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学教学传播法治观念的树立
1
作者 张志坚 《传播与版权》 2017年第12期161-163,共3页
新闻传播学教学树立传播法治观念,有助于教学主体建构传播的法治自觉、自信、自立、自强,推动传播领域的"良法善治"和交往理性建构。然而我国新闻传播学教学实践还未能真正树立法治观念,存在着重视程度、贯穿性不够,教学内容... 新闻传播学教学树立传播法治观念,有助于教学主体建构传播的法治自觉、自信、自立、自强,推动传播领域的"良法善治"和交往理性建构。然而我国新闻传播学教学实践还未能真正树立法治观念,存在着重视程度、贯穿性不够,教学内容、形式较为陈旧等缺陷,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教学 传播法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法治话语国际传播新思维
2
作者 张法连 陈志君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离不开中国法治国际传播。坚定法治自信,创新思维法治话语建构是法治国际传播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升国家法律翻译能力,尤其国家法律翻译传播能力,是中国法治国际传播的前提保障。国家法律翻译传播能力具体体现为法... 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离不开中国法治国际传播。坚定法治自信,创新思维法治话语建构是法治国际传播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升国家法律翻译能力,尤其国家法律翻译传播能力,是中国法治国际传播的前提保障。国家法律翻译传播能力具体体现为法律翻译思维能力和误译纠错能力,法律翻译思维能力的目标是坚定维护和塑造法治中国形象,而误译纠错能力则重在纠正和重塑因误译产生的不良影响。只有两者并重,才能有效提升中国法治话语的国际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治故事 法治国际传播 法治自信 国家法律翻译传播能力 涉外法治建设
下载PDF
由唐至清中国古代法治传播途径研究
3
作者 贾秋宇 张帅梁 《新闻爱好者》 CSSCI 2024年第3期66-68,共3页
由唐至清,可谓中国古代社会基层治理逐渐成熟之时,在法治传播的途径上也产生了极大的更革,从唐代的简明立法,到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再到明代申明亭与“教民榜文”的出现,以及清朝时期乡饮酒礼的成熟,中国古代社会由唐至清法治传播途... 由唐至清,可谓中国古代社会基层治理逐渐成熟之时,在法治传播的途径上也产生了极大的更革,从唐代的简明立法,到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再到明代申明亭与“教民榜文”的出现,以及清朝时期乡饮酒礼的成熟,中国古代社会由唐至清法治传播途径不断丰富和完善,为基层社会的法治治理提供了舆论宣传与媒介保障,也为当下法治中国加大法治传播的力度、丰富法治传播途径,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由唐至清 法治传播途径 历史经验
下载PDF
从法制传播到法治传播——探析新时期法治新闻传播的路径
4
作者 夏家敏 张利明 《新闻世界》 2024年第12期80-83,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制传播”通过传统媒体、会议、传单等多种形式在全社会普遍开展起来。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公众法治意识的逐步增强,法制传播时代的思维及分析方式已无法应对当下的法治传播问题。本文拟通过对中国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制传播”通过传统媒体、会议、传单等多种形式在全社会普遍开展起来。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公众法治意识的逐步增强,法制传播时代的思维及分析方式已无法应对当下的法治传播问题。本文拟通过对中国法治传播实例的探究,初步总结出目前法治传播存在的问题,如传播的符号与意义的模糊、媒体不了解受众的认知结构、忽视对社会现实的描述等。以提升法律的沟通性为核心目的,试图总结媒体在法治传播中的不同角色和应当起到的作用,并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传播 事实建构 符号
下载PDF
服务国家需要 推进模式创新提高我国法治国际传播力
5
作者 葛卫华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41-47,共7页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政法院校适应国家需要、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责任。上海政法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紧密对接国家急需,依托中国上合基地优势,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政法院校适应国家需要、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责任。上海政法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紧密对接国家急需,依托中国上合基地优势,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努力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推进法治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为提高我国法治国际传播力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需要 涉外法治 人才培养 式创新 法治国际传播
下载PDF
“三元一体”:智能传播时代的法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6
作者 梁鑫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4年第3期72-74,共3页
法治传播是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和法治信仰塑造、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培养德法兼修的法治传播人才。智能传播时代,新的媒介技术催生了法治传播的三元主体结构。德... 法治传播是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和法治信仰塑造、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培养德法兼修的法治传播人才。智能传播时代,新的媒介技术催生了法治传播的三元主体结构。德法兼修的法治传播人才需要分层培养,对专业法律人、法治媒体人、全体公民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进而形成“三元一体”的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法兼修 法治传播人才 “三元一体”培养模式
