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的流行及监测
1
作者 石琦 韩俊 董小平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6-298,共3页
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脑病,潜伏期长,100%病死率,目前已经在人类以及20余种动物中发现有自然发生或感染的TSE。人类的TSE,包括克... 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脑病,潜伏期长,100%病死率,目前已经在人类以及20余种动物中发现有自然发生或感染的TSE。人类的TSE,包括克.雅病(Creutzfeldt-Jacob disease,CJD)、致死性家族型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FFI)、GSS综合征(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 syndrome,GSS)、库鲁病(Kuru)及变异型CJD(variant CJD,vCJ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人类 监测 中枢神经系统 GSS综合征 退行 TSE 潜伏期
原文传递
朊病毒病与尿制品传播研究进展
2
作者 景媛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162-164,共3页
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s)也称为朊病毒病(prion diseases),是一类可感染人类和多种动物罕见的致死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根据疾病的来源不同,朊病毒病可分为自发性、遗传性和医源... 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s)也称为朊病毒病(prion diseases),是一类可感染人类和多种动物罕见的致死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根据疾病的来源不同,朊病毒病可分为自发性、遗传性和医源性三种形式.目前,Prion疾病以每年1~1.5例/百万人口的速度在全球迅速扩展,自从英国国家克雅氏病监测组织(NCJDSU)1996年首次报告新型变异型克雅氏病(variant creutzfeldt-iakob disease,vCJD),并通过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证实vCJD极有可能是由于食用了被疯牛病(BSE)污染的产品而引起的,医学界关于vCJD是否通过尿制品传播的问题一直在争论.2007年Gregori和Murayama首次证明羊瘙痒症仓鼠的尿液含有检测水平的PrPSc,进一步经颅内接种裸鼠可诱导其产生TSEs症状.随着全球确诊的vCJD患者的增加以及临床上尿源性促性腺激素制剂的大量应用,经尿制品传播朊病毒病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尿液 制品 神经系统退行 Prion疾 变异型克雅氏 VCJD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及其在朊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妍鹏 颜鲁婷 洪涛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04-407,共4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毛细管电泳(CE)的发展前景,较详细地综述了毛细管电泳在朊病毒(PrPSc)检测方面的应用。CE作为1990年代末期发展最快的分析化学领域,已经在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SEs)的诊断检测方面显示了特有的优越性,成为目前唯一可以检... 本文简单介绍了毛细管电泳(CE)的发展前景,较详细地综述了毛细管电泳在朊病毒(PrPSc)检测方面的应用。CE作为1990年代末期发展最快的分析化学领域,已经在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SEs)的诊断检测方面显示了特有的优越性,成为目前唯一可以检测血中PrPSc的方法,为实现TSEs的生前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CE)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SEs) 毒(PrP^Sc)
下载PDF
疯牛病研究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锁成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2期55-58,共4页
对目前严重危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疯牛病的病因、传播途径、检测方法、人类新型克雅氏病及与疯牛病关系的研究进展有必要做详细介绍 。
关键词 疯牛 新克雅氏 传播途径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克-雅病在输血医学中的研究现状
5
作者 李娅娜 《医学综述》 2007年第15期1145-1146,共2页
克-雅病(CJD)是由传播性海绵状脑病引起的不可治愈的致命性神经退行疾病。输血是否能传播克-雅病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克-雅病的传播途径、感染物的检测、输血传播的危险及对策进行综述。
关键词 克-雅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PrPse 输血研究
下载PDF
生物制品中TSEs的安全性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汪兴太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130-131,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制品 安全策略 危险评估 医药产品 感染 原材料 牛组织 动物组织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全文增补中
我国的克-雅病与疯牛病监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操 石琦 董小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e ncephalopathy,TSE),又称朊病毒病,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退行性脑病,潜伏期长,病死率100%。其感染因子目前认为是一种不含有核酸、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 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e ncephalopathy,TSE),又称朊病毒病,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退行性脑病,潜伏期长,病死率100%。其感染因子目前认为是一种不含有核酸、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感染性蛋白粒子一朊病毒(pr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中枢神经系统 自我复制能力 退行 感染因子 蛋白粒子
