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略论《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的艺术价值
被引量:
6
1
作者
赵启斌
《中国书画》
2004年第10期66-66,共1页
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乃至宗教题材,一直是中国绘画创作所依据的文本,绘画图本往往反映着深刻的社会价值观念。在绘画题材选择的过程中,既有先古时期遗存文本的遵循,也有新文化价值观念的融入,依凭新出现的人物故事进行绘画创...
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乃至宗教题材,一直是中国绘画创作所依据的文本,绘画图本往往反映着深刻的社会价值观念。在绘画题材选择的过程中,既有先古时期遗存文本的遵循,也有新文化价值观念的融入,依凭新出现的人物故事进行绘画创作。在中国人物画题材中,"商山四皓"和"会昌九老"等有关老人图的题材便是值得注意的现象。本文试对此现象略作论述。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乃至宗教题材,一直是中国绘画创作所依据的文本,绘画图本往往反映着深刻的社会价值观念。在绘画题材选择的过程中,既有先古时期遗存文本的遵循,也有新文化价值观念的融入,依凭新出现的人物故事进行绘画创作。在中国人物画题材中,"商山四皓"和"会昌九老"等有关老人图的题材便是值得注意的现象。本文试对此现象略作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创作
商山四皓
绘画题材
艺术价值
中国人物画
会昌九老图
社会价值观念
九
老
人物故事
历史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会昌九老图》中的建筑要素探析
2
作者
李苗苗
苏坤
《艺术科技》
2022年第3期206-209,共4页
中国传统园林绘画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材料,它通过观察和学习自然实景,师法自然,贴近园林实景,被艺术史家葛兰佩称为“视觉的记录和美学的再创造”,且具有写真和摹古的特征,这对于研究在历史变迁中渐渐消逝的园林具有重要价值。故...
中国传统园林绘画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材料,它通过观察和学习自然实景,师法自然,贴近园林实景,被艺术史家葛兰佩称为“视觉的记录和美学的再创造”,且具有写真和摹古的特征,这对于研究在历史变迁中渐渐消逝的园林具有重要价值。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会昌九老图》描绘的园林无论整体还是局部都非常精确入微。其中,作为园林要素之一的建筑要素采用北宋界画技法,结构清晰明确,几乎可以以图恢复构建。基于此,文章以《会昌九老图》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李诫《营造法式》等相关文献,充分挖掘图像资料的价值,分别从建筑基础、阶基、屋身构架、屋顶四个方面分析该图卷中的建筑要素,以期为园林复原和当代复古园林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建筑
《营造法式》
《
会昌九老图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巧夺天工 宝玉生辉:玉雕珍品悲翠山子“会昌九老图”问世
3
作者
方东亮
《中国宝石》
1993年第2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悲翠
玉雕
会昌九老图
原文传递
手中之玉和心中之玉
4
作者
郭艳
《丝绸之路》
2017年第7期58-59,共2页
《秘境》是一部言说玉与人、玉与文化在当下中国境遇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作者立足于生活中玉器作为商品的现实性,从玉器买卖、挖掘、制作等方面活色生香地还原和记录了中国人和玉之间的故事。与此同时,作者又倾情回溯中国几千年玉文化源...
《秘境》是一部言说玉与人、玉与文化在当下中国境遇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作者立足于生活中玉器作为商品的现实性,从玉器买卖、挖掘、制作等方面活色生香地还原和记录了中国人和玉之间的故事。与此同时,作者又倾情回溯中国几千年玉文化源流和传统,赋予非虚构叙事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时时追问玉作为国之重器所蕴含的终极价值与意义。这个文本的独特之处在于故事层面亲历的真实、器物层面知识的翔实、文化视域的阔大恢宏、哲思意蕴的忧思深广、蕴含深厚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物层面
非虚构文学
活色生香
中国玉文化
传统文化内涵
年玉
文化源流
文化视域
人文关怀
会昌九老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天同庆 清代万寿盛典展(下)
被引量:
1
5
作者
任万平
《收藏家》
2016年第2期14-20,共7页
15.九老图千叟宴诗双面插屏插屏用天然木拼粘攒接成边框和底座。屏心髤黑色漆地,嵌青金石、绿松石、玉石、玛瑙等,组成了松树、竹、山石、花草、人物的《会昌九老图》,背面雕刻乾隆皇帝御制《千叟宴》诗两首。其一为《千叟宴恭依皇祖原...