下载PDF
国家翻译能力视域下的法治国际传播效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法连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国家法律翻译能力是国家翻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它直接决定了中国法治国际传播效能.涉外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法律翻译是涉外法治工作的助推器.提高国家法律翻译能力... 国家法律翻译能力是国家翻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它直接决定了中国法治国际传播效能.涉外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法律翻译是涉外法治工作的助推器.提高国家法律翻译能力是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本文分析了法治国际传播和国家法律翻译能力的概念内涵,论述了提高法治国际传播效能与国家法律翻译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及提升国家法律翻译能力的对策建议.提升国家法律翻译能力,就要提高思想认识、完善顶层设计、注重翻译程序管控、重视法律翻译教学、加强法律翻译能力测试、强调法律翻译者职业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法律翻译能力 涉外法治 法治传播 传播效能
下载PDF
法治文化媒体传播中的变异与校正 被引量:2
8
作者 孟玲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27,共5页
当前法治文化媒体传播中存在着整体文化变异为碎片文化、伦理情感超越法治理性、传播策略消减程序规则等变异现象。这些变异现象有可能加剧法律世界观的紊乱,减损法治的整体性,影响法治精神的生成,进而危害到法治的根基。应通过强化媒... 当前法治文化媒体传播中存在着整体文化变异为碎片文化、伦理情感超越法治理性、传播策略消减程序规则等变异现象。这些变异现象有可能加剧法律世界观的紊乱,减损法治的整体性,影响法治精神的生成,进而危害到法治的根基。应通过强化媒体的公共属性、加强法治部门信息传播、完善媒体议程设置以及拓展法治话语空间等措施,对法治文化媒体传播中的变异现象予以防范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文化 媒体传播 法治传播
下载PDF
中国“法治传播”评估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朝 《理论观察》 2014年第11期19-20,共2页
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变法之后的普法运动成为中国法治现阶段的主题。普法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法治传播,而由此展开的"法治传播"评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是中国法治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中国法治地方性需求的必... 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变法之后的普法运动成为中国法治现阶段的主题。普法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法治传播,而由此展开的"法治传播"评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是中国法治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中国法治地方性需求的必然选择。"法治传播"评估在中国的开展具有可行性,其可行性既有来自法治评估系统的理论支撑,同时也有来自法治评估技术的支持与保证。中国"法治传播"评估的实现路径重点在于做好法治传播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法治传播评估内容的丰富化及法治传播评估方法与技术的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传播 评估 实现路径
下载PDF
法治传播:一个亟待开拓的研究领域——当代中国法治传播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光鹏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8,共6页
本文对三十年来中国法治传播的研究进了综述,在梳理了学界对于法治传播概念的界定、法治传播的研究概况后发现,学界对治传播领域的研究主要针对具体的传播形态,而法治传播的基本概念研究匮乏,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尤其是对"法治传播&q... 本文对三十年来中国法治传播的研究进了综述,在梳理了学界对于法治传播概念的界定、法治传播的研究概况后发现,学界对治传播领域的研究主要针对具体的传播形态,而法治传播的基本概念研究匮乏,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尤其是对"法治传播"一词的使用缺乏共识和规范。为更好的厘清这些基本问题,本研究选择从法治传播的要素、形式、功能、问题这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在最后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传播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山西高校微信平台法治理念传播的检视与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6期63-66,70,共5页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平等传播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传播形态下,山西省高校新媒体平台在数量上呈现井喷式增长。但是就有效利用高校新媒体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在蔚为可观的量式增长背后需要注意目前...