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镇痛对颈椎后路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吴丽敏 孟文君 +1 位作者 侯涛 康芳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6期941-944,共4页
目的观察优化镇痛模式对颈椎后路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1年3月择期经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患者68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常规镇痛组(C组)和优化镇痛组(M组)各34例,C组术后行常规PCIA镇痛方... 目的观察优化镇痛模式对颈椎后路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1年3月择期经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患者68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常规镇痛组(C组)和优化镇痛组(M组)各34例,C组术后行常规PCIA镇痛方案治疗;M组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然后以0.3μg/kg/h的速度持续滴注直到开始皮肤缝合,切皮前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术毕0.375%罗哌卡因25 mL在切口周围逐层浸润,术后同C组行常规PCIA镇痛。采用QoR-15量表分别对患者术前1 d、术后1 d和3 d进行评分,记录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的VAS评分及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24 h、48 h舒芬太尼总消耗量、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镇痛满意度情况及术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M组术后1 d、3 d的QoR-15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M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术后补救镇痛使用率显著低于C组(P<0.05)。与C组相比,M组患者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明显延迟(P<0.05);M组术后24 h、48 h舒芬太尼的消耗量明显减少(P<0.05),且术后镇痛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M组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采用优化镇痛模式可以显著改善颈椎后路手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 优化镇痛 罗哌卡因 帕瑞昔布钠 右美托咪定 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下载PDF
优化镇痛镇静方案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院海燕 焦建军 +3 位作者 王景梅 李海珍 杨鸿芳 张金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279-1283,共5页
目的观察优化镇痛镇静方案在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镇痛镇静及机械通气指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7—12月收治的9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镇静... 目的观察优化镇痛镇静方案在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镇痛镇静及机械通气指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7—12月收治的9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镇静管理方法;2020年1—6月收治的9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优化镇痛镇静管理方案,包括组织培训、优化评估工具、制定镇痛镇静实施流程和药物剂量调节表、给予最大化人文关怀。比较2组患者镇静目标达成率、机械通气时间、非计划性拔管率、医护镇痛镇静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镇静目标达成率及镇痛镇静满意率分别为88.71%(566/638)和93.45%(714/764),均高于对照组的43.47%(313/720)和82.20%(522/6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镇痛镇静方案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安全管理,有助于保证患者安全,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提高医护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镇静 机械通气 优化镇痛镇静方案
下载PDF
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指导下程序化护理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赵霞 单世君 +2 位作者 贾俊红 单存才 陈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35-0138,共4页
探讨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指导下程序化护理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机械通气120例患者,按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程序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 ... 探讨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指导下程序化护理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机械通气120例患者,按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程序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机械通气的患者,开展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指导下程序化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镇静镇痛策略 程序化护理 ICU 机械通气 临床治疗效果 康复效果
下载PDF
优化镇静镇痛策略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林展球 廖春花 周丽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9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优化镇静镇痛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云浮市中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 目的探讨优化镇静镇痛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云浮市中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认知功能、舒适状况、停药后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ichmond agitation sedation scale,RASS)评分、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ritical-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CPOT)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护理前,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护理前(P<0.05);研究组患者的RASS评分、CPOT评分、总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CQ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停药后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镇静镇痛24h,两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患者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护理可达到最佳镇静、镇痛效果,促进苏醒并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提高舒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优化镇静镇痛策略
下载PDF
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指导下程序化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曾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4期141-144,共4页
研究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指导下的程序化护理的作用。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592例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中29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96例进行优... 研究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指导下的程序化护理的作用。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592例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中29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96例进行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指导下的程序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镇痛镇静状况、副作用发生率、护理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肌力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镇静、镇痛评分以及副作用发生率相近,护理后,观察组镇痛、镇静评分、在ICU护理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ICU治疗后肌力情况强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产生副作用的例数为40例远少于对照组的112例(P<0.05)。结论 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指导下的程序化护理方式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可加强患者的舒适感,并且减少副作用产生的几率,安全性高,这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护理 机械通气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优化镇静镇痛策略
下载PDF
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指导下程序化护理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展球 罗小燕 余梅英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72-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指导下程序化护理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云浮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10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指导下程序化护理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云浮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10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指导下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护理时间,观察干预前、干预3 d后的镇静镇痛状态,记录ICU治疗结束时的肌力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谵妄、跌倒、坠床、非计划拔管、血氧饱和度下降)。结果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护理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镇静镇痛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的镇静镇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CU治疗结束时的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肌力评分、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指导下展开程序化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加快从ICU出来速度,镇静镇痛较好,能够提升肌力状态,降低机械通气时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机械通气 优化镇静镇痛策略 程序化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