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沸石储热反应器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1
作者 王利明 王梦奇 +3 位作者 罗伊默 杨格桑 汪媛媛 王乐霄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72-4281,共10页
沸石吸附技术具有储热密度高、工作温度低,长时储热无热损失的优点,在建筑储热供热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反应器作为吸附储热系统的关键部件,其热输出性能不仅与自身结构尺寸有关,还与操作条件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反应器设计变量(结... 沸石吸附技术具有储热密度高、工作温度低,长时储热无热损失的优点,在建筑储热供热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反应器作为吸附储热系统的关键部件,其热输出性能不仅与自身结构尺寸有关,还与操作条件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反应器设计变量(结构参数和操作条件)对其热输出性能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楚,无法指导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因此,本工作首先建立吸附储热反应器数值模型,并分析提出了热输出优化目标,针对反应器设计变量对优化目标的影响开展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入口空气温度和湿度对出口温度影响最为显著,绝对湿度是影响单位体积放热量的最大因素,热输出稳定时间受反应器尺寸长度的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设计变量对优化目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反应器设计过程中设计变量的优先级,从而提出了储热反应器的设计方法与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储热 反应器优化目标 数值模拟 设计方法
下载PDF
甲烷化工艺的热管理与反应器设计优化研究
2
作者 宋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0203-0205,共3页
甲烷化工艺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广泛用于合成天然气、净化工业尾气以及氢气生产等领域,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甲烷化工艺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甲烷化反应为强放热反应,易导致反应器内部温度不均匀,影... 甲烷化工艺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广泛用于合成天然气、净化工业尾气以及氢气生产等领域,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甲烷化工艺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甲烷化反应为强放热反应,易导致反应器内部温度不均匀,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反应效率,因此,如何有效管理甲烷化工艺的热量和优化反应器设计,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系统探讨甲烷化工艺中的热管理策略与反应器设计优化方法,深入分析甲烷化反应的热力学特性和催化剂活性,提出有效的热管理策略,确保反应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同时,优化反应器的设计,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和反应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化工艺 热管理 反应器设计优化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水处理反应器的CFD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丁瑞 茅泽育 王建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80-988,共9页
以处理量较大的射流式电子束辐照水处理反应器为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以反应器出口水流流速分布均匀为目标,对反应器内部水流的水动力特性及反应器构型对出口水流流速分布均匀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据此优化反应器的构型.研究结果表... 以处理量较大的射流式电子束辐照水处理反应器为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以反应器出口水流流速分布均匀为目标,对反应器内部水流的水动力特性及反应器构型对出口水流流速分布均匀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据此优化反应器的构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反应器水动力特性的关键构型参数为反应器进口管径、反应器水平收缩段长度和反应器弯曲段构型.反应器进口管道直径越大、水平收缩段长度越大,则反应器出口水流流速分布越均匀.最终确定最优反应器的构型参数为:进口管径0.2m,水平收缩段长度0.45m,反应器弯曲段构型贴合水流运动方向.计算结果表明,最优反应器的水动力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反应器出口水流流速分布非常均匀.物理模型试验验证了最优反应器出口水流流速分布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水处理 反应器流体力学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反应器优化 构型参数
下载PDF
基于免疫机制的多目标蚁群算法用于间歇反应器的约束动态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贺益君 陈德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6-332,共7页
含路径和终端约束的动态多目标优化是过程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难度较高。传统蚁群算法仅适于离散问题,今采用混合正态分布描述信息素分布,并设计相应的解构造操作,使之拓宽至连续优化问题。通过对目标函数和约束矩阵的非劣排序... 含路径和终端约束的动态多目标优化是过程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难度较高。传统蚁群算法仅适于离散问题,今采用混合正态分布描述信息素分布,并设计相应的解构造操作,使之拓宽至连续优化问题。通过对目标函数和约束矩阵的非劣排序,确定解的等级,用以克服传统约束处理方法的局限性。借鉴了免疫系统的浓度概念,将其与解的等级结合,共同确定解的适应度,有助于保持种群的多样性。在更新信息素时将利用外部优解库和种群信息,可加快收敛速度。基于拥挤度距离更新外部优解库可更均匀地逼近Pareto最优解集。由此构建了一种基于免疫机制的多目标蚁群算法(Immune Mechanism based Multi-Objective Ant Colony Algorithm,IM-MOACA),并用于间歇反应器的动态多目标优化问题,效果良好,显示出较强的全局优化性能,能以较快的速度逼近真实的Pareto最优前沿,可为用户进行合理的决策分析提供有效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蚁群算法 免疫机制 PARETO最优集 间歇反应器:动态优化
