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死——人生的美满结局 被引量:15
1
作者 蒋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0年第1期49-50,共2页
针对我国人口迅即进入老龄化的现实问题 ,综合有关调查资料和医学实践体会 ,明确提出优死无疑应是人生的美满结局。随着人类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临终病人多将乐于选择甚至期盼优死。为此 ,我国应加速拓展回归服务业。既可提高... 针对我国人口迅即进入老龄化的现实问题 ,综合有关调查资料和医学实践体会 ,明确提出优死无疑应是人生的美满结局。随着人类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临终病人多将乐于选择甚至期盼优死。为此 ,我国应加速拓展回归服务业。既可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 ,又可节省我国有限的医药资源和减轻其亲属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还可增加若干就业岗位和提高国民的社会生存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死 优死制度 生命质量 回归服务
下载PDF
坏消息告知与优死观表达(代主持人语) 被引量:2
2
作者 高一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32,共2页
本期主题为"坏消息告知与优死观表达研究"。生老病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构成,其话语表述也是"语言生活"(1)的一部分。"死亡话语"即人们对死亡问题的言说、表达。这不仅仅是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的"文... 本期主题为"坏消息告知与优死观表达研究"。生老病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构成,其话语表述也是"语言生活"(1)的一部分。"死亡话语"即人们对死亡问题的言说、表达。这不仅仅是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的"文本"形式,而且也是包括文本生产、消费、分布在内的"话语实践",以及更广意义上的"社会实践"。(2)死亡话语反映并建构着社会观念的变迁,是语言国情的重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国情 坏消息 生老病 话语实践 优死 亡话语 文本生产 主持人
下载PDF
浅谈优死 被引量:4
3
作者 靳喜琴 秦泽红 《家庭护士(专业版)》 2008年第7期602-602,共1页
关键词 优死 预防保健 医疗服务 益寿延年 濒临 生命过程 临终病人
下载PDF
关于“优死学”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迟淑艳 陈龙海 谷来有 《卫生软科学》 1998年第5期11-12,共2页
所谓“优死学”是研究能否选择最正确的指导思想,采取最有效的方法给临近死亡的病人以干预,使病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痛苦,并尽可能平静地结束一生的一门学问。是一门新生的边缘学科。近年来,欧美、日本的医学界和法学... 所谓“优死学”是研究能否选择最正确的指导思想,采取最有效的方法给临近死亡的病人以干预,使病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痛苦,并尽可能平静地结束一生的一门学问。是一门新生的边缘学科。近年来,欧美、日本的医学界和法学界对“死”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宽,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 优死 医学伦理 生命伦理 生存价值 自然灾害 社会伦理 伦理学 主要 环境污染病
下载PDF
从“优死”观谈合格的全科医师
5
作者 何蛟 郭福玲 《医学与哲学(B)》 2012年第7期76-77,共2页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公众的生活方式及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建设和谐社会不仅要重视"优生",更要重视"优死"。全科医师制度的建立,给这一理念注入了生机。人们逐渐意识到:医学的最高境界不是阻止和延缓死亡,而是给...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公众的生活方式及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建设和谐社会不仅要重视"优生",更要重视"优死"。全科医师制度的建立,给这一理念注入了生机。人们逐渐意识到:医学的最高境界不是阻止和延缓死亡,而是给死亡以宁静和尊严。全面了解公众的需求,不但要技术全面,还要崇尚人文精神,懂得法律法规,才能成为合格的全科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师 医学模式 优死
下载PDF
我想写部“企业优死学”
6
作者 程建平 《外向经济》 1999年第3期33-33,共1页
时下,不少人把“优生优育”引入企业,或进行有效益的规模扩张,或进行“分灶”式的“母体裂变”,这对企业的发展无疑裨益匪浅,企业优生、优育学也随之应运而生。然而,我始终感到,光有“优生优育”的学问还意犹未尽。因为,企业似... 时下,不少人把“优生优育”引入企业,或进行有效益的规模扩张,或进行“分灶”式的“母体裂变”,这对企业的发展无疑裨益匪浅,企业优生、优育学也随之应运而生。然而,我始终感到,光有“优生优育”的学问还意犹未尽。因为,企业似人,生死难逃,祸福难免。死,有重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死 不良资产 市场经济条件 人道主义 安乐 规模扩张 培养企业家 生产要素投入 经济规律
下载PDF
东方传统文化与优死教育 被引量:2
7
作者 罗维 施永兴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0年第5期229-230,共2页
关键词 东方传统文化 优死教育 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 亡教育 必要性
下载PDF
论优死教育
8
作者 胡英 余屏 宋爱清 《中国医学伦理学》 1992年第2期47-49,共3页
如何使临终者坦然地面对死亡,关键使其有正确的死亡观,优死教育是确立正确死亡观的唯一途径。文章从对病人临终关怀出发,论述优死教育的作用、内容和实施手段。
关键词 临终关怀 优死教育 实施手段
下载PDF
一门新学科-优死学
9
作者 曹开宾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5-8,共4页
