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蔬菜传毒介体昆虫与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
1
作者 韦慧明 何可 +5 位作者 陈慧 苏小茴 庞彦 韦开军 邓思 咸宇甜 《长江蔬菜》 2023年第15期57-59,共3页
蔬菜病毒病是令菜农闻之色变的严重病害,传毒介体昆虫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单一方法难以有效防治,通过物理、生物和农业等一系列综合性、系统性绿色防控技术,可有效防控蔬菜传毒介体昆虫和病毒病。
关键词 绿色防控技术 传毒介体 病毒病 有效防控 传播途径 蔬菜 菜农 有效防治
下载PDF
水稻矮缩病媒介昆虫及其传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蒋德春 杨洪 金道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7,共5页
水稻矮缩病是不同病毒引发的几种植株矮缩症状的总称。为全面了解该病媒介昆虫的传毒机制,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毒、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锯齿叶矮缩病毒和草状矮化病毒引发的水稻矮缩病的媒介昆虫及其传毒机制的研究... 水稻矮缩病是不同病毒引发的几种植株矮缩症状的总称。为全面了解该病媒介昆虫的传毒机制,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毒、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锯齿叶矮缩病毒和草状矮化病毒引发的水稻矮缩病的媒介昆虫及其传毒机制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分析和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矮缩病 传毒媒介 传毒机制
下载PDF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西瓜、甜瓜种子的带毒率和传毒率 被引量:30
3
作者 吴会杰 秦碧霞 +3 位作者 陈红运 彭斌 蔡建和 古勤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27-1532,共6页
【目的】加强种子带毒检测,防止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通过种子传播而导致该病害的扩散和流行。【方法】以感染CGMMV的西瓜、甜瓜病株收获的种子为材料,应用DAS-ELISA检测感染CGMMV的种子带毒... 【目的】加强种子带毒检测,防止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通过种子传播而导致该病害的扩散和流行。【方法】以感染CGMMV的西瓜、甜瓜病株收获的种子为材料,应用DAS-ELISA检测感染CGMMV的种子带毒率和传毒率。【结果】250粒西瓜种子全部为阳性,带毒率达100%;623株西瓜幼苗14株为阳性,传毒率为2.25%。130粒甜瓜种子122粒为阳性,带毒率达93.85%;2 050株甜瓜幼苗58株为阳性,传毒率为2.83%。灵敏度检测种子带毒量在感染种子研磨样体积与健康种子研磨样体积为1/1 000时仍检测是阳性;叶片带毒量在病叶研磨样体积与健康叶研磨样体积为1/10 000时仍检测是阳性。【结论】感染CGMMV西瓜、甜瓜种子带毒率高而传毒率相对较低,说明CGMMV主要以种子表面带毒为主。灵敏度检测表明DAS-ELISA能进行大批量的种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西瓜 甜瓜 种子带毒率 种子传毒
下载PDF
华南地区甘蔗黄叶病发生及甘蔗绵蚜传毒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周国辉 李俊光 +2 位作者 许东林 沈万宽 邓海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23-2027,共5页
【目的】明确甘蔗黄叶病毒(sugarcane yellow leaf virus,SCYLV)在华南地区的发生与危害情况,检验华南地区甘蔗上普遍发生的甘蔗绵蚜的传毒特性。【方法】对华南地区多个甘蔗产区主要甘蔗品种黄叶病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调查,采用RT-PCR技... 【目的】明确甘蔗黄叶病毒(sugarcane yellow leaf virus,SCYLV)在华南地区的发生与危害情况,检验华南地区甘蔗上普遍发生的甘蔗绵蚜的传毒特性。【方法】对华南地区多个甘蔗产区主要甘蔗品种黄叶病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调查,采用RT-PCR技术扩增病毒CP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建立能够检出单头蚜虫及侵染早期未现症植株体内SCYLV的巢式RT-PCR检测技术,测定甘蔗绵蚜传毒寄主范围及传毒效率。【结果】华南地区果蔗和糖蔗均已受到SCYLV的侵染,大多田块病株零星分布,病株率0.5%~10%,但少数田块病株率超过80%。大多数SCYLV分离物CP基因核苷酸序列与SCYLV巴西分离物(SCYLV-B1)相应基因序列高度同源。甘蔗绵蚜除能在甘蔗植株间高效传播SCYLV外,还可将病毒传至高粱、水稻及玉米幼苗,但未能传至小麦和香蕉。【结论】SCYLV为近年自境外传入的甘蔗病毒病原,已在华南多个蔗区有分布,目前仅处于零星发生状态。首次证实甘蔗绵蚜是SCYLV传播媒介,能将病毒传至高粱、水稻和玉米等其它禾本科作物。SCYLV的潜在威胁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黄叶病毒 甘蔗绵蚜 传毒介体
