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心电图对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美 刘梅林 +2 位作者 冯雪茹 陈夏欢 黄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0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心电图对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者冠心病的(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9例疑诊CHD、静息心电图诊断为RBBB的老年患者,均行运动心电图检查,并于30天内进行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 目的探讨运动心电图对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者冠心病的(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9例疑诊CHD、静息心电图诊断为RBBB的老年患者,均行运动心电图检查,并于30天内进行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以冠脉影像学检查结果"金标准",计算运动心电图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用Mc Nemar检验、Kappa检验判断运动心电图诊断结果与冠脉影像检查的一致性。计算运动心电图诊断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的敏感性。对运动心电图阳性者出现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0.1 mV的导联进行统计,计算其诊断CHD的阳性预测值。结果本组冠脉影像学检查确诊CHD 27例,其中单支病变14例,双支病变7例,三支病变6例。运动心电图检查运动心电图检查结果阳性24例,其中2例出现心绞痛症状,24例均出现心电图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0.1 mV,无出现血压下降者。运动心电图诊断CHD的敏感性为62.9%,特异性为68.2%,阳性预测值为70.8%,阴性预测值为60%,准确性为65.3%。运动心电图与冠脉影像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尚可(κ=0.61)。运动心电图诊断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57%(8/14)、57.1%(4/7)、83.3%(5/6)。运动心电图中V5导联ST段压低诊断CHD的阳性预测值最高,为81.8%。结论运动心电图可作为RBBB患者筛查CHD的无创检测手段。运动心电图诊断冠脉三支病变的敏感性较高,各导联中V5导联ST段压低诊断CHD的阳性预测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运动心电图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诊断
下载PDF
房内传导阻滞者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观察
2
作者 黄瑄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9年第7期419-420,436,共3页
目的观察房内传导阻滞(IAB)冠心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IS)的危险因素。方法60例心电图存在IAB的窦性节律冠心病患者,均行头颅CT、超声心动图及颈部血管多普勒检查,同时回顾分析医疗记录以观察IS的发生以及可能与IS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 目的观察房内传导阻滞(IAB)冠心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IS)的危险因素。方法60例心电图存在IAB的窦性节律冠心病患者,均行头颅CT、超声心动图及颈部血管多普勒检查,同时回顾分析医疗记录以观察IS的发生以及可能与IS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阵发性房颤等的发生情况。并以55例非IAB的窦性节律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存在IAB的窦性节律患者IS发生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IS相关危险因素如年龄、高血压、阵发性房颤等也有显著关联。结论IAB可能是IS的一个危险因素,其有可能作为预测IS的临床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脑卒中 房内传导阻滞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运动心电图用于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史飞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S1期27-28,共2页
冠心病在美国以及部分发达国家排在死亡原因的首位,但是,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出现冠心病病死率呈现递减趋势,得益于那一时间段美国所采取的降低冠心病危险因素所作出的努力,大部分控制危险因素以及改进心肌梗死的治疗。2009年我国城市... 冠心病在美国以及部分发达国家排在死亡原因的首位,但是,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出现冠心病病死率呈现递减趋势,得益于那一时间段美国所采取的降低冠心病危险因素所作出的努力,大部分控制危险因素以及改进心肌梗死的治疗。2009年我国城市居民冠心病的病死率为94.96/10万,农村为71.27/万,城市高于农村,以男性居多。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抽烟、不合理的饮食(高脂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ST 冠心病 心电图 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运动心电图对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小凤 邓嘉敏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15-16,共2页
目的分析运动心电图对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度疑似冠心病、经静息心电图诊断为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老年患者,均给予运动心电图实验,在30天内进行冠状动... 目的分析运动心电图对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度疑似冠心病、经静息心电图诊断为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老年患者,均给予运动心电图实验,在30天内进行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作为"金标准",计算运动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32例患者均出现心电图ST段水平或成下降趋势,但下降程度>0.1mV,未出现血压下降症状。采用运动心电图检测冠心病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61.40%,准确性为71.7%,在运动心电图中的V5导联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为82.03%。结论运动心电图可作为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冠心病中无创检测方法,具有高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冠心病 运动心电图
下载PDF
右束支传导阻滞者次极量心电图负荷试验分析
5
