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礼逊在华传教事业与美国之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谭树林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96-100,共5页
马礼逊是第一位来华的英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但其在华事业却与美国有着密切关系,以往学界对此鲜有论及。本文从马礼逊来华、居留以及在华传教事业的开展等方面,论述了美国政府、基督教界以及美商对马礼逊在华事业的襄助。
关键词 马礼逊 传教事业 美国
下载PDF
马礼逊与19世纪美国基督教在华传教事业之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谭树林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7,共7页
作为公认的基督教新教在中国传播的开山始祖,马礼逊对19世纪美国基督教在华事业施加了重要影响。马礼逊与基督教界的密切交往及其在纽约、费城的一系列关于海外传教事业的演讲,极大刺激了美国基督教会对海外传教事务的关注和海外传教团... 作为公认的基督教新教在中国传播的开山始祖,马礼逊对19世纪美国基督教在华事业施加了重要影响。马礼逊与基督教界的密切交往及其在纽约、费城的一系列关于海外传教事业的演讲,极大刺激了美国基督教会对海外传教事务的关注和海外传教团体的接踵成立;美国传教士入华在很大程度上是响应马礼逊向中国派遣传教士之呼吁的结果;美国传教士在华事业是对马礼逊所倡导的在华事业的承继与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礼逊 美国 基督教 传教事业
下载PDF
比利时圣母圣心会会祖南怀义和他在中国的传教事业
3
作者 丁锐中 《中国天主教》 2021年第1期44-46,共3页
南怀义神父在中国传教仅有27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不仅为圣母圣心会的传教事业牢牢地打下了根基,而且还深刻总结了在蒙古地区传教的艰难和修会所面对的实际困难。一提到比利时来华传教士,我们很快就会谈及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 南怀义神父在中国传教仅有27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不仅为圣母圣心会的传教事业牢牢地打下了根基,而且还深刻总结了在蒙古地区传教的艰难和修会所面对的实际困难。一提到比利时来华传教士,我们很快就会谈及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577-1628)、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1623-1693)等著名耶稣会士。在中国近代天主教史上,比利时圣母圣心会在古长城以北地区的传教事业引人注目,这与其会祖南怀义(Theofiel Verbist,1823-1868)的开创和信德分不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母圣心会 传教事业 信德 修会 耶稣会士 来华传教 南怀仁 古长城
下载PDF
论晚清上海的洋商与传教士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武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6-37,共12页
晚清时期,洋商和传教士分别以聚敛财富和传播上帝福音而成为上海外侨社会的主体力量。照常理看,通商和传教是两件很难联系起来的事情。但通商和传教是列强强迫中国开埠的两大动机,因此,当列强炮舰撕开清政府构筑的防线之后,洋商和... 晚清时期,洋商和传教士分别以聚敛财富和传播上帝福音而成为上海外侨社会的主体力量。照常理看,通商和传教是两件很难联系起来的事情。但通商和传教是列强强迫中国开埠的两大动机,因此,当列强炮舰撕开清政府构筑的防线之后,洋商和传教士便开始在条约口岸登陆,并像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 天主教会 晚清上海 基督教会 天主堂 洋商 基督教传教 传教事业 耶稣会传教 传教活动
下载PDF
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东北医疗传教活动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邱广军 杜辉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6-37,共2页
清末民初,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东北开办医疗事业协助传教工作,尽管其初衷是为了服务于传教事业,但在近代东北历史发展进程中,却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基督教传教 近代东北 清末民初 医疗事业 传教活动 历史发展进程 传教工作 传教事业
下载PDF
范礼安与早期耶稣会远东(中国与日本)传教 被引量:1
6
作者 顾卫民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7-63,共7页
关键词 范礼安 罗马教廷 教区 罗明坚 传教事业 澳门 长崎 早期耶稣会 利玛窦 日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 远东
下载PDF
英华书院与近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
7
作者 杨华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5,共2页
1813年7月的一天,伦敦布道会的年轻传教士米怜带着新婚的妻子漂洋过海来到澳门,协助早在1807年9月就已奉命到中国的马礼逊开展对华传教事业。此时的马礼逊虽然熟识中文典籍、精通中国官话和粤语,但布道工作却颇费周折,局面难以突破... 1813年7月的一天,伦敦布道会的年轻传教士米怜带着新婚的妻子漂洋过海来到澳门,协助早在1807年9月就已奉命到中国的马礼逊开展对华传教事业。此时的马礼逊虽然熟识中文典籍、精通中国官话和粤语,但布道工作却颇费周折,局面难以突破,米怜夫妇的到来,使得一心要建立对华传教基地的马礼逊看到了希望。他们辗转于南洋群岛,四处寻访适宜传教之地,最终选择落脚在马六甲,编印书报,设馆授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新闻传播事业 英华书院 传教 马礼逊 传教事业 马六甲 得一
下载PDF
传教者宋耀如的传奇人生
8
