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政策中“群体性”的缺失 被引量:20
1
作者 杨征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93,共5页
现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质是保护"代表性个体传承人"的政策,重点突出了"传承人个体",缺乏对"传承人群体"的关注。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具有的&qu... 现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质是保护"代表性个体传承人"的政策,重点突出了"传承人个体",缺乏对"传承人群体"的关注。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具有的"群体性"特征,应采取如下措施加强保护:加强基础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提高政策的科学化水平;扩大"代表性传承人"的内涵,使其既包括"传承人个体",也包括"传承人群体",并在政策表达上予以确定;从观念认识和政策表达上提高对"一般性传承人"的认同和重视程度;消除"代表性传承人"的"独占"地位,打破"政策垄断";设置适合的考核评估标准,督促"代表性传承人"在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参与者等方面有所作为,积极营造"群体传承"的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 群体 传承人群体
下载PDF
地方高校介入云南壮剧民间传承群体开展社会保护教育的个案服务实践——边疆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之四)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萍 许六军 《文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7,共7页
作为具有科研优势和服务优势的地方公共教育机构,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保护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级科研课题为依托,对地方高校介入云南壮剧民间土戏传承者群体开展的校外社会教育服... 作为具有科研优势和服务优势的地方公共教育机构,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保护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级科研课题为依托,对地方高校介入云南壮剧民间土戏传承者群体开展的校外社会教育服务过程实践进行探索研究,以便通过社会教育服务方案设计和服务方法运用等方面的实践,为地方高校服务遗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教育服务模式研究积累相关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教育进云南壮剧传承人群体 地方高校 校外社会教育服务 国家级非遗
下载PDF
湘西州“非遗”传承人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冬 《今古文创》 2021年第1期76-78,共3页
湘西州非遗资源丰富多样,现行对传承人的保护以"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为主。但湘西州除了拥有众多个人传承色彩鲜明的项目之外,还有众多特征明显的群体性项目。而这些依靠团体或群体合作的非遗项目,如果仅仅依赖个人的力量... 湘西州非遗资源丰富多样,现行对传承人的保护以"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为主。但湘西州除了拥有众多个人传承色彩鲜明的项目之外,还有众多特征明显的群体性项目。而这些依靠团体或群体合作的非遗项目,如果仅仅依赖个人的力量将无法顺利传承。所以,湘西州单一针对个人传承人的认定方式,不适于当前非遗存续传承的现实状况。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分析湘西州钢火烧龙这一民俗的"个体"与"群体"关系,并通过借鉴同属亚洲地区的日、韩"非遗"传承人保护政策历史经验,提出完善湘西州"传承群体"认定与保护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人个体 传承人群体
下载PDF
黑龙江渤海靺鞨绣的历史发源及传承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第5期97-101,共5页
目前,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刺绣中的“渤海靺鞨绣”历史发源存有两种观点,即“渤海靺鞨绣起源于唐代渤海国”及“因满族起源于靺鞨故将渤海靺鞨绣称为满族古刺绣法”。通过文献研究、实物考证、专家采访等研究提出:渤海靺鞨绣起... 目前,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刺绣中的“渤海靺鞨绣”历史发源存有两种观点,即“渤海靺鞨绣起源于唐代渤海国”及“因满族起源于靺鞨故将渤海靺鞨绣称为满族古刺绣法”。通过文献研究、实物考证、专家采访等研究提出:渤海靺鞨绣起源于满族先祖粟末靺鞨人的民间刺绣;渤海靺鞨绣的发源地是唐代渤海国都城上京龙泉府;渤海靺鞨绣是满、汉文化交融后的文化产品;渤海靺鞨绣的工艺传承呈现历史传承人不明确而近几代传承人比较明确等观点。以此对渤海靺鞨绣历史发源及传承脉络给予明确佐证。另外,根据对渤海靺鞨绣传承人群体的信息采集分析,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渤海靺鞨绣的系统性研究和理论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靺鞨绣 民间刺绣 发源 传承人群体
下载PDF
文本、语境及人:浙南鼓词研究的地方话语——评刘秀峰《瓯江鼓词:流逝中的乡音》
5
作者 孟令法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38-143,148,共7页
鼓词是浙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虽有不同的内部分类,但均属区域民众的生活艺术。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鼓词研究需同保护相协调。不论是文本研究还是语境研究,都离不开对“人”的观照,而这其中所蕴含的地方性知识则是全面理解鼓词艺术的... 鼓词是浙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虽有不同的内部分类,但均属区域民众的生活艺术。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鼓词研究需同保护相协调。不论是文本研究还是语境研究,都离不开对“人”的观照,而这其中所蕴含的地方性知识则是全面理解鼓词艺术的核心因素。就目前所见,鼓词研究多见于单篇论文,而刘秀峰教授所著《瓯江鼓词:流逝中的乡音》则从口述史角度,对鼓词的历史、传承人群、信仰生活(语境)以及文本等诸多方面做出探索,是站在鼓词研究最前沿的一部新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词 文本 传承人群体 地方性知识 话语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