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8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陵琴派的艺术特色及其当代呈现——就“非遗传承人桂世民古琴艺术”的访谈
1
作者 戴欣佚 刘承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对传承人掌握的精湛技艺及其对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做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开始试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对传承人掌握的精湛技艺及其对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做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开始试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2015年,在试点的基础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全面启动该项工作。2022年,古琴艺术(金陵琴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桂世民记录工作正式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琴派 国家图书馆 代表性传承人 当代呈现 非遗传承人 传递者
下载PDF
学者与传承人融合的创新之道——评韦秀玉、王子怡新著《荆楚刺绣的传承创新》
2
作者 孙正国 李素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荆楚刺绣作为传统美术类非遗的代表性项目,面临着传承后继乏人、创新转化不足等困境。以汉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子怡的传承实践为个案,韦秀玉教授经过多年的专业调查与理论研究并拜师王子怡,历五年之功,合作完成新著《荆楚刺绣的传承创... 荆楚刺绣作为传统美术类非遗的代表性项目,面临着传承后继乏人、创新转化不足等困境。以汉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子怡的传承实践为个案,韦秀玉教授经过多年的专业调查与理论研究并拜师王子怡,历五年之功,合作完成新著《荆楚刺绣的传承创新》,为荆楚刺绣的活态传承与当代转化,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与可行性方案。作者在湖北行政区的历史源流和文化空间语境下,运用艺术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跨学科方法,将历时性艺术演变与共时性社会心理、国家政策与大众文化消费结合起来,重点研究荆楚刺绣的创新性发展策略和服务当代的生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消费 跨学科方法 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创新 创新性发展 当代转化 荆楚 艺术演变
下载PDF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律保护制度运行检视与本土化构建
3
作者 黄捷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8,共1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关键举措之一。在实践中,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无人”,并呈现传承人的断层危机、传承人欠缺自主品牌的保护意识、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次创造的能力较弱和特色保护机制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关键举措之一。在实践中,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无人”,并呈现传承人的断层危机、传承人欠缺自主品牌的保护意识、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次创造的能力较弱和特色保护机制缺失等现象,亟须予以解决。现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欠缺理性构建、传承人难以获得知识产权保护、传承人获得利益分享的空间受限和现行法对传承人的保护不完备等问题凸显出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的不足。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律保护制度运行实践,可以通过厘清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突破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范围、探索本土化的利益分享制度和完善传承人保护制度的本土化设计等举措,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保护 利益平衡 知识产权
下载PDF
数字环境下非遗传承人档案的体系构建与传播策略
4
作者 陈黎 韩英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185,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国家级“活态文化名片”,加强传承人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对于促进非遗活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立足数字环境,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非遗传承人档案的内涵特点、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国家级“活态文化名片”,加强传承人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对于促进非遗活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立足数字环境,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非遗传承人档案的内涵特点、体系构建、传播策略等问题。融合新时代技术构建一体化的传承人档案体系,能够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在传播策略上,坚持数智化、协同化传播模式,打造属于新时代的沉浸式体验、全媒体传播的格局,并提出优化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的具体路径,能够为传承人档案事业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档案 数字环境 体系构建 传播策略
下载PDF
珞巴族“阿巴达尼始祖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林东访谈
5
作者 马宁 《文化遗产》 2024年第4期152-158,F0002,I0001,共9页
传承人简介:林东(1948-2021),男,珞巴族,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才召村村民,既是一名优秀的猎人,又是珞巴族“阿巴达尼始祖传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一生见证了珞巴族民众翻身解放的全过程,也全身心参与到国家为保护珞巴... 传承人简介:林东(1948-2021),男,珞巴族,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才召村村民,既是一名优秀的猎人,又是珞巴族“阿巴达尼始祖传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一生见证了珞巴族民众翻身解放的全过程,也全身心参与到国家为保护珞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为传承珞巴族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祖传说 珞巴族 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巴达尼 米林县 西藏自治区 林芝市