下载PDF
2014年云南番茄、辣椒上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与传毒蓟马的发生特点 被引量:15
5
作者 郑雪 陈永对 +5 位作者 吴阔 张丽珍 苏晓霞 郑宽瑜 张洁 董家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8-432,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地区番茄、辣椒上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Tospoviruses)与传毒蓟马的发生特点,为有效监测与防控Tospoviruses引起的斑萎病及传毒蓟马的发生流行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定点调查法,对云南Tospoviruses常发重... 【目的】了解云南地区番茄、辣椒上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Tospoviruses)与传毒蓟马的发生特点,为有效监测与防控Tospoviruses引起的斑萎病及传毒蓟马的发生流行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定点调查法,对云南Tospoviruses常发重灾区泸西和晋宁地区番茄、辣椒上的Tospoviruses及传毒蓟马的发生特点进行调查。【结果】2014年,泸西番茄、辣椒上斑萎病发病率和传毒蓟马种群数量均于7月7日达最高值,分别为16%、66%和1418、822头/100株。晋宁地区番茄、辣椒斑萎病发病较重,7月12日发病率达最高,分别为76%和80%,番茄上传毒蓟马种群数量在6月21日达最高峰,百株虫量为896头,辣椒在7月12日达最高峰,百株虫量为696头。经室内ELISA及分子检测,Tospoviruses种类鉴定为TSWV、TZSV;传毒蓟马种类鉴定为西花蓟马、花蓟马及棕榈蓟马,西花蓟马为绝对优势种。【结论】2014年云南泸西、晋宁等地番茄、辣椒上Tospoviruses引起的斑萎病及传毒蓟马危害严重,选择抗性品种是有效控制Tospoviruses发生流行的方法之一。针对Tospoviruses及传毒蓟马的发生特点,合理采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才能保证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辣椒 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 传毒蓟马 发生特点 云南省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毒的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虫量、不同播期对玉米粗缩病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苗洪芹 杨彦杰 +2 位作者 李双月 邸垫平 路银贵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4-107,共4页
1996~ 1999年连续 4年 ,在玉米粗缩病的常发重病区河北省辛集市夏玉米区 ,对灰飞虱虫口数量、不同播期和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 :在灰飞虱大发生年和常发生年 ,6月 15日以后为河北省夏玉米区的安全播期 ;在灰飞... 1996~ 1999年连续 4年 ,在玉米粗缩病的常发重病区河北省辛集市夏玉米区 ,对灰飞虱虫口数量、不同播期和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 :在灰飞虱大发生年和常发生年 ,6月 15日以后为河北省夏玉米区的安全播期 ;在灰飞虱的极轻发生年 ,不同播期对病情无明显影响。因此 ,播期是影响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灰飞虱虫量是玉米粗缩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预测灰飞虱的发生情况 ,适期播种 ,可有效地防治玉米粗缩病 ,达到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粗缩病 灰飞虱 播期 传毒介体 虫量
下载PDF
植物病毒病媒介昆虫的传毒特性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史晓斌 谢文 张友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1-848,共8页
