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的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雪 杨国梁 《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111,172,共10页
本文采用智库双螺旋法进行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研究。结合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模型,总结其问题特征、功能作用、研究范式和规模尺度,得出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属于中规模智库研究问题,提出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的关键科学问题,即多元... 本文采用智库双螺旋法进行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研究。结合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模型,总结其问题特征、功能作用、研究范式和规模尺度,得出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属于中规模智库研究问题,提出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的关键科学问题,即多元科技目标、相关学科领域和研究基础条件的不可公度性。基于智库双螺旋法,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导向和证据导向,采用外循环“解析—融合—还原”方法,以及内循环DIIS过程融合法和MIPS逻辑层次法,将会聚科学领域的科技目标、关联领域、条件基础等降维解构为若干可以比较的关键因素,形成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智库研究方法,以期对科技决策部门识别和遴选会聚科学领域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聚科学 优先领域遴选 智库双螺旋法 过程融合法 逻辑层次法
原文传递
会聚科学的测度及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孟新 栾春娟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4-68,共5页
科学会聚是21世纪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和选择。以SCI和SSCI数据库中"气候"研究主题文献为例,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和技术手段,绘制了学科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了会聚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学科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全球气候研究分布于... 科学会聚是21世纪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和选择。以SCI和SSCI数据库中"气候"研究主题文献为例,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和技术手段,绘制了学科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了会聚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学科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全球气候研究分布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跨学科等多个学科门类;气候研究的论文产出接近于指数增长趋势,学科数量接近于线性增长趋势。研究结果对科技人力资源的配置、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聚科学 知识测度 知识图谱
原文传递
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方法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雪 张涵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28-1936,共9页
会聚科学是学科交叉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化,致力于解决传统单一学科或学科交叉不能解决的经济社会重大问题。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有益于在科技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识别出优先支持的领域方向、重大任务或相关行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 会聚科学是学科交叉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化,致力于解决传统单一学科或学科交叉不能解决的经济社会重大问题。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有益于在科技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识别出优先支持的领域方向、重大任务或相关行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本研究在综合比较优先领域遴选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存在的问题,以及已有遴选方法应用于会聚科学领域的局限性,分析会聚科学领域的基本特征、主要模式和会聚科学优先领域遴选的特点,明确问题界定,建立目标函数,确定由政府资助、互惠边界、信息情报和会聚科学构成的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特征约束、目标约束、资源约束和能力约束集合,形成会聚科学领域优先遴选模型,以期对科技决策部门识别和遴选优先支持的会聚科学领域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聚科学 学科交叉 优先领域遴选 资源配置
原文传递
国际合作网络对科学会聚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毛荐其 荣雪云 刘娜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5-261,共7页
构建国际合作网络结构通过知识扩散影响科学会聚的理论模型,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科学计量分析法进行定量研究。在合作网络结构层面,考虑多层网络结构对知识扩散的影响,即个体网络的中心性和整体网络的密度。以全球各国1992—2016年... 构建国际合作网络结构通过知识扩散影响科学会聚的理论模型,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科学计量分析法进行定量研究。在合作网络结构层面,考虑多层网络结构对知识扩散的影响,即个体网络的中心性和整体网络的密度。以全球各国1992—2016年间在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电磁储能3大领域发表的SCI-E论文数据为样本,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对理论模型的相关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国际合作网络中,高中心性的国家更易成为新知识的早期采纳者,从而促进知识扩散;整体网络密度与知识扩散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扩散促进科学会聚的形成;储能领域的科学研究相对集中,形成以"化学""材料科学""能源燃料""物理学"为中心的学科共现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 网络密度 知识扩散 科学会聚
下载PDF
学科数量变化与科学会聚趋势的相关性分析——基于1900—2014年间的SCI-E与SSCI论文数据 被引量:3
5
作者 栾春娟 黄福 覃雪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6年第1期18-24,共7页