15.九老图千叟宴诗双面插屏插屏用天然木拼粘攒接成边框和底座。屏心髤黑色漆地,嵌青金石、绿松石、玉石、玛瑙等,组成了松树、竹、山石、花草、人物的《会昌九老图》,背面雕刻乾隆皇帝御制《千叟宴》诗两首。其一为《千叟宴恭依皇祖原韵》:"抽秘无须更骋妍,惟将实事纪耆筵。追思侍陛髫垂日,讶至当轩手赐年。君酢臣酬九重会,天恩国庆万春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叟宴
万寿
会昌九老图
乾隆皇帝
重华宫
青金石
三星
图
恽冰
弘历
经册
原文传递
皇帝书房的摆设
6
作者
帝言
《艺术品鉴》
2014年第1期100-112,共13页
地球仪清·康熙/通高135厘米球径70厘米清初中西文化交流,西方的地理学、测绘学传入宫廷,康熙帝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先后制作了大小不一的地球仪,以随时认知。康熙朝地球仪,既是宫廷室内的陈设物,也是清帝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球...
地球仪清·康熙/通高135厘米球径70厘米清初中西文化交流,西方的地理学、测绘学传入宫廷,康熙帝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先后制作了大小不一的地球仪,以随时认知。康熙朝地球仪,既是宫廷室内的陈设物,也是清帝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球体的中腰处为地平圈,上刻四象限。与地平相交的铜圈为子午圈,上刻360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朝
地平圈
铜圈
测绘学
中西文化交流
四象限
墨床
玉版笺
会昌九老图
球径
原文传递
明代的琴室与琴桌
7
作者
温玉鹏
《收藏家》
2019年第6期17-24,共8页
明代是中国古琴发展的进阶时期,从浙派的持续繁兴,虞山派、绍兴派的兴起,到《永乐琴书集成》《神奇秘谱》等琴书之纂成,从徐和仲、朱权、徐上瀛、严澈等琴家的前后辈出,到《平沙落雁》《渔樵问答》等名曲的创写,殿廷燕享、郊坛祭祀,以...
明代是中国古琴发展的进阶时期,从浙派的持续繁兴,虞山派、绍兴派的兴起,到《永乐琴书集成》《神奇秘谱》等琴书之纂成,从徐和仲、朱权、徐上瀛、严澈等琴家的前后辈出,到《平沙落雁》《渔樵问答》等名曲的创写,殿廷燕享、郊坛祭祀,以琴为正声,乐之宗系,所谓'治定功成而作乐,以合天地之性,类万物之情,天神格而民志协'。及至文人儒士亦以琴明志,琴瑟相和,似人情志故,常以琴入画,以琴吟诗,林泉别业,悬琴于壁,是君子'所常御者”,不离于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梨
会昌九老图
深堂琴趣
图
平头案
故宫博物院
原文传递
题名
略论《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的艺术价值
被引量:
6
1
作者
赵启斌
机构
南京博物院
出处
《中国书画》
2004年第10期66-66,共1页
文摘
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乃至宗教题材,一直是中国绘画创作所依据的文本,绘画图本往往反映着深刻的社会价值观念。在绘画题材选择的过程中,既有先古时期遗存文本的遵循,也有新文化价值观念的融入,依凭新出现的人物故事进行绘画创作。在中国人物画题材中,"商山四皓"和"会昌九老"等有关老人图的题材便是值得注意的现象。本文试对此现象略作论述。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乃至宗教题材,一直是中国绘画创作所依据的文本,绘画图本往往反映着深刻的社会价值观念。在绘画题材选择的过程中,既有先古时期遗存文本的遵循,也有新文化价值观念的融入,依凭新出现的人物故事进行绘画创作。在中国人物画题材中,"商山四皓"和"会昌九老"等有关老人图的题材便是值得注意的现象。本文试对此现象略作论述。
关键词
绘画创作
商山四皓
绘画题材
艺术价值
中国人物画
会昌九老图
社会价值观念
九
老
人物故事
历史人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会昌九老图》中的建筑要素探析
2
作者
李苗苗
苏坤
机构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艺术科技》
2022年第3期206-209,共4页
文摘
中国传统园林绘画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材料,它通过观察和学习自然实景,师法自然,贴近园林实景,被艺术史家葛兰佩称为“视觉的记录和美学的再创造”,且具有写真和摹古的特征,这对于研究在历史变迁中渐渐消逝的园林具有重要价值。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会昌九老图》描绘的园林无论整体还是局部都非常精确入微。其中,作为园林要素之一的建筑要素采用北宋界画技法,结构清晰明确,几乎可以以图恢复构建。基于此,文章以《会昌九老图》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李诫《营造法式》等相关文献,充分挖掘图像资料的价值,分别从建筑基础、阶基、屋身构架、屋顶四个方面分析该图卷中的建筑要素,以期为园林复原和当代复古园林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古典园林