植物病毒病是农作物的"癌症",至今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目前已知80%的植物病毒病依赖于媒介昆虫传播,而媒介昆虫对植物病毒的传播是一个昆虫、病毒、寄主植物互作的过程,历经获毒、持毒和传毒等多个阶段,昆虫体内一系列病毒... 植物病毒病是农作物的"癌症",至今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目前已知80%的植物病毒病依赖于媒介昆虫传播,而媒介昆虫对植物病毒的传播是一个昆虫、病毒、寄主植物互作的过程,历经获毒、持毒和传毒等多个阶段,昆虫体内一系列病毒受体或蛋白参与了这个过程。昆虫传播病毒的方式有口针携带式、前肠保留式和体内循环式3类,它们各自对应的持久性为非持久性、半持久性和持久性,不同昆虫获取这3类病毒的获毒时间、在体内存留位置和传毒时间也各不相同。这个过程受到媒介昆虫的性别及龄期、寄主植物、环境条件、昆虫体内共生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之相关的蛋白主要有病毒衣壳蛋白(CP)、次要衣壳蛋白(CPm)、GroEL蛋白、辅助因子(HC)和下颚口针蛋白等。近年来对植物病毒基因组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昆虫传毒机制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内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昆虫传播植物病毒的传毒方式、影响传毒效率的因素、传毒机制特别是昆虫体内与病毒传播可能相关的受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 媒介昆虫 传毒 病毒受体 分子生物学 共生菌
下载PDF
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黄所生 吴碧球 +6 位作者 秦碧霞 李战彪 李成 孙祖雄 谢慧婷 黄凤宽 蔡健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40-2844,共5页
为完善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运用RT—PCR检测法及其他常规方法研究不同虫态、不同接虫密度对白背飞虱传播SRBSDV的能力、不同水稻生育期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影响、自背飞虱饲毒时间和传毒时间对南方水... 为完善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运用RT—PCR检测法及其他常规方法研究不同虫态、不同接虫密度对白背飞虱传播SRBSDV的能力、不同水稻生育期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影响、自背飞虱饲毒时间和传毒时间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虫态白背飞虱不同的接虫密度水稻发病率不同,接虫密度增加发病率增高;随着虫龄增大而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增高。接虫密度2头/苗、3头/苗时,4~5龄和长、短白背飞虱型成虫传毒引起水稻发病率均达到100.00%。不同水稻生育期影响白背飞虱传毒效率。接虫后,1叶期至30d苗龄水稻发病率均为100.00%,40、50、60和70d苗龄水稻发病率依次为91.30%、4.17%、0.00%和0.00%。随着白背飞虱饲毒时间或传毒时间加长,水稻发病率会不断增高。当自背飞虱饲毒时间为60.18h或传毒时间为26.34h时,水稻发病率均达到100.00%。因此,进行水稻品种抗SRBSDV人工接种鉴定时,传毒介体白背飞虱饲毒时间不应低于60.18h,待测苗20~25d苗龄时接虫,接虫密度为每苗接2头带毒4~5龄若虫或成虫,传毒时间不应低于26.34h。建议对现有的抗白背飞虱水稻品种(材料)进行抗SRBSDV鉴定,从中发掘抗病材料,为水稻抗性育种工作者选择提供抗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白背飞虱 获毒效率 传毒效率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毒HC-Pro在蚜虫传毒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向东 李怀方 +1 位作者 范在丰 裘维蕃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7-221,共5页
本文用亲合印迹法测定了玉米矮花叶病毒 ( MDMV)与 MDMV HC- Pro,及二者与蚜虫蛋白之间的互作。结果表明 ,MDMV HC- Pro可以与 MDMV结合 ,也可以直接与 MDMV的介体——麦二叉蚜 ( Schizaphis graminum)中分子量约为 56k D的可溶性蛋白结... 本文用亲合印迹法测定了玉米矮花叶病毒 ( MDMV)与 MDMV HC- Pro,及二者与蚜虫蛋白之间的互作。结果表明 ,MDMV HC- Pro可以与 MDMV结合 ,也可以直接与 MDMV的介体——麦二叉蚜 ( Schizaphis graminum)中分子量约为 56k D的可溶性蛋白结合 ,而 MDMV不能与麦二叉蚜的可溶性蛋白直接结合。无论是 MDMV HC- Pro,还是 MDMV,都不能结合非介体灰飞虱 ( Laodelphaxstriatellus)的可溶性蛋白。酶联板模型的结果与此一致。上述结果说明 ,病毒不能直接与蚜虫口针中的病毒附着位点 ( VAS)结合 ;HC- Pro一端连接病毒 ,一端连接 VAS,在蚜虫传播 MDMV的过程中起桥梁作用。这是关于病毒 H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毒 辅助成份-蛋白酶 蚜虫传毒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麦二叉蚜与禾谷缢管蚜对小麦黄矮病传毒能力的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亮 谢芳芹 +1 位作者 相建业 曹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1-724,共4页