作者 杨健 于小林 孙文琴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96-296,共1页
关键词 右束支传导阻滞 次极量心电图负荷试验 RBBB 体表心电图
下载PDF
因卒中住院的窦性节律患者中房间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以及有与无房间传导阻滞者的比较
6
作者 Ariyarajah V. Apiyasawat S. +1 位作者 Najjar H. 郭俊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7年第7期17-17,共1页
房间传导阻滞(IAB;P波≥110ms)与左房(LA)扩大及电机械功能异常具有强相关性,是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的强预测因素。虽然这些联系增加了血栓栓塞(即心源性卒中)的风险,但这一现象尚未被充分探讨。以2003年1月至200... 房间传导阻滞(IAB;P波≥110ms)与左房(LA)扩大及电机械功能异常具有强相关性,是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的强预测因素。虽然这些联系增加了血栓栓塞(即心源性卒中)的风险,但这一现象尚未被充分探讨。以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问因栓塞性卒中而入住综合医院神经科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66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者的IAB情况进行了评价,并将之分为有IAB者和无IAB者(对照)。然后回顾了这些患者的医疗记录以获得常见的并存病、卒中危险因素、高分辨率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报告以及此次因栓塞性卒中住院期间进行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传导阻滞 心源性卒中 住院期 窦性节律 发生率 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超声心动图检查 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右束支传导阻滞呈交替现象1例
7
作者 张玉荣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1期73-74,83,共3页
本文报道1例2017年6月19日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行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呈现窄、宽交替的规律,食管导联显示逆行P波(P-波)均隐埋在QRS波群中,RP间期≤70ms,且RR间期稳定无改变,反映右... 本文报道1例2017年6月19日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行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呈现窄、宽交替的规律,食管导联显示逆行P波(P-波)均隐埋在QRS波群中,RP间期≤70ms,且RR间期稳定无改变,反映右束支传导阻滞对心动过速无影响,进而表明房室结折返环路中无希氏束及心室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右束支传导阻滞 交替现象
下载PDF
左束支区域起搏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术后新发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8
作者 张永旭 王岳松 +4 位作者 杨达 董学滨 曹明勇 汪韶君 涂克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46-1850,共5页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LBBaP)对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NOAF)和心房高频事件(atrial high rate episodes,AHRE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84例行起搏治...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LBBaP)对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NOAF)和心房高频事件(atrial high rate episodes,AHRE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84例行起搏治疗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患者,根据心室电极位置分为LBBaP组(n=42)和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组(n=42)。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QRS波时限(QRSd)、心室起搏参数,并发症、脑卒中事件和NOAF、AHREs发生率。结果(1)LBBaP组术后NOAF、AHREs发生率均低于RVSP组(P<0.05)。(2)LBBaP组的p-QRSd短于RVSP组(P<0.05)。(3)两组患者心室起搏参数、并发症及脑卒中事件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右室起搏,LBBaP术后AHREs、NOAF的发生率较低,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束支区域起搏 右室起搏 心房颤动 心房高频事件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益气温阳活血中药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冠状T波及肺栓塞1例
9
作者 张笑涵 崔景润 +4 位作者 张振鹏 王师菡 李军 胡元会 杜柏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2期223-225,共3页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可导致心电图广泛前壁导联缺血性改变,合并有传导异常改变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却较为少见[1]。2021年欧洲心脏学会(ESC)指南中,将“不推荐可纠正的AVB患者接受起搏治疗”列为...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可导致心电图广泛前壁导联缺血性改变,合并有传导异常改变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却较为少见[1]。2021年欧洲心脏学会(ESC)指南中,将“不推荐可纠正的AVB患者接受起搏治疗”列为Ⅲ级推荐[1]。寻找PE后新发AVB病因并判定可逆性,对衡量老年患者群体起搏器植入风险与获益有重要临床意义。本例以温阳救急为要,采取中西医结合治法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肺栓塞 益气温阳活血 参附注射液
下载PDF
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10
作者 詹丹丹 王大英 张良洁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3期333-338,共6页
