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BSDV在玉米叶脉细胞内的侵染状态与灰飞虱传毒活力的关系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声祥 洪健 +1 位作者 吕永平 雷娟利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侵染玉米(Zea mays L.)的症状发展过程先后取叶脉做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病毒在细胞内的侵染状态,并在取样前用灰飞虱无毒若虫进行饲毒和传毒试验。结果显示RBSDV侵入玉米叶细胞后先出现在细胞壁附近,... 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侵染玉米(Zea mays L.)的症状发展过程先后取叶脉做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病毒在细胞内的侵染状态,并在取样前用灰飞虱无毒若虫进行饲毒和传毒试验。结果显示RBSDV侵入玉米叶细胞后先出现在细胞壁附近,个别粒子似与胞间连丝相连;细胞质内产生病毒基质,病毒粒子先增殖并分布其周边,后向病毒基质内扩展;当病毒粒子布满病毒基质后在细胞质中出现直径约90nm的管状结构,病毒成串排列在该管状结构中;随后管状结构逐渐消失,最终形成晶格状聚集排列。用灰飞虱无毒若虫在细胞内病毒基质出现和病毒增殖期饲毒的,到成虫时分别有2.93%和7.83%个体传毒率;在细胞内病毒成串分布于管状结构和晶格状聚集排列期饲毒的,到成虫时均不能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RBSDV 侵染 玉米 症状 细胞 灰飞虱 细胞牺理学 传毒活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