粒体边坡休止角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料 休止 散粒体斜坡 不均匀系数 堆积现象
下载PDF
漏斗法粮食休止角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田晓红 谭斌 +2 位作者 刘明 谭洪卓 刘艳香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8-113,共6页
以小麦、稻谷、大豆、玉米为试验材料,对漏斗法测定休止角装置中的漏斗孔径和角度、籽粒跌落高度、底面圆盘直径和粗糙程度、以及谷物本身的水分、杂质含量、籽粒大小等因素对休止角的影响进行讨论。研究结果:4种粮食的休止角随着跌落... 以小麦、稻谷、大豆、玉米为试验材料,对漏斗法测定休止角装置中的漏斗孔径和角度、籽粒跌落高度、底面圆盘直径和粗糙程度、以及谷物本身的水分、杂质含量、籽粒大小等因素对休止角的影响进行讨论。研究结果:4种粮食的休止角随着跌落高度和漏斗孔径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底盘直径和粗糙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漏斗内角度数的增加,小麦、大豆休止角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而稻谷、玉米的休止角呈微弱上升;4种粮食的休止角随着水分和杂质含量的不断增加而增加。小麦、玉米、大豆的休止角随着颗粒增大而减少,而稻谷的休止角是随着样品颗粒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止 粮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倾斜沙漏流与颗粒休止角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昱 韦艳芳 +3 位作者 彭政 蒋亦民 段文山 厚美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1-218,共8页
本文发现在测量误差内颗粒物质的下列三个临界角度相等:1)从直径为的倾斜孔洞流出的Beverloo颗粒流的流量开始停止的临界倾角c向大孔径极限线性外推c≡c(→∞)的补角s=180°-c;2)从靠近堆顶的点源向光滑底板缓慢下落颗粒形成... 本文发现在测量误差内颗粒物质的下列三个临界角度相等:1)从直径为的倾斜孔洞流出的Beverloo颗粒流的流量开始停止的临界倾角c向大孔径极限线性外推c≡c(→∞)的补角s=180°-c;2)从靠近堆顶的点源向光滑底板缓慢下落颗粒形成的圆锥形堆的休止角r;3)直接剪切矩形颗粒固体测得的库仑内摩擦角φ.该结果倾向支持倾斜孔洞和颗粒堆自由表面的固-液转变与颗粒固体内部的库仑屈服均来自材料的同一临界性质.由于三种情况样品的内部应力和变形等都是目前还远不能定量分析的复杂非均匀分布,我们仅从定性角度对此给出一些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孔洞流 休止 库仑内摩擦 Beverloo公式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回转窑物料休止角检测方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小燕 周生健 张小刚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8-501,共4页
休止角是回转率中描述物料运动特征的重要参数,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物料休止角测量方法。通过时窑内原始图像进行采集、区域分割、边缘提取、直线拟合等一系列处理,测量出休止角的大小。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对某氧化铝回转窑... 休止角是回转率中描述物料运动特征的重要参数,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物料休止角测量方法。通过时窑内原始图像进行采集、区域分割、边缘提取、直线拟合等一系列处理,测量出休止角的大小。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对某氧化铝回转窑图像序列进行Matlab计算机仿真实验,测量出了休止角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曲线,该曲线的周期特性正确地反映了物料在窑内的运动状况。研究结果为回转窑工况的判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定量过程信息,为完善现有的回转窑生产过程监控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物料运动 图像处理 休止
下载PDF
散体泥沙的水下休止角 被引量:17
14
作者 詹义正 谢葆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6-59,共4页
从散体泥沙堆积的实际物理过程出发建立了相应的力学平衡方程式,获得了水下散体泥沙休止角计算公式,用实测资料对公式进行了验证,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泥沙 散体泥沙 水下休止 推移质 岸坡 稳定性
下载PDF
侧向水流作用下均匀沙休止角变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立 宋涛 +1 位作者 李东锋 王俊洲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散体沙动水休止角是表征沙丘、沙洲等散体沙堆积体稳定形态的重要特征参数,在岸坡稳定分析、坝前冲刷漏斗形态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侧向水流作用下不同粒径天然均匀散体沙水下休止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 散体沙动水休止角是表征沙丘、沙洲等散体沙堆积体稳定形态的重要特征参数,在岸坡稳定分析、坝前冲刷漏斗形态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侧向水流作用下不同粒径天然均匀散体沙水下休止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水流流速超过泥沙颗粒起动流速后,天然散体沙水下休止角随流速增大而减小,且减小的速度随着流速的进一步增加而更加迅速;相同流速条件下,粗颗粒泥沙的水下休止角大于细颗粒,其对流速变化的敏感度也低于细颗粒。基于侧向水流边坡上泥沙颗粒的受力分析,引入相对流速概念,初步建立了侧向水流作用下均匀散体沙动水休止角计算公式及其简化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水流 天然均匀散体沙 相对流速 动水休止 计算公式