作者 唐若玲 《天风》 2012年第8期28-29,41,共3页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宋耀如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传奇在于他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受过西方正规神学教育的传教者;他的传奇在于他忠于传教事业的同时,"隐传革命之道",成为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他的传奇在于他...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宋耀如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传奇在于他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受过西方正规神学教育的传教者;他的传奇在于他忠于传教事业的同时,"隐传革命之道",成为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他的传奇在于他引导其子女信仰上帝的同时,还教育他们要胸怀大志,做一个对祖国、民族有用的人,成就了显赫的宋氏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奇人生 传教事业 人物 近代中国 神学教育 革命事业 中国历史 传奇色彩
下载PDF
十六世纪耶稣会士在华传教政策的演变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维华 孙西 《文史哲》 1985年第1期25-35,共11页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殖民者一手拿着十字架,一手拿着屠刀,开始了对亚、非、美洲广大地区的殖民侵略。这段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说,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是一部充满了“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的历史。在殖民...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殖民者一手拿着十字架,一手拿着屠刀,开始了对亚、非、美洲广大地区的殖民侵略。这段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说,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是一部充满了“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的历史。在殖民侵略的过程中,欧洲传教士扮演了殖民者帮凶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会士 西方传教 十六世纪 葡萄牙人 利玛窦 在华传教 传教活动 澳门 传教事业 中国内地
下载PDF
从新发现文献再探罗明坚及其在华传教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明光 《国际汉学》 CSSCI 2020年第4期70-85,199,共17页
罗明坚作为早期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之一,其事迹不仅为在华耶稣会士,也为欧洲的耶稣会士所知悉。本文利用各类档案资料,对意大利佛罗伦萨国家档案馆藏的一份与罗明坚有关的信件进行分析,展现当时的欧洲人是如何认识中国以及在华的传教事... 罗明坚作为早期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之一,其事迹不仅为在华耶稣会士,也为欧洲的耶稣会士所知悉。本文利用各类档案资料,对意大利佛罗伦萨国家档案馆藏的一份与罗明坚有关的信件进行分析,展现当时的欧洲人是如何认识中国以及在华的传教事业的。本文分三个部分展开:首先对信件的写信人、收信人和罗明坚的关系进行梳理;其次对该文献的主要内容进行考证;最后则揭示出这一文献在16世纪、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明坚 在华传教事业 中西文化交流 罗西神父
下载PDF
19-20世纪美国来华传教士的鸦片贸易观
11
作者 段旭颖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8-246,共9页
19世纪初美国新教传教士受差会派遣来华传播基督教,当目睹英、美等国向华大肆走私鸦片时,传教士强烈谴责此行为。此后在传教需求的驱使下,部分传教士对鸦片贸易的态度由反对转为支持。在确立鸦片贸易合法化以及宗教实现全面开禁后,传教... 19世纪初美国新教传教士受差会派遣来华传播基督教,当目睹英、美等国向华大肆走私鸦片时,传教士强烈谴责此行为。此后在传教需求的驱使下,部分传教士对鸦片贸易的态度由反对转为支持。在确立鸦片贸易合法化以及宗教实现全面开禁后,传教活动依旧阻碍重重,由此传教士再次反对鸦片贸易。美国传教士自入华之后,基于中国的社会环境以及联合英法需求等因素,几经转变对鸦片贸易的态度,其目的都是为了向中国人传教。本文试图梳理传教士转变对鸦片贸易态度的这一过程并厘清态度转变背后的原因和影响等问题,进而通过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即传教士来华的目的是传播基督教,而对鸦片贸易的态度则一定程度上成为其传教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 鸦片贸易 基督教 传教事业
下载PDF
嘉道年间英华书院创校南洋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泉 徐天舒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03年第5期77-80,共4页
英华书院是清嘉道年间基督教新教传入中国内地后,伦敦会传教士为冲破清朝“禁教”政策的束缚,在中国本土之外的南洋华侨社区创办的一所主要面向华侨、办学时间最早且规模最大的新教教会学校。本文主要分析了该校创办南洋的缘由与始末及... 英华书院是清嘉道年间基督教新教传入中国内地后,伦敦会传教士为冲破清朝“禁教”政策的束缚,在中国本土之外的南洋华侨社区创办的一所主要面向华侨、办学时间最早且规模最大的新教教会学校。本文主要分析了该校创办南洋的缘由与始末及其对中国本土社会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新教 英华书院 南洋 清朝 嘉道年间 创校 传教事业
下载PDF
吴虹玉与中国圣公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以骅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2-47,共6页
吴虹玉牧师是中国基督教会史上一位极具传奇性的人物。吴早年赴美,曾在宾夕法尼亚州当过九年印刷工人,并作为联邦军队的一名士兵亲历美国南北战争。归国后吴投身于圣公会的传教事业,参与同仁医院的创建,开拓并主持圣公会太仓、嘉定... 吴虹玉牧师是中国基督教会史上一位极具传奇性的人物。吴早年赴美,曾在宾夕法尼亚州当过九年印刷工人,并作为联邦军队的一名士兵亲历美国南北战争。归国后吴投身于圣公会的传教事业,参与同仁医院的创建,开拓并主持圣公会太仓、嘉定、上海、宝山四大堂区,为圣公会在中国的建立和中国教会的本色化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圣公会一代名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公会 道精神 美国内战 兰开斯特 档案 传教 传教事业 宾夕法尼亚州 仁德 国教会
