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空间性阅读到“不仁”伦理学——《老子·五章》王弼注钱锺书说辨正
1
作者 刘梁剑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5,共9页
对《老子·五章》王弼注展开空间性阅读,可以看出钱锺书《管锥编》相关讨论于义未安。《老子》及王弼注实际上提出了一种“不仁”伦理学。在一阶的层面,“不仁”伦理学通过对通常意义上的“仁”的全然否定与断然拒绝(天地不仁、圣... 对《老子·五章》王弼注展开空间性阅读,可以看出钱锺书《管锥编》相关讨论于义未安。《老子》及王弼注实际上提出了一种“不仁”伦理学。在一阶的层面,“不仁”伦理学通过对通常意义上的“仁”的全然否定与断然拒绝(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绝仁)隐秘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仁”。大仁不仁,是以有仁。“不仁”伦理学由客体而观之,持一种“无偏私的目的论”;由主体而观之,持一种“无私心的目的论”;合而言之,持一种“无私的目的论”。“不仁”伦理学尊重个体的本真性及个体间的差异性。在二阶的层面,“不仁”伦理学由“天地不仁”推出“圣人不仁”,这种“法自然”的运思方式不仅没有陷入摩尔意义上的自然主义谬误,而且也不宜视为一种谬误。在更一般的意义上,不妨视“不仁”伦理学为“做汉语言伦理学”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弼 钱锺书 瓦格纳 自然主义谬误 汉语言伦理学
下载PDF
论哲学和伦理学中的自然主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军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6期43-48,共6页
本文通过自然主义在哲学和伦理学中的表现得出一个结论:自然主义的本质在于承认一种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可以是主、客体之间的,可以是经验和自然之间的,也可以是科学与哲学之间的连续性,更可以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连续性。但是当代自然... 本文通过自然主义在哲学和伦理学中的表现得出一个结论:自然主义的本质在于承认一种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可以是主、客体之间的,可以是经验和自然之间的,也可以是科学与哲学之间的连续性,更可以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连续性。但是当代自然主义的最本质的内容就在于承认科学和认识论之间的连续性认为二者是相通的,认识论的研究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甚至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主义 伦理学 认识论 自然 自然主义 论哲学 科学哲学 自然主义哲学 人和自然 科学方法
下载PDF
自然主义环境伦理学的伦理基础与环境问题的解决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玲玲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32,共4页
环境问题的产生不仅有其现实根源,更在于其理论根源,即传统伦理学。传统伦理学是建立在传统人道主义基础上的,其伦理基础是人类共同的人性价值。因此,传统伦理学是仅适用于人类内部的伦理学。在传统伦理学那里物不再是具有存在论根基的... 环境问题的产生不仅有其现实根源,更在于其理论根源,即传统伦理学。传统伦理学是建立在传统人道主义基础上的,其伦理基础是人类共同的人性价值。因此,传统伦理学是仅适用于人类内部的伦理学。在传统伦理学那里物不再是具有存在论根基的自在之物,自然也不再是具有自在的存在论本性的自在自然,而是成为为主体产生又为主体所用的人化自然。因此传统伦理学堵塞了人类通向自然的伦理之路。面对这种情况,西方自然主义的环境伦理学应运而生,其建立的伦理依据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是不依赖人的评价而改变的,是内在的存在于事物的本质当中的。自然界的权利是指自然界中的自然物一旦存在,便有按照生态学规律继续存在下去的权利,是任何人都无权干预的。这对于把自然界纳入伦理学研究对象这一方面具有进步意义,同时也使得人能够正确认识自身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为环境问题的解决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伦理学 自然主义环境伦理学 内在价值 自然权利
下载PDF
环境伦理学的“自然主义谬误”及其消解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广义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61,共5页
"自然主义谬误"的核心是"事实"与"价值"之间的逻辑矛盾,环境伦理学"模糊"了这个界限,所以遭到非议,并陷入困境。透过机械二元论的遮蔽,我们发现环境伦理学并不是简单地把"事实"等同... "自然主义谬误"的核心是"事实"与"价值"之间的逻辑矛盾,环境伦理学"模糊"了这个界限,所以遭到非议,并陷入困境。透过机械二元论的遮蔽,我们发现环境伦理学并不是简单地把"事实"等同于"价值"。在"主体间性"等过渡路线的平台上,"事实"与"价值"有了"沟通理性","自然主义谬误"不仅得以消解,而且使环境伦理彰显出更深层次的生存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类中心主义 环境伦理学 自然主义谬误 事实与价值
下载PDF
老子的伦理思想是自然主义伦理学吗?
