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典籍注释对语言传意研究的拓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杜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6-140,共5页
典籍注释是注释家运用书面语言,把典籍中的意义进行了一次转换(传、注)或二次转换(疏)传递给多数读者理解的语言行为,也是古代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复杂传意行为。古代学者对注释传意的沟通功能、对注释传意与语境的依赖关系、对注释传... 典籍注释是注释家运用书面语言,把典籍中的意义进行了一次转换(传、注)或二次转换(疏)传递给多数读者理解的语言行为,也是古代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复杂传意行为。古代学者对注释传意的沟通功能、对注释传意与语境的依赖关系、对注释传意的各种表达体式、对所传之意与文本之意二者的关系以及形成之原因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研究。将典籍注释纳入语言传意研究的轨道,可拓展目前语言传意研究以言语交际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局面,使古代与现代相沟通,传统与现代相辉映,既使中国语言传意研究在国际化的轨道上不断向前发展,又不失其本土化、民族化的基本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典籍注释 语言符号 传意过程
下载PDF
语言传意视角下典籍注释活动的特质 被引量:1
2
作者 杜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9-164,共6页
语言传意研究将语言使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打破了语言本体研究静态性、自足性的特点。从语言传意的角度分析古代典籍注释活动,既可为传统训诂学的发展带来活力,又可使语言传意研究拓展到典籍注释传意活动的新领域。典籍注释是注释者... 语言传意研究将语言使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打破了语言本体研究静态性、自足性的特点。从语言传意的角度分析古代典籍注释活动,既可为传统训诂学的发展带来活力,又可使语言传意研究拓展到典籍注释传意活动的新领域。典籍注释是注释者运用文字符号所进行的结构更为复杂、传意过程更为独特、传意结果更为多样的语言传意活动。它以文字符号作为历时传意的介质,形成典籍作者、典籍注释者、注本读者三个传意单位,由典籍作者、典籍文本、语言文字、注释者、注释文本、注本读者、语境7个要素组成,经过理解与解释两个过程,形成了信息不断累积的单向传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典籍注释 注释者 注释文本 传意过程 结果
下载PDF
传意需要与港澳新词 被引量:17
3
作者 程祥徽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0-205,共6页
人的生命每分每秒都在变化,只不过当事人觉察不到而已。两个相亲相爱的朋友别后重逢,分隔时间短者常贺对方"发福了";离别时间长者甚至惊呼:"要是在大街上踩了你的脚还不知道是你哩!"语言的生命如同放大了的人生,每... 人的生命每分每秒都在变化,只不过当事人觉察不到而已。两个相亲相爱的朋友别后重逢,分隔时间短者常贺对方"发福了";离别时间长者甚至惊呼:"要是在大街上踩了你的脚还不知道是你哩!"语言的生命如同放大了的人生,每时每刻都在变迁,永远保持运动的形态:某些词语出现的机会在逐渐减少,某些新的成分却不知不觉地潜入语言的库存,甚至个别完全不通情理的词语莫名其妙地充斥于广大地区。语言的变异现象积攒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它们有可能在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年龄的人群之间形成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语言 社会语言学 新词语 传意过程 港澳新词 语言学家 现代汉语 成分 不同地区 粤语
原文传递
论典籍注释的传意性 被引量:8
4
作者 杜敏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7-144,共8页
典籍注释是注者运用书面语进行的单向性一度转换传意或二度转换传意的行为。此行为包括作者、注释者、注本读者三个基本构成单位,由典籍作者、典籍文本、注者、注释文本、注本读者、语言文字、传意的环境七个要素构成。典籍注释具有传... 典籍注释是注者运用书面语进行的单向性一度转换传意或二度转换传意的行为。此行为包括作者、注释者、注本读者三个基本构成单位,由典籍作者、典籍文本、注者、注释文本、注本读者、语言文字、传意的环境七个要素构成。典籍注释具有传意的异时性、沟通性、复杂性、传意转换性、所传信息多样性、语种单一性、行为主动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注释 传意过程 注释者 注释文本
原文传递
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特点 被引量:4
5
作者 于成鲲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2-44,共3页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文体。就其性质来说 ,它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 ,记录着我国现代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年轮 ,具有鲜明突出的特点 ,值得写作界学者探讨研究。
关键词 政治工作报告 传意过程 工作总结 调查报告 咨询报告
下载PDF
Empresses and Buddhism in Japan in VI-VIII cc
6
作者 Elena Lepekhova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16年第1期53-59,共7页
The basic problem of given paper is a role of women-empresses in the process of spreading Buddhism in Japan during VI-VIII cc. There are many evidences that during the process of spreading Buddhism in the Far East and... The basic problem of given paper is a role of women-empresses in the process of spreading Buddhism in Japan during VI-VIII cc. There are many evidences that during the process of spreading Buddhism in the Far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the principles of Buddhist doctrine became a part of the state ideology in many cases due to the patronage of the powerful laywomen. In Japan, thanks to the activity of empresses Suiko (597-628), Jito (645-703) and Koken (718-770). Buddhism could integrate into the system of traditional religion Shinto, developing further into Shinto-Buddhist syncretism. During the reign of Suiko about a hundred of the Buddhists, temples have been constructed through all the country and a system of religious bureaucracy "Sogo" was founded. Empress Jito took part in religious reforms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VII century and sent Buddhist missionaries to the local aborigines haya to and emishi. Empress Koken after the death of her father-emperor Shomu continued his policy to constructing the state ideology on the basis of Buddhism and was the first ruler in the history of early-medieval Japan, who permitted Buddhists to take part in the Shinto ceremonie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role of empresses in spreading of Buddhism in Japan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of religious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in Ja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HISM JAPAN Suiko Jito Koken "Sogo" hayato emishi Shomu SHINTO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