房室传导阻滞(AVB)是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其病因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其中获得性因素更为常见。近年来,对获得性AVB的病因学进行探讨发现,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冠心病、退行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风湿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浸润... 房室传导阻滞(AVB)是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其病因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其中获得性因素更为常见。近年来,对获得性AVB的病因学进行探讨发现,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冠心病、退行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风湿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浸润性疾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高钾血症等。因此,早期明确获得性AVB的病因至关重要,可为其治疗提供针对性策略,以改善预后。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更多获得性AVB病因的发现将会为其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 病因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新发持续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分析
11
作者 杜招娜 姜文博 +2 位作者 牟俊宇 俞成云 夏伟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00-504,共5页
目的 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术后新发持续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cLBBB)的相关危险因素及cLBBB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 目的 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术后新发持续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cLBBB)的相关危险因素及cLBBB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脏中心经股动脉行TAVR的78例主动脉瓣膜狭窄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TAVR术后至出院时是否发生cLBBB分为新发持续性cLBBB组(n=26)和非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组(n=52)。收集并比较2组病人的基线资料、生化检查指标、CT等影像检查结果、瓣膜和手术相关数据,以及6个月后病人的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VR术后新发持续性cLBBB的危险因素。结果 78例病人中,26例(33.3%)在TAVR术后出现持续性cLBBB。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存在的不完全性LBBB(OR=7.609, 95%CI:1.051~55.066)、植入瓣膜过大率≥17.25%(OR=1.096, 95%CI:1.017~1.181)及无窦侧瓣膜植入深度≥4.96 mm(OR=3.633, 95%CI:1.363~9.686)是TAVR术后新发持续性cLBBB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第6个月随访时,新发持续性cLBBB组有更高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16.0%比1.9%,P=0.02)。结论 术前不完全性LBBB、较高的植入瓣膜过大率及冠脉无窦侧瓣膜植入过深是影响TAVR术后持续性cLBBB发生的危险因素。新发cLBBB病人有更高的心力衰竭再住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左束支传导阻滞 影响因素 预后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新发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
12
作者 刘家乐 陈泽伟 +2 位作者 易岩峰 唐一瑞 方臻飞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探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新发传导阻滞(NOCD)的相关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对传导阻滞发生风险进行评估。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2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TAVR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重度主动脉瓣反流的184例患者,通过... 目的探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新发传导阻滞(NOCD)的相关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对传导阻滞发生风险进行评估。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2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TAVR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重度主动脉瓣反流的184例患者,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和影像数据库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病史、检查结果、影像图像等临床数据,测量人工瓣膜置入深度等传导阻滞相关数据,由专科医师对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CTA)、手术资料等进行数据的提取和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构建NOCD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结果以TAVR术后NOCD作为结局事件,184例患者分为NOCD组(57例)和非NOCD组(127例)。TAVR术后NOCD发生率为31.0%,单纯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TAVR术后NOCD发生率为63.6%(7/11)。NOCD组较非NOCD组的主动脉角度更大[(57.7±10.3)°比(52.0±9.0)°,P<0.001]、锚定区尺寸比更大[(129±28)%比(120±21)%,P=0.018]、人工瓣膜置入位置更深[(7.2±5.1)mm比(4.8±4.2)mm,P=0.001],并且单纯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比例更高[12.3%比3.1%,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动脉角度>54.5°(OR 3.78,95%CI 1.86~7.63,P<0.001)和人工瓣膜置入深度>5.7 mm(OR 3.39,95%CI 1.68~6.85,P<0.001)是TAVR术后NOC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了以主动脉角度>54.5°、人工瓣膜置入深度>5.7 mm和锚定区尺寸比>122.9%为变量的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709(95%CI 0.623~0.795),可预测TAVR术后NOCD。结论主动脉角度>54.5°和人工瓣膜置入深度>5.7 mm是TAVR术后NOC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传导阻滞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左束支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在老年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13
