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I患者基底动脉迂曲方向与其优势椎动脉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黄勃 雷春 +2 位作者 胡胜伟 左丽娟 严玉梅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6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患者基底动脉迂曲方向与其优势椎动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高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患者基底动脉迂曲方向与其优势椎动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高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142例,均给予MR血管成像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分为椎动脉优势(vertebral artery dominance,VAD)组(n=80)、非VAD组(n=62);根据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分型标准分为前循环组(n=64)、后循环组(n=78),其中伴VAD的前循环患者25例,伴VAD的后循环患者55例。分析影响VAD患者合并前循环组基底动脉弯曲的相关因素及基底动脉迂曲与VAD的关系,并就相关典型病例进行说明。结果VAD合并前循环组基底动脉弯曲的患者比例低于VAD合并后循环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基底动脉弯曲为影响VAD患者合并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OR=2.273,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VAD与基底动脉迂曲相关(r=0.854,P<0.001),且基底动脉迂曲方向与VAD呈相反方向。结论基底动脉弯曲为影响VAD患者合并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VAD与基底动脉迂曲相关,且基底动脉迂曲方向与VAD呈相反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序列检查 后循环脑缺血 基底动脉迂曲 优势椎动脉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
2
作者 付娇 刘利峰(综述) +1 位作者 蔡志平 姜波(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77-380,共4页
椎动脉优势发生率高,在正常人群、脑血管病人群均可见,为了探讨椎动脉优势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我们对椎动脉优势及与其相关疾病进行综述。通过知网、万方、生物科技、PubMed等检索“椎动脉优势”及相关文章,对其特点进行总结。椎动脉优势... 椎动脉优势发生率高,在正常人群、脑血管病人群均可见,为了探讨椎动脉优势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我们对椎动脉优势及与其相关疾病进行综述。通过知网、万方、生物科技、PubMed等检索“椎动脉优势”及相关文章,对其特点进行总结。椎动脉优势发生率高,尤其与基底动脉弯曲、动脉硬化狭窄、后循环缺血性疾病以及围椎基底动脉手术等存在一定相关性。椎动脉优势的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明确其发生原因及变化规律,对临床疾病预防、治疗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优势 动脉发育不良 动脉延长扩张症 基底动脉弯曲
下载PDF
双侧椎动脉不对称性与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张峰 华扬 +1 位作者 刘一铭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规范化评估数据库课题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2-318,共7页
目的分析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群的椎动脉不对称性与椎动脉起始段狭窄(VAOS)病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超声规范化评估数据库”中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接受颈部动... 目的分析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群的椎动脉不对称性与椎动脉起始段狭窄(VAOS)病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超声规范化评估数据库”中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接受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筛查者共6423例。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及左、右两侧椎动脉超声检查参数,即椎间隙段(V2段)内径及采用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和PSV起始段/PSV椎间隙段]评估的VAOS的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及闭塞)。依据检测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VAOS组与非VAOS组。将椎动脉内径≤2.0 mm定义为椎动脉发育不良(VAH);将双侧椎动脉V2段内径差值≥1.2 mm定义为椎动脉优势(VAD),并将所有患者分为VAD组和非VAD组(内径差<1.2 mm)。最终统计分析时,若涉及侧别,各组以侧进行统计;若未涉及侧别,各组以例数进行统计。以发生VAOS作为因变量,将一般资料、解剖学因素(VAH、VAD)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将其中P<0.05的项目作为自变量,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A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人群6423例,男1985例,女4438例;年龄19~80岁,平均(43±13)岁。其中VAD组628例,非VAD组5795例。(1)与VAD组比较,非VAD组女性占比更高(69.9%比61.3%,P<0.01),年龄更小[(43±13)岁比(45±14)岁,P<0.01],且年龄<40岁人群占比高于VAD组(46.3%比38.4%,P<0.01),VAH患者比例和VAOS发生比例均低于VAD组(分别为0.6%比17.2%和1.5%比4.0%,均P<0.01)。(2)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群发生VAOS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AOS组男性比例、年龄、BMI及VAH和VAD的比例均高于非VAOS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92,95%CI:1.30~2.85,P=0.001)、年龄(OR=1.12,95%CI:1.10~1.14,P<0.01)和VAD(OR=2.14,95%CI:1.30~3.40,P=0.002)是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行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筛查人群发生VA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AD的发生受性别和年龄影响,VAD是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群发生VAO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超声 起始段狭窄 动脉发育不良 动脉优势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斑块特征间的关系:一项基于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隋莹 孙佳莉 +4 位作者 陈悦 邹文轩 周忠凯 徐畅 王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9-247,共9页