下载PDF
哈尼《四季生产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朱小和及其徒李有亮访谈
6
作者 于敏 《文化遗产》 2024年第1期151-158,I0003,共9页
传承人简介朱小和,男,哈尼族,1940年9月出生,云南红河州元阳县攀枝花乡洞浦村人。朱小和没有受过学校教育,靠口传心授学习和传承哈尼哈吧。他是哈尼哈吧(古歌)最著名的歌手,目前整理出版的哈尼古歌作品几乎都由他演唱,如《哈尼族古歌》... 传承人简介朱小和,男,哈尼族,1940年9月出生,云南红河州元阳县攀枝花乡洞浦村人。朱小和没有受过学校教育,靠口传心授学习和传承哈尼哈吧。他是哈尼哈吧(古歌)最著名的歌手,目前整理出版的哈尼古歌作品几乎都由他演唱,如《哈尼族古歌》《哈尼阿培聪坡坡》《窝果策尼果》等。《四季生产调》属于哈尼哈吧的一个篇章,是朱小和演唱的众多哈尼古歌之一。2007年6月,朱小和成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季生产调》的代表性传承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性传承人 哈尼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阳县 云南红河州 古歌 国家级非遗 攀枝花
下载PDF
非遗传承人保护的多重困境及路径选择——以左权小花戏传承人群体为讨论中心
7
作者 郭俊红 王平 《晋中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8-64,共7页
传承人应是非遗保护的关键与核心。随着现代性因素的嵌入,左权小花戏的乡土特质不断解构,传统文化空间逐步萎缩,人的生存与艺术的传承矛盾加剧。民众审美取向的转变加速了传承人群体的文化质疑,并催生出许多复杂状况。在此状况下对于非... 传承人应是非遗保护的关键与核心。随着现代性因素的嵌入,左权小花戏的乡土特质不断解构,传统文化空间逐步萎缩,人的生存与艺术的传承矛盾加剧。民众审美取向的转变加速了传承人群体的文化质疑,并催生出许多复杂状况。在此状况下对于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应以“赋权”为中心,构筑社区、教育、经济、空间及地方政策的“活态”多方联动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左权小花戏 传承人 传承困境 路径选择
下载PDF
苏州“香山帮”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培养探究
8
作者 谢兰曼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8期57-59,共3页
本文通过对“香山帮”营造技艺传承人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现阶段便于落实的角度,提出了“香山帮”营造技艺传承的对策,指出了要以学校培养为主战场,在政府主导下,校、企、社会等多方合力,打通传承人培养的渠道、打造传承人... 本文通过对“香山帮”营造技艺传承人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现阶段便于落实的角度,提出了“香山帮”营造技艺传承的对策,指出了要以学校培养为主战场,在政府主导下,校、企、社会等多方合力,打通传承人培养的渠道、打造传承人培养的保障系统、营造好传承人培养的社会环境,从而更好地传承这一技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香山帮”营造技艺 传承人 培养
下载PDF
非遗进校园背景下蟳埔女服饰“校园传承人”培养实践研究
9
作者 郑晓敏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6-68,共3页
非遗进校园是我国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通过培养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人,将非遗文化与教育相融合,既丰富了校园教学的资源,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培养源源不断的新人才,还能够对非遗传承加以创新,产生新的效果。在非遗进校园的背景下,福... 非遗进校园是我国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通过培养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人,将非遗文化与教育相融合,既丰富了校园教学的资源,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培养源源不断的新人才,还能够对非遗传承加以创新,产生新的效果。在非遗进校园的背景下,福建泉州丰泽蟳埔女服饰传承也可以采取新的方式,培养蟳埔女服饰的校园传承人。从蟳埔女服饰的历史底蕴和特点出发,分析培养蟳埔女服饰校园传承人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分析培养蟳埔女服饰校园传承人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校园传承人培养策略,目的在于深入推进蟳埔女服饰这一非遗文化在校园的传承发展,同时提高蟳埔女服饰的传承保护效果,让其在新时代再度焕发出新的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进校园 蟳埔女 校园传承人
下载PDF
加强民俗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能力建设的思考--基于福建省民俗类非遗传承人的调研
10
作者 陈祖英 《非遗传承研究》 2024年第3期27-31,共5页
非遗传承人是传承和延续非遗的基础,其能力建设是确保非遗生命力的重要保证。非遗传承人能力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传承人个体、组织机构和环境的建设。当前福建省民俗类非遗传承人的能力建设存在诸如传承人自身内生动力不足、非遗保护单... 非遗传承人是传承和延续非遗的基础,其能力建设是确保非遗生命力的重要保证。非遗传承人能力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传承人个体、组织机构和环境的建设。当前福建省民俗类非遗传承人的能力建设存在诸如传承人自身内生动力不足、非遗保护单位不重视等问题。文章建议从制度保障、组织支持、个人完善三个方面共同促进民俗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类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 能力建设
下载PDF
为了“罗”,只为“罗”——访非遗“吴罗织造”技艺传承人朱立群大师
11
作者 《江苏丝绸》编辑部 《江苏丝绸》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1,F0003,共3页
一篇《中国传统纱罗织物的创新探讨——以苏罗为例》论文让我们对作者——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吴罗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立群有了一定的了解,继而产生了好奇——为什么他对“罗”织物拥有如此的坚持?5月底,本刊编辑走进苏州市锦达丝... 一篇《中国传统纱罗织物的创新探讨——以苏罗为例》论文让我们对作者——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吴罗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立群有了一定的了解,继而产生了好奇——为什么他对“罗”织物拥有如此的坚持?5月底,本刊编辑走进苏州市锦达丝绸有限公司纱罗技艺馆采访朱立群大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纱罗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 技艺传承人 代表性传承人 朱立 织造技艺 创新探讨 丝绸
