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表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方法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澹台继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2期153-155,共3页
通过对国标方法的研究,结合分析实践,针对地表水样品的特点,提出了优化分析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分析效率,准确度、精密度和最低检出浓度均满足质控要求。
关键词 地表水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测定方法优化
下载PDF
食品中锡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文菁 孙颖 滕玥 《现代食品》 2016年第24期27-28,共2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食品中锡含量的测定方法也逐步得到创新。但在实际的测定过程中,仍会面临诸多的测定问题。为有效地提升其整体的测定效率,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对其测定体系进行相应地优化。本文主要分析锡含量在食品中的测定方法优化。
关键词 食品 测定方法优化
下载PDF
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方法优化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友军 《中国食品》 2021年第15期56-57,共2页
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亚硝酸盐可以作为食物的发色剂,因此在加工食物中经常使用。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亚硝酸盐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物质之一。科学研究表明,0.3-0.5g的亚... 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亚硝酸盐可以作为食物的发色剂,因此在加工食物中经常使用。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亚硝酸盐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物质之一。科学研究表明,0.3-0.5g的亚硝酸盐含量便可使人体中毒,3g的亚硝酸盐便可致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致癌物质清单中,亚硝酸盐便位列其中。现如今,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加工食品中,因此,对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便显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含量 食品添加剂 致癌物质 发色剂 肉制品 科学研究 加工食品 测定方法优化
下载PDF
奶牛泌乳曲线的拟合与优化测定点的选择 被引量:7
4
作者 许丽 杨运清 《中国奶牛》 2000年第2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奶牛 泌乳曲线 拟合 优化测定方法
下载PDF
消毒副产物生成势测定方法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徐鹏 沈吉敏 +2 位作者 李太平 赵戈 陈忠林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45-49,共5页
提出新的DBPs生成模型,并进行DBPFP测定方法优化,优化因素包括投氯量、消毒时间和p H-温度联合因素。在优化投氯量时,发现低投氯量下五种DBPs生成量与投氯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线性拟合的确定性系数(R2)均大于0.980。优化消毒时... 提出新的DBPs生成模型,并进行DBPFP测定方法优化,优化因素包括投氯量、消毒时间和p H-温度联合因素。在优化投氯量时,发现低投氯量下五种DBPs生成量与投氯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线性拟合的确定性系数(R2)均大于0.980。优化消毒时间时,提出了ttrend的概念,发现8种DBPs的ttrend均包括3 d这一时间点。在pH-温度联合因素优化时,得到CHCl3、CHCl2Br、CHClBr2和C2Cl4生成量响应曲面拟合的R2均大于0.970,拟合效果较好;但三种卤乙酸生成量响应曲面拟合的R2为0.6710.874,拟合效果一般。这可能是因为pH-温度联合因素对卤乙酸生成量的影响较小,或试验过程引入过大误差造成模型残差过大。得到优化的DBPFP测定方法是投氯量为5 mg/L,消毒时间为3 d,pH值为7.5,温度为11℃。可根据DBPs生成量与三个优化因素的关系,使用DBPs生成模型和DBPFP测定值计算出不同条件下水样消毒过程中的DBPs生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副产物生成势 测定方法优化 投氯量 消毒时间 pH-温度联合因素
原文传递
玉米中乙草胺和莠去津残留量GC-MS/MS分析法的建立 被引量:3
6
作者 白小军 吴燕 +2 位作者 牛艳 赵子丹 王晓菁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34-336,共3页
为准确分析玉米中乙草胺、莠去津的残留量,建立试样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V/V)提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正己烷定容后,通过GC-MS/MS (E I源)测定,采用面积外标法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乙草胺平均回收率为75.1%~87.3%... 为准确分析玉米中乙草胺、莠去津的残留量,建立试样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V/V)提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正己烷定容后,通过GC-MS/MS (E I源)测定,采用面积外标法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乙草胺平均回收率为75.1%~87.3%,相对标准偏差为1.7%~8.5%;莠去津平均回收率为73.5%~80.5%,相对标准偏差为1.9%~5.6%;方法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乙草胺 莠去津 残留量 气质联用仪 优化测定方法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Sample Pretreatment for Determi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Estuarine Sediments by Gas Chromatography 被引量:1
7
作者 WANG Yan LI Xianguo +2 位作者 PENG Xuewei TANG Xuli DENG Xiaoya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2年第2期159-164,共6页
This study examined level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estuarine sediments in Licun (Qingdao, China) by gas chromatography under optimized conditions for sample pretreatment via ultrasonic extraction... This study examined level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estuarine sediments in Licun (Qingdao, China) by gas chromatography under optimized conditions for sample pretreatment via ultrasonic extraction,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Methanol and dichloromethane (DCM)/methanol (2:1, v/v) were used in ultrasonic extraction, and DCM was used as eluate for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e developing system consisted of n-hexane and DCM at a ratio of 9:1 (v/v), with DCM as the extraction solvent for PAHs-containing silica gel scraped off the plate. When the spiking level is 100 ng, total recoveries of spiked matrices for four target PAHs (phenanthrene, anthracene, pyrene and chrysene) were 83.7%, 76.4%, 85.8%, and 88.7%, respectively,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between 5.0% and 6.5% (n = 4). When the spiking level is 1000 ng, associated total recoveries were 78.6%, 72.7%, 82.7% and 85.3%, respectively, with RSD between 4.4% and 5.3% (n = 4). The opti-mized method was advantageous for determination of PAHs in complex matrix due to its effective sample pur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ic extraction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estuarine sediment PAHS
下载PDF
盐酸氯胺酮注射液的质量分析与标准完善 被引量:2
8
作者 尹婕 塔娜 +1 位作者 南楠 陈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84-1691,共8页
目的:考察国内盐酸氯胺酮注射液的整体质量状况,并对现行质量标准进行评价与完善。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现行质量标准对样品进行检验,并针对现行标准在对特定杂质的控制、含量限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药典标准的差异... 目的:考察国内盐酸氯胺酮注射液的整体质量状况,并对现行质量标准进行评价与完善。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现行质量标准对样品进行检验,并针对现行标准在对特定杂质的控制、含量限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药典标准的差异,开展多项探索性研究以完善现行标准,包括对现行标准有关物质检查项色谱方法的优化、盐酸氯胺酮原料与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研究及其主要杂质的结构确证、特定已知杂质羟亚胺与盐酸氯胺酮的体外细胞毒性和斑马鱼胚胎毒性的比较研究以及对现行标准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结果:优化有关物质检查色谱条件,提高了杂质的检出率;样品中检出2个未知杂质,经分析与氯胺酮的热破坏降解物有关,其中一主要杂质与USP杂质B具有相同的结构,这与羟亚胺在酸性溶液中降解相关;盐酸氯胺酮和羟亚胺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和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 2种试验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无显著差异,但羟亚胺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和对幼体运动系统的损伤作用均要强于盐酸氯胺酮;建议提高含量测定的限度要求,由中国药典现行版的90.0%~110.0%提高至95.0%~105.0%。结论:盐酸氯胺酮注射液的质量基本能够符合中国药典的质量标准要求;但其质量标准尚有亟待修订和完善之处,建议在盐酸氯胺酮原料现行标准中增加对已知杂质羟亚胺的控制,在盐酸氯胺酮注射液标准中增加对降解杂质的控制,并提高盐酸氯胺酮注射液含量测定现行UV法的限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氯胺酮 注射液 羟亚胺 质量分析 现行标准 测定方法优化 质量标准完善 有关物质 含量限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