探索不同学科数量发展变化与科学会聚发展趋势的相关关系,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科学会聚发展的机理与趋势,为促进新兴前沿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定量支撑。基于科学会聚发展的理论,和1900—2014年间的SCI-E与SSCI论文数据,对全球... 探索不同学科数量发展变化与科学会聚发展趋势的相关关系,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科学会聚发展的机理与趋势,为促进新兴前沿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定量支撑。基于科学会聚发展的理论,和1900—2014年间的SCI-E与SSCI论文数据,对全球百年不同学科数量的发展变化与科学会聚发展趋势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二者具有高度的正向相关性。研究中的测度方法与指标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性,实证分析结果对推进前沿新兴学科的交叉发展决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会聚发展 不同学科数量 学科会聚指数 测度指标 web of science category 学科分类 SCI—E SSCI
下载PDF
认知增强技术新探:迈向生命3.0
6
作者 刘童玮 陈巍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8期504-512,共9页
会聚科学研究的复兴推动人类在重塑生命形态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作为一种迈向生命3.0的尝试,认知增强集成了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生物学、遗传学等诸多学科,基于神经可塑性对人的大脑进行干预或改造。根据认知增强的作用形式,可以将其划... 会聚科学研究的复兴推动人类在重塑生命形态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作为一种迈向生命3.0的尝试,认知增强集成了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生物学、遗传学等诸多学科,基于神经可塑性对人的大脑进行干预或改造。根据认知增强的作用形式,可以将其划分为药理增强、基因增强、神经刺激增强和赛博格增强这四条技术路径。每条路径分别拥有夯实的研究基础和多样的应用场景。新兴技术的发展向传统的二元人-技关系发起挑战,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逐渐从“离散”发展为“共生”。未来,奇点的到来将会宣告我们正式步入生命3.0,开启人-技关系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3.0 认知增强 会聚科学 神经可塑性 人-技关系
下载PDF
会聚观视域下建筑遗产数字档案的开发研究
7
作者 桂玉环 方浩 《兰台世界》 2023年第7期111-115,共5页
文章阐述了历史建筑遗产档案的数字化发展趋势,并基于会聚观视域建立多学科参与档案管理的理论框架,设计历史建筑遗产数字档案的开发平台,从资源采集、处理、整合和平台搭建提出实现路径。文章为古建筑遗产档案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基... 文章阐述了历史建筑遗产档案的数字化发展趋势,并基于会聚观视域建立多学科参与档案管理的理论框架,设计历史建筑遗产数字档案的开发平台,从资源采集、处理、整合和平台搭建提出实现路径。文章为古建筑遗产档案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强化各专业间的有机结合,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实现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以期为历史建筑遗产的数字化档案建设提供研究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档案 学科参与 档案管理 会聚科学 建筑遗产保护
原文传递
Use of Chemical Admixtures to Modify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Cementitious Systems Containing Manufactured Aggregates
8
作者 Ara Avedis Jeknavorian Eric Koehler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2年第10期1263-1272,共10页
The use of local material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ustainability for the concrete industry. The declining availability of aggregate resources in many areas has the potential to result in the use of alternative aggreg... The use of local material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ustainability for the concrete industry. The declining availability of aggregate resources in many areas has the potential to result in the use of alternative aggregates of lower quality, which can require higher cementitious materials contents, or the use of aggregates shipped from greater distance. In some markets, manufactured sands are replacing natural sands, which can adversely impact the rheology of cementitious mixtures. The use of certain chemical admixtures has been found to often minimize the need to increase cement and water contents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loss of workability that can accompany aggregate sources which feature flat, elongated, angular, and rough particles. In this study, a wide range of natural and manufactured sands were characterized for gradation, mineralogy, shape, texture, and cleanliness, and also evaluated for their effect on mortar rheology with and without a VMA (viscosity modifying agent) type chemical admixture. Use of the VMA is shown to mitigate the rheological effect of certain sands, and in some cases can allow for optimizing the mixture to lower paste contents. In the case of PCP (polycarboxylate)-based superplasticizers, attention is drawn to the increased dose required to achieve target workability versus superplasticizers based on NSFC (naphthalene sulfonate condensate) when swellable clays are present in the very fine fraction of certain aggregate sources. The use of sands with higher fines contents are also shown to increase the workability provided the fines are of appropriate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ufactured aggregate natural aggregate RHEOLOGY viscosity modifying ag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