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经典传注的阐释学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春青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8,共9页
中国古代的经典传注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和卷帙浩繁的成果,形成了一种具有无可比拟的深刻性、丰富性和独特性的中国经典阐释传统。举凡述、说、传、注、解、故、记、训、微、论、议、释、笺、义、疏、章句、衍义等诸多词语都各自标识着...
中国古代的经典传注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和卷帙浩繁的成果,形成了一种具有无可比拟的深刻性、丰富性和独特性的中国经典阐释传统。举凡述、说、传、注、解、故、记、训、微、论、议、释、笺、义、疏、章句、衍义等诸多词语都各自标识着某种阐释方式,蕴含着某种阐释思想,表征着某种价值取向和学术志趣,它们在整体上构成了中国古代经典阐释学多样统一的话语形态。如果把西方阐释学作为一种参照,在中西两大阐释传统的“对视”之中来思考中国古代经典阐释的现代意义,这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阐释学理论建构无疑可以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注之学
述
阐释
学
阐释模式
中国阐释
传
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稽古之学”考论及其学术史意义——从陈瓘奏议说开去
被引量:
2
2
作者
武建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105,共9页
稽古是古代君主稽考前代圣人以修身、治政的传统,在后世的实践中,因参与主体扩大至士人,行为对象兼及经史,稽古表现出治政与治学的不同趋向,至北宋以"稽古之学"得到理性概括。北宋陈瓘奏议中论及的"稽古之学",体现...
稽古是古代君主稽考前代圣人以修身、治政的传统,在后世的实践中,因参与主体扩大至士人,行为对象兼及经史,稽古表现出治政与治学的不同趋向,至北宋以"稽古之学"得到理性概括。北宋陈瓘奏议中论及的"稽古之学",体现了宋儒希求探明六经原旨的集体追求,同时表现出在疑经变古思潮下,宋人追溯本经、藐视汉唐传注之学,强调经典经世治政社会功用的宋学精神。从学术史角度看,"稽古之学"在宋代的确立,标志着以训诂为主的汉唐"传注之学"发生了重要转折。宋儒以治世为旨归的解经,流于心性之学的樊篱,是对汉唐经学的矫枉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稽古
传
注
稽古
之学
传注之学
宋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欧阳修濮议主张的成因与北宋稽古之学的困境
被引量:
1
3
作者
武建雄
《原道》
2019年第2期58-68,共11页
北宋治平年间的濮议中,围绕英宗生父濮王追崇典礼与称名问题,欧阳修主张为之行典礼、称皇考,并立庙京师。欧阳修代表政府的主张,使其成为两制、台谏多数官员的对立面,为时论所非,并取讥后世。两派观点的对立,源于对相同经文史事的不同...
北宋治平年间的濮议中,围绕英宗生父濮王追崇典礼与称名问题,欧阳修主张为之行典礼、称皇考,并立庙京师。欧阳修代表政府的主张,使其成为两制、台谏多数官员的对立面,为时论所非,并取讥后世。两派观点的对立,源于对相同经文史事的不同阐发。欧阳修主张的形成,是在北宋"稽古之学"兴起,意欲摆脱汉唐"传注之学"樊篱、倡导通经致用的思想指导下,以己意解经、主观发明的结果。欧阳修以德与功为衡量标准、注重统绪传承的正统史观,支撑了其濮议主张。欧阳修的主张为时论所不容,体现出北宋中期士人解经流于主观,导致背离圣人原旨、学统林立、异论相搅的状况。北宋"稽古之学"使经术服务于政治的旨归,一方面促进了思想的繁荣与多元,另一方面也造成学派丛生、党同伐异,不但有碍于学术发展,而且扰乱朝堂,使决策难下,贻误国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濮议
稽古
之学
传注之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经典传注的阐释学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春青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阐释学的中外话语资源、理论形态研究与文献整理”(19ZDA264)。
文摘
中国古代的经典传注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和卷帙浩繁的成果,形成了一种具有无可比拟的深刻性、丰富性和独特性的中国经典阐释传统。举凡述、说、传、注、解、故、记、训、微、论、议、释、笺、义、疏、章句、衍义等诸多词语都各自标识着某种阐释方式,蕴含着某种阐释思想,表征着某种价值取向和学术志趣,它们在整体上构成了中国古代经典阐释学多样统一的话语形态。如果把西方阐释学作为一种参照,在中西两大阐释传统的“对视”之中来思考中国古代经典阐释的现代意义,这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阐释学理论建构无疑可以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传注之学
述
阐释
学
阐释模式
中国阐释
传
统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稽古之学”考论及其学术史意义——从陈瓘奏议说开去
被引量:
2
2
作者
武建雄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滨州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105,共9页
文摘
稽古是古代君主稽考前代圣人以修身、治政的传统,在后世的实践中,因参与主体扩大至士人,行为对象兼及经史,稽古表现出治政与治学的不同趋向,至北宋以"稽古之学"得到理性概括。北宋陈瓘奏议中论及的"稽古之学",体现了宋儒希求探明六经原旨的集体追求,同时表现出在疑经变古思潮下,宋人追溯本经、藐视汉唐传注之学,强调经典经世治政社会功用的宋学精神。从学术史角度看,"稽古之学"在宋代的确立,标志着以训诂为主的汉唐"传注之学"发生了重要转折。宋儒以治世为旨归的解经,流于心性之学的樊篱,是对汉唐经学的矫枉过正。
关键词
稽古
传
注
稽古
之学
传注之学
宋代
Keywords
retroactive ancient
Theory of Retroactive Ancient
illumination
Theory of Illumination
Song Dynasty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阳修濮议主张的成因与北宋稽古之学的困境
被引量:
1
3
作者
武建雄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滨州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原道》
2019年第2期58-68,共11页
文摘
北宋治平年间的濮议中,围绕英宗生父濮王追崇典礼与称名问题,欧阳修主张为之行典礼、称皇考,并立庙京师。欧阳修代表政府的主张,使其成为两制、台谏多数官员的对立面,为时论所非,并取讥后世。两派观点的对立,源于对相同经文史事的不同阐发。欧阳修主张的形成,是在北宋"稽古之学"兴起,意欲摆脱汉唐"传注之学"樊篱、倡导通经致用的思想指导下,以己意解经、主观发明的结果。欧阳修以德与功为衡量标准、注重统绪传承的正统史观,支撑了其濮议主张。欧阳修的主张为时论所不容,体现出北宋中期士人解经流于主观,导致背离圣人原旨、学统林立、异论相搅的状况。北宋"稽古之学"使经术服务于政治的旨归,一方面促进了思想的繁荣与多元,另一方面也造成学派丛生、党同伐异,不但有碍于学术发展,而且扰乱朝堂,使决策难下,贻误国事。
关键词
欧阳修
濮议
稽古
之学
传注之学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经典传注的阐释学意义
李春青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宋代“稽古之学”考论及其学术史意义——从陈瓘奏议说开去
武建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欧阳修濮议主张的成因与北宋稽古之学的困境
武建雄
《原道》
2019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