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传递观到仪式观:谈话类节目的品牌传播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陶文冲 朱丹红 《新闻知识》 2018年第4期34-38,共5页
电视节目《锵锵三人行》的节目内核在网播节目《圆桌派》中的延伸,让人看到了谈话类节目品牌的生命力。通过分别考察"传递观"和"仪式观"视野下节目品牌传播的特性。本文研究发现,电视谈话类节目品牌形象的打造既需... 电视节目《锵锵三人行》的节目内核在网播节目《圆桌派》中的延伸,让人看到了谈话类节目品牌的生命力。通过分别考察"传递观"和"仪式观"视野下节目品牌传播的特性。本文研究发现,电视谈话类节目品牌形象的打造既需要兼顾传播的传递观法则,也要与传播的仪式观在维度上形成一致性。如何利用和把握好谈话类节目类型"仪式化"的传播优势,是其维系用户并在竞争中突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话类节目 品牌传播 传播的仪式 传播的传递观
下载PDF
在传播中构建认同——读《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怡溪 王继乐 《新闻传播》 2018年第16期21-23,共3页
美国当代著名传播学者、新闻教育家、媒介批评家詹姆斯·凯瑞(James W.Carey)非常推崇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思想,推崇人文的、文化的传播学研究,这与早期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的实证主义经验研究方法迥然不同。笔者阅读了詹姆斯... 美国当代著名传播学者、新闻教育家、媒介批评家詹姆斯·凯瑞(James W.Carey)非常推崇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思想,推崇人文的、文化的传播学研究,这与早期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的实证主义经验研究方法迥然不同。笔者阅读了詹姆斯·凯瑞的论文集《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Communication as culture——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丁未译),并参阅相关资料,较为细致地了解了他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之后,尝试对这一概念的含义及渊源做出解读,提出该理论对于当下传播学研究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的仪式 传播的传递观 构建认同 文化 媒介事件
下载PDF
透过大众媒介的私人交往——以《通海新报》私人启事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何秋红 刘洁 《华中传播研究》 2016年第2期70-87,共18页
当清末民初,西方式的新型传播被引进中国时,这个古老的国度基本上还停留在农业社会和熟人社会阶段,相应地呈现出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媒介景观,表现之一就是作为公共传媒的新式报纸上充满了私人交往的内容。《通海新报》(1913—1929)上就出... 当清末民初,西方式的新型传播被引进中国时,这个古老的国度基本上还停留在农业社会和熟人社会阶段,相应地呈现出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媒介景观,表现之一就是作为公共传媒的新式报纸上充满了私人交往的内容。《通海新报》(1913—1929)上就出现过大量私人启事:或是向特定的人感恩致谢,或是哀悼亲友,又或者是文人之间的笔墨交流,再或者是喊冤叫屈的私人纠纷。透过大众媒介的私人交往体现了媒介交往与私人交往的重合;反映和体现了作为新式交往手段的报刊在刚刚引进之初,不仅是构筑全新的公共空间的材料,而且它必须适应中国作为传统熟人社会的需要,发挥人情往来之工具的作用。它既是新式报纸落地生根的策略选择,也体现出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交往 大众媒介 面子 传播的传递观 传播的仪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