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平等传播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传播形态下,山西省高校新媒体平台在数量上呈现井喷式增长。但是就有效利用高校新媒体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在蔚为可观的量式增长背后需要注意目前高校微信平台法治理念传播存在着法治类内容总量偏少、重宣传轻传播、关注度不高三个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功能定位并不准确。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平台传播法治理念,必须从高校微信平台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传统组织传播方式,拓展法治传播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高校 微信平台 法治理念传播
下载PDF
论法治信息传播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荣鑫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26-129,共4页
传播被称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之外的"第四权",因此,法治信息传播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正是公民法律信仰、司法制度和法治信息传播的一致追求,因此,法治信息传播与司法公正存在积极互动的一面;另... 传播被称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之外的"第四权",因此,法治信息传播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正是公民法律信仰、司法制度和法治信息传播的一致追求,因此,法治信息传播与司法公正存在积极互动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传播效应和某些不正当利益的驱使,法治信息传播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冲突日趋凸显。因此,对传播自由和司法公正的协调就显得尤为关键,应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引导法治信息传播的"良法之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自由 法治信息传播 司法公正 良法之治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学教学传播法治观念的树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覃文博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18年第9S期48-49,共2页
新闻传播学教学法治观念的树立,不仅有助于新闻传播学教学建构传播的法治自觉、自信、自立、自强,且推动传播领域的"良法善治"的普及。但是我国新闻传播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形式陈旧等问题,导致还未能真正... 新闻传播学教学法治观念的树立,不仅有助于新闻传播学教学建构传播的法治自觉、自信、自立、自强,且推动传播领域的"良法善治"的普及。但是我国新闻传播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形式陈旧等问题,导致还未能真正树立法治观念。本文主要就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教学中树立传播法治观念的重要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教学 传播法治
原文传递
符号学视角下的法治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光鹏 《荆楚学刊》 2017年第1期64-68,共5页
作为象征符号的法治是社会系统运行的信仰秩序,但法律人共同体与大众间存在的符号鸿沟、伦理鸿沟、信仰鸿沟,作为社会规范的法治无法正常发挥其功能。因此,法律人共同体要肩负起法治传播的文化使命,把法治大规模推向受众市场。当前,在... 作为象征符号的法治是社会系统运行的信仰秩序,但法律人共同体与大众间存在的符号鸿沟、伦理鸿沟、信仰鸿沟,作为社会规范的法治无法正常发挥其功能。因此,法律人共同体要肩负起法治传播的文化使命,把法治大规模推向受众市场。当前,在传播格局被重塑的数字时代,法律人共同体要因应数字化网络新秩序,把作为符号的法治嵌入到数字网络,让法治成为了网络的性质,创造出法治传播的数字沟通范式。同时也要看到,当下法律人共同体的数字传播实践存在传统的法律权威被消解、传播的不确定性增加、网络过滤、碎片化传播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传播 法律人共同体 象征符号 数字时代
下载PDF
我国新时代法治国际传播的内涵界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法连 《对外传播》 2022年第10期51-55,共5页
法治国际传播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法治思想既是法治国际传播的核心要义,也是新时代做好法治国际传播工作的根本遵循。对于中国法治国际传播内涵的界定,应秉持大传播观,在明确法治实践与国际传播区别... 法治国际传播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法治思想既是法治国际传播的核心要义,也是新时代做好法治国际传播工作的根本遵循。对于中国法治国际传播内涵的界定,应秉持大传播观,在明确法治实践与国际传播区别的基础上,将二者有机融合。中国法治国际传播是塑造中国法治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关键环节,也是深化法治国际合作、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法治国际传播 习近平法治思想 内涵
下载PDF
创新法治传播与协同实践下“法治视讯”教学设计——以山东政法学院为例
16
作者 干瑞青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1-96,共6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面升级的时代背景下,立足媒介科技前沿,创新法治传播形态成为共识。山东政法学院“法治视讯”课程教学设计依托本校“广学识、精专业、融法学、强实践、重创新、多面向、丰成果”人才培养体系,紧扣“融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面升级的时代背景下,立足媒介科技前沿,创新法治传播形态成为共识。山东政法学院“法治视讯”课程教学设计依托本校“广学识、精专业、融法学、强实践、重创新、多面向、丰成果”人才培养体系,紧扣“融法学、强实践”要求,进行多维、协同化“法治视讯”教学设计,突出“法治”导向,把深化一个认识、学习两种理论、坚持三个层次、推动四类实践等作为教学特色,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视讯” 创新 法治传播 协同实践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宁波主流媒体法治传播的实践与创新探析