目的 通过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WI)技术,探究基底动脉血管形态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在椎动脉优势(VAD)作用下的不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磁共振科连续收治的基底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 通过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WI)技术,探究基底动脉血管形态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在椎动脉优势(VAD)作用下的不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磁共振科连续收治的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VAD判定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VAD组与非VAD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等)和临床资料如实验室检查结果(同型半胱氨酸、血脂等)及影像学资料(MR检查资料),并根据HR-VWI图像分析基底动脉斑块特点,确定斑块的横向分布(包括腹侧壁、背侧壁、侧壁)以及纵向分布(远端、近端)。获得基底动脉最大管腔狭窄层面和参考层面的短轴横断面图像,测量感兴趣区(狭窄层和参考层)的管壁面积、管腔面积及血管面积,并根据公式计算狭窄程度、重构指数等,分析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及基底动脉形态学特征、斑块特征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共纳入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1例,其中VAD组51例,非VAD组20例。与非VAD组比较,VAD组年龄更大[(62±12)岁比(56±16)岁,t=2.243,P=0.027],男性患者比例更高[74.5%(38例)比45.0%(9例),χ^(2)=5.591,P=0.018],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更高[(2.7±0.9) mmol/L比(2.3±0.8) mmol/L,t=2.356,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基底动脉斑块的横向分布(χ^(2)=7.361,P=0.020)、纵向分布(χ^(2)=13.578,P=0.004)、狭窄程度[31.2(17.6,60.0)%比31.0(11.0,50.0)%,Z=7.55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AD组狭窄处血管面积多于非VAD组[7.63(5.10,10.38) mm2比6.00(4.01,10.16) mm2,Z=6.018,P<0.01];VAD组基底动脉弯曲度较高[2.20(1.19,4.70) mm比0.35(0,1.86) mm;Z=3.428,P<0.01],且多向右侧弯曲[45.1%(23/51)比15.0%(3/20);χ^(2)=12.905,P=0.001]。结论 VAD对基底动脉斑块分布、狭窄程度及弯曲方向、弯曲程度等可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基底动脉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 基底动脉弯曲 动脉优势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缺血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叶长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0160-0163,共4页
后循环缺血(PCI)在临床中属于一种由脑组织缺血引起的脑部疾病,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中约占20%。近些年来,我国神经介入技术、影像学检查等方面正处于快速发展状态,这两种技术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经临床应用发现PCI的形成... 后循环缺血(PCI)在临床中属于一种由脑组织缺血引起的脑部疾病,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中约占20%。近些年来,我国神经介入技术、影像学检查等方面正处于快速发展状态,这两种技术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经临床应用发现PCI的形成和颅内外血管出现异常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椎动脉优势(VAD),发生率高达26.5%,而VAD的发生与基底动脉弯曲有一定联系。因此,文章将从VAD参与基底动脉弯曲且与PCI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为PCI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优势 后循环缺血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非优势侧椎动脉缺血性病变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桂运 海舰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5年第1期21-22,43,共3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非优势椎动脉缺血性病变的介入治疗方法,探讨该类病变治疗的必要性与有效性。方法对我科收治的以后循环缺血症状为主的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2岁),所有患者均接受DSA检查并确诊为非优势... 目的回顾性研究非优势椎动脉缺血性病变的介入治疗方法,探讨该类病变治疗的必要性与有效性。方法对我科收治的以后循环缺血症状为主的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2岁),所有患者均接受DSA检查并确诊为非优势侧椎动脉为责任病变血管。结果 4例患者在病变血管植入5枚Wingspan支架,4例患者在病变血管植入5枚Apollo支架,2例患者在病变血管植入2枚SD支架。术后6个月DSA随访结果显示2例患者出现支架内轻度再狭窄;8例患者无支架内再狭窄。所有患者均无临床缺血症状出现。结论对非优势侧椎动脉狭窄或夹层引起的缺血性表现建议积极处理;对无症状的非优势侧椎动脉病变需要DSA检查,评估该侧病变进展后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进行个体化治疗或单纯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椎动脉 介入治疗 支架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陆耀军 王云霞 +1 位作者 李旺俊 尤年兴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3-255,259,共4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VAIV)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经头颅MRA检查发现的椎动脉优势的VAIV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以非椎动脉优势的患者36例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情况及眩晕严重程度。