下载PDF
热化学反应器放热过程模拟及参数影响规律
5
作者 李仲博 汉京晓 +7 位作者 王成成 杨慧 杨娜 尹少武 王立 童莉葛 唐志伟 丁玉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33-2140,共8页
热化学储热因其具有储热密度高、存储过程几乎无热量损失等优点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热化学反应器的设计及性能优化是重要环节。本文对以硅胶球为储热材料的热化学反应器进行了放热实验,并... 热化学储热因其具有储热密度高、存储过程几乎无热量损失等优点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热化学反应器的设计及性能优化是重要环节。本文对以硅胶球为储热材料的热化学反应器进行了放热实验,并建立了二维仿真模型。通过调整模型参数中硅胶球最大吸水量、亲和系数、非均质参数及指前因子和活化能等参数使数值模拟和实验的反应器出口温度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参数中对空气出口温度影响较大的有亲和系数、非均质参数及硅胶球最大吸水量,比热容的影响最小,指前因子对空气出口温度的影响大于活化能。其中非均质参数由1.2增大至2.8时,空气最高出口温度由140℃降低至70℃。增大硅胶球的比热容在降低反应器最高出口温度的同时,还有助于延长到达最高出口温度的时间。该研究结果结合小型反应器实验数据可以对大规模储热装置多次充放热循环后的性能进行更加准确地预测,进而优化反应器及系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储热 反应器设计优化 数值模拟 放热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在生物反应器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风萍 李炜 +1 位作者 沈丽霞 谭晓虹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8期55-59,62,共6页
该文综述了计算流体力学在生物反应器优化模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总结了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参数选择及近年来在生物反应器优化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在生物反应器优化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模拟 生物反应器优化
下载PDF
赢创研制的新型反应器引发了一场小小的革命
7
作者 马慧斌(译)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7-97,共1页
作为欧盟“地平线2020”研究计划的一部分,赢创和来自5个国家的9个项目合作伙伴,成功开发了一种新颖的反应器,用于OXO催化反应,其能效提高了70%。ROMEO(采用膜过程强化的反应器优化)项目于2015年启动,旨在开发一种全新反应器。这种反应... 作为欧盟“地平线2020”研究计划的一部分,赢创和来自5个国家的9个项目合作伙伴,成功开发了一种新颖的反应器,用于OXO催化反应,其能效提高了70%。ROMEO(采用膜过程强化的反应器优化)项目于2015年启动,旨在开发一种全新反应器。这种反应器可用于均相催化反应——烯烃与合成气氢甲酰化反应制备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催化反应 过程强化 合成气 新型反应器 能效提高 反应器优化
下载PDF
三相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过氧化氢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彦 王玉 +2 位作者 李国锋 王翠华 李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0-704,共5页
过氧化氢、臭氧和羟基自由基等是介质阻挡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活性粒子,其中过氧化氢对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起重要作用。为考察多高压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对放电过程中过氧化氢浓度的影响,采用线筒式三相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用正交... 过氧化氢、臭氧和羟基自由基等是介质阻挡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活性粒子,其中过氧化氢对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起重要作用。为考察多高压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对放电过程中过氧化氢浓度的影响,采用线筒式三相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用正交实验研究了高压电极材料、数目以及高低压电极间距的改变对过氧化氢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过氧化氢浓度的因素显著性顺序为电极种类、高低压电极间距、电极数目;当3根直径为3mm的不锈钢丝作高压电极且高低压电极间距为13 mm时,系统产生的过氧化氢浓度最高;在最佳的系统条件下,提高空气流量、峰值电压和放电频率,降低电导率都有利于过氧化氢的生成。系统产生的最高过氧化氢浓度为64.2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反应器优化 三相介质阻挡放电 空气流量 峰值电压 频率 电导率
下载PDF
故障诊断中的函数连接网络
9
作者 杨天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7-51,共5页
函数连接网络通过产生一组线性独立的函数 ,将原输入模式进行一次非线性扩展后作为单层感知器的输入 ,从而克服了学习速度慢 ,易陷于局部极小点的问题 把这种网络用于故障模式分类并和BP网进行比较 。
关键词 函数连接网络 故障诊断 优化反应器 故障模式 非线性扩展 输入模式
下载PDF
煤化学链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永卓 郭庆杰 田红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57-1364,共8页
化学链技术为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综述煤化学链燃烧和气化转化工艺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对煤化学链转化的载氧体以及煤-载氧体反应和化学链反应器强化等进行了评价及展望。指出煤化学链转化的研究重点为以下3方面... 化学链技术为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综述煤化学链燃烧和气化转化工艺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对煤化学链转化的载氧体以及煤-载氧体反应和化学链反应器强化等进行了评价及展望。指出煤化学链转化的研究重点为以下3方面:①载氧体-煤-煤灰-气化剂等反应体系中氧传递过程及反应机理;②载氧体应围绕多活性组分载氧体、耦合催化-载氧-捕C/S多功能复合载氧体和具有特定储氧功能和高稳定性结构载氧体等3方面进行研究;③针对载氧体和煤反应慢的瓶颈,应揭示反应器优化和操作强化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技术 煤转化 氧传递 载氧体 反应器优化
下载PDF