5
作者 陈晓曦 魏剑 《伦理与文明》 2015年第1期78-88,共11页
学界将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德哲学看作自然主义伦理学。实际上,“自然”一词在中西方的含义多变而复杂。自然主义伦理学因休谟、摩尔受到了颠覆性质疑,直接引发道德哲学走进元伦理学阶段,道德语词也因此经受了语言哲学分析的历练与洗... 学界将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德哲学看作自然主义伦理学。实际上,“自然”一词在中西方的含义多变而复杂。自然主义伦理学因休谟、摩尔受到了颠覆性质疑,直接引发道德哲学走进元伦理学阶段,道德语词也因此经受了语言哲学分析的历练与洗礼。自然主义伦理学概念来自西方,故该提法不应忽视休谟、摩尔的“卡夫丁峡谷”,而用中国语言理解研究这一思想成了伦理学界一项责无旁贷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自然 自然主义伦理学 自然主义谬误
下载PDF
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的道德哲学解读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素锦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4-58,共5页
在休谟的道德世界中,情感代替理性成为道德评判和道德原则的主宰,扭转了古代伦理学的理性思维,开启了自我的情感世界。休谟认为,道德的区别来源于情感,这种道德情感,对自我而言,实则是一种基于苦乐感而来的特殊情感。同时,借助于人性中... 在休谟的道德世界中,情感代替理性成为道德评判和道德原则的主宰,扭转了古代伦理学的理性思维,开启了自我的情感世界。休谟认为,道德的区别来源于情感,这种道德情感,对自我而言,实则是一种基于苦乐感而来的特殊情感。同时,借助于人性中共有的同情感,个体自我的道德情感与他人相互传递、产生共鸣,普遍的道德基础和原则得以确立。重新审视休谟理论的情感特质,不仅可以展现他对丰富和发展西方德性论道德哲学形态做出的独特贡献,也能反思当下人们为解决现代道德危机所提出的"非此即彼"的僵固思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情感主义 情感 伦理学 道德 苦乐感 同情感
下载PDF
杜威自然主义伦理学视域下的学校规则教育
7
作者 思远 《新丝路(中旬)》 2022年第3期0207-0209,共3页
在学校规则教育领域,教育者倾向于以师者权威制定与灌输规则,而不重视培养学生内心能动的、自觉的规则意识。这种倾向源于传统哲学中“科学”和“道德”的分离。杜威的自然主义伦理学秉持科学人文主义的立场,强调在道德领域使用科学探... 在学校规则教育领域,教育者倾向于以师者权威制定与灌输规则,而不重视培养学生内心能动的、自觉的规则意识。这种倾向源于传统哲学中“科学”和“道德”的分离。杜威的自然主义伦理学秉持科学人文主义的立场,强调在道德领域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基于杜威的自然主义伦理学,文章探寻了学校规则教育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自然主义伦理学 规则教育
下载PDF
休谟伦理学非相对主义本质研究
8
作者 李伟哲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31-34,共4页
从17、18世纪休谟等经验主义哲学家发现情感在伦理学中的重要作用开始,休谟伦理学是否为相对主义的争论就源源不断。相对主义伦理学最重要的特征是道德原则和道德判断的相对性,否定道德原则和道德判断的可通约性。从休谟对道德行为的发... 从17、18世纪休谟等经验主义哲学家发现情感在伦理学中的重要作用开始,休谟伦理学是否为相对主义的争论就源源不断。相对主义伦理学最重要的特征是道德原则和道德判断的相对性,否定道德原则和道德判断的可通约性。从休谟对道德行为的发生、旁观者的同情机制、快乐原则、德性等问题的论述来看,休谟伦理学给予了情感伦理学以稳定的价值判断根基,实现了其伦理学非相对主义的本质。现实社会中许多道德问题的解决,需要公允地对待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主义 非相对主义 休谟伦理学
下载PDF
休谟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性论探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32-36,共5页
休谟始终认为 ,在人性中自爱和仁爱同时并存 ,但比较其前期著作《人性论》和后期著作《道德原则研究》可以发现 ,他的人性论述的侧重点不同 。
关键词 休谟 自爱 仁爱 伦理学 人性论
下载PDF
儒家生生伦理学对休谟伦理难题的破解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泽波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6-124,共9页
与西方感性理性两分,理性是道德根据的一般看法不同,孔子对于道德根据不持单一的理解,而是既讲智性,又讲仁性。智性即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大致相当于西方道德哲学的理性(道德理性)。孔子思想的殊特之处在于多了仁性。按照儒家生生伦理... 与西方感性理性两分,理性是道德根据的一般看法不同,孔子对于道德根据不持单一的理解,而是既讲智性,又讲仁性。智性即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大致相当于西方道德哲学的理性(道德理性)。孔子思想的殊特之处在于多了仁性。按照儒家生生伦理学的诠释,仁性有两个来源:一是生长倾向;二是伦理心境。这两个来源虽有不同,但都有先在性。所以,在儒家看来,人是一个先在的道德存在,原本就有道德的要求,因此人本身就有行善的动力,顺此而行,就能体会到道德之乐。在孔子思想系统中,道德动力是由仁性提供的,仁性是连接"是"与"应该"的桥梁,有了这个桥梁,"是"与"应该"就有了内在的关联,不会产生所谓的休谟伦理难题。儒家生生伦理学的方案既不同于麦金太尔,也不同于赫斯特豪斯,有着鲜明的自身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伦理难题 儒家生生伦理学 智性 仁性