下载PDF
非遗传统技艺传承人“四圈共生”模式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天一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1期86-97,I0004,I0005,共14页
非遗的传统技艺传承人(以下简称“传承人”)在机械复制时代、后机械复制时代面临不同以往的挑战与机遇,理应探索更多更好的传承传统技艺的方法和理念,而社会共生理论不失为一种发展传承传统技艺的重要理论参照系,即现时代传承人生存于... 非遗的传统技艺传承人(以下简称“传承人”)在机械复制时代、后机械复制时代面临不同以往的挑战与机遇,理应探索更多更好的传承传统技艺的方法和理念,而社会共生理论不失为一种发展传承传统技艺的重要理论参照系,即现时代传承人生存于个体无法脱离他者的共生系统之中,基本处在但也不限于处在家庭(家族)共生圈层、族群共生圈层、机械复制共生圈层、网络共生圈层的“四圈共生”里,同时也处在“斥”“补”相应、“危”“机”并存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共生“作用力”之中。倘能发挥诸多关系因子之效能,将会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技艺传承人 非遗 技艺传承 社会共生
下载PDF
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辨治绝经前后诸证用药规律研究
13
作者 杜子琪 陈慕镟 +2 位作者 陈怡 曾蕾 廖慧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632-1640,共9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辨治绝经前后诸证的思路与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门诊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医案,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对病案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辨治绝经前后诸证的思路与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门诊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医案,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对病案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医案191份,处方191首,涉及中药160味。四诊信息及证型统计显示,绝经前后诸证的病机以本虚为主,正虚失调,枢机不利,多脏受累,其中肝肾阴虚证最为常见。出现频次≥40次的高频中药有26味,居前5位的中药为百合、党参、山茱萸、白芍、熟地黄。药物的性味以甘平为主,多入肝、心、肾、脾经。关联规则分析共获得15对高置信度药物组合;高频中药的聚类分析得到5类核心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揭示了以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百合、酸枣仁、丹参、珍珠母为主的核心处方。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为女贞子-山茱萸及女贞子-丹参。【结论】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以滋养肝肾为切入点,兼养心安神、益气健脾、和解枢机,用药以“甘淡平补”为主,遣方用药与罗元恺教授之学术思想一脉相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后诸证 岭南罗氏妇科 罗元恺 当代传承人 滋养肝肾 养心安神 益气健脾 和解枢机 数据挖掘
下载PDF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的逻辑机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文文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6-124,共9页
我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同步启动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在实践层面取得显著成效。从深层理论角度探究,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后发外生型”特征是其内在原因,历史条件所致的“中学为体,... 我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同步启动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在实践层面取得显著成效。从深层理论角度探究,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后发外生型”特征是其内在原因,历史条件所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华民族的新发展时期亟待凝聚民族经验、民族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倡导的文化多样性为其提供了外在契机。在高校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活态化传承原则,邀请传承人进课堂是有效途径与重要抓手。传承人的“具身性”特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隐性知识”是根本原因,也是原则方法,同时构成双重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高校职能 课堂教学 活态传承
下载PDF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体系初探
15
作者 姜琦 张毅宏 顾振茹 《发展》 2024年第5期83-88,共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传承发展的关键因素,是重要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甘肃历史悠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作品承载了甘肃历史脉络厚重的文化底蕴及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等独特的地域特点。本文分析了甘肃非物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传承发展的关键因素,是重要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甘肃历史悠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作品承载了甘肃历史脉络厚重的文化底蕴及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等独特的地域特点。本文分析了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传承非遗过程中的困境及问题,并就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保护体系建设,改善教育传承活动的主体环境条件,开创多种传承方式培训,加强非遗科研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参与数字化管理等多方面给出建议和改进方法,希望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推动甘肃文化发展,促进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性传承人 公共文化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元融合 教育传承 数字化管理 传承方式 法律保护体系
