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籼型优质米新不育系金23A特征特性及繁殖制种技术
被引量:
25
1
作者
贾先勇
李伊良
+1 位作者
夏胜平
徐淑云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8-12,共5页
报道了籼型优质米新不育系金23A与繁殖、制种有关的一些基本特性,并对金23A繁殖、制种高产技术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关键词
籼型
优质米不育系
金23A
特征特性
繁殖制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几个新优质不育系特征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文宏
章万东
郑昀晔
《中国稻米》
2002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优质米不育系
特征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生稻(Oryza rufipogon)新质源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研究
被引量:
19
3
作者
王乃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84-1891,共8页
发掘野生稻(O.rufipogon)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源,育成新质源优质米不育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新质源雄性不育恢复系的育种技术———FA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定向育种技术。用野生稻(非轮回亲本)与籼稻品种明恢63(轮回亲本)杂交和多次回...
发掘野生稻(O.rufipogon)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源,育成新质源优质米不育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新质源雄性不育恢复系的育种技术———FA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定向育种技术。用野生稻(非轮回亲本)与籼稻品种明恢63(轮回亲本)杂交和多次回交,后代再经过自交,将野生稻中的可育基因(恢复基因)分离、转移、重组、整合到明恢63遗传背景中,获得农艺性状似明恢63,花粉和小穗全可育不分离的野生稻新质源恢复系金恢1号。用新质源不育系与金恢1号组配两个组合,其花粉和小穗育性都恢复到正常可育水平,产量高,米质优,实现了新质源不育系三系配套应用和大幅度提高杂交稻稻米外观品质的目的。这项育种新技术可以将水稻可育基因(恢复基因)转移到任一水稻品种中育成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突破了新质源恢复系育种的技术瓶颈,极大地提高了恢复系利用稻种资源的育种潜力,为FA型新质源优质米不育系的杂交稻育种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新型(FA)细胞质源杂交稻可能对丰富杂交稻细胞质遗传多样性、提高杂交稻亲本对稻种资源的利用潜力,以及实质性提高杂交稻的稻米品质和产量水平都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FA型细胞质雄性
不育
优质米不育系
恢复
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籼型优质米新不育系金23A特征特性及繁殖制种技术
被引量:
25
1
作者
贾先勇
李伊良
夏胜平
徐淑云
机构
湖南省常德市农科所
湖南省临澧县种子公司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8-12,共5页
文摘
报道了籼型优质米新不育系金23A与繁殖、制种有关的一些基本特性,并对金23A繁殖、制种高产技术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关键词
籼型
优质米不育系
金23A
特征特性
繁殖制种
Keywords
rewly-devdoped indica rice CMS line Jin 23A
seed production and multi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511.038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个新优质不育系特征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文宏
章万东
郑昀晔
机构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水稻研究所
出处
《中国稻米》
2002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优质米不育系
特征特性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生稻(Oryza rufipogon)新质源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研究
被引量:
19
3
作者
王乃元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84-1891,共8页
基金
福建省省长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JB05001)
福建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2006N0006)
文摘
发掘野生稻(O.rufipogon)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源,育成新质源优质米不育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新质源雄性不育恢复系的育种技术———FA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定向育种技术。用野生稻(非轮回亲本)与籼稻品种明恢63(轮回亲本)杂交和多次回交,后代再经过自交,将野生稻中的可育基因(恢复基因)分离、转移、重组、整合到明恢63遗传背景中,获得农艺性状似明恢63,花粉和小穗全可育不分离的野生稻新质源恢复系金恢1号。用新质源不育系与金恢1号组配两个组合,其花粉和小穗育性都恢复到正常可育水平,产量高,米质优,实现了新质源不育系三系配套应用和大幅度提高杂交稻稻米外观品质的目的。这项育种新技术可以将水稻可育基因(恢复基因)转移到任一水稻品种中育成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突破了新质源恢复系育种的技术瓶颈,极大地提高了恢复系利用稻种资源的育种潜力,为FA型新质源优质米不育系的杂交稻育种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新型(FA)细胞质源杂交稻可能对丰富杂交稻细胞质遗传多样性、提高杂交稻亲本对稻种资源的利用潜力,以及实质性提高杂交稻的稻米品质和产量水平都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杂交稻
FA型细胞质雄性
不育
优质米不育系
恢复
系
Keywords
Hybrid rice
cms-FA
Fine quality rice male sterile line
Male sterile restorer line
分类号
S51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籼型优质米新不育系金23A特征特性及繁殖制种技术
贾先勇
李伊良
夏胜平
徐淑云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3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几个新优质不育系特征特性的比较
李文宏
章万东
郑昀晔
《中国稻米》
200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野生稻(Oryza rufipogon)新质源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研究
王乃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