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少钢坯烧损、优化加热工艺的研究
1
作者 闫和平 闫磊 《工业加热》 CAS 2011年第2期57-60,共4页
针对包钢高速线材生产工艺加热炉中的钢坯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加热制度,氧化烧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对科研课题进行攻关,提出了新颖的高线加热生产的先进操作法。对试验进行测定对比,在优化加热工艺研究后,钢坯氧化烧损、燃耗、产量... 针对包钢高速线材生产工艺加热炉中的钢坯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加热制度,氧化烧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对科研课题进行攻关,提出了新颖的高线加热生产的先进操作法。对试验进行测定对比,在优化加热工艺研究后,钢坯氧化烧损、燃耗、产量等取得了成果和显著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坯烧损 优化加热工艺 节能减排
下载PDF
5CrNiMo热作模具钢锻前加热规范研究及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赵学智 范燕波 +2 位作者 夏琴香 吕明柯 杜玉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10-113,116,共5页
根据热作模具钢模块材料和尺寸特点,制定了合理的锻前加热规范。利用Deform-3D软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工艺规范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了最优规范下钢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结果表明:钢锭采用650、850、1220℃进行... 根据热作模具钢模块材料和尺寸特点,制定了合理的锻前加热规范。利用Deform-3D软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工艺规范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了最优规范下钢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结果表明:钢锭采用650、850、1220℃进行保温和1.5 h相变保温时间的五段式加热方式时所需的总加热时间最少;采用优化后的五段式加热工艺曲线,既能保证钢锭加热温度分布的均匀,也能保证钢锭等效应力及残余应力达到锻造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锻前加热 数值模拟 加热工艺优化
下载PDF
基于黑匣子的小断面轴承钢加热工艺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旭才 张晓云 +3 位作者 黄贞益 李长宏 杨兆根 孙俊 《中国冶金》 CAS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通过对测温系统和热防护层的研究,最终开发出了尺寸仅为220mm×240mm×260mm(高×宽×长)的黑匣子高温测试仪,并对GCr15轴承钢方坯(150mm×150mm)加热过程进行了温度测试。采用MSC Marc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坯加热过... 通过对测温系统和热防护层的研究,最终开发出了尺寸仅为220mm×240mm×260mm(高×宽×长)的黑匣子高温测试仪,并对GCr15轴承钢方坯(150mm×150mm)加热过程进行了温度测试。采用MSC Marc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坯加热过程的三维温度场模型,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小断面轴承钢钢坯的加热工艺优化。经现场应用后,轴承钢钢坯加热最大断面温差降为32.75℃,加热均匀性有所提高,头尾性能差异性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工艺优化 黑匣子 温度场 轴承钢
原文传递
微波辅助染色对竹片染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德林 刘文金 +1 位作者 郝景新 姚文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78,共4页
采用微波加热的方法对慈竹片进行染色,探讨了微波功率、染色时间等因素对慈竹片染色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对染色工艺进行了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使用微波辅助染色能够提高染色效果;当微波功率250 W、染色时间9 min、染液质量分数0... 采用微波加热的方法对慈竹片进行染色,探讨了微波功率、染色时间等因素对慈竹片染色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对染色工艺进行了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使用微波辅助染色能够提高染色效果;当微波功率250 W、染色时间9 min、染液质量分数0.7%、染液pH值5.5时,染色后色慈竹片的色差值可达到71.12 NBS,比采用常规加热染色的方法提高了18.46 N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片染色 微波加热:工艺优化
下载PDF
Regeneration of waste activated carbon after extracting gold with steam under microwave heating:Optimization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2
5
作者 左勇刚 张利波 +3 位作者 彭金辉 C.SRINIVASAKANNAN 刘秉国 马爱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233-3240,共8页
The technology that waste activated carbon after extracting gold is regenerated with steam under microwave heating was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the activation temperature, activation duration and steam flow rate on i... The technology that waste activated carbon after extracting gold is regenerated with steam under microwave heating was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the activation temperature, activation duration and steam flow rate on iodine adsorption value and regeneration yield of activated carbon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technique was utilized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condition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are identified to be activation temperature of 831 ℃, activation duration of 40 min and steam flow rate of 2.67 mL/min. The optimum conditions result in an activated carbon with an iodine number of 1048 mg/g and a yield of 40%, and the BET surface area evaluated using nitrogen adsorption isotherm is 1493 m2/g, with total pore volume of 1.242 cm3/g. And the pore structure of activated carbon regenerated is mainly composed of micropores and a small amount of mesopo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wave heating STEAM waste activated carbon EXTRACT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