建筑
《营造法式》
《
会昌九老图
》
分类号
K879.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巧夺天工 宝玉生辉:玉雕珍品悲翠山子“会昌九老图”问世
3
作者
方东亮
出处
《中国宝石》
1993年第2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悲翠
玉雕
会昌九老图
分类号
TS932.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手中之玉和心中之玉
4
作者
郭艳
机构
鲁迅文学院
出处
《丝绸之路》
2017年第7期58-59,共2页
文摘
《秘境》是一部言说玉与人、玉与文化在当下中国境遇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作者立足于生活中玉器作为商品的现实性,从玉器买卖、挖掘、制作等方面活色生香地还原和记录了中国人和玉之间的故事。与此同时,作者又倾情回溯中国几千年玉文化源流和传统,赋予非虚构叙事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时时追问玉作为国之重器所蕴含的终极价值与意义。这个文本的独特之处在于故事层面亲历的真实、器物层面知识的翔实、文化视域的阔大恢宏、哲思意蕴的忧思深广、蕴含深厚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
器物层面
非虚构文学
活色生香
中国玉文化
传统文化内涵
年玉
文化源流
文化视域
人文关怀
会昌九老图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天同庆 清代万寿盛典展(下)
被引量:
1
5
作者
任万平
出处
《收藏家》
2016年第2期14-20,共7页
文摘
15.九老图千叟宴诗双面插屏插屏用天然木拼粘攒接成边框和底座。屏心髤黑色漆地,嵌青金石、绿松石、玉石、玛瑙等,组成了松树、竹、山石、花草、人物的《会昌九老图》,背面雕刻乾隆皇帝御制《千叟宴》诗两首。其一为《千叟宴恭依皇祖原韵》:"抽秘无须更骋妍,惟将实事纪耆筵。追思侍陛髫垂日,讶至当轩手赐年。君酢臣酬九重会,天恩国庆万春延。
关键词
千叟宴
万寿
会昌九老图
乾隆皇帝
重华宫
青金石
三星
图
恽冰
弘历
经册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皇帝书房的摆设
6
作者
帝言
出处
《艺术品鉴》
2014年第1期100-112,共13页
文摘
地球仪清·康熙/通高135厘米球径70厘米清初中西文化交流,西方的地理学、测绘学传入宫廷,康熙帝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先后制作了大小不一的地球仪,以随时认知。康熙朝地球仪,既是宫廷室内的陈设物,也是清帝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球体的中腰处为地平圈,上刻四象限。与地平相交的铜圈为子午圈,上刻360度。
关键词
康熙朝
地平圈
铜圈
测绘学
中西文化交流
四象限
墨床
玉版笺
会昌九老图
球径
分类号
J525.1 [艺术—艺术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明代的琴室与琴桌
7
作者
温玉鹏
机构
不详
出处
《收藏家》
2019年第6期17-24,共8页
文摘
明代是中国古琴发展的进阶时期,从浙派的持续繁兴,虞山派、绍兴派的兴起,到《永乐琴书集成》《神奇秘谱》等琴书之纂成,从徐和仲、朱权、徐上瀛、严澈等琴家的前后辈出,到《平沙落雁》《渔樵问答》等名曲的创写,殿廷燕享、郊坛祭祀,以琴为正声,乐之宗系,所谓'治定功成而作乐,以合天地之性,类万物之情,天神格而民志协'。及至文人儒士亦以琴明志,琴瑟相和,似人情志故,常以琴入画,以琴吟诗,林泉别业,悬琴于壁,是君子'所常御者”,不离于身。
关键词
黄花梨
会昌九老图
深堂琴趣
图
平头案
故宫博物院
分类号
G894 [文化科学—体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略论《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的艺术价值
赵启斌
《中国书画》
200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会昌九老图》中的建筑要素探析
李苗苗
苏坤
《艺术科技》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巧夺天工 宝玉生辉:玉雕珍品悲翠山子“会昌九老图”问世
方东亮
《中国宝石》
1993
0
原文传递
4
手中之玉和心中之玉
郭艳
《丝绸之路》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普天同庆 清代万寿盛典展(下)
任万平
《收藏家》
2016
1
原文传递
6
皇帝书房的摆设
帝言
《艺术品鉴》
2014
0
原文传递
7
明代的琴室与琴桌
温玉鹏
《收藏家》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