作者 田亮 唐恺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366-372,共7页
目的比较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和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治疗老年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6月因AVB于同济大... 目的比较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和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治疗老年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6月因AVB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256例患者(≥65岁)的临床资料,根据起搏方式将患者分为RVAP组(n=121)和LBBP组(n=135)。比较两组起搏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起搏参数(阈值、感知和阻抗)在术中、术后7 d、术后1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LBBP组患者术后QRS波群时限明显缩短(均P<0.001)。术后1年随访中,与RVAP组相比,LBBP组起搏术式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如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NT-proBNP表达水平(均P<0.05)。此外,LBBP组和RVAP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和起搏器依赖患者比例无显著差异(均P>0.05),但LBBP患者术后1年内再住院率显著降低(P=0.004)。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BBP起搏术式与老年AVB患者的再住院率有关(全部进入模式P=0.014,向前逐步回归模式P=0.010)。Kaplan-Meier累积事件曲线的比较显示RVAP和LBBP的累积再住院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3)。ROC曲线分析也揭示了不同起搏术式对老年AVB患者的再住院率有预测价值(P=0.011,AUC=0.703,灵敏度=0.857,特异度=0.550)。结论与传统RVAP相比,LBBP起搏术式治疗老年AVB患者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束支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老年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希氏束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脏结构学参数与功能学参数影响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黄琴 李奎 +3 位作者 王建灵 周红 钟惠 朱正芬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究希氏束起搏(HBP)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心脏结构学参数与功能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4例AVB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HBP组和RVAP组各52例,HBP组行HBP治疗,RVAP组行RVAP治疗,比较两组术前... 目的:探究希氏束起搏(HBP)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心脏结构学参数与功能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4例AVB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HBP组和RVAP组各52例,HBP组行HBP治疗,RVAP组行RVAP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心脏结构学参数、心脏起搏参数、心率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QRS时限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前后心脏结构学参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心脏起搏阈值、R波幅度、电极阻抗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前、术后1个月,两组HR、SV、CI、LVEF、QRS时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6个月,HBP组HR、SV、CI、LVEF显著高于RVAP组(均P<0.05),RVAP组QRS波时限显著低于HBP组(P<0.05);结论:HBP对AVB患者的电-机械同步性优于RVAP,近期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起搏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结构学 心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左束支起搏与右心室起搏的临床对照研究
15
作者 潘非非 张冰航 +1 位作者 车星星 王睿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2070-2073,共4页
目的:比较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右心室起搏(RVP)与左束支起搏(LBBP)的起搏特点及起搏参数长期稳定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4月—2023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需要植入起搏器的房室传导阻滞病人,25例病人接受了RVP,作为RVP组,... 目的:比较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右心室起搏(RVP)与左束支起搏(LBBP)的起搏特点及起搏参数长期稳定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4月—2023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需要植入起搏器的房室传导阻滞病人,25例病人接受了RVP,作为RVP组,另外25例病人接受了LBBP,作为LBBP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电极放置及透视时间、QRS间期、术中及随访时心室导联参数。结果:50例病人均成功完成起搏器植入。LBBP组术后QRS间期较术前明显缩短(P<0.01),而RVP组术后QRS间期呈现增加趋势(P<0.05),且RVP组术后QRS间期较LBBP组延长(P<0.01)。术中LBBP组起搏阈值低于RVP组[(0.83±0.25)mV与(1.33±0.61)mV,P<0.01],R波振幅明显升高[(10.8±5.3)mV与(6.9±3.4)mV,P<0.01],两组起搏阻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BBP组手术时间和透视持续时间明显长于RVP组(P<0.01)。在随访过程中,RVP组与LBBP组起搏参数都保持稳定。结论:与RVP相比,LBBP具有更低的起搏阈值、更高的R波振幅和更短的QRS时间来实现更接近生理传导的起搏,表明LBBP是房室传导阻滞病人的一种生理起搏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 左束支起搏 右心室起搏 生理起搏
下载PDF
神经传导阻滞与神经节苷脂抗体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中的评估价值
16