废水高效水解酸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邵丕红 高南飞 +1 位作者 崔志新 聂熹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5-17,38,共4页
提出了一种高效水解酸化废水处理技术。通过科学的反应器结构设计,实现水解酸化系统良好的水力条件和生化条件,从而保证高传质速率下的高净化效能,进而实现系统有机污染物去除的高效性。
关键词 水解酸化 反应器结构优化 传质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生物净化强化技术治理VOC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侯晓松 付培文 +4 位作者 钟焕 郭斌 任爱玲 王欣 李沅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45-1449,1455,共6页
综述了利用表面活性剂、真菌微生物和优化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净化强化技术,该技术在治理疏水性、难降解VOCs中具有独特优势,重点阐述了生物净化强化技术在治理大气VOCs中的研究进展,指出表面活性剂因其具有良好的增溶性、低能耗、无二次... 综述了利用表面活性剂、真菌微生物和优化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净化强化技术,该技术在治理疏水性、难降解VOCs中具有独特优势,重点阐述了生物净化强化技术在治理大气VOCs中的研究进展,指出表面活性剂因其具有良好的增溶性、低能耗、无二次污染等特性,在强化生物技术方面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提出了生物净化强化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将该技术逐渐推向工业化,并与其他治理技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联合使用,以产生最大的经济、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法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表面活性剂 真菌微生物 优化生物反应器 生物净化强化技术
下载PDF
新型厌氧氨氧化工艺在高含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夏凡 任龙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23,共5页
厌氧氨氧化工艺是"未来概念污水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无需曝氧、污泥产量低、工艺流程短、运行费用低、低碳环保等诸多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启动周期长、运行条件苛刻、总氮去除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从反应器优化... 厌氧氨氧化工艺是"未来概念污水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无需曝氧、污泥产量低、工艺流程短、运行费用低、低碳环保等诸多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启动周期长、运行条件苛刻、总氮去除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从反应器优化、复合菌群优化和总氮去除优化三个方面介绍新型厌氧氨氧化工艺在高含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以期完善拓展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研究领域,并为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含氮废水 反应器优化 复合菌群优化 总氮去除优化
下载PDF
Simulation and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mmonia Synthesis Converter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启亮 应卫勇 房鼎业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41-446,共6页
One-dimensional pseudo-homogeneous model of an axial flow converter and one-dimensional heteroge-neous model of a horizontal converter have been presented, which describe the distribution of gaseous composition,temper... One-dimensional pseudo-homogeneous model of an axial flow converter and one-dimensional heteroge-neous model of a horizontal converter have been presented, which describe the distribution of gaseous composition,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long the height in the two converters, respectively. Design optimization methods of the two converters have been proposed, by which the minimum catalyst volume can be obtained to satisfy the productive capacity of 1000 tons per day, when the operating pressure is 15.0, 10.0 and 7.5 MPa,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onia synthesis axial flow converter horizontal converter mathematical model design optimiza-tion
下载PDF
Optimal design for split-and-recombine-type flow distributors of microreactors based on blockage detection 被引量:2
15
作者 Lin Wang Xianzuo Kong Yongsheng Q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897-903,共7页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of microreactors, the parallelization of the microreactors is required. The performances of flow distributors can affect the product yield and fault detection ability when blockag...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of microreactors, the parallelization of the microreactors is required. The performances of flow distributors can affect the product yield and fault detection ability when blockage happens.In this research, an optimal design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channel diameters and to determine the flow sensor location is derived based on mass balance and pressure balance models of split-and-recombine-type flow distributors(SRFDs). The model accuracy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 data.