将椎动脉优势组患者...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VAIV)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经头颅MRA检查发现的椎动脉优势的VAIV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以非椎动脉优势的患者36例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情况及眩晕严重程度。将椎动脉优势组患者根据椎动脉直径差异分为轻度变异组(0.04~0.70mm)、中度变异组(0.70~1.17mm)、重度变异组(≥1.17mm)3组,比较3组患者的眩晕严重程度差异。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椎动脉优势与阳性事件发生(眩晕反复发作或发生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1)椎动脉优势组基底动脉形状异常率为70.73%(29/41),明显高于非椎动脉优势组33.33%(12/36)(χ2=10.77,P<0.01);(2)椎动脉优势组眩晕严重程度(3.3±1.2)高于非椎动脉优势组(2.3±0.6)(t=1.99,P<0.01);不同变异3组间两两比较,椎动脉优势重度变异组眩晕严重程度(4.0±1.1)大于轻度变异组(2.9±0.9)(t=2.07,P<0.05);(3)随访1年后,椎动脉优势组阳性事件发生率(65.85%)高于非优势组(30.56%)(χ2=9.56,P<0.01)。结论椎动脉优势的VAIV患者基底动脉异常率高,眩晕程度更严重,更容易反复发作眩晕或发生后循环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动脉优势 基底动脉异常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与脑血管疾病、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楠 郭婉姝 +1 位作者 刘彤彤 陈晓虹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AD)与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及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就诊并同时行头部MRI和MRA检查的后循环梗死、单纯头晕、突发性眩晕伴平衡障碍、偏头痛、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患者。根据有无VAD...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AD)与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及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就诊并同时行头部MRI和MRA检查的后循环梗死、单纯头晕、突发性眩晕伴平衡障碍、偏头痛、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患者。根据有无VAD分为椎动脉优势组和非椎动脉优势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疾病的发生率;记录后循环梗死的发生率、发生位置;分析VAD与基底动脉弯曲发生率及弯曲方向的关系;Pearson检验分析椎动脉直径差异与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症状评分、基底动脉弯曲长度(BL)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13例患者,VAD的发生率为52.3%;优势组中后循环梗死患者105例(105/413,25.42%),突发性眩晕伴平衡障碍患者39例(39/413,9.44%)、面肌痉挛患者12例(12/413,2.91%)、三叉神经痛患者11例(11/413,2.66%),与非优势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199例后循环梗死患者中,优势组梗死主要发生在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PICA)(27/199,13.57%)和基底动脉供血区(BA)(45/199,22.61%)。PICA区梗死发生在VAD对侧的比例(20/105,19.05%)高于同侧(7/105,6.67%),BA区梗死主要发生在椎动脉优势同侧,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组中有117例存在基底动脉弯曲,明显高于非优势组(P<0.05),143例左侧VAD患者中,有92例患者椎动脉向右侧弯曲;73例右侧优势患者中有20例患者基底动脉向左侧弯曲。椎动脉直径差异与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336,P=0.001),与基底动脉弯曲长度呈正相关(r=0.432,P=0.004)。结论椎动脉优势人群后循环梗死、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发生率较非优势人群高;椎动脉优势合并后循环梗死中以PICA和BA支配区多见;椎动脉优势患者基底动脉弯曲发生概率高,其弯曲方向与椎动脉优势方向相反;椎动脉直径差异越大,基底动脉弯曲长度越长,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症状评分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优势 后循环脑梗死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现象与后循环缺血相关性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夏文卿 牛国忠 +2 位作者 殷聪国 唐波 蒋琳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PCI)与椎动脉优势(vertebralarterydominance,VAD)现象的相关性以及VAD患者合并PC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问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PCI)与椎动脉优势(vertebralarterydominance,VAD)现象的相关性以及VAD患者合并PC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问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TIA患者,根据脑血管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VAD组和非VAD组,根据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分型标准分为前循环组和后循环组。回顾性收集人口统计学、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影像学和其他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PCI组有VAD的危险比前循环组高2.363倍,而存在VAD的病例出现PCI的危险是没有该血管变异者的1.639倍。