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机载高光谱图像优势树种识别
1
作者 于航 谭炳香 +2 位作者 沈明潭 贺晨瑞 黄逸飞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对森林树种类型进行识别可以为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价值,如何利用空间分辨率较高的高光谱数据准确识别森林优势树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森林保护区为研究区,在2种空间分辨率(1 m和3 m)... 对森林树种类型进行识别可以为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价值,如何利用空间分辨率较高的高光谱数据准确识别森林优势树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森林保护区为研究区,在2种空间分辨率(1 m和3 m)下,使用样本点(样地对应像元的光谱值)与样本面(样地对应3×3窗口像元光谱平均值)2种样本取值尺度,采用3种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三维卷积神经网络(three dimensional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3DCN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对机载高光谱图像的森林优势树种识别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无论使用何种空间分辨率与样本取值尺度,3DCNN的分类精度最高,其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最高(最高分别为95.42%和0.94);②高空间分辨率更有利于优势树种识别,其比低空间分辨率(3 m)总体精度最多可提高30.97%,Kappa系数最多可提高54.24%;③使用NN与SVM进行分类时,以样本面作为样本取值尺度进行树种识别的精度低于样本点。而在3 m空间分辨率情况下使用3DCNN进行分类时,以样本面作为样本取值尺度进行树种识别的精度高于样本点。总的来说,空间分辨率、样本取值尺度与分类算法均对优势树种识别精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机载高光谱图像识别森林优势树种过程中,优先选择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利用小样本数据,采取深度学习算法将会提高优势树种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数据 优势树种识别 空间分辨率 多尺度样本
下载PDF
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林优势树种生态位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2
作者 邹丰虎 周雯 柴宗政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5,共11页
探究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林的生态位和种间关系的影响,可以为经营管理提供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以实施近自然经营10余年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幼苗(胸径<1 cm)、幼树(1 cm≤胸径<5 cm)和成树(胸径≥5 cm)3个阶段,探讨近自然... 探究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林的生态位和种间关系的影响,可以为经营管理提供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以实施近自然经营10余年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幼苗(胸径<1 cm)、幼树(1 cm≤胸径<5 cm)和成树(胸径≥5 cm)3个阶段,探讨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林12个优势树种的生态位及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1)马尾松在成树和幼树阶段的生态位宽度变小,幼苗和大部分优势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增加;(2)各优势树种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度变小,生态位分化程度增加;(3)群落总体关联性大多呈现正关联,但极显著正联结种对较少;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生长阶段经营和对照林分种对间存在差异但并不显著。综上,研究区马尾松林仍处于演替初期,群落结构不稳定,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林种间关系的改善具有一定效果但并不理想,建议针对研究区纯林化程度过高且密度过大的马尾松林分,在密度调控的基础上结合林下补植枫香和麻栎、白栎等栎类树种,加速群落演替,尽快实现改善种间关系和提升群落稳定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经营 马尾松林 优势树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度 种间联结性
下载PDF
基于Landsat影像数据的香格里拉市优势树种蓄积量估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飞平 张加龙 +2 位作者 申茂华 薛雯芸 李坤美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2期26-31,共6页