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pplied to optimal design of SRFDs under constant flow rate operation conditions. The maximum angle difference between normal and blockage conditions at one sensor to those at the other sensors is set to be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nd the uniformity of flow distribution in microreactors under normal condition is also required. The diameters of each pipe in SRFDs are selected as the design variables.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ptimal design results is demonstrated by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the optimal channel diameters of SRFDs, the pressure drop in SRFD section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microreactor section. Meanwhile, in the case studies, only a few sensors that are located inside the SRFDs can easily detect the blockage abnormal condition in the parallelized microreacto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al designSplit-and-recombine-type flow distributorsMicroreactorsMicrochannelsBlockage
下载PDF
Optimizing Reactors Selection and Sequencing: Minimum Cost versus Minimum Volume
16
作者 Rachid Chebb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6期651-656,共6页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targets minimum cost of reactors in series for the case of one single chemical reaction, considering plug flow and stirred tank reactor(s) in the sequence of flow reactors. Using Guthrie'...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targets minimum cost of reactors in series for the case of one single chemical reaction, considering plug flow and stirred tank reactor(s) in the sequence of flow reactors. Using Guthrie's cost correlations three typical cases were considered based on the profile of the reaction rate reciprocal versus conversio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compared to the classical approach targeting minimum total reactor volu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T optimization flow reactor reactors in series reactor selection
下载PDF
Novel photocatalytic reactor for degradation of DDT in water and its optimization model 被引量:1
17
作者 Wei-hai PANG Nai-yun GAO +1 位作者 Yang DENG Yu-lin T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732-738,共7页
A novel photocatalytic reactor was developed to remove (1,1-bis(4-chlorophenyl)-2,2,2-trichloroethane) (DDT) from water. In the reactor, a cenosphere was used to support TiO2 film made by means of sol-gel. Becau... A novel photocatalytic reactor was developed to remove (1,1-bis(4-chlorophenyl)-2,2,2-trichloroethane) (DDT) from water. In the reactor, a cenosphere was used to support TiO2 film made by means of sol-gel. Because the cenospheres were coated with TiO2, their specific gravity was slightly increased from the original 0.6-0.8 to 0.8-0.9, so that they were able to be suspended in water. With the mixed operation of a bubbler, the water in the reactor was in a well-fluidized state. The bottom of the reactor is a sand filter bed, which can be used to prevent the photocatalyst from being lost.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reactor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two primary influential factors: ultraviolet (UV) light intensity and photocatalyst concentration. With such a model, the reactor can be designed more reasonab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catalytic reactor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Reactor mod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