作者 张凯华 杨硕 卜淑芳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阻滞(CB)与神经节苷脂抗体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并诊断为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AMAN)为AMAN组或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阻滞(CB)与神经节苷脂抗体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并诊断为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AMAN)为AMAN组或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为AIDP组的患者共3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及神经电生理特点,并比较两组伴或不伴神经CB及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在最高的Hughes评分和4周后Hughes评分下降的差异。结果本研究34例患者中AMAN 20例、AIDP 14例。AMAN组患者中有6例出现可逆性神经CB,与无神经CB的AMAN患者及伴神经CB的AIDP患者相比,Hughe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中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13例,其中AMAN 8例,AIDP 5例。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Hughes评分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可逆性神经CB的AMAN患者临床恢复可能更快,优于不伴神经CB的AMAN患者及伴神经CB的AIDP患者。神经节苷脂抗体与GBS疾病短期预后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神经节苷脂抗体 神经传导阻滞 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 Hughes评分
下载PDF
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自身抗体相关的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高义朋 邓又斌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自身抗体相关的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与母体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抗体阳性均相关,该病病情进展迅速,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患儿死亡率较高,大多患儿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早期准确诊断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 自身抗体相关的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与母体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抗体阳性均相关,该病病情进展迅速,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患儿死亡率较高,大多患儿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早期准确诊断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自身抗体对心脏的影响、自身抗体相关的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发病特点和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抗体 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抗体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凯凯 张佩玉 杨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发病率逐年增加,给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RBBB)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病变,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ACS合并RBBB发病率高、缺血程度重、并发...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发病率逐年增加,给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RBBB)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病变,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ACS合并RBBB发病率高、缺血程度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了解ACS合并RBBB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可以尽早行再灌注治疗,挽救患者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束支传导阻滞 急性冠脉综合征 死亡率
下载PDF
服用藏药后导致急性III°房室传导阻滞1例
19
作者 阿桑 达娃次仁 《西藏医药》 2024年第3期158-159,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系藏族男性,42岁,以“胸闷、呼吸困难8天,加重3天”为主诉入院。8天前到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4910m)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不伴有咳嗽、咯痰、发热,亦无心慌、胸痛、晕厥等。予以吸氧对症后上述症状较前好转,6天前开始自行... 1临床资料患者系藏族男性,42岁,以“胸闷、呼吸困难8天,加重3天”为主诉入院。8天前到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4910m)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不伴有咳嗽、咯痰、发热,亦无心慌、胸痛、晕厥等。予以吸氧对症后上述症状较前好转,6天前开始自行口服藏药(上午:十一味维命丸;中午:十八味檀香丸;晚上:八位沉香散),规律口服3天后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 呼吸困难 胸痛 沉香散 晕厥 临床资料 高海拔地区
下载PDF
肘部尺神经传导阻滞的康复
20
作者 夏俊文(译) 夏楠(审) 《中国康复》 2024年第1期51-51,共1页
在外周神经受压后,运动和感觉缺损可能是由于轴突功能障碍、传导阻滞或两者兼而有之。这项研究描述了一组肘部尺神经病变(UNE)患者传导阻滞恢复的临床和神经电诊断特征。研究人员在2018年1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从神经电诊断实验室中招募... 在外周神经受压后,运动和感觉缺损可能是由于轴突功能障碍、传导阻滞或两者兼而有之。这项研究描述了一组肘部尺神经病变(UNE)患者传导阻滞恢复的临床和神经电诊断特征。研究人员在2018年1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从神经电诊断实验室中招募符合条件的受试者。这些受试者之前接受过神经电诊断评估,证实UNE并出现传导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阻滞 神经受压 诊断评估 诊断特征 受试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