以香格里拉市优势树种高山栎、高山松、云冷杉及云南松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遥感的森林蓄积量估测模型。采用2006年和2016年的Landsat TM/OLI影像及二类调查数据,随机从每期数据中各选取100个小班,提取其影响因子,利用相关性强的因子构... 以香格里拉市优势树种高山栎、高山松、云冷杉及云南松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遥感的森林蓄积量估测模型。采用2006年和2016年的Landsat TM/OLI影像及二类调查数据,随机从每期数据中各选取100个小班,提取其影响因子,利用相关性强的因子构建RF模型和MLR模型。结果表明,2006年各树种蓄积量RF模型的拟合R2在0.779~0.862范围,预测精度P值为80.17%~92.16%;2016年RF模型的拟合R2为0.761~0.865,预测精度P值为81.61%~95.53%。建立MLR模型后,2006年树种蓄积量估测模型的拟合R2为0.214~0.336,预测精度P值为34.12%~47.16%;2016年模型的拟合R2为0.238~0.391,预测精度P值为34.82%~52.57%。估测结果与二类调查数据的误差为:高山栎、高山松、云冷杉、云南松分别增加了8.54×105m3、3.65×106m3、4.12×106m3、3.96×104m3,误差分别为0.36%、0.78%、0.44%、0.62%。对比二种模型估测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能更精确地估测优势树种蓄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树种 蓄积量估测 模型构建 landsat影像数据 香格里拉市
下载PDF
鹅掌楸天然林优势树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5
4
作者 薛卫星 李春辉 +3 位作者 艾训儒 姚兰 郭秋菊 朱江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4,共9页
以鄂西南地区珍稀植物鹅掌楸天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探究鄂西南地区鹅掌楸天然林群落主要优势树种的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特征,基于样地调查数据,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与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 以鄂西南地区珍稀植物鹅掌楸天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探究鄂西南地区鹅掌楸天然林群落主要优势树种的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特征,基于样地调查数据,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与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对群落中重要值排名前20的优势树种生态位与种间关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群落中鹅掌楸重要值最大,为14.38%,Shannon-Weaver生态位宽度与Levins生态位宽度也最大,分别为3.48和4.56,各物种重要值与生态位排序并不相同,群落整体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平均值为0.288,鹅掌楸与其他优势树种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平均值为0.413,说明该群落中鹅掌楸种群资源利用程度与宽度均较强,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且群落目前处于结构不稳定阶段,存在充足的资源环境,生物多样性发展潜力较大。群落总体联结性表现为不显著负联结,大部分物种之间独立性较强。各种对中相关性达到显著以上的极少,大多数种对之间联结性较弱,正负关联比均小于1,说明该群落目前可能存在较为频繁的物种更迭,且鹅掌楸种群与其它种群联结性均呈不显著或相互独立状态,在不考虑人为干扰与种群生殖特性的情况下,鹅掌楸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综合来看,鹅掌楸天然林群落各物种之间竞争并不激烈,种间关联性较弱,群落目前处于演替中期,结构变化明显,野生鹅掌楸种群生存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优势树种 生态位 种间联结
下载PDF
文昌地区风水林5个优势树种叶片化学成分含量分析
5
作者 符永刚 林之盼 +4 位作者 薛杨 王耀山 雷湘龄 王小燕 宿少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2期80-84,共5页
为了解文昌地区风水林植物生长情况,取乔木层5个主要优势树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化学测定法,对相同条件下5个优势树种叶片N、P、K、Mg和Ca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N含量平均值为(14.68±2.01)g/kg、P含... 为了解文昌地区风水林植物生长情况,取乔木层5个主要优势树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化学测定法,对相同条件下5个优势树种叶片N、P、K、Mg和Ca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N含量平均值为(14.68±2.01)g/kg、P含量平均值为(1.09±0.67)g/kg、K含量平均值为(6.97±2.37)g/kg、Mg含量平均值为(2.61±0.79)g/kg、Ca含量平均值为(8.61±2.53)g/kg,其中叶片N含量种间变异系数不大,而其他4个元素指标均为中等变异;5个优势树种叶片N、P、K、Ca、Mg含量存在差异,未表现出规律的变化趋势,N、K、Mg含量均以幌伞枫最高(其中幌伞枫叶片K、M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树种),P含量以琼崖海棠和幌伞枫较高,Ca含量为岭南山竹子显著高于其他树种。叶片N、P、K、Mg、Ca含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叶片N含量与K、Mg、Ca含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408、0.412、0.351;叶片K含量和Mg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为0.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树种 叶片 元素含量 风水林 海南文昌
下载PDF
演替顶极阶段森林群落优势树种分布的变动趋势研究 被引量:87
6
作者 张家城 陈力 +3 位作者 郭泉水 聂道平 白秀兰 蒋有绪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6-268,共13页
