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在结果中检索
在结果中去除
年份
2013
1
1999
1
学科
农业科学
2
期刊收录
化学文摘(网络版)
2
北大核心期刊
1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1
CSCD
1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1
武大RCCSE核心期刊
1
Web of Science数据库
1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
动物学记录
1
主题
蔬菜
1
带毒率
1
水稻
1
水稻黑条矮缩病
1
毒率
1
南方水稻
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1
规律及防治
1
黑条矮缩病
1
飞虱
1
矮缩病
1
白背飞虱
1
蚜虫
1
蚜虫传毒
1
传毒
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
天津农学院学报
1
作者
杨迎青
1
刘耕春
1
兰波
1
李湘民
1
杨崇实
1
张顺梁
1
孟凡
1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1
江西农业大学
1
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1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蔬菜非持久性病毒病蚜虫传毒规律及防治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
6
1
作者
杨崇实
刘耕春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1-8,27,共9页
蔬菜非持久性病毒病,以蚜虫为介体传毒。传毒流行是病原、寄主和蚜虫三者适应的结果,也受环境因素影响。不同种类蚜虫传毒效能有差异,传毒能力受迁飞、光照、风向、风速、湿度、温度、寄主水肥条件、营养环境等影响。菜蚜在相对湿度...
蔬菜非持久性病毒病,以蚜虫为介体传毒。传毒流行是病原、寄主和蚜虫三者适应的结果,也受环境因素影响。不同种类蚜虫传毒效能有差异,传毒能力受迁飞、光照、风向、风速、湿度、温度、寄主水肥条件、营养环境等影响。菜蚜在相对湿度78 、温度25~28 ℃发育最快,一日中上午8时前、下午6时后光弱时为迁飞高峰,夜间不起飞,阴天起飞少,风速超1.87 m /s起飞受阻,暴雨可把蚜虫震落到泥土中溺死。华北地区,蚜虫迁飞高峰:春季4月中旬至5月中旬,秋季7月中旬至8月中旬。药剂灭蚜防治非持久性病毒病无效。春露地番茄、西葫、甜椒早播,秋大白菜晚播均可避病。控制蚜虫传毒的生态防治措施为:播前翻地、晒土、浇底水,降低蚜量;间、套作玉米、韭菜使蚜虫在试探取食时失毒;利用蚜虫对不同颜色反应不同,设置银灰色反光塑料薄膜避蚜;苗期用50病毒1号乳油250倍喷雾防蚜。这些措施可有效地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银灰反光塑料膜防效94.29 ,病毒1号EC250倍,苗期3次施防效达86.1 ,增产35.9 ,利用生防天敌瓢虫控制传毒蚜虫也有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持久性病毒病
蚜虫
传毒规律
防治理论依据
实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西省白背飞虱消长动态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带毒率的测定
被引量:
7
2
作者
杨迎青
兰波
+3 位作者
孟凡
钟玲
张顺梁
李湘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64,共5页
为明确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的消长动态及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带毒率的影响,分别采用诱虫灯测报和田间取样方法测定江西省崇义、井冈山、莲花和万安等4个县(市)灯下和水稻田间白背飞虱的消长动态,并采用RT-PCR...
为明确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的消长动态及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带毒率的影响,分别采用诱虫灯测报和田间取样方法测定江西省崇义、井冈山、莲花和万安等4个县(市)灯下和水稻田间白背飞虱的消长动态,并采用RT-PCR方法测定4个县(市)不同时期灯下和水稻田间白背飞虱的带毒率。结果表明:江西省4个县(市)灯下和田间白背飞虱消长动态与带毒率变化规律相同,即白背飞虱高发期其带毒率也较高。崇义和万安白背飞虱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高峰期较早,在7月28日左右;其次是井冈山,高峰期在8月8日左右;莲花则最晚,高峰期在8月18日左右。根据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期的时间差异,可以推测携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的白背飞虱是从东南方向传入江西省的,并进一步传播到邻近省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消长动态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带毒率
传毒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蔬菜非持久性病毒病蚜虫传毒规律及防治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
6
1
作者
杨崇实
刘耕春
机构
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1-8,27,共9页
文摘
蔬菜非持久性病毒病,以蚜虫为介体传毒。传毒流行是病原、寄主和蚜虫三者适应的结果,也受环境因素影响。不同种类蚜虫传毒效能有差异,传毒能力受迁飞、光照、风向、风速、湿度、温度、寄主水肥条件、营养环境等影响。菜蚜在相对湿度78 、温度25~28 ℃发育最快,一日中上午8时前、下午6时后光弱时为迁飞高峰,夜间不起飞,阴天起飞少,风速超1.87 m /s起飞受阻,暴雨可把蚜虫震落到泥土中溺死。华北地区,蚜虫迁飞高峰:春季4月中旬至5月中旬,秋季7月中旬至8月中旬。药剂灭蚜防治非持久性病毒病无效。春露地番茄、西葫、甜椒早播,秋大白菜晚播均可避病。控制蚜虫传毒的生态防治措施为:播前翻地、晒土、浇底水,降低蚜量;间、套作玉米、韭菜使蚜虫在试探取食时失毒;利用蚜虫对不同颜色反应不同,设置银灰色反光塑料薄膜避蚜;苗期用50病毒1号乳油250倍喷雾防蚜。这些措施可有效地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银灰反光塑料膜防效94.29 ,病毒1号EC250倍,苗期3次施防效达86.1 ,增产35.9 ,利用生防天敌瓢虫控制传毒蚜虫也有前途。
关键词
非持久性病毒病
蚜虫
传毒规律
防治理论依据
实践
Keywords
Non persistent virus disease
Developing pattern spread by aphides
Theory of control
Practice
分类号
S43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省白背飞虱消长动态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带毒率的测定
被引量:
7
2
作者
杨迎青
兰波
孟凡
钟玲
张顺梁
李湘民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江西省植保植检局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64,共5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31
201303021)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10BNA03500)
文摘
为明确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的消长动态及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带毒率的影响,分别采用诱虫灯测报和田间取样方法测定江西省崇义、井冈山、莲花和万安等4个县(市)灯下和水稻田间白背飞虱的消长动态,并采用RT-PCR方法测定4个县(市)不同时期灯下和水稻田间白背飞虱的带毒率。结果表明:江西省4个县(市)灯下和田间白背飞虱消长动态与带毒率变化规律相同,即白背飞虱高发期其带毒率也较高。崇义和万安白背飞虱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高峰期较早,在7月28日左右;其次是井冈山,高峰期在8月8日左右;莲花则最晚,高峰期在8月18日左右。根据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期的时间差异,可以推测携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的白背飞虱是从东南方向传入江西省的,并进一步传播到邻近省份。
关键词
白背飞虱
消长动态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带毒率
传毒规律
Keywords
white back planthoppers
population dynamics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
infection rates
transmission regulation
分类号
S435.112.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蔬菜非持久性病毒病蚜虫传毒规律及防治理论与实践
杨崇实
刘耕春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199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西省白背飞虱消长动态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带毒率的测定
杨迎青
兰波
孟凡
钟玲
张顺梁
李湘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