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界分凡圣之“法”——以心不相应行“得”、“非得”法的成立为线索
1
作者 杜敬婷 《外国哲学》 2019年第1期189-205,共17页
本文基于阿毗达磨论书,探讨“得”(prāpti)与“非得”(aprāpti)的发生与成立,旨在从界分凡圣之用的角度为“得”“非得”二法提供更清晰的理解.第一部分指出,“得”不仅建立了有情与无漏、无为法的系属关系,还成为凡圣之别的建立因.... 本文基于阿毗达磨论书,探讨“得”(prāpti)与“非得”(aprāpti)的发生与成立,旨在从界分凡圣之用的角度为“得”“非得”二法提供更清晰的理解.第一部分指出,“得”不仅建立了有情与无漏、无为法的系属关系,还成为凡圣之别的建立因.第二部分探讨“非得”的前身,即“异生性”:设立“异生性”的初衷也是界分凡圣,但它与“异生同分”界限模糊,难以获得独立的合理性.第三部分辨析“异生性”“得”“非得”之间的关系.总之,“得”“异生性”“非得”都是有部在界分凡圣的理论建构中提出来的“法”.同时,“得、异生性”这组法与“得、非得”这组法又代表了两种界分凡圣的思维方法:前者以“果”推知实有界分凡圣的“法”,于是,“得”“异生性”分别成为圣者、凡夫之因;后者从“因”上强调凡圣之别,凡圣之别的“因”在于有情与“任一圣法”的离系关系,并非由实有的“得”“异生性”二法赋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不相应行 非得 异生性 众同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