下载PDF
利用PMCA技术实验不同剂量MCT联合DTT对PrP^(sc)转化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毕昊 陆华新 +2 位作者 王先广 卢艳军 刘志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79-884,共6页
蛋白质错误折叠循环扩增(protein misfolding cyclic amplification,PMCA)技术,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朊蛋白(PrPsc)体外扩增的技术,可用于抑制细胞型朊蛋白(PrPc)向PrPsc转化药物的筛选.本研究在Saborio等提供的方法基础上,成功优化了最... 蛋白质错误折叠循环扩增(protein misfolding cyclic amplification,PMCA)技术,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朊蛋白(PrPsc)体外扩增的技术,可用于抑制细胞型朊蛋白(PrPc)向PrPsc转化药物的筛选.本研究在Saborio等提供的方法基础上,成功优化了最佳扩增时间,利用优化的PMCA技术实验了不同剂量氮芥(mechlorethamine,MCT)联合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对PrPsc转化的抑制效应.结果发现,MCT联合DTT能体外抑制PrPc向PrPsc的转化,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利用针对人PrPc不同结构域的抗体发现,MCT联用DTT可使抗体6H4的抗原表位隐蔽,该表位位于PrPc第1个α螺旋区内,是构象转化的主要部位.对其机制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新一类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TSE)治疗药物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错误折叠循环扩增 氮芥 二硫苏糖醇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下载PDF
蛋白激酶CK2与PrP蛋白的体外相互作用研究
9
作者 陈建明 高晨 +8 位作者 石琦 高永军 雷艳君 单冰 董辰方 王桂荣 石崧 韩俊 董小平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5-339,共5页
为了探讨蛋白激酶CK2与PrP是否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利用RT-PCR方法从人源细胞系SH-SY5YcDNA中分别扩增出蛋白激酶CK2α和CK2β基因,并在E.coli中表达了融合蛋白HIS-CK2α和GST-HIS-CK2β。利用pull-down及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PrP与CK2的... 为了探讨蛋白激酶CK2与PrP是否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利用RT-PCR方法从人源细胞系SH-SY5YcDNA中分别扩增出蛋白激酶CK2α和CK2β基因,并在E.coli中表达了融合蛋白HIS-CK2α和GST-HIS-CK2β。利用pull-down及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PrP与CK2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重组PrP可与CK2α出现特异性结合,但不与CK2β发生反应。天然状态下脑组织中的CK2与PrPC也发生相互作用。PrP与CK2α亚基相互作用的区域位于PrP的C-端90~231位氨基酸。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人重组和天然CK2和PrP蛋白相互作用的实验依据,为深入探讨CK2与朊蛋白作用的生物学意义和在朊病毒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朊蛋白 酪蛋白激酶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蛋白相互作用
下载PDF
朊蛋白同源蛋白Doppel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0
作者 徐琨 董小平 楚雍烈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1-483,486,共4页
关键词 朊蛋白 分子生物学 同源蛋白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退行 PRPSC 中枢神经系统 蛋白质组成
下载PDF
我国建立人类TSE实验室检测体系
11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检测体系 中国疾预防控制中心 实验室 TSE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传播海绵 预防控制所 科技攻关计划 “863”计划 人类
下载PDF
中国不同民族人群中PrP蛋白基因第129位氨基酸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侯星生 高晨 +3 位作者 张宝云 周伟 董小平 刘红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 研究人类PrP基因 (PRNP)第 1 2 9位氨基酸多态性在中国汉族及维吾尔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从抽样人群外周血中提取白细胞DNA ,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 ,使用SASforWindows 6 1 2对结果进行分析。... 目的 研究人类PrP基因 (PRNP)第 1 2 9位氨基酸多态性在中国汉族及维吾尔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从抽样人群外周血中提取白细胞DNA ,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 ,使用SASforWindows 6 1 2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3例汉族人群 1 2 9Met基因频率为 97 0 % ,1 2 9Val为 3 0 % ;35例维吾尔族人群 1 2 9Met基因频率为 91 4% ,1 2 9Val为 8 6 %。分别比较不同人群PRNP第 1 2 9位氨基酸基因型的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汉族人群和维吾尔族人群 (P =0 0 4 90 )、汉族人群和高加索人群 (P =0 0 0 0 5)、维吾尔族人群和高加索人群间 (P =0 0 0 1 0 )差异有显著性 ,而汉族人群与大和民族人群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50 4 0 )。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PRNP第 1 2 9位氨基酸基因型的分布与大和民族人群相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现象 遗传学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原文传递
