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乘起信论》之“众生心”阐析
- 1
-
-
作者
王秀秀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0-54,113,共6页
-
文摘
"众生心"是《大乘起信论》的重要概念,它能开显出"心真如"和"心生灭"二门,一心开二门架构中的一心就是众生心。众生心开显出二门,二门不相离,却又不等同,心真如是真实的存在,心生灭却是幻化的现象。心真如虽是佛法之根本,然而真如本性的示现,却必须以心生灭所产生的染法为中介,才能被愚痴众生所明白,也就是所谓的真如并不存在于生灭之外。众生心的真如门使凡人求佛有了实现的可能性,生灭门则为人们认识佛法提供了必要条件,从而使大乘佛法得以全部地显现。因此,只有对众生心加以全面地阐析,才能了解大乘佛法的真谛。
-
关键词
大乘佛法
众生心
心真如
心生灭
-
Keywords
Mahayana
the heart of all living
the nature mind
the birth-and-death mind
-
分类号
B944.3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妙笔仁心绘众生
- 2
-
-
作者
管仲连
-
出处
《中国林业产业》
2010年第11期62-63,共2页
-
文摘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
-
关键词
《妙笔仁心绘众生》
杂文
杂谈
管仲连
-
分类号
I26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雷人雷语的心理分析
- 3
-
-
作者
潘家云
-
出处
《天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65,共3页
-
文摘
小孩子是最自我中心主义的人,所以,儿童象征着人类最原始、最深沉的本性就是自我中心主义。后天的文化、教育、科技的进步就是要逐步削弱人的自我中心本能,达到同体之悲、同体大悲的大同世界。可是。
-
关键词
中心主义
知识分子
众生心
心理结构
心理分析
篮球场
二元对立思维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最上云音室读书记
- 4
-
-
作者
周叔迦
-
出处
《法音》
1986年第3期9-13,共5页
-
文摘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宋释僧璩撰,璩姓朱,吴国人,今江苏吴县也。为僧业弟子,业从什公受学,专攻《十诵》。璩于宋孝武世尝为僧正悦众。事迹具详《高僧传》本传。昔汉魏之时,戒律未传,出家者只剃发赤衣以殊俗耳。自曹魏末,康僧铠、昙谛东来,谛出《昙无德部羯磨》一卷,铠出《四分杂羯磨》一卷,集十梵僧羯磨受戒。二人既皆宗《四分》,故东夏相沿至今,皆依《四分》
-
关键词
《般若无知论》
《物不迁论》
《续藏经》
《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
《不真空论》
《大乘义章》
七识
众生心
《出三藏记集》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