本项研究通过对典型顶极森林群落和群落演替过程分析,表明处于演替顶极阶段顶极群落发育过程中,优势树种总体分布有由集群向随机的扩散趋势,各优势树种在此过程也由集群分布减幅波动地扩散为随机分布,而且是朝着优势树种种间联结关... 本项研究通过对典型顶极森林群落和群落演替过程分析,表明处于演替顶极阶段顶极群落发育过程中,优势树种总体分布有由集群向随机的扩散趋势,各优势树种在此过程也由集群分布减幅波动地扩散为随机分布,而且是朝着优势树种种间联结关系和相关关系减弱的方向随机扩散。发育成熟的顶极森林群落中,优势树种的总体呈随机分布格局,各优势树种也呈随机分布格局镶嵌于总体的随机格局中。这种镶嵌形式,可使绝大多数优势树种种间联结关系和线性相关关系均达不到显著程度。该分布格局反映在成熟的顶级群落中,绝大多数优势树种个体间的相互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替顶极阶段 顶极森林群落 优势树种 分布格局
下载PDF
滨海沙地主要优势树种凋落物热值与养分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叶功富 高伟 +3 位作者 陈增鸿 尤龙辉 罗美娟 游水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7-60,共4页
以东山岛滨海沙地主要优势树种的凋落物为对象,研究了其干质量热值与养分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不同优势树种凋落物干质量热值以潺槁木姜子、木麻黄、湿地松最高,均在20.0 kJ/g以上,朴树、箣竹的凋落物干质量热值较低,为17.3~19.... 以东山岛滨海沙地主要优势树种的凋落物为对象,研究了其干质量热值与养分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不同优势树种凋落物干质量热值以潺槁木姜子、木麻黄、湿地松最高,均在20.0 kJ/g以上,朴树、箣竹的凋落物干质量热值较低,为17.3~19.1 kJ/g;木麻黄、鳝藤、湿地松、箣竹凋落物的干质量热值在春季最高,潺槁木姜子、黄连木、朴树、雀梅藤、榕树凋落物的干质量热值在夏季最高。 C质量分数以湿地松最高,为50.25%,其次是木麻黄和潺槁木姜子,分别为49.87%和48.77%,木麻黄和湿地松凋落物中N、P、K质量分数均低于其他树种;不同优势树种凋落物热值与其C质量分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1),与其他养分质量分数相关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值 养分 优势树种 凋落物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优势树种根际土壤有机碳及氮磷的变化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方 王世杰 +2 位作者 刘秀明 蒲通达 陈祖拥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9-65,共7页
通过对贵州中部喀斯特石漠化区典型植被及土壤进行调查,探讨森林退化过程中不同群落优势树种根际土壤有机碳及氮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根际土壤有机碳及氮磷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在不同植被类型之间,林木根际对土壤有机碳及氮磷的... 通过对贵州中部喀斯特石漠化区典型植被及土壤进行调查,探讨森林退化过程中不同群落优势树种根际土壤有机碳及氮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根际土壤有机碳及氮磷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在不同植被类型之间,林木根际对土壤有机碳及氮磷的累积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土壤有机碳的累积效应表现最明显,其次是土壤磷素,而土壤氮素累积效应的差异性较小。在树木根基0~30cm水平范围内,根际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全氮、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都明显高于30~90cm外围根际区。不同群落优势树种之间,根际土壤碳及氮磷总量的差异性表现为总有机碳〉全氮〉全磷,而碳及氮磷的生物有效态含量则表现为有效磷〉易氧化有机碳〉有效氮。森林退化过程中,群落优势树种根际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及有效磷含量出现显著的下降,从而明显地影响土壤的肥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优势树种 根际土壤 有机碳 氮素 磷素
下载PDF
山东半岛丘陵生境优势树种凋落物对外来植物火炬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侯玉平 魏巍 +4 位作者 翟文婷 初航 殷吉林 柏新富 卜庆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8-34,共7页
【目的】认识和了解群落入侵抵抗力形成机制成为当前入侵生态学研究最为关注的热点和核心问题。本文比较山东半岛丘陵生境不同群落优势种对外来植物火炬树的化感抑制效应差异,探讨群落入侵抵抗力形成的化感驱动机制。【方法】采用培养... 【目的】认识和了解群落入侵抵抗力形成机制成为当前入侵生态学研究最为关注的热点和核心问题。本文比较山东半岛丘陵生境不同群落优势种对外来植物火炬树的化感抑制效应差异,探讨群落入侵抵抗力形成的化感驱动机制。【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凋落物水浸液种子发芽试验,比较山东半岛丘陵生境常见优势树种麻栎、刺槐、赤松、黑松凋落物对火炬树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差异;因土壤会影响许多化感物质的转化和存在形态进而影响其活性,进一步设置土壤介质参与的凋落物覆盖盆栽试验,对比研究不同树种凋落物覆盖对火炬树幼苗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凋落物水浸液种子发芽试验显示,麻栎相比刺槐、赤松、黑松,显著抑制火炬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凋落物覆盖盆栽试验表明,高凋落物量(每盆50 g)时,麻栎较刺槐、赤松、黑松显著降低了火炬树幼苗的总生物量;低凋落物量(每盆25 g)时仅在麻栎和赤松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麻栎较赤松显著抑制了火炬树幼苗总生物量的积累;有麻栎凋落物覆盖时,火炬树幼苗生物量分配呈现叶生物量比降低,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增大的趋势。【结论】麻栎的化感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火炬树的生长。利用对火炬树具有明显化感抑制作用的本地植物麻栎对其进行生态控制,或者构建高抵抗力植物群落,进而筛选有效化感物质,可能是一条值得尝试的控制火炬树扩散的新途径。研究结果可揭示群落入侵抵抗力形成的化感驱动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对入侵过程的认识,对外来植物入侵防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植物 火炬树 生物入侵 化感作用 化感适应性 群落入侵抵抗力 优势树种