下载PDF
祛魅“休谟问题”:生态伦理学的奠基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丑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43,共4页
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相互指责对方犯了自然主义谬误。自然主义谬误的实质是"休谟问题","休谟问题"的问题在于仅仅看到了自然和自由的外在对立关系。一旦深入到自然和自由的内在逻辑关系,休谟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相互指责对方犯了自然主义谬误。自然主义谬误的实质是"休谟问题","休谟问题"的问题在于仅仅看到了自然和自由的外在对立关系。一旦深入到自然和自由的内在逻辑关系,休谟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进而为生态伦理学奠定可靠的理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问题 自然和自由 生态伦理学
下载PDF
析可持续发展的人本主义与生态伦理的自然主义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中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8-22,共5页
可持续发展的人本主义倾向和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主义倾向,既有其相互矛盾的一面又有其相互贯通的一面。生态伦理学的重文化价值尤其重自然价值、重人尤其重生命和自然界的自然主义价值取向,是可持续发展得以确立的重要学理根据或赖以成立... 可持续发展的人本主义倾向和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主义倾向,既有其相互矛盾的一面又有其相互贯通的一面。生态伦理学的重文化价值尤其重自然价值、重人尤其重生命和自然界的自然主义价值取向,是可持续发展得以确立的重要学理根据或赖以成立的重要文化前提,而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依据的人的整体和长远利益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则是生态伦理学研究和思考的起点、归宿与内驱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伦理学 人本主义 自然主义 辩证关系
下载PDF
休谟“同情伦理学”的当代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齐贵云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51-54,共4页
在道德的起源问题上,休谟延续苏格兰情感主义学派的路线,认为道德不是依据理性而是依据同情这种特殊的道德感来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同情伦理学。休谟首次引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他所说的"同情"即今天心理学中的移情... 在道德的起源问题上,休谟延续苏格兰情感主义学派的路线,认为道德不是依据理性而是依据同情这种特殊的道德感来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同情伦理学。休谟首次引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他所说的"同情"即今天心理学中的移情,是人的一种天性,是社会关系的粘合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能仅靠理性的社会制度和法制建设,还要关注人们的道德心理发展,提高人们的移情能力,因为移情可以赋予社会文明的道德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同情 同情伦理学 道德心理
下载PDF
休谟的伦理学也是一种德性伦理学 被引量:3
14
作者 顾志龙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1-24,共4页
休谟的伦理学认为,人的品格对于行为以及支配行为的原则具有优先权:有德性的品格指导和迫使人们审慎地实践。在传统的功利主义的伦理学或康德的伦理学中,品格从属于实践的审慎:德性仅在激发有德性的行为时才被需要。而有德性的品格在亚... 休谟的伦理学认为,人的品格对于行为以及支配行为的原则具有优先权:有德性的品格指导和迫使人们审慎地实践。在传统的功利主义的伦理学或康德的伦理学中,品格从属于实践的审慎:德性仅在激发有德性的行为时才被需要。而有德性的品格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用"自爱"这个术语来理解的。一个有德性的人的自爱使他能够适当地估计实际的情况并且展示在这种情况下所需要的德性。尽管如此,休谟的伦理学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仍存在着重大的一致性,因此休谟的伦理学也是一种德性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德性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 人性精神 理性主义
下载PDF
试论休谟伦理学的理论特征
15
作者 张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38,共4页
