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胎儿娩出期拨露大小与会阴侧切角度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卢琼芳
-
机构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
-
出处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13期18-19,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同胎儿拨露大小与会阴侧切角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分娩行会阴切开术初产妇212例,按随机排号法分为4组,观察1组及2组和对照1组及2组,在胎儿拨露2~3 cm时观察1组和对照1组分别采用45°~50°和25°~30°角进行侧切会阴;在胎儿拨露4~6 cm时观察2组和对照2组分别采用45°~50°和25°~30°角进行侧切会阴,在第一、二产程时间、胎儿自然娩出力、子宫收缩力、胎儿体质量、会阴组织条件等相同的情况下,对拨露大小与会阴切口角度不同对切口预后影响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胎儿拨露大小不同与会阴角度对切口合并裂伤有统计学意义,当胎儿拨露直径在2~3 cm时观察组合并裂伤少于对照组(χ2=7.0443,P=0.0080),会阴切口I期愈合率低(χ2=7.522,P=0.0061)。结论:在分娩期会阴高度扩张,而胎儿拨露在2~3 cm时行25°~30°小角度侧切,会阴扩张不够,使会阴侧切术后发生会阴撕裂明显大些,在分娩期估计胎儿体质量≥3.5 kg时,建议在胎儿拨露4~6 cm时,行45°~50°角侧切会阴较为合适。
-
关键词
阴道分娩
初产妇
拨露
会阴侧切角度
-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小角度会阴侧切缝合技术在产科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金秀梅
-
机构
辽宁省铁岭市妇婴医院分娩室
-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2期43-44,共2页
-
文摘
目的分析不同切开缝合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5日至2017年1月8日经阴道分娩产妇12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会阴侧切,观察组行小角度切开术,对两组产妇术后出现疼痛、肿胀情况以及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产妇会阴疼痛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切口肿胀发生率和切口愈合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小角度会阴侧切缝合技术应用于产科中,可以缓解术后疼痛、肿胀,促进切口愈合,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关键词
小角度会阴侧切
缝合技术
产科
-
分类号
R717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小角度会阴侧切结合控制胎头娩出速度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艳霞
-
机构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
-
出处
《齐鲁护理杂志》
2015年第6期121-123,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小角度会阴侧切结合控制胎头娩出速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将265例单日入院产妇设为A组,给予小角度会阴侧切(30°)结合控制胎头娩出速度法分娩;将296例双日入院产妇设为B组,给予老式会阴侧切(45°)法分娩。观察两组会阴疼痛、切口愈合、48 h活动情况。结果:A组会阴疼痛、切口愈合、会阴裂伤、48 h活动度均优于B组(P〈0.01)。结论:小角度会阴侧切结合控制胎头娩出法能有效减少产妇痛苦和不适,利于产后康复。
-
关键词
小角度会阴侧切
胎头娩出速度
分娩
产后康复
-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小角度会阴侧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贺巧云
-
机构
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
-
出处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43-44,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小角度会阴侧切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产科阴道分娩行会阴切开术者4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小角度会阴侧切)200例,对照组(普通会阴侧切)200例,对其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切口肿胀情况、住院费用、是否感染等进行比较。结果:200例行小角度会阴侧切术者其平均住院时间短,伤口甲级愈合率达100%,切口肿胀不明显,仅有4%的病例出现轻微肿胀。平均住院费用低,未发生伤口感染。结论:小角度会阴侧切术优点多,值得推广。
-
关键词
小角度会阴侧切术
神经阻滞麻醉
浸润麻醉
-
分类号
R713.2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会阴小角度侧切及连续皮内缝合术116例临床分析
- 5
-
-
作者
梅士娟
-
机构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
出处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12期93-93,共1页
-
-
关键词
会阴小角度侧切
连续皮内缝合术
临床分析
适应证
术后护理
-
分类号
R714.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会阴小角度侧切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 6
-
-
作者
何连娣
-
机构
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
-
出处
《上海护理》
2003年第3期28-29,共2页
-
-
关键词
会阴小角度侧切法
临床应用
疼痛
感染
-
分类号
R719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小角度改良式会阴侧切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刘美荣
-
机构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9期165-166,共2页
-
文摘
目的对小角度改良式会阴侧切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分娩时实施会阴侧切术的产妇460例,进行观察分析。首先进行随机分组,每组230例。其中采用小角度改良式会阴侧切术的一组,设为观察组,另外一组采用传统会阴侧切术,设为比对组。对两组产妇的伤口的疼痛和愈合情况以及感染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230例患者在伤口愈合、出血量、切口感染等方面均优于比对组产妇,效果显著。观察组伤口Ⅰ、Ⅱ期愈合率为98.70%,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的比例为7.82%;而比对组疼痛较明显,中重度疼痛率达到了26.96%,Ⅰ、Ⅱ期愈合率为92.6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角度改良式会阴侧切术可以减轻产妇手术后伤口的疼痛、肿胀,减少感染,提高伤口愈合率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关键词
小角度改良式会阴侧切术
临床
疼痛程度
自然分娩
伤口愈合
-
分类号
R714.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改良式会阴侧切术11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 8
-
-
作者
宋巧仙
黄水仙
-
机构
浙江省兰溪市妇幼保健院
-
出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1344-1345,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同会阴侧切角度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阴道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在胎儿娩出期,对照组采用45°角侧切会阴,改良组采用25-30°角侧切会阴,在胎儿自然娩出力、子宫收缩力、胎儿体质量、保护会阴力、会阴组织条件等相同的情况下,对会阴伤口撕裂率进行临床效果观察。结果对照组会阴撕裂率62.7%,改良组会阴撕裂率35.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会阴侧切术会阴撕裂率明显降低,且具有缝合时间短、缝合针数少、相对减少产后住院时间、降低会阴伤口感染率等优点。
-
关键词
阴道分娩
初产妇
会阴侧切角度
会阴切口撕裂率
切口感染率
-
分类号
R713.2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