下载PDF
晚清基督教、帝国主义与义和团的兴起 被引量:1
14
作者 狄德满 陶飞亚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6期12-14,共3页
通常认为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渗透的加速,是刺激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一些学者认为外来的经济帝国主义的影响是引起这场广泛的排外斗争的决定性因素;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宗教帝国主义,即传教事业的迅速扩张是首要的因素。
关键词 基督教 传教 帝国主义 传教事业 宗教 天主教会 义和团运动 天主教士 山东 德国
下载PDF
关于七千部西书募集若干问题的考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毛瑞方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5,共6页
关键词 募集 西方传教 现代图书馆 中西文化交流 中西交通史 耶稣会 明代中叶 西学东渐 传教事业 西方图书
下载PDF
裨治文与《美理哥国志略》简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大进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8-79,共2页
裨治文(E.C.Bridgman,1801-1861),美国第一位赴华新教传教士,1801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贝尔彻城,1822年考入阿默赫斯特学院,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安多佛神学院并在此接受了三年的严格训练.1829年10月他受美国公理会(American Board of Commi... 裨治文(E.C.Bridgman,1801-1861),美国第一位赴华新教传教士,1801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贝尔彻城,1822年考入阿默赫斯特学院,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安多佛神学院并在此接受了三年的严格训练.1829年10月他受美国公理会(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派遣赴华传教,在中国居留长达三十年之久,成为近代美国对华传教事业的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裨治文 《美理哥国志略》 简论 美国 对华传教事业
下载PDF
明清之际七千部西书入华及其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毛瑞方 《文史杂志》 2006年第3期4-8,共5页
关键词 文化交流 现代图书馆 西方传教 中国 17世纪 传教事业
下载PDF
裨治文与早期中美外交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莫格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25,共2页
裨治文(1801—1861),1801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贝尔彻城,大学期间即有志于海外传教。裨治文是早期来华的最重要的新教福音传教士之一,同时也是美国第一位来华的传教士。他受美国海外传教部总会(以下简称“美部会”)派遣,于183... 裨治文(1801—1861),1801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贝尔彻城,大学期间即有志于海外传教。裨治文是早期来华的最重要的新教福音传教士之一,同时也是美国第一位来华的传教士。他受美国海外传教部总会(以下简称“美部会”)派遣,于1830年到达广州,在那里学习中文并研究中国文化,以期为将来美国传教事业的扩展奠定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裨治文 外交关系 早期 中美 马萨诸塞州 传教 中国文化 传教事业
下载PDF
1605年前的澳门与入华耶稣会士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芳 《惠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7-71,共5页
葡萄牙人占据澳门以后 ,西方传教士也蜂拥而至 ,澳门遂成了他们在中国内地传教的桥头堡 ,也是后方基地。至 16 0 5年中国传教团独立于澳门传教区 ,脱离澳门会院管辖而直属副省区为止 ,澳门一直是远东传教的中心 ,是入华耶稣会士在华传... 葡萄牙人占据澳门以后 ,西方传教士也蜂拥而至 ,澳门遂成了他们在中国内地传教的桥头堡 ,也是后方基地。至 16 0 5年中国传教团独立于澳门传教区 ,脱离澳门会院管辖而直属副省区为止 ,澳门一直是远东传教的中心 ,是入华耶稣会士在华传教的大后方和根据地。本文主要探讨 1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华耶稣会士 传教 澳门 十六世纪中期 传教事业
下载PDF
伯驾与广州眼科医局 被引量:4
20
作者 毛剑峰 吴琼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4-20,60,共8页
1835年,美国传教医生伯驾在广州开设了第一所基督教眼科医局,这便是存在了一百多年之久的著名教会医院——广州博济医院的前身。自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首批美国新教传教士来华之后,在短短的十多年间,美国的传教事业即跃居西方各国之首位,... 1835年,美国传教医生伯驾在广州开设了第一所基督教眼科医局,这便是存在了一百多年之久的著名教会医院——广州博济医院的前身。自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首批美国新教传教士来华之后,在短短的十多年间,美国的传教事业即跃居西方各国之首位,美国传教士人数占西方来华传教士总数的三分之二上。因此,伯驾创办广州眼科医局之举,作为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初期活动之一,便很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驾 广州眼科医局 美国传教 博济医院 传教医生 教会医院 西医 中国丛报 传教事业 林则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