在128例伴有VAD的脑梗死/TIA患者中,后循环组冠心病患者比例(11.0%vs28.3%,P=0.013)显著小于前循环组,基底动脉弯曲比例(86.6%vs19.6%,P=0.000)显著高于前循环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底动脉弯曲可能是VAD患者P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505,95%CI:9.778~71.850,P=0.000)。结论VAD与PCI存在相关性,基底动脉弯曲可能是VAD患者合并PC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优势现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后循环缺血与前循环卒中患者单侧椎动脉优势现象对比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庆松 向阳 +1 位作者 王俊 刘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椎动脉优势现象在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比检测120例PCI及96例前循环卒中患者(对照组)中一侧椎动脉发育不... 目的探讨单侧椎动脉优势现象在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比检测120例PCI及96例前循环卒中患者(对照组)中一侧椎动脉发育不良及椎动脉优势现象的分布差异,分析椎动脉优势或发育不良与PCI的相互关联,及其优势比(odds ratio,OR)和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结果 PCI组椎动脉优势与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患者分别为63例(52.5%)和11例(9.17%),对照组分别为30例(31.25%)和2例(2.08%),PCI组病例椎动脉优势及椎动脉发育不良出现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掊2=9.823,P=0.002及掊2=4.731,P=0.030),且PCI组有椎动脉优势或发育不良的危险较对照组明显增高(OR 2.432,95%CI 1.388~4.261;OR=4.743,95%CI 1.025~21.942),而有一侧椎动脉优势或发育不良的患者出现PCI的危险明显高于没有该血管变异的病例(RR 1.462,95%CI 1.154~1.185,RR 1.576,95%CI 1.209~2.053)。结论椎动脉发育不良及椎动脉优势现象与PCI间存在明显关联,单侧椎动脉优势这种常见的血管变异现象在PCI发病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前循环缺血性卒中 动脉优势 动脉发育不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眩晕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道培 张淑玲 +2 位作者 张洪涛 付胜奇 嵇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527-532,共6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眩晕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了解椎动脉优势导致眩晕的可能机制。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头部MR血管成像检查发现的椎动脉优势的眩晕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以非椎动脉优势的眩晕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眩晕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了解椎动脉优势导致眩晕的可能机制。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头部MR血管成像检查发现的椎动脉优势的眩晕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以非椎动脉优势的眩晕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其他临床病史具有可比性。对患者眩晕程度进行分级和BAEP检查,分析两组患者基底动脉情况、BAEP的变化及其与椎动脉优势的关系。结果入选的两组患者比较,①椎动脉优势和非优势两组比较,优势组基底动脉形状异常率为60.0%(21/35),高于非优势组的34.5%(1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5,P<0.05;基底动脉弯曲度中位数为3.67mm,大于非优势组的1.73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椎动脉优势组Ⅰ、Ⅲ、Ⅴ波峰潜伏期均长于非优势组(P<0.01),其中Ⅲ波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椎动脉优势组Ⅲ~Ⅴ、Ⅰ~Ⅴ峰潜伏期均长于非优势组(P<0.05),而Ⅰ~Ⅲ峰间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组(Ⅲ~Ⅴ)/(Ⅰ~Ⅲ)比值大于非优势组(P<0.05)。③椎动脉优势患者眩晕程度级别(3.2±1.0)与非椎动脉优势患者(2.2±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动脉优势眩晕程度等级与BAEP各主要异常指标之间有相关性,其中与Ⅲ~Ⅴ/Ⅰ~Ⅲ相关性最显著(r=0.617,P=0.013)。结论椎动脉优势眩晕患者基底动脉异常率高、BAEP异常发生率较高、眩晕程度级别高。椎动脉优势与BAEP异常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动脉优势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弯曲的关系及其对脑梗死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晓平 李晓佳 罗永杰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弯曲的关系对两者连接处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0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梗死灶情况、椎动脉优势以及基底动脉弯曲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弯曲的关系对两者连接处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0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梗死灶情况、椎动脉优势以及基底动脉弯曲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2.66%(101/109)的患者表现为一侧椎动脉直径大于另一侧。68.81%(75/109)的患者椎动脉优势位于左侧。74.31%(81/109)的患者有基底动脉弯曲。随着椎动脉直径差异级别的增高,患高血压病、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的比例显著增高,且右侧椎动脉直径显著减小(P<0.05)。3级椎动脉直径差异的患者大多有高血压病(88.89%)以及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75.00%)。