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会意字及会意结构管窥 被引量:2
1
作者 吴会灵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51-153,169,共4页
会意字以象形字和指事字为构件基础,能集中体现汉字的表意特征。会意字可分为同文会意、异文会意、对文会意三类。会意字的结构和汉语短语、词组结构有某些一致性,可分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动补结构,其结构具有... 会意字以象形字和指事字为构件基础,能集中体现汉字的表意特征。会意字可分为同文会意、异文会意、对文会意三类。会意字的结构和汉语短语、词组结构有某些一致性,可分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动补结构,其结构具有平衡性、具象性、整体性、规律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意 会意结构 结构特点
下载PDF
会意结构的语言透视
2
作者 何金松 《汉语学报》 2005年第4期46-51,共6页
前人曾经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会意字的结构作过研究:一是着眼于各构件字之间的外部联系,分为“同文会意”、“异文会意”、“对文会意”三类,处于现象认识阶段;二是开始从语言角度探索会意字的构成规律,始于段玉裁的“联属成文”之说,王... 前人曾经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会意字的结构作过研究:一是着眼于各构件字之间的外部联系,分为“同文会意”、“异文会意”、“对文会意”三类,处于现象认识阶段;二是开始从语言角度探索会意字的构成规律,始于段玉裁的“联属成文”之说,王筠表述为“顺递会意”。蒋善国发现会意字的构件字之间要加补充字,才能把意义表示出来。本文透视会意结构与语法结构的一致性,归纳出语段会意、语句会意、短语会意三种模式,揭示了创造会意字的基本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意结构 语言透视 语段会意 语句会意 短语会意
下载PDF
体育改变人类社会意识结构的三个方面 被引量:1
3
作者 钱光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14-15,共2页
人类社会意识结构是由包括体育意识在内的人类各种需要的社会性意识形态所组成。这一结构虽然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但意识结构是比较稳固的社会现象。由于经济结构(社会基础结构)的不断改变,引起了整个社会包括人类意识结构产生变化... 人类社会意识结构是由包括体育意识在内的人类各种需要的社会性意识形态所组成。这一结构虽然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但意识结构是比较稳固的社会现象。由于经济结构(社会基础结构)的不断改变,引起了整个社会包括人类意识结构产生变化。体育的社会化就是人类社会意识结构改变的一个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社会性 人性 生活内容 会意结构 人类行为 三个方面 人类情感 体育运动 人类生活
下载PDF
社会意识的结构、矛盾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4
作者 何梓焜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2期50-54,共5页
社会意识和精神文明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又不完全等同,社会意识包括进步与落后、精华与糟粕两个方面,而精神文明只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积极成果及其附属物.但两者同属于社会精神生活的领域,存在内在的联系和本质上的一致性.江泽民同志在... 社会意识和精神文明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又不完全等同,社会意识包括进步与落后、精华与糟粕两个方面,而精神文明只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积极成果及其附属物.但两者同属于社会精神生活的领域,存在内在的联系和本质上的一致性.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的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强大的精神支柱.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因此,要大力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在当代中国,这强大的精神支柱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要加强和改进意识领域的工作,就必须对社会意识的结构、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作认真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意结构 思想体系 社会心理 社会思潮 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自发性 双向转化 社会存在 理论加工
下载PDF
再论泰国的社会结构变化、精英选择与政治发展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子昌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04年第3期16-20,共5页
泰国独特的社会意识结构决定了泰国政治发展的特色。泰国独特的社会意识结构包括主—仆关系结构与德行信仰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强烈的物质化倾向,这一点为理解泰国政坛的频繁变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线索,也提供了预期泰国政治... 泰国独特的社会意识结构决定了泰国政治发展的特色。泰国独特的社会意识结构包括主—仆关系结构与德行信仰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强烈的物质化倾向,这一点为理解泰国政坛的频繁变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线索,也提供了预期泰国政治发展的一个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意结构 精英选择 政治发展 泰国
下载PDF
国际关系结构变化与东盟国家逆裁军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子昌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01年第6期36-40,共5页
两极冷战格局的解体和东盟国家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导致东盟国家逆裁军的物质结构因素 ,而对海洋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和联合国海洋法的生效是导致东盟国家逆裁军的意识结构因素。
关键词 物质力量结构 会意结构 逆裁军
下载PDF
论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一个层次的构想 被引量:23
7
作者 肖锦全 《现代哲学》 1997年第1期45-49,共5页
社会思潮是区别于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的社会意识现象,可以把它构想为社会意识系统的一个层次。
关键词 社会思潮 社会心理 会意结构 普列汉诺夫 会意识理论 意识系统 理论形态 马克思主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 心理因素
下载PDF
社会意识的现实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刁康 郑立国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5-19,共5页
我们曾经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巨大的关注来评价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社会意识尤其是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而漠视了更为根本和基础性的社会生活的物质经济方面。但当以市场经济为枢纽的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重建,引发... 我们曾经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巨大的关注来评价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社会意识尤其是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而漠视了更为根本和基础性的社会生活的物质经济方面。但当以市场经济为枢纽的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重建,引发了整个社会在精神上前所未有的大裂变,我们为了更新价值结构,重建社会秩序而反省以往关于社会意识的认识成果时,不难发现其失之抽象宽泛,过分政治化(社会生活及发展对意识形态的过分依重),以及缺乏科学分析等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 社会心理 个体意识 意识形态 会意结构 人的社会属性 会意识形式 生活过程 社会转型 社会精神
下载PDF
社会资本与中国人的合作意识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景芬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66,共9页
作者认为 ,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中国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结构具有无机性和群体性的特征 ,从而形成了中国人的无机群体意识。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有机个体意识相比 ,这种无机群体意识已成为中国步入现代化的心理障碍。只有从农业社会... 作者认为 ,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中国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结构具有无机性和群体性的特征 ,从而形成了中国人的无机群体意识。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有机个体意识相比 ,这种无机群体意识已成为中国步入现代化的心理障碍。只有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 ,从产品经济模式走向市场经济模式 ,中国人的社会存在才能完成从无机向有机的转变 ,与之相应的无机群体意识才能转变为有机群体意识 ,具有群体倾向的儒家精神才能获得新生 ,化为中国现代化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中国人 合作意识 儒家文化 社会存在 会意结构 经济模式 无机群体性 无机群体意识