为了研究中国西北地区蚜虫对小麦黄矮病的传毒能力,为西北地区防治小麦黄矮病提供参考依据,常温条件下在温室大棚用盆栽小麦做传毒试验,以接种不同数量有毒蚜的小麦苗作为处理,接无毒蚜的小麦苗作为对照。传毒3 d后,在接种麦苗上喷洒药... 为了研究中国西北地区蚜虫对小麦黄矮病的传毒能力,为西北地区防治小麦黄矮病提供参考依据,常温条件下在温室大棚用盆栽小麦做传毒试验,以接种不同数量有毒蚜的小麦苗作为处理,接无毒蚜的小麦苗作为对照。传毒3 d后,在接种麦苗上喷洒药剂彻底杀死蚜虫,充分发病后观察记录小麦黄矮病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中国西北地区小麦黄矮病的优势介体是麦二叉蚜,但禾谷缢管蚜的传毒能力比以前有所提高。关中地区禾谷缢管蚜的传毒力高于河西地区禾谷缢管蚜的传毒力;三个地区(关中地区、渭北地区、河西地区)麦二叉蚜的传毒力都较高,差别不明显。三个地区两种麦蚜的成蚜传毒力普遍高于其若蚜的传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矮病 麦二叉蚜 禾谷缢管蚜 传毒能力
下载PDF
几种苹果实生砧木种子传毒潜力检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梁成林 赵玲玲 +1 位作者 宋来庆 姜中武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64-1169,共6页
【目的】明确不同苹果实生砧木种子传毒的情况及各病毒的种传潜力。【方法】以八棱海棠、沙果、平邑甜茶、楸子和山定子5种苹果砧木母株和实生苗为试材,运用RT-PCR技术对母株和实生苗的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 【目的】明确不同苹果实生砧木种子传毒的情况及各病毒的种传潜力。【方法】以八棱海棠、沙果、平邑甜茶、楸子和山定子5种苹果砧木母株和实生苗为试材,运用RT-PCR技术对母株和实生苗的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ACLSV)、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和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的携带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八棱海棠母株携带ASGV、ACLSV和ASSVd,侵染率均为100%,其实生苗带ASGV和ASSVd,侵染率分别为3.3%和26.7%;沙果母株同时被4种病毒侵染,其中ASGV侵染率为40%,ACLSV为80%,ASPV和ASSVd侵染率均为100%,实生苗仅携带ASSVd,携带率为100%;平邑甜茶母株被ACLSV、ASPV和ASSVd复合侵染,实生苗被ASSVd侵染,侵染率均为100%;楸子母株同时携带ASGV、ACLSV和ASSVd,3种病毒携带率分别为60%、100%、100%,实生苗携带ACLSV、ASPV和ASSVd,侵染率分别为43.3%、70%、23.3%;山定子母株同时携带ACLSV和ASSVd,带毒率均达100%,实生苗仅检出ASSVd,带毒率为30%。【结论】苹果锈果类病毒可以通过种子传毒,而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和苹果茎痘病毒不通过种子进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实生砧木 种子传毒 RT-PCR ASGV ACLSV ASPV ASSVd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毒种子传毒率检测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占鸿 李怀方 裘维蕃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6-36,共1页
玉米矮花叶病毒种子传毒率检测马占鸿李怀方裘维蕃(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病毒室,北京100094)DETECTIONOFMAIZEDWARFMOSAICVIRUSINMAIZESEEDMaZhanhongLiHuaifa... 玉米矮花叶病毒种子传毒率检测马占鸿李怀方裘维蕃(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病毒室,北京100094)DETECTIONOFMAIZEDWARFMOSAICVIRUSINMAIZESEEDMaZhanhongLiHuaifangQiuWeifan(Dep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矮花叶病毒 种子传毒 检测
下载PDF