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患有高血压病以及椎动脉直径差异是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椎动脉直径差异为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椎动脉直径差异,两者的存在促进了相应部位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优势 基底动脉弯曲 脑梗死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现象与后循环梗死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夏文卿 牛国忠 +1 位作者 殷聪国 蒋琳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ertebral artery dominance VAD)与后循环梗死的相关性及伴有VAD患者后循环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根据脑血管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VAD...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ertebral artery dominance VAD)与后循环梗死的相关性及伴有VAD患者后循环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根据脑血管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VAD组和非VAD组,根据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标准分为前循环组和后循环组。回顾性收集人口统计学、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影像学和其他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后循环梗死组伴有VAD的危险比前循环梗死组高4.68倍,而存在VAD的病例出现后循环梗死的危险是没有该血管变异者的3.17倍。基底动脉弯曲与VAD患者后循环梗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AD与后循环梗死可能存在相关性,基底动脉弯曲可能是VAD患者后循环梗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优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弯曲的关系及其对脑梗死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凌天金 文雯 郭海志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64-666,共3页
目的研究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弯曲的关系及其对脑桥或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或脑桥处梗死急性期的患者112例。通过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了解其脑梗死、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 目的研究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弯曲的关系及其对脑桥或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或脑桥处梗死急性期的患者112例。通过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了解其脑梗死、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情况,并分析发生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的危险因素。结果左侧椎动脉优势77例(68.75%),右侧椎动脉优势35例(31.25%),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59例(52.68%)。随着椎动脉直径差异级别的升高,原发性高血压病、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右侧椎动脉直径显著变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底动脉中重度弯曲患者的平均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比例、椎动脉直径差异3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无基底动脉中重度弯曲的患者,而椎动脉直径差异1级的患者比例则显著低于无基底动脉中重度弯曲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椎动脉直径差异为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9,95%CI 1.24~6.08,P=0.001)。结论双侧椎动脉直径差异越大,基底动脉弯曲程度越大,发生脑桥和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优势 基底动脉弯曲 脑梗死 相关性
下载PDF
应用MRA评价基底动脉迂曲与椎动脉优势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福洲 陈华平 +2 位作者 母其文 余帮龙 杨浩 《西部医学》 2012年第4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迂曲与椎动脉颅内段优势动脉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1.5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者。测量椎动脉颅内段管径及基底动脉的长度与管径,观察双侧椎动脉是否存在椎动脉优势及基底动脉有无迂曲,并对二者进行关联性...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迂曲与椎动脉颅内段优势动脉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1.5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者。测量椎动脉颅内段管径及基底动脉的长度与管径,观察双侧椎动脉是否存在椎动脉优势及基底动脉有无迂曲,并对二者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①左侧椎动脉优势占19.09%(21/110),右侧椎动脉优势占7.27%(8/110)。②基底动脉无迂曲者占75.45%(83/110),有迂曲者占24.55%(27/110),其中向左凸型6.36%(7/110),向右凸型占18.18%(20/110)。③椎动脉颅内段优势动脉与基底动脉迂曲相关(r=0.61,P=0.000)。结论椎动脉颅内段存在优势动脉可引起基底动脉迂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动脉优势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侯红玲 闫福岭 《现代医学》 2010年第4期438-440,共3页
两侧椎动脉大小通常不同,当差异明显时就成为一侧椎动脉优势,这是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的一种血管现象。但其发生机制、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尚未充分研究,本文对上述情况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动脉 基底动脉 动脉优势 眩晕 脑梗死 文献综述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基底动脉弯曲与经典三叉神经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楠 李道伟 +1 位作者 刘彤彤 陈晓虹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8-421,共4页