下载PDF
应重视社会意识结构和层次的研究
10
作者 李澄 《哲学动态》 1987年第11期28-29,27,共3页
在以往的许多哲学原理教材中,每当讲到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学说时,往往只是停留在一般地重复和论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及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结论上,而没有深入到社会意识现象内部揭示其本身固有的结构和层... 在以往的许多哲学原理教材中,每当讲到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学说时,往往只是停留在一般地重复和论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及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结论上,而没有深入到社会意识现象内部揭示其本身固有的结构和层次;与此相联系,对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通过什么方式和途经实现的,也缺乏进一步的探究和说明。这表明对于社会意识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一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在创立唯物史观时,由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用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解释社会历史现象,因而着重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意结构 社会心理 社会存在 思想体系 反作用 创始人 相互联系 民族性格 社会集团 时代精神
原文传递
法律的独立社会人格与哲学定位
11
作者 齐延平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71-73,45,共4页
关键词 社会人格 法律意识 法律本质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哲学 上层建筑 法律思想 法治社会 人类社会 会意结构
下载PDF
对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雪清 林长强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S1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大学生 伦理道德教育 人生价值观 会意结构 心理体验 道德观念 当代大学生 行为规范 必要性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无确定性的解放——大众文化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权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9-34,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生态结构所发生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普遍流行。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在城市里,人们的精神生活,几乎就是跟着大众文化走的。大众文化的追求,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主要文化价值。随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生态结构所发生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普遍流行。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在城市里,人们的精神生活,几乎就是跟着大众文化走的。大众文化的追求,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主要文化价值。随着我国每周五天工作制的普遍实行,闲暇时间的大量增加及市场经济发展,城市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社会对大众文化的需求必将有更大的增长。这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精英文化 大众社会 大众文化产品 中国社会 会意结构 民俗文化 市民社会 消费大众 日常生活
下载PDF
谣言的形成与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建明 《采写编》 2003年第3期51-52,共2页
社会生活遭到人为或自然力量的破坏,出现环境危机,随之导致人心浮动。这时,人们表现出惊恐或猜测的忧虑,使社会意识结构失衡而出现谣言。正常渠道的意见传播迟缓或被打断,社会底层群体的自发活动取代了上层组织的信息传播功能,私... 社会生活遭到人为或自然力量的破坏,出现环境危机,随之导致人心浮动。这时,人们表现出惊恐或猜测的忧虑,使社会意识结构失衡而出现谣言。正常渠道的意见传播迟缓或被打断,社会底层群体的自发活动取代了上层组织的信息传播功能,私下意见交往日趋活跃,就为谣言提供了市场。社会事件的滋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一些观点相同的人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聚集在一起,互通情报,交流不安,成为谣言产生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意结构 自发活动 信息传播 谣言类型 危机性 谣言传播
下载PDF
上层建筑的定义应予更新
15
作者 黄岳海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1-3,共3页
现在的一些哲学辞典和哲学教材,关于上层建筑的定义,有的认为“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机构和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有的认为“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 现在的一些哲学辞典和哲学教材,关于上层建筑的定义,有的认为“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机构和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有的认为“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复杂系统。”笔者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会意识形态 政治法律制度 会意结构 社会心理 历史唯物主义 阶级社会 原始社会 人类社会
下载PDF
Out of Absurdity On the Ending of Catch-22
16
作者 YE La-me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4年第6期423-435,共13页
As one of the first and most original creations of literary postmodernism, published in the year 1961, Catch-22's (1961) position in American literature remains secure. Yet its ending has been held as unconvincing ... As one of the first and most original creations of literary postmodernism, published in the year 1961, Catch-22's (1961) position in American literature remains secure. Yet its ending has been held as unconvincing ever since its publication. Taking the overall structure, tone, and the theme of the novel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prove the credibility of this controversial part. It consists of five sections apart from an introduction and a conclusion. Section One provides general information on the life and works of Joseph Heller. Section Two traces the impact of existentialism and the generation of black humor to clarify the literary position of Catch-22. Section Three brings out the disputative opinions on the ending part. Sections Four and Five, try to prove Yossarian's final desertion a natural and convincing ending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ection Four analyses how Yossarian gains an entropic vision of the cosmos; section Five studies his existential vision of physical life and searches for the immediate factors that propel Yossarian's desertion. Section five also explains the ending's change in tone and structure.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paper and points out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no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URDITY CATCH-22 the ending
下载PDF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论
17
作者 宋才发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8-42,共5页