6种杀虫剂对烟田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传毒蓟马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洁 陈永对 +5 位作者 吴阔 刘春明 肖俊华 郑雪 董家红 李宏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5-97,共3页
对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烟田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4种主要传毒蓟马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对烟田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传毒蓟马均有一定防效,药后1 d除0.3%苦参碱外的其余5种杀虫剂表现出了较强的速效性,对烟田蓟马的防效均在90%... 对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烟田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4种主要传毒蓟马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对烟田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传毒蓟马均有一定防效,药后1 d除0.3%苦参碱外的其余5种杀虫剂表现出了较强的速效性,对烟田蓟马的防效均在90%以上;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与20%螺虫乙酯悬浮剂的持效性较强,药后7 d的防效均在8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田 传毒蓟马 杀虫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番茄斑萎病毒与传毒蓟马发生流行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雪 李兴勇 +7 位作者 陈晓燕 陈永对 吴阔 刘春明 肖俊华 李宏光 张洁 董家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8-121,共4页
对云南红河州烟田番茄斑萎病毒与传毒蓟马的发生流行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出西花蓟马、花蓟马和烟蓟马等3种蓟马为烟田传毒蓟马,其中以西花蓟马种群数量最多。对不同时期传毒蓟马百株虫量和TSWV发病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传毒蓟... 对云南红河州烟田番茄斑萎病毒与传毒蓟马的发生流行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出西花蓟马、花蓟马和烟蓟马等3种蓟马为烟田传毒蓟马,其中以西花蓟马种群数量最多。对不同时期传毒蓟马百株虫量和TSWV发病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传毒蓟马虫口数量与烟田TSWV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即传毒蓟马种群数量高会导致烟田TSWV的发生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田 传毒蓟马 番茄斑萎病毒 相关性
下载PDF
烟草感染两种病毒对烟蚜种群增长、寄主选择与传毒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佳 王亚峰 +2 位作者 蒲颇 陈媛 刘映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27,共5页
寄主植物烟草受到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单侵染及复合侵染后,对烟蚜种群增长、寄主选择行为及CMV的传播效率产生显著影响.两种病毒侵染烟草,尤其是复合侵染能降低对烟蚜的适合度,抑制烟蚜种群增长.烟蚜在依靠嗅觉和视觉... 寄主植物烟草受到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单侵染及复合侵染后,对烟蚜种群增长、寄主选择行为及CMV的传播效率产生显著影响.两种病毒侵染烟草,尤其是复合侵染能降低对烟蚜的适合度,抑制烟蚜种群增长.烟蚜在依靠嗅觉和视觉对寄主进行初次选择时,对CMV侵染烟草的选择率最高,当烟蚜取食寄主植物并直接判断食物品质后,会再次对寄主进行选择,最终对健康烟草的选择率最高.实验结果表明:CMV感染烟草后能吸引更多的烟蚜取食并获取病毒,同时降低烟草对烟蚜的适合度,促使蚜虫选择新寄主,从而有利于病毒在田间扩散.尽管烟蚜对病毒复合侵染烟草的选择率最低,但取食后对CMV的传播效率却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 烟草花叶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 烟草 种群增长 寄主选择 传毒效率
下载PDF
大豆花叶病毒(SMV)主要介体及其传毒效率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郭井泉 张明厚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5-63,共9页