1.“未知死,焉知生” 当今,人们在热烈地谈论优生,众多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优生学。为了人类的幸福和健康,要提高人类的遗传素质。研究如何改善人类遗传素质的学问,那是必要的。那么,我们是否应该象研究优生学一样来研究优死学呢?人们希望... 1.“未知死,焉知生” 当今,人们在热烈地谈论优生,众多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优生学。为了人类的幸福和健康,要提高人类的遗传素质。研究如何改善人类遗传素质的学问,那是必要的。那么,我们是否应该象研究优生学一样来研究优死学呢?人们希望优化自身,“优生”了,还需要“优死”,即注重生命价值,至死保持人的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死 新学科 生与 亡学 人的生命 白痴 生学 人的尊严 遗传素质 生命质量论
下载PDF
论在全民中开展优死教育
10
作者 胡德豹 薛利生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4-7,共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这是举世公认的。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上仍徘徊在第120位,人口问题成为制约着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党和国家早已把计划生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这是举世公认的。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上仍徘徊在第120位,人口问题成为制约着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党和国家早已把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人口加法上下了不少功夫,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条例、制度,这无疑是正确的英明的决定。然而,就我国实际情况来说,仅做好人口加法的文章是不全面的,在做好优生优育的同时还应做好人口减法的宣传教育工作,即在全民中深入开展优死教育,使我国人口逐步进入既优生又优死的双向良性发展轨道。本文仅就在全民中开展优死教育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死 安乐 教育的意义 生命质量 “植物人” 办丧事 亡方式 我国人口 医生
下载PDF
论优死教育
11
作者 《医学与哲学(A)》 1992年第9期50-50,共1页
优死教育,是调动全社会以满腔热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临终者,给予精神上的"滋补剂",使之得到慰藉、安抚和关怀,从而提高其正确的"死亡观",宽松无虑地迎接死亡的到来,同时促进其家庭的健康。优死教育是临终关怀不可缺... 优死教育,是调动全社会以满腔热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临终者,给予精神上的"滋补剂",使之得到慰藉、安抚和关怀,从而提高其正确的"死亡观",宽松无虑地迎接死亡的到来,同时促进其家庭的健康。优死教育是临终关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死 亡观 心理机制 亡方式 生命质量 人口素质 精神痛苦 本体论地位
下载PDF
“优死学”,老年医学社会工作者应重视与倡议的新课题
12
作者 林吉顺 《福建体育科技》 1993年第1期3-6,共4页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逐渐完善,我国人民寿命继之提高,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986年全国65岁以上老人已达几千万,至200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超过一亿以上,2025年全国65岁以上老人可达二亿以上,此时平均每八个年青者将负抚养一老人之责,有学者更...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逐渐完善,我国人民寿命继之提高,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986年全国65岁以上老人已达几千万,至200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超过一亿以上,2025年全国65岁以上老人可达二亿以上,此时平均每八个年青者将负抚养一老人之责,有学者更预计每六个年青者应负抚养一老人之责.人口老化已成为世界突出问题.它将涉及千家万户,政府、社会,各阶层,它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社会性课题,研究它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死 人口老化 人口普查资料 老年人口 人口平均寿命 人类寿命 人口出生率 人口老年化 老年人福利 无限延长
下载PDF
我想写部“企业优死学”
13
作者 程建平 《四川财政》 1999年第6期35-35,共1页
时下,不少人把“优生优育”引入企业,或进行有效益的规模扩张,或进行“分灶”式的“母体裂变”,这对企业的发展无疑裨益匪浅,企业优生、优育学也随之应运而生。然而,我始终感到,光有“优生优育”的学问还意犹未尽。因为,企业似... 时下,不少人把“优生优育”引入企业,或进行有效益的规模扩张,或进行“分灶”式的“母体裂变”,这对企业的发展无疑裨益匪浅,企业优生、优育学也随之应运而生。然而,我始终感到,光有“优生优育”的学问还意犹未尽。因为,企业似人,生死难逃,祸福难免。死,怎样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死 市场经济条件 人道主义 安乐 规模扩张 生产要素投入 育学 计划经济体制 停止服药
下载PDF
基于安死优逝的护理干预对癌症晚期患者睡眠质量及临终照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琳 王佳 杨清钰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安死优逝的护理干预对癌症晚期患者睡眠质量及临终照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1日~2021年5月1日收治的86例癌症晚期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基于安死优逝的护理干预对癌症晚期患者睡眠质量及临终照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1日~2021年5月1日收治的86例癌症晚期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安死优逝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终照护质量[采用姑息照护结局量表(POS)]、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生活质量[采用癌症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结果:实验组POS及PSQ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EORTC QLQ-C30中功能领域、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症状领域、单体测试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安死优逝的护理干预对癌症晚期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可以提高患者的临终照护质量、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晚期 睡眠质量 临终照护质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生命质量低劣新生儿“优死”探讨
