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支持向量机的改进及其在地源热泵系统提高防冻剂传热能力的应用
1
作者 任海秀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3-45,共3页
为有针对性地解决地源热泵系统中防冻剂传热能力的问题,对现有中心支持向量机进行了改进研究,构建了加权中心支持向量机模型。并通过对地源热泵系统常用防冻剂传热能力的分析研究,给出了应用加权中心支持向量机对地源热泵系统混合防冻... 为有针对性地解决地源热泵系统中防冻剂传热能力的问题,对现有中心支持向量机进行了改进研究,构建了加权中心支持向量机模型。并通过对地源热泵系统常用防冻剂传热能力的分析研究,给出了应用加权中心支持向量机对地源热泵系统混合防冻剂传热能力分类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传热能力 中心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地源热泵系统中防冻液的传热能力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曲云霞 方肇洪 +1 位作者 张林华 李安桂 《流体机械》 CSCD 2002年第10期47-50,共4页
计算和分析了在相同条件下不同防冻液用于地源热泵时的传热能力 。
关键词 传热能力 地源热泵 防冻液 传热 蒸发器 冷凝器
下载PDF
换热器传热能力对有机朗肯循环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卜宪标 刘茜 +2 位作者 李华山 王汉治 王令宝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02-1307,共6页
为了提高低温有机朗肯循环的技术经济性,基于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以R1233zd(E)作为循环工质,在蒸发器热负荷恒定和系统净输出功最大的两种约束工况下,分析了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传热能力对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影响。... 为了提高低温有机朗肯循环的技术经济性,基于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以R1233zd(E)作为循环工质,在蒸发器热负荷恒定和系统净输出功最大的两种约束工况下,分析了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传热能力对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传热能力均能提升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热力性能;相对而言,蒸发器传热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当蒸发器与冷凝器的传热能力增大2倍时,系统热效率分别升高了约168%和60%。此外,存在最佳的蒸发器和冷凝器传热能力使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比初始总投资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R1233zd(E) 低温热源 蒸发器 冷凝器 传热能力 热力性能 技术经济性
下载PDF
非规则截面散热板内嵌热管的传热能力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曲燕 程林 栾涛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42-45,49,共5页
对一种空间实验装置中电子箱热控制系统的关键热控元件——散热板内嵌热管的传热能力进行了热分析计算.采用热容热阻网络法,建立了非规则截面槽道热管的传热模型,在传热网络分析的基础上,以热管No.21和热管No.22为例,选取空间实验装置... 对一种空间实验装置中电子箱热控制系统的关键热控元件——散热板内嵌热管的传热能力进行了热分析计算.采用热容热阻网络法,建立了非规则截面槽道热管的传热模型,在传热网络分析的基础上,以热管No.21和热管No.22为例,选取空间实验装置在最热工况下稳定运行和最冷工况下从启动到稳定运行两种实验边界条件,计算了热管的传热能力,并与西班牙IberEspacio热管公司提供的传热极限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全部内嵌热管都能在传热极限范围内可靠运行,其中最热工况和最冷工况下热管的最大传热能力分别为工作温度41.7℃时的74.9 W.m和-9.3℃时的69.6 W.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 传热能力 散热板
下载PDF
热管式CPU散热器总传热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殷际英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45-49,共5页
本文对一种热管式 CPU散热器的传热机理、传热路线和各传热阶段的热阻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建立了该热管式散热器传热模型 ,导出了其总传热系统的计算式 。
关键词 CPU 散热器 传热能力 热管 传热机理 热阻 传热模型
下载PDF
高传热能力热管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
6
作者 苗建印 邵兴国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4-77,共4页