我国人朊病毒病病例特征分析及朊病毒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琦 肖康 +6 位作者 陈操 韩俊 周伟 陈冬冬 高利萍 高晨 董小平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77-1284,共8页
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脑病,潜伏期长,100%致死率,并可在同种动物间传播。典型的神经病理学改变为脑组织中出现海绵状空泡样变性、淀粉样斑... 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脑病,潜伏期长,100%致死率,并可在同种动物间传播。典型的神经病理学改变为脑组织中出现海绵状空泡样变性、淀粉样斑块沉积、神经元丢失和胶质细胞增生^([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增生 中枢神经系统 空泡样变 例特征 神经元丢失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淀粉样斑块
原文传递
朊病毒病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控制特点分析
14
作者 周伟 田婵 +2 位作者 石琦 高晨 韩俊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70-72,共3页
朊病毒病(prion disaese)或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s)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脑病,潜伏期长,100%病死率.人类的朊病毒病有克-雅病(Creutzfeldt-Jacob disease,... 朊病毒病(prion disaese)或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s)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脑病,潜伏期长,100%病死率.人类的朊病毒病有克-雅病(Creutzfeldt-Jacob disease,CJD),包括散发型、家族遗传型、医源型、变异型CJD(variant CJD,vCJD),另外还有库鲁病(Kuru)、GSS综合征(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 syndrome)、致死性家族型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FFI),其致病因子是朊病毒.朊病毒为微小的蛋白感染颗粒,不包含核酸,与常规病毒不同[1].目前认为朊病毒是由在正常哺乳动物脑组织中存在的PrP蛋白(PrPC)经过构象转变而形成,又称PrPSc.在朊病毒患者中枢神经组织中可以检出异常致病蛋白PrPSc的沉积[1],但不同的朊病毒病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临床特征、潜伏期、脑组织中prpsc的分布、脑组织损伤的特点、能否诱导淀粉样变化,以及朊病毒的分子特征等,具有明显的&quot;毒株&quot;差异.鉴于朊病毒不同于传统病毒,具有独特的实验室检测技术[2],因此存在独特的生物风险形式.本文从朊病毒病原学特点和常见实验检测技术方面分析朊病毒实验活动中的生物风险形式,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生物安全 风险控制 实验室检测技术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组织损伤 PrP蛋白 中枢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加强对朊病毒的研究和朊病毒病的防控
15
作者 董小平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1-201,共1页
朊病毒病(prion disease),又称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退行性脑病,潜伏期长,病死率100%。
关键词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防控 中枢神经系统 退行 传染 潜伏期 死率
原文传递
蛋白质错误折叠循环扩增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瑞敏 田婵 董小平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50-553,共4页
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是一类由朊病毒侵袭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在朊病毒病的病理过程中,细胞正常朊蛋白PrPC(cellular PrP)转化为异常构象的PrPSc(scrapie PrP)是至关重要的。目前,PrPSc转化增殖及致病机理仍不清... 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是一类由朊病毒侵袭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在朊病毒病的病理过程中,细胞正常朊蛋白PrPC(cellular PrP)转化为异常构象的PrPSc(scrapie PrP)是至关重要的。目前,PrPSc转化增殖及致病机理仍不清楚。蛋白质错误折叠循环扩增(protein misfolding cyclic amplification,PMCA)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研究朊病毒病的发病机制和发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蛋白错误折叠循环扩增
原文传递
让野生动物回归
17
作者 林公 《法律与生活》 2003年第11期7-10,共4页
虽然“非典”病毒是否源自动物有待专家论证,但人类曾因动物而感染多种致命病毒已是不争的事实。艾滋病、狂犬病、炭疽、疯牛病、甲肝……等病毒原本与人类无关。
关键词 野生动物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野味店 陆生野生动物 森林公安机关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犯罪嫌疑 教学标本 森林公安局 保护野生动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