下载PDF
热带雨林恢复演替中优势树种黄桐气体交换对环境的响应 被引量:10
10
作者 骆土寿 李意德 +2 位作者 陈德祥 陈步峰 林明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765-1772,共8页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Li-CorInc.,USA)对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恢复演替先锋建群种黄桐(EndospermumchinenseBenth.)叶片的气体交换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日变...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Li-CorInc.,USA)对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恢复演替先锋建群种黄桐(EndospermumchinenseBenth.)叶片的气体交换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曲线。出现"午睡"原因是光合有效辐射(PPFD)不足和Gs的关闭,不是强光抑制和水分胁迫。(2)叶片Pn大小与Gs、E、PPFD、气温(Ta)和叶面温度(Tl)等为密切的正比关系,与胞间CO2浓度(Ci)、大气CO2浓度(Ca)和大气相对湿度(RH)等相关度极低甚至是负相关,光饱和点(LSP)较高,表现出阳性树种特性。(3)短期高Ca作用会引起Gs、E的降低和Pn增高。Ca倍增,则Pn提高了70%,E降低4.43%,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78%。(4)叶片Pn日平均值和日最大值分别达6.40±0.17、11.60μmolCO2/(m2·s),表现出速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交换 光合环境 优势树种 热带雨林
下载PDF
淮北相山恢复演替群落优势树种叶片的生态解剖 被引量:25
11
作者 史刚荣 汤盈 张铮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4-322,共9页
对淮北相山混交林5个优势种叶片的生态解剖学观察表明,其叶片结构具有一定的旱生特征:表皮具发达的表皮毛或角质层,全栅等面叶或具发达的栅栏组织,维管组织发达。牡荆(Vitex negundovar.cannabifolia)和酸枣(Ziziphus jujubavar.spinosa... 对淮北相山混交林5个优势种叶片的生态解剖学观察表明,其叶片结构具有一定的旱生特征:表皮具发达的表皮毛或角质层,全栅等面叶或具发达的栅栏组织,维管组织发达。牡荆(Vitex negundovar.cannabifolia)和酸枣(Ziziphus jujubavar.spinosa)作为两个广布优势树种,叶片结构表现出很大的可塑性:1)同一群落环境(混交林)中,叶片结构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发育可塑性(5月初的叶片比9月中旬更具有阳生叶的特点);2)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群落中,叶片结构随着群落环境的变化表现出环境可塑性,其变化趋势为:灌草丛(旱生/阳生)-灌丛(旱生/阳生)-落叶疏林(中生/阳生)-人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中生/阴生)。这种可塑性既是植物适应其异质生境的一种重要机制,同时又是不同群落环境的反映。非参数相关分析表明,牡荆和酸枣的叶片结构受多个生态因子综合影响,其中水分和风速是影响叶片结构的主导因子。叶片的上表皮角质层厚度、气孔器密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木质部厚度、韧皮部厚度、维管束厚度等性状均与土壤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蚀残丘 恢复演替 优势树种 叶片 表型可塑性 生态解剖学
下载PDF
采伐干扰下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生态位变化动态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惠 李倩 +2 位作者 韩雪梅 邵国凡 代力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20,53,共4页
利用Levins、Hurlbert和Pianka生态位指数分析了采伐干扰下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的生态位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假色槭(Acer pseudo-sieboldianum)、花楷槭(A.ukurunduense)和白牛槭(A.mandshuricum)生态位宽度较大。原... 利用Levins、Hurlbert和Pianka生态位指数分析了采伐干扰下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的生态位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假色槭(Acer pseudo-sieboldianum)、花楷槭(A.ukurunduense)和白牛槭(A.mandshuricum)生态位宽度较大。原始林与伐后不同年度资源维上优势树种宽度值不同,这是由于采伐改变了林分中的资源和空间状况,在不同资源维上,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与色木槭(A.mono)的生态位重叠最大,优势树种的生态位重叠与生态位宽度没有正相关关系。伐后5 a,种群间生态位重叠降低,伐后10 a生态位重叠值不断增加,伐后15 a达到最大,伐后20 a,除少数树种对外,生态位重叠值又降低。对采伐干扰下优势树种生态位变化特征的研究,可为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森林采伐和伐后植被恢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采伐 阔叶红松林 优势树种 生态位