17
作者 孟玲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第7期67-69,共3页
在法治报道中,主流媒体在传播法律知识、监督司法公正、培育法治信仰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选取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甬派”等宁波主流媒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近年来的法治传播情况进行分析,包括选题内容、信息来源、媒体观点... 在法治报道中,主流媒体在传播法律知识、监督司法公正、培育法治信仰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选取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甬派”等宁波主流媒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近年来的法治传播情况进行分析,包括选题内容、信息来源、媒体观点、受众互动及技术手段运用等,运用新闻传播理论并结合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前沿观点,对媒体在依法治市背景下的传播理念、传播议题等方面的创新展开讨论。研究发现,主流媒体通过创新传播理念,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创新融媒实践,打造凝聚共识的信息平台;创新数据应用,实现智能化精准传播,为城市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法治环境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主流媒体 法治传播 实践 创新
下载PDF
电视法治信息传播与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基于电视法治文化建设视角
18
作者 王平 宋思邈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18-123,130,共7页
结合法学、文化学、发展传播学等理论与中国语境,考察了中国农民传统法律意识与现代化、电视法治信息传播与法治文化、大众文化的关系,围绕现代性问题,对电视法治信息传播中的大众文化与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矛盾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结合法学、文化学、发展传播学等理论与中国语境,考察了中国农民传统法律意识与现代化、电视法治信息传播与法治文化、大众文化的关系,围绕现代性问题,对电视法治信息传播中的大众文化与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矛盾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电视法治文化建设与电视法治信息传播的双重属性、电视法治信息传播中大众文化与法治文化的矛盾与平衡、电视媒介有效推进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等方面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法治信息传播 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 电视法治文化 大众文化
下载PDF
传播法治的声音
19
作者 谢天晶(文/图) 《人民司法》 2021年第9期16-17,共2页
2019年,我开始负责黑龙江省伊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内刊《文苑》的编辑工作。在此之前,《文苑》的图文编辑是外包的。领导交给我这项任务时说:“《文苑》是我们自己的,要办出有灵魂的刊物,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动手。”接到这样有分量的任务,我... 2019年,我开始负责黑龙江省伊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内刊《文苑》的编辑工作。在此之前,《文苑》的图文编辑是外包的。领导交给我这项任务时说:“《文苑》是我们自己的,要办出有灵魂的刊物,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动手。”接到这样有分量的任务,我的压力很大,开始在操练技艺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路狂奔 图文编辑 《文苑》 传播法治 动手
原文传递
新媒体时代高校法治传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
作者 陈丽花 张佳琪 万雅静 《传媒论坛》 2022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法治建设也迈入新阶段,培养具有法治意识的公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第一步。公民将法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民族复兴的建设者,其法治意识...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法治建设也迈入新阶段,培养具有法治意识的公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第一步。公民将法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民族复兴的建设者,其法治意识现状是全民族法治意识的集中体现。通过对部分高校法治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高校法治传播中存在传播模式单一、碎片化宣传、消除网络负面影响不力、宣传主体认知不到位等问题,新媒体时代高校法治传播要改善传播模式、建构数据信息库、打造正面意见领袖、加强高校联动等多种途径去解决问题,一步步完善法治传播建设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法治传播 解决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