下载PDF
基于休止角模型的非均匀沙分级起动流速公式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斌 刘兴年 杨奉广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23,共5页
利用临界状态下的泥沙颗粒受力与休止角的关系建立了非均匀沙的临界平衡方程式,并且以此为基础在假设底部瞬时流速符合正态分布以及对数正态分布的条件下求出了2个起动概率模型。在这2个起动概率模型基础之上推导出了2个非均匀沙的起动... 利用临界状态下的泥沙颗粒受力与休止角的关系建立了非均匀沙的临界平衡方程式,并且以此为基础在假设底部瞬时流速符合正态分布以及对数正态分布的条件下求出了2个起动概率模型。在这2个起动概率模型基础之上推导出了2个非均匀沙的起动流速模型,并且利用现有的实验数据以及野外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表明基于对数正态分布底部流速得到的非均匀沙分级起动流速模型具有比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动流速 休止 非均匀沙 对数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
下载PDF
颗粒形状和介质对泥沙休止角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彰松 张根广 +1 位作者 梁宗祥 许琴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27,共4页
泥沙休止角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形状、粒径、重率、介质、颗粒级配等,现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粒径、重率、颗粒级配等因素,对于形状和介质对泥沙休止角的影响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不足。采用筛分法,将天然沙石分为5个不同的粒径组,并将10~15 mm... 泥沙休止角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形状、粒径、重率、介质、颗粒级配等,现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粒径、重率、颗粒级配等因素,对于形状和介质对泥沙休止角的影响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不足。采用筛分法,将天然沙石分为5个不同的粒径组,并将10~15 mm、15~20 mm两个较大粒径组的沙石分为圆球、扁平、椭球3种不同的形状,然后利用自制的抽板泥沙休止角测量仪器测量了泥沙在空气中和水中的休止角。结果表明,粗沙在空气中的休止角大于在水中的休止角,而细沙在水中的休止角大于在空气中的休止角;对于同一粒径组,椭球形的泥沙休止角最大,扁平形次之,圆球形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 形状 休止 泥沙
下载PDF
泥沙颗粒水下休止角与内摩擦角差异化初步探索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孟震 杨文俊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80,共5页
根据目前的泥沙起动及水下休止角的相关研究,得出滑动起动与滚动起动模型的矛盾,进而对泥沙界广泛认同的泥沙颗粒水下休止角在数值上等于泥沙颗粒水下内摩擦角提出质疑。本文分别进行了泥沙颗粒水下休止角与内摩擦角的物理试验。试验表... 根据目前的泥沙起动及水下休止角的相关研究,得出滑动起动与滚动起动模型的矛盾,进而对泥沙界广泛认同的泥沙颗粒水下休止角在数值上等于泥沙颗粒水下内摩擦角提出质疑。本文分别进行了泥沙颗粒水下休止角与内摩擦角的物理试验。试验表明:作为散粒体,泥沙颗粒的水下休止角在数值上小于泥沙颗粒水下内摩擦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起动 休止 内摩擦 可动层 相对隐蔽度
下载PDF
岸坡稳定分析中休止角的运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国炜 詹义正 +2 位作者 陆晶 黄长伟 刘金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3-25,共3页
从泥沙水下楔入堆积模式出发,建立了动水中的黏性与散体均匀沙休止角计算公式,运用所得公式推导出河岸的临界边坡方程。计算分析表明:所得方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水流与河床间的交互作用,能解释各种岸坡的形成原因,对岸坡稳定性问题的... 从泥沙水下楔入堆积模式出发,建立了动水中的黏性与散体均匀沙休止角计算公式,运用所得公式推导出河岸的临界边坡方程。计算分析表明:所得方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水流与河床间的交互作用,能解释各种岸坡的形成原因,对岸坡稳定性问题的分析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泥沙 散体泥沙 休止 临界方程 岸坡稳定
下载PDF
基于休止角的粮食含水率测量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付海东 吴文福 +1 位作者 张虎 李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2-155,16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休止角测量粮食含水率的方法。在特制的试验装置上,对玉米与水稻进行休止角及其含水率的相关性试验,通过分析得出:谷物休止角与其含水率具有显著的对应关系,即谷物休止角随其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且一定含水率区间下,呈现... 提出了一种基于休止角测量粮食含水率的方法。在特制的试验装置上,对玉米与水稻进行休止角及其含水率的相关性试验,通过分析得出:谷物休止角与其含水率具有显著的对应关系,即谷物休止角随其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且一定含水率区间下,呈现显著的线性特性;同时,得出并验证了4种谷物水分线性预测模型;研究了粮食温度对休止角的影响。这种测量含水率的方法具有简便和易行的特点,为谷物水分测试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休止 含水率 线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