下载PDF
草海湿地流域优势树种凋落物叶分解与水文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建利 吴华 +3 位作者 喻理飞 周传艳 严令斌 蔡国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8-103,共6页
采用凋落物分解网袋法对草海湿地流域森林优势植物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白栎(Quercus fabri)、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采用凋落物分解网袋法对草海湿地流域森林优势植物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白栎(Quercus fabri)、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凋落物叶分解残留率、分解率、分解模型及凋落物叶分解过程中的水文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分解12个月后,凋落物叶累积分解率分别为青冈(24.0±1.4)%,白栎(24.1±2.0)%,桤木(26.6±2.6)%,滇杨(26.0±0.7)%,云南松(13.8±2.6)%,杉木(13.8±0.9)%,凋落物叶累积分解率差异极显著(F=10.28,P〈0.01)。(2)凋落物叶分解方程符合Olson指数衰减模型Lr=ae-kt。阔叶植物凋落物叶分解常数在0.019~0.024之间,而针叶植物凋落物叶分解常数在0.011~0.012之间。凋落物叶的分解率受叶形态影响较大,阔叶凋落物分解率明显高于针叶。阔叶植物凋落物叶分解半衰期和分解95%所需时间在2.27~3.06年和10.46~13.16年,针叶植物叶凋落物半衰期和分解95%所需时间在4.61~5.20年和20.60~20.64年。(3)凋落物叶持水率(Rl)与分解残留率(Lr)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l=aLr+b(P〈0.05)。(4)土壤含水率(Rs)与凋落物叶持水率(Rl)呈显著反函数相关关系Rs=a/Rl+b(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流域 优势树种 凋落物叶分解 水文特征
下载PDF
安徽岭南优势树种(组)生物量特征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国斌 李秀芹 +2 位作者 佘新松 胡茶青 胡国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6-140,共5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储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Dixon et al.,1994;Watsonetal.,2000;史军等,2004;徐新良等,2007)。测定森林群落生物量,可以反映群落利用自然的潜力,衡量群落生产力的高低,也是研...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储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Dixon et al.,1994;Watsonetal.,2000;史军等,2004;徐新良等,2007)。测定森林群落生物量,可以反映群落利用自然的潜力,衡量群落生产力的高低,也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础(薛立等,2004)。森林乔木层生物量研究是开展森林群落生物量碳库研究的基础,国内外已有不少该方面的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树种生物量的组成与分配特征,并进行了相关因子分析(Chidumayo,1990;林开敏等,1996;Arashkevich et al.,2002;樊后保等,2006;陈美高,2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树种 生物量 异速生长方程 生物量结构 安徽
下载PDF
冀北山地阴坡优势树种的树体分维结构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超 刘阳 +4 位作者 杨新兵 刘凤芹 赵心苗 陈波 毕可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6753-6765,共13页
以冀北山地阴坡两种混交林分中5种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形几何理论,论述了不同树种的树冠和侧枝分维结构,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的树冠最宽处处于中上部(相对冠高的60%—80%),白桦处于中部(40%—60%),山杨和糠椴都处于中下部(40%... 以冀北山地阴坡两种混交林分中5种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形几何理论,论述了不同树种的树冠和侧枝分维结构,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的树冠最宽处处于中上部(相对冠高的60%—80%),白桦处于中部(40%—60%),山杨和糠椴都处于中下部(40%—50%),落叶松桦木混交林中的黑桦处于上部(70%—80%),而山杨桦木混交林中黑桦则处于中部(50%—60%);(2)通过计盒维数法所得华北落叶松树冠的分形维数最大为1.690,山杨桦木混交林中4种树木分维数较接近(0.770—1.202),而两混交林中,前者白桦分维数(0.997)与后者(1.149)相似,而前者黑桦分维数(1.257)>后者(0.770);(3)胸径13.1cm的华北落叶松侧枝在各方向上符合均匀分布,总体也符合均匀分布,前者中的黑桦在胸径15.8 cm时绝大多数方向上为均匀分布,前者中白桦及后者中4种树木在不同胸径时在各个方向上均为不均匀分布;(4)华北落叶松侧枝倾角随树龄增大分布在85—95°,糠椴则分布在55—85°。山杨树龄小(5.3)与树龄大(16.5)时分布在40—55°,中间树龄(10.5)分布在60—80°,黑桦分布在30—65°,前者中白桦倾角范围25—90°,后者则主要分布在45—85°;(5)采用网格覆盖法所得华北落叶松枝条的分维数平均值最高为1.772,其次为山杨桦木混交林中的4种树木,而两混交林中黑桦枝条的平均分维数却相差很大,其中前者为1.476,而后者为1.674。尽管同一树种侧枝形状大小各异,但相互间差异不显著,相关系数均在0.93以上,刻画了各枝条分枝格局的自相似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山地 优势树种 冠形结构 分枝格局 分形维数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优势树种树干呼吸特征 被引量:19
