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北印度到布里亚特:蒙古人视野中的旃檀佛像 被引量:6
1
作者 沙怡然 郭丽平 贾维维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100,共20页
本文通过对旃檀佛像"生平"的一个简要介绍和对北京城中最后一座供奉此像的寺院的描述,讨论了北京作为蒙古人朝圣地的形成,并尝试探讨旃檀佛的信仰如何通过民间传说和官方记载在蒙古民族中流传。最后,作者展示了这尊佛像在清... 本文通过对旃檀佛像"生平"的一个简要介绍和对北京城中最后一座供奉此像的寺院的描述,讨论了北京作为蒙古人朝圣地的形成,并尝试探讨旃檀佛的信仰如何通过民间传说和官方记载在蒙古民族中流传。最后,作者展示了这尊佛像在清代北京、西藏和蒙古的不同复制品,以此强调这个形象的不同表现在藏、蒙、汉地佛教徒中有着广泛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旃檀 优填王佛 蒙古 清代 北京旃檀寺(弘仁寺) 朝圣地 印度
原文传递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486年铭金铜弥勒佛像
2
作者 何志国(译) 张静文(译)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1年第1期391-401,共11页
大都会博物馆藏金铜立佛是现存最大的中国早期金铜佛像,其表现出身体轮廓清晰、袈裟凸起的衣褶在胸部呈半月形下垂、肩膀和手臂的火焰纹等风格,受到犍陀罗、笈多、炳灵寺和菀申造像的影响。这种佛衣样式与优填王造像有关,并在云冈、敦煌... 大都会博物馆藏金铜立佛是现存最大的中国早期金铜佛像,其表现出身体轮廓清晰、袈裟凸起的衣褶在胸部呈半月形下垂、肩膀和手臂的火焰纹等风格,受到犍陀罗、笈多、炳灵寺和菀申造像的影响。这种佛衣样式与优填王造像有关,并在云冈、敦煌5世纪晚期石窟、金铜佛和造像碑中流行,代表了统治者权贵的风尚。造像上太和十年为太皇太后造弥勒像的铭文与文明冯太后有关,是赞助人把供奉弥勒佛作为尊崇冯太后的礼敬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金铜立 优填王佛衣样式 文明冯太后 弥勒信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