对休谟伦理学理论特征的任何一种规定,都可能在他的著作中找到相反的表述。通过对休谟伦理思想的整体考察,可以尝试将休谟伦理学的理论特征归结为四个方面:在道德的根源上,表现为理性辅助下的情感论;在道德的基础上,表现为环境影响下的... 对休谟伦理学理论特征的任何一种规定,都可能在他的著作中找到相反的表述。通过对休谟伦理思想的整体考察,可以尝试将休谟伦理学的理论特征归结为四个方面:在道德的根源上,表现为理性辅助下的情感论;在道德的基础上,表现为环境影响下的人性决定论;在道德评价依据上,表现为温和动机论;在道德价值原则上,表现为规则功利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伦理学 理论特征
下载PDF
古典德性伦理学向近代规范伦理学的转型——休谟伦理学的历史定位
16
作者 张钦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3-37,共5页
休谟在西方伦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休谟的自然之德虽然体现出他依然流连于古典德性伦理学传统,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是"与"应该"的区分瓦解了亚里士多德目的论伦理学的合理性,对德性的泛化和对德性整体性的消解,也... 休谟在西方伦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休谟的自然之德虽然体现出他依然流连于古典德性伦理学传统,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是"与"应该"的区分瓦解了亚里士多德目的论伦理学的合理性,对德性的泛化和对德性整体性的消解,也显示出他对亚氏伦理学的背离,所以休谟伦理学不同于古典德性伦理学。同时,休谟对规则和功利的探究又启发了其后道义论和功利论伦理学,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规范伦理学。可以说,休谟伦理学属于古典德性伦理学向近代规范伦理学的转型的中间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德性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下载PDF
休谟哲学“自然主义解读”中的“越界使用”问题及其后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金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59-63,共5页
诺曼·肯普·斯密斯的工作使"自然主义"成为对休谟哲学的主流解读之一,这种解读要求理性不能对情感进行"越界使用"。但是,通过澄清休谟的理性概念,我们发现,根据休谟的理论系统,"越界使用"是无... 诺曼·肯普·斯密斯的工作使"自然主义"成为对休谟哲学的主流解读之一,这种解读要求理性不能对情感进行"越界使用"。但是,通过澄清休谟的理性概念,我们发现,根据休谟的理论系统,"越界使用"是无法避免的。"越界使用"的出现使休谟的自然主义解读最终归于失败,自然主义解读失败的后果是休谟的经验推理没有获得恰当的形而上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主义 休谟 理性 情感 越界使用
下载PDF
自然主义的“趣味”——论休谟的“趣味”观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平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10期129-131,共3页
休谟在继承洛克经验论的基础上,部分认同怀疑派“趣味无争辩”的看法,认为美不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只等于人们在某些场合下感到的愉快,承认趣味判断千差万别;另一方面,和怀疑论不同的是,休谟提出恰恰是主观性为趣味提供了标准。... 休谟在继承洛克经验论的基础上,部分认同怀疑派“趣味无争辩”的看法,认为美不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只等于人们在某些场合下感到的愉快,承认趣味判断千差万别;另一方面,和怀疑论不同的是,休谟提出恰恰是主观性为趣味提供了标准。本文试图从休谟对趣味标准所作的定义及两个层面的分析,论证其具有自然主义特征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趣味 主观性 人性 自然主义
下载PDF
休谟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性论探究
19
作者 赵苏玮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41-42,共2页
休谟的《人性论》和后期著作《道德原则研究》中可以发现,他的人性论述的侧重点不同,这种不同是由两部著作各自的立论意旨和论述主题决定的。本文则主张是关于人性科学的哲学,使哲学从认识论转向了人学,改变了哲学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休谟 伦理学 人性论 情感
下载PDF
基于进化论的伦理自然主义
20
作者 李涤非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4-59,共6页
对于进化理论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不同看法构成了一个连续谱,采取互相排斥立场的两端各有问题,而中间立场的成立需要应对自然主义谬误和休谟法则提出的挑战。对于实践判断的分析能为自然主义清除障碍,而针对婴儿的社会评价行为的系列实... 对于进化理论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不同看法构成了一个连续谱,采取互相排斥立场的两端各有问题,而中间立场的成立需要应对自然主义谬误和休谟法则提出的挑战。对于实践判断的分析能为自然主义清除障碍,而针对婴儿的社会评价行为的系列实验在为基于进化论的伦理自然主义提供依据的同时,也表明一定阶段从进化剥离的认知能力对道德价值的塑造超脱了生物学说明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论 伦理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谬误 休谟法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