16
作者 严玉平 沙丽清 曹敏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30,共8页
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IRGA)原位监测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11种优势树种树干呼吸速率、1cm深树干温度以及林内空气变化情况。研究发现,11种优势树种的树干呼吸具有相同的季节规律,并且雨季均大于干季时的树干呼吸。树种间树干呼吸速率... 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IRGA)原位监测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11种优势树种树干呼吸速率、1cm深树干温度以及林内空气变化情况。研究发现,11种优势树种的树干呼吸具有相同的季节规律,并且雨季均大于干季时的树干呼吸。树种间树干呼吸速率差异显著,在0.823~2.727μmol.m-2.s-1。树干1.3m处所测南北方向树干呼吸无显著性差异。树干呼吸与树干温度显著相关(0.55<R2<0.92),呈良好的自然指数回归关系,Q10值为1.90~3.03。20℃时各树种的R(总树干呼吸)速率为0.771~2.570μmol.m-2.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季节雨林 优势树种 树干呼吸 树干温度 Q10
下载PDF
银叶树群落优势树种分布与土壤环境、群落竞争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乐东 黄芳芳 +1 位作者 张卫强 甘先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51-1960,共10页
古树群落对研究群落演替和物种更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森林群落中,土壤环境和群落竞争是影响物种生长和分布的重要因子。为探究古树群落优势树种对土壤环境和种间竞争的响应差异,以深圳盐灶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群落为研究对... 古树群落对研究群落演替和物种更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森林群落中,土壤环境和群落竞争是影响物种生长和分布的重要因子。为探究古树群落优势树种对土壤环境和种间竞争的响应差异,以深圳盐灶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群落为研究对象,设立样方进行群落和土壤性质调查,分析银叶树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的5种优势树种分布与土壤环境、种间竞争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pH值、盐分、磷元素和钾元素含量是影响银叶树群落树种分布的主要土壤因子;乔木层优势树种的分布与群落多样性显著相关,且乔木层优势树种个体的分布显著影响灌木层个体的分布;银叶树对群落多样性和土壤环境的响应与其他优势树种呈相反趋势,随着群落多样性的增加和土壤盐分及pH值的降低,除银叶树外的其他优势树种重要值均呈上升趋势,银叶树重要值则呈下降趋势;银叶树幼树生长显著受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阴香(Cinnamomumburmanni)、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海杧果(Cerbera manghas)、多毛茜草树(Aidia pycnantha)、九节(Psychotria rubra)和罗伞树(Ardisia quinquegona)等优势树种随着土壤养分,尤其是磷和钾元素含量的提高以及群落正向演替而稳定更新和生长,而银叶树幼树对群落竞争的敏感度很可能影响其种群在山坡、邻海海岸等土壤环境较好的生境中的更新和维持。因此,银叶树种群保育应考虑改善沼泽土壤环境以缓解土壤pH值和盐分过高产生的潜在胁迫,同时应持续跟踪银叶树幼苗幼树个体在山坡和邻海海岸生境中的生长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竞争 银叶树 古树群落 优势树种
下载PDF
南亚热带森林优势树种氮、磷可利用性与菌根侵染率的关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钟思远 张静 +3 位作者 童琳 高一飞 夏艳菊 唐旭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29-1936,共8页
氮(N)和磷(P)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其供应是否充足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菌根真菌侵染有助于植物对N、P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而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草地、农田生态系统中,并多以控制实验或者室内盆栽实验为主。选择南亚... 氮(N)和磷(P)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其供应是否充足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菌根真菌侵染有助于植物对N、P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而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草地、农田生态系统中,并多以控制实验或者室内盆栽实验为主。