15
作者 周显志 李小卫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8-60,共3页
“优死”即指安乐死。对生命质量低劣新生儿施行“优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将“优死”与“优生、优育、优教”并提,有利于优化生命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既可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又可减轻家庭的经济与精神的双重负担。对生命质量低劣新... “优死”即指安乐死。对生命质量低劣新生儿施行“优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将“优死”与“优生、优育、优教”并提,有利于优化生命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既可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又可减轻家庭的经济与精神的双重负担。对生命质量低劣新生儿施行“优死”符合人性伦理和医疗道德。施行“优死术”要以法律为依据,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对生命质量低劣儿的舍弃要有严格的标准,“优死”与杀婴有质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低劣 生命质量 优死 提高人口素质 重症新生儿 先天缺陷 医务人员 计划生育工作 遗传病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原文传递
重视“优生”不忽视“优死”
16
作者 徐光炜 《大众医学》 2017年第8期64-64,共1页
我自学医之时就与《大众医学》相伴,得益于其启蒙,从一名忠实的读者逐渐成长为从医之余也热心于医学科普创作的撰稿人。随着医学知识的增长及从医经验的积累,我深切认识到民众对疾病防治的认知与专业人员有较大差距,对疾病的诊治与... 我自学医之时就与《大众医学》相伴,得益于其启蒙,从一名忠实的读者逐渐成长为从医之余也热心于医学科普创作的撰稿人。随着医学知识的增长及从医经验的积累,我深切认识到民众对疾病防治的认知与专业人员有较大差距,对疾病的诊治与预防影响很大。与疾病做斗争是一场多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死 《大众医学》 医学科普创作 医学知识 疾病 多层次
原文传递
重视“优生”,不忽视“优死”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光炜 《癌症康复》 2017年第4期18-19,共2页
我自学医之始就与《大众医学》相伴,得益于其启蒙,我从一名忠实的读者逐渐成长为从医之余也热心于医学科普创作的撰稿人。随着医学知识的增长及从医经验的积累,我深切认识到民众对疾病防治的认知与专业人员有较大差距,对疾病的诊治... 我自学医之始就与《大众医学》相伴,得益于其启蒙,我从一名忠实的读者逐渐成长为从医之余也热心于医学科普创作的撰稿人。随着医学知识的增长及从医经验的积累,我深切认识到民众对疾病防治的认知与专业人员有较大差距,对疾病的诊治与预防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死 《大众医学》 医学科普创作 医学知识 疾病
原文传递
我想写部“企业优死学”
18
作者 程建平 《文明与宣传》 1999年第5期63-63,共1页
时下,不少人把“优生优育”引入企业,或进行有效益的规模扩张或进行“分灶”式的“母体裂变”,这对企业的发展无疑裨益匪浅,企业优生、优育学也随之应运而生。 然而,我始终感到,光有“
关键词 优死 育学 规模扩张 经济规律 地方保护 企业生存 企业进入 泰山 效益
原文传递
论优死教育
19
作者 胡英 余屏 宋爱清 《医学教育》 1992年第6期24-27,共4页
死亡,是人类生命运动的终结。在死亡意识上反映出的心理状态,特别在行将就木的暮年人、不可逆病患者,是从容达观还是抑郁寡欢,甚至悲痛欲绝地对待死亡现实,从根本上决定人们将如何度过生命的临终时刻。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在自己国力能及... 死亡,是人类生命运动的终结。在死亡意识上反映出的心理状态,特别在行将就木的暮年人、不可逆病患者,是从容达观还是抑郁寡欢,甚至悲痛欲绝地对待死亡现实,从根本上决定人们将如何度过生命的临终时刻。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在自己国力能及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优死教育
原文传递
安乐死的伦理学与法学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天生 曹振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29-30,共2页
一、安乐死的概念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Euthanasia,原意为“无痛苦死亡”、“安然死去”。现今它是指“仁慈杀人”和“允许死亡”,是为解除病人不可医治的痛苦而采取的一种结束生命的实践。这种实践应是法律学上的行为,包含作为与不作... 一、安乐死的概念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Euthanasia,原意为“无痛苦死亡”、“安然死去”。现今它是指“仁慈杀人”和“允许死亡”,是为解除病人不可医治的痛苦而采取的一种结束生命的实践。这种实践应是法律学上的行为,包含作为与不作为。据此,接受安乐死的对象,我们认为应该包括:一、知情同意的自愿安乐死的当事人;二、未经同意,不具有知情同意能力的非自愿安乐死的当事人:(1)不可逆昏迷成年病人(脑死亡人);(2)植物人;(3)严重先天畸形儿;(4)严重残废新生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同意 成年病人 畸形儿 晚期癌症病人 出生缺陷儿 双重效应原则 致人 重症监护 优死 亡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