在整个人类社会最终取代资本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由社会主义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结构综合构成的完整的有机体、我们必须像抓物质文明... 在整个人类社会最终取代资本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由社会主义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结构综合构成的完整的有机体、我们必须像抓物质文明建设、政权建设那样,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只有树立长期不懈的建设意识,才能促使社会主义社会朝着进步的方向,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 科学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我国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领域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会意结构 社会主义国家
下载PDF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社会化导向的思考
18
作者 樊丽芳 《武警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6-28,共3页
社会化是个体不断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及特定社会的规范准则,及获得有效成员资格的过程。而青年社会化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价值取向社会化是整个社会化目标课题的基础。因为价值取向是人生一切选择的基础。因此,大学生... 社会化是个体不断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及特定社会的规范准则,及获得有效成员资格的过程。而青年社会化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价值取向社会化是整个社会化目标课题的基础。因为价值取向是人生一切选择的基础。因此,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有必要初步完成价值取向社会化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价值取向 青年社会化 会意结构 价值体系 社会整体 人生价值观 集体利益 社会化目标 集体主义 个人利益
下载PDF
The Influences of CPTED on Fear of Crime and Sense of Community
19
作者 Siti Rasidah Md Sakip Noraini Johari Mohd Najib Mohd Salle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 2012年第9期1094-1103,共10页
Fear of crime varies considerably depending on its attitude toward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ense of community and CPTED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 are believed to have an influence on fear of... Fear of crime varies considerably depending on its attitude toward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ense of community and CPTED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 are believed to have an influence on fear of crim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hypotheses of influences of CPTED on FOC (fear of crime) and SOC (sense of community). A total of 171 respondents from the designated residential areas 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echnique was employed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PTED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fear of crime and sense of community. However,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SOC and F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TED fear of crime sense of communit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下载PDF
Architecture, Faith and Culture Antagonism or Harmony?
20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2年第4期509-513,共5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faith has always been of great wealth. Faith as a way of life and social memory exercises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shape of th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Yet this rela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faith has always been of great wealth. Faith as a way of life and social memory exercises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shape of th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Yet this relationship is rarely analyzed. On a general level, one reason for this deficiency is probably due to the spread of the ideology of modernity. Given that modernity is implicitly secular, it does not prompt to understand faith in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phenomena. It is the same for architecture. We believe on the contrary that th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cultural aspect must interact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When this is not true or only partially true, this results in user dissatisfaction, and refusal to engage and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that environment. Many authors have tried to show explicitly the influence of Islamic thought o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housing as well as the link between housing and identity, but its implications have not always been understood and transmitted concretely. One thing is certain: the ideological -symbolic-metaphoric sphere is the essence of architecture, as are the program requirements: functionality, distributivity, health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echnology of construction.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will address the thorny issue of cultural and religious influences on the choice of the morphology of the habitat and its components, and we will try to highligh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rchitecture, faith and culture through analysis of a Mediterranean type "House with Patio" as a particular architectural style, which has been enriched through the centuries by different cultures. Although the course of this typology in each of these cultures and at different times has not been the same, this has only strengthened the mission and spirit of the "Patio" until the appropriation of this model by the Arab-Muslim peoples who were able to incorporate the Islamic perception in this 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lamic Architecture faith and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urbanism Mediterranean citi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