下载PDF
体教融合背景下传统武术传承人培养的问题审视及推进路径
16
作者 邢文涛 白晋湘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6,共8页
培养手艺人,何愁“守艺人”,解决好传承人培养问题是推动传统武术现代化传承的迫切需求。通过文献研究、田野反思等以非遗保护纳入体教融合政策为逻辑起点,审视传统武术传承人的培养困境,构建培养体系,并提出推进路径。研究认为传统武... 培养手艺人,何愁“守艺人”,解决好传承人培养问题是推动传统武术现代化传承的迫切需求。通过文献研究、田野反思等以非遗保护纳入体教融合政策为逻辑起点,审视传统武术传承人的培养困境,构建培养体系,并提出推进路径。研究认为传统武术传承人培养纳入现代教育体系是中国式“体”与“教”融合的探索,是教育理性的回归。而面对传承人培养存在制度贯通不畅、资源转换受阻和育人协同离散的困境,应构建活态化的人才培养链和以“师资+课程+平台”为保障的融合互嵌的育人体系;并提出构建引导性协同机制为引领,打造“双循环”育人渠道为主线,彰显系统化课程育人的要素支撑,以建设高质量师资与平台为保障,践行规范化考评机制为牵引的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传统武术 传承人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近20年传统医药类非遗传承人研究:回归到“人”的探索
17
作者 周春雨 孙正国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存续中居于核心位置,保护传承人是保护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近20年的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关注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保护、教育等方面。然而,在“物本观... 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存续中居于核心位置,保护传承人是保护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近20年的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关注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保护、教育等方面。然而,在“物本观”非遗保护语境中进行的学术研究,并不能有效激发传承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今后的传统医药类非遗传承人研究,可以进入传承人的内心世界,激活传承人对传统医药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促进传承人对传统医药核心价值和核心文化的把握,以推动传承人现代化与非遗创造性转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医药 传承人保护 口述志 研究述评
下载PDF
道明竹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赵思进访谈
18
作者 赵芸 《文化遗产》 2024年第2期150-158,共9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根据工艺可分瓷胎竹编、立体竹编和平面竹编三类,其中提篼、双合青、花篼、小货等日用器具是立体竹编的代表。本文是对道明竹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思进的口述访谈,通过赵思进早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根据工艺可分瓷胎竹编、立体竹编和平面竹编三类,其中提篼、双合青、花篼、小货等日用器具是立体竹编的代表。本文是对道明竹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思进的口述访谈,通过赵思进早年习艺博采众长、70年代发展外贸创汇、80年代援外弘扬竹编、90年代创样开辟市场、2011年后著书传承技艺的从艺经历展现道明竹编近80年的发展历程,并对道明竹编的技法进行了介绍。希望通过客观详实的传承人访谈来反映道明竹编的传承发展状况,把握其制作工序、技艺特点,为其保护、传承、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明竹编 非遗传承人 发展历程 传承状况 技艺特征
下载PDF
论马街书会非遗传承人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凤琴 景丽亚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马街书会绵延七百年不绝,素有“一日能听千台戏,三天看破万卷书”的美誉。然今日的马街书会却因说书艺人老龄化、生活水平不高、社会认可度低、经济回报少等导致传承人数不断减少。为避免古老的艺术瑰宝因传承乏力而日渐式微,应着力改... 马街书会绵延七百年不绝,素有“一日能听千台戏,三天看破万卷书”的美誉。然今日的马街书会却因说书艺人老龄化、生活水平不高、社会认可度低、经济回报少等导致传承人数不断减少。为避免古老的艺术瑰宝因传承乏力而日渐式微,应着力改善马街书会传承人在非遗文化保护工作中的弱势地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高校教育支撑,注重多部门联合,利用数字传承优势,汇聚多方力量做好育种蹲苗工作,为马街书会种好青少年传承发展“试验田”,壮大文化传承接班人,实现书会故事讲述的生生不息、薪火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街书会 非遗 传承人 保护
下载PDF
关于传统手工技艺项目传承人认定机制的思考——以竹泓木船制造技艺传承群体为例
20
作者 刘畅 臧俞林 《艺术科技》 2024年第7期50-53,共4页
目的: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是文化延续和发展的重要一环,竹泓木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文化产业化的带动下,竹泓木船制造技艺发展较好,规模较大,具有手工技艺与多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文章以竹泓... 目的: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是文化延续和发展的重要一环,竹泓木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文化产业化的带动下,竹泓木船制造技艺发展较好,规模较大,具有手工技艺与多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文章以竹泓木船制造技艺传承群体为例,探析传统手工技艺项目传承人认定机制方面出现的问题。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访谈,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分析竹泓木船制造技艺传承群体的现状。基于此,分析我国传统手工技艺项目传承人认定机制存在的问题,对认定机制的发展完善提出建议。结果:从竹泓木船制造技艺传承历史脉络和发展现状着手,根据竹泓镇相关负责人和木船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提供的口述材料,多角度分析对比,探索得出传统手工技艺项目传承人认定机制出现了代表性传承人断层、传承群体的集体认定缺乏、传承人对技艺传承认知模糊等问题。结论:文章研究发现,通过加强传承人认定机制的调查与评审、改进传承群体的协同发展模式、增强传承群体的传承意识等,有益于完善传统手工技艺项目传承人认定机制,推动“非遗”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手工技艺项目 认定机制 传承人 竹泓木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