选择南亚热带森林演替前期与演替中期的共有优势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以及演替中期与演替顶级阶段的共有优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与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菌根侵染率、根际土酸性磷酸酶活性(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APA)、根际土以及叶片元素含量,探讨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共有优势树种N、P可利用性与菌根真菌侵染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马尾松菌根侵染率由演替前期的48.18%显著增加到演替中期的65.7%;木荷以及锥栗菌根侵染率分别由演替中期的57.7%、50.79%增加到演替顶级的64.03%、53.18%;(2)共有优势树种菌根侵染率与叶片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马尾松菌根侵染率与根际土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共有优势树种根际土APA、叶片N:P均随着演替的进行而升高,木荷和锥栗根际土APA分别由演替中期的8.8、9.38μmol·g^(-1)·h^(-1)显著增加到演替顶级的16.96、15.55μmol·g^(-1).h^(-1);共有优势树种根际土APA与有效磷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根际土C:P、N:P以及叶片N:P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随着南亚热带森林演替的进行,磷限制的增强将使得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共有优势树种菌根侵染率升高,菌根真菌的侵染能够缓解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共有优势树种所受的磷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可利用性 菌根侵染 优势树种 酸性磷酸酶活性 南亚热带森林
下载PDF
千岛湖水源涵养林优势树种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余树全 李翠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23,共6页
以群落样地作为资源状态 ,以树种的重要值作为树种对资源位计测依据 ,用Shannon Wienner、Levins和Schoener的生态位计测公式 ,分析了千岛湖水源涵养林 2 6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重叠指数 .结果表明①该地区... 以群落样地作为资源状态 ,以树种的重要值作为树种对资源位计测依据 ,用Shannon Wienner、Levins和Schoener的生态位计测公式 ,分析了千岛湖水源涵养林 2 6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重叠指数 .结果表明①该地区主要乔木树种以马尾松、苦槠、青冈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 ,其Bsw 值依次为 0 6 3、0 5 7、0 5 6 ,BL 值为0 6 4、0 5 0、0 32 ;灌木树种以木、格药柃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 ,其Bsw值为 0 6 0、0 6 1,BL 值为 0 5 7,0 76 .②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 ,生态位重叠与资源竞争有一定的关系 ,但不能等同起来 ,水平空间上的重叠而垂直空间上的分化并不够成竞争 ,反而是一种互惠关系 .该文的研究结果可望为千岛湖水源涵养林的种质资源和景观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目标管理以及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水源涵养林 优势树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 生态重叠指数
下载PDF
菌根形成对不同成熟度的森林优势树种磷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童琳 唐旭利 +1 位作者 张静 张倩媚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4期93-98,共6页
研究了不同成熟度的森林中主要优势树种菌根侵染程度、植物养分与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试图探讨自然生态系统中菌根真菌影响下的磷循环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磷酸酶活性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低的森林群落高于土壤有效磷含量高的森... 研究了不同成熟度的森林中主要优势树种菌根侵染程度、植物养分与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试图探讨自然生态系统中菌根真菌影响下的磷循环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磷酸酶活性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低的森林群落高于土壤有效磷含量高的森林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有效磷含量皆低于马尾松林,该林型非根际土壤的磷酸酶活性(6.66±0.69mmol·g–1·h–1)则显著高于马尾松林(3.97±1.05mmol·g–1·h–1)。2)磷酸酶活性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存在差异,群落中优势树种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高于非根际土壤。3)由于植物缺磷往往表现为成熟叶片磷含量低,成熟叶片磷含量与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显著负相关关系(R2=0.5416,P<0.0001)表明,磷限制可能是诱导磷酸酶产生的驱动力之一。菌根形成对于促进菌根共生体分泌磷酸酶,缓解土壤磷限制,提高植物磷吸收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树种 磷循环 侵染率 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 森林群落 磷限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