大豆田大豆植株上繁殖危害的蚜虫,除大豆蚜、茄无网蚜外,豆蚜亦能暂居并少量繁殖危害。大豆田迁飞蚜虫种的数量,年度间和不同生境有所差异,但主要种基本一致。绿色诱盘捕获的迁飞蚜虫鉴定表明,主要迁飞蚜虫种,除以上三种,还有棉蚜、玉... 大豆田大豆植株上繁殖危害的蚜虫,除大豆蚜、茄无网蚜外,豆蚜亦能暂居并少量繁殖危害。大豆田迁飞蚜虫种的数量,年度间和不同生境有所差异,但主要种基本一致。绿色诱盘捕获的迁飞蚜虫鉴定表明,主要迁飞蚜虫种,除以上三种,还有棉蚜、玉米蚜、禾缢蚜、桃蚜等,但大豆蚜占绝对优势。大豆植株上的翅蚜量,与绿色诱盘捕获的株冠面积着落翅蚜量,充分吻合。翅蚜迁飞频率与SMV流行速率相关密切。介体蚜虫传染SMV 83—02,得毒30—60秒的传毒效率高,以40—50秒的传毒率最高。供试得毒蚜虫,只桃蚜以2.94%的概率传毒至第二株其余均一株。最适得毒时间的传毒效率豆蚜最高58.33%、桃蚜47.66%,大豆蚜33.33%、茄无网蚜23.73%、玉米蚜12.90%、棉蚜最低4.29%。SMV主要介体为大豆蚜、豆蚜、桃蚜和茄无网蚜传染SMV亦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体 诱盘 传毒 大豆 花叶病毒
下载PDF
RBSDV在玉米叶脉细胞内的侵染状态与灰飞虱传毒活力的关系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声祥 洪健 +1 位作者 吕永平 雷娟利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侵染玉米(Zea mays L.)的症状发展过程先后取叶脉做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病毒在细胞内的侵染状态,并在取样前用灰飞虱无毒若虫进行饲毒和传毒试验。结果显示RBSDV侵入玉米叶细胞后先出现在细胞壁附近,... 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侵染玉米(Zea mays L.)的症状发展过程先后取叶脉做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病毒在细胞内的侵染状态,并在取样前用灰飞虱无毒若虫进行饲毒和传毒试验。结果显示RBSDV侵入玉米叶细胞后先出现在细胞壁附近,个别粒子似与胞间连丝相连;细胞质内产生病毒基质,病毒粒子先增殖并分布其周边,后向病毒基质内扩展;当病毒粒子布满病毒基质后在细胞质中出现直径约90nm的管状结构,病毒成串排列在该管状结构中;随后管状结构逐渐消失,最终形成晶格状聚集排列。用灰飞虱无毒若虫在细胞内病毒基质出现和病毒增殖期饲毒的,到成虫时分别有2.93%和7.83%个体传毒率;在细胞内病毒成串分布于管状结构和晶格状聚集排列期饲毒的,到成虫时均不能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RBSDV 侵染 玉米 症状 细胞 灰飞虱 细胞牺理学 传毒活力
下载PDF
中国进境植物检疫性传毒线虫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杜宇 朱水芳 +2 位作者 周剑 段禄华 寸冬义 《植物检疫》 2008年第5期300-305,共6页
本文针对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中的传毒线虫的世界检疫地位、分布、寄主和经济重要性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价。
关键词 传毒线虫 分布 寄主 植物病毒
下载PDF
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在水稻病叶及传毒媒介昆虫组织内的形态 被引量:5
19
作者 沈菊英 彭宝珍 +2 位作者 龚祖埙 林瑞芬 金登迪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5-18,共4页
用饲毒后的褐稻虱进行单虫单苗接种,稻苗发病率达60%以上。对病株的叶脉脉肿部位及相应编号的褐稻虱唾液腺进行超薄切片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株的筛管细胞和传毒昆虫的唾液腺细胞内可见到大量病毒颗粒,并以晶状排列或者包裹于管状... 用饲毒后的褐稻虱进行单虫单苗接种,稻苗发病率达60%以上。对病株的叶脉脉肿部位及相应编号的褐稻虱唾液腺进行超薄切片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株的筛管细胞和传毒昆虫的唾液腺细胞内可见到大量病毒颗粒,并以晶状排列或者包裹于管状组织中。病毒颗粒大小约为70nm,具有45nm致密核心为双链RNA的组成部分,在核酸和核衣壳之间尚有空隙。本文对病毒的细微结构进行了讨论,并提供进一步证据,说明我国发现的RRSV和国外报道起源于东南亚的RRSV是同一种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齿叶矮缩病毒 病毒形态 寄主细胞超薄切片 褐稻虱 传毒媒介昆虫组织
下载PDF
RSV传毒媒介灰飞虱种群转移扩散规律及其数量控制技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洪山 赵阳 +1 位作者 李红阳 李慈厚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40,62,共3页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灰飞虱 种群转移扩散规律 数量控制 传毒媒介 RSV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