目的探讨经典三叉神经痛(CTN)与椎动脉优势(VAD)的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84例CTN患者和384例非三叉神经痛(N-CTN)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Frighetto的标准评价CTN患者的症状评分;测量两侧椎动脉直径以及基底动脉弯曲长度(BL),分析CTN与VA... 目的探讨经典三叉神经痛(CTN)与椎动脉优势(VAD)的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84例CTN患者和384例非三叉神经痛(N-CTN)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Frighetto的标准评价CTN患者的症状评分;测量两侧椎动脉直径以及基底动脉弯曲长度(BL),分析CTN与VAD的发生率、疼痛程度及发生侧别的关系。结果 VAD的发生率在CTN组(61.46%)和N-CTN组(49.74%)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TN组右侧疼痛的发生率高于左侧,VAD左侧优势的比率在CTN组和N-CTN组中均明显高于右侧;CTN组VAD亚组基底动脉弯曲的发生率为75.42%,BL长度为(3.72±1.47)mm,N-CTN组VAD亚组为59.68%、(2.39±1.08)mm,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27例VAD患者中,基底动脉弯曲292例,基底动脉弯曲方向发生在优势侧对侧共计246例,占84.25%。在不同级别椎动脉直径差异中,CTN患者症状评分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同级别基底动脉弯曲中,CTN患者症状评分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N评分与椎动脉直径差异呈正相关(r=0.341,P=0.001),与BL呈正相关(r=0.134,P=0.001)。结论 CTN患者VAD发生率较N-CTN人群高,其疼痛侧别多见于VAD对侧;VAD直径差异越大,基底动脉弯曲程度越大,CTN患者症状评分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三叉神经痛 动脉优势 基底动脉弯曲 MRA
下载PDF
基底动脉弯曲与椎动脉优势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俊祥 杨东宁 +1 位作者 卢磊 胡爱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4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弯曲与动脉优势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99例脑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20例(20.2%)存在基底动脉弯曲,分为左偏组和右偏组;33例(33.3%)存在椎动脉优势,分为左椎动脉优势和右椎动脉优势,...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弯曲与动脉优势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99例脑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20例(20.2%)存在基底动脉弯曲,分为左偏组和右偏组;33例(33.3%)存在椎动脉优势,分为左椎动脉优势和右椎动脉优势,统计基底动脉弯曲左偏组和右偏组与椎动脉优势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基底动脉左侧弯曲7例,其中左椎动脉优势3例,右椎动脉优势4例;基底动脉右侧弯曲13例,其中存在左椎动脉优势12例,右椎动脉优势1例。基底动脉右侧弯曲多于基底动脉左侧弯曲。结论基底动脉弯曲与动脉优势存在相关性,基底动脉左侧弯曲者右椎动脉占优势,基底动脉右侧弯曲者左椎动脉占优势(P<0.05),且基底动脉右侧弯曲明显多于左侧弯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动脉优势 先天畸形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对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价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利民 李红琴 +1 位作者 王洪生 胡志诚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9期129-131,共3页
目的:研究椎动脉优势对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0月住院治疗被确诊为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椎动脉MRA、临床资料ABCD2评分... 目的:研究椎动脉优势对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0月住院治疗被确诊为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椎动脉MRA、临床资料ABCD2评分及7 d内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其差异性。结果后循环TIA中椎动脉优势占有率高于非椎动脉优势;ABCD2评分分层院从低危组到中危组到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呈上升趋势;TIA后7 d内脑梗死发生率椎动脉优势组较非椎动脉优势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D2评分〈4分,脑梗死发生率椎动脉优势组与非椎动脉优势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BCD2评分≥4分,脑梗死发生率椎动脉优势组较非椎动脉优势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动脉优势为导致后循环TIA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ABCD2评分中高危患者椎动脉优势的风险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脑梗死 动脉优势 ABCD2评分
下载PDF
后循环脑梗死与椎动脉优势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荣艳红 赵琨 +1 位作者 苏红军 齐金龙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6期771-773,共3页
椎基底动脉系统为脑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显示:61%的患者左侧椎动脉较粗,33%的右侧椎动脉较粗,6%两侧椎动脉管径完全相同。当椎动脉管径差异明显时便形成一侧椎动脉优势,发生率大于50%。许多研究表明,椎动脉优势(vert... 椎基底动脉系统为脑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显示:61%的患者左侧椎动脉较粗,33%的右侧椎动脉较粗,6%两侧椎动脉管径完全相同。当椎动脉管径差异明显时便形成一侧椎动脉优势,发生率大于50%。许多研究表明,椎动脉优势(vertebral artery dominance)可能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后循环的相关部位梗死。目前国内外关于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文研究椎动脉优势和非优势患者后循环梗死发生率和部位,从而了解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梗死的相关性,为后循环梗死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动脉优势 先天畸形 基底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