本文从汽相通道V型槽道内液态工质的分布规律入手,对不同V型槽结构内液态工质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汽相通道的温度分布规律以及V型槽结构与热管最大工作能力的基本关系,对热管在微重力条件下的工作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从理论... 本文从汽相通道V型槽道内液态工质的分布规律入手,对不同V型槽结构内液态工质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汽相通道的温度分布规律以及V型槽结构与热管最大工作能力的基本关系,对热管在微重力条件下的工作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从理论上印证了实验中观察到的基本现象,并结合实验研究提出了优化热管内V型槽道结构的基本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 实验 V型槽结构 传热能力
下载PDF
两种组合方式对列管式换热器传热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徐文通 王俊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7-19,共3页
利用传热单元(NTU)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浸出车间的列管式换热器,串联组合逆流操作优于并联组合逆流操作。因此,在工艺流程的安排上。
关键词 组合操作 传热单元法 计算 传热能力 换热器
下载PDF
两种组合方式对列管式换热器传热能力影响的探讨
8
作者 王俊国 魏贞伟 徐文通 《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3期16-20,共5页
利用传热单元(NTU)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植物油浸出车间的列管式换热器,串联组合逆流操作优于并联组合逆流操作。因此,在工艺流程的安排上,采用前者,在经济上更为合理。
关键词 列管式换热器 换热器 传热能力 串联 并联 组合
下载PDF
大高宽比矩形腔体侧向正弦加热下对流扰动的成长和传热特性
9
作者 宁利中 李开继 +1 位作者 宁碧波 田伟利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0-205,共6页
为了研究矩形腔体侧向正弦周期加热条件下对流扰动的成长和传热特性,本研究对流体力学方程组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格拉晓夫数Gr的增加,对流扰动的最大振幅Amax的成长率变大,线性成长阶段的时间变短。对于高宽比A=10,腔体宽度d=... 为了研究矩形腔体侧向正弦周期加热条件下对流扰动的成长和传热特性,本研究对流体力学方程组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格拉晓夫数Gr的增加,对流扰动的最大振幅Amax的成长率变大,线性成长阶段的时间变短。对于高宽比A=10,腔体宽度d=2cm的腔体,普朗特数Pr=6.949的流体,对流扰动的成长率γ_(m)随着格拉晓夫数Gr变化的经验式为γ_(m)=9×10^(-8)Gr^(1.2343);对于高宽比A=10、腔体宽度d=6cm的腔体,普朗特数Pr=0.703的流体,成长率m随着格拉晓夫数Gr的变化关系式为m=8×10^(-4)Cr^(0.52)。当Pr=0.0272时,热壁面平均努塞尔数Nu和格拉晓夫数Gr的关联式为Nu=0.00002Gr^(1.17);当Pr=6.949时,Nu=0.00024Gr^(1.05)。随着格拉晓夫数Gr数增加,右壁面的传热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腔体 侧向正弦周期加热 对流扰动 成长率 传热能力
下载PDF
CSP和FTSC工艺结晶器的冷却结构及传热能力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慧 丁毅 +3 位作者 陶红标 刘和平 杨晓江 干勇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22,共4页
结合实际生产数据,比较和分析了CSP及FTSC工艺结晶器的冷却结构及传热能力,结果表明,热流密度计算模型中,FTSC和CSP结晶器内传热区高度分别为1 200 mm和1 010 mm,相同工况下二者的传热能力相近;CSP结晶器采用42条凹型水道及20条内径11 m... 结合实际生产数据,比较和分析了CSP及FTSC工艺结晶器的冷却结构及传热能力,结果表明,热流密度计算模型中,FTSC和CSP结晶器内传热区高度分别为1 200 mm和1 010 mm,相同工况下二者的传热能力相近;CSP结晶器采用42条凹型水道及20条内径11 mm的圆型水道进行组合冷却,FTSC结晶器采用72条内径14 mm的圆型水道进行冷却;弯月面处FTSC结晶器铜板热面温度高于银铜的再结晶温度,铜板将发生局部变形,这是造成镀层龟裂或铜板裂纹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型结晶器 冷却结构 传热能力 热流密度
原文传递
“Ω”形轴向槽道热管的流动和传热特性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程宾 施明恒 +1 位作者 陈永平 吴嘉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4-550,共7页
建立了"Ω"形轴向槽道热管内流动和传热特性的理论模型,并计算了其最大传热能力。模型综合考虑了气-液交界面的剪切力、弯月面毛细半径变化以及接触角的作用。分析讨论了热管结构尺寸对流动特性的影响、热负荷对蒸发段端口毛... 建立了"Ω"形轴向槽道热管内流动和传热特性的理论模型,并计算了其最大传热能力。模型综合考虑了气-液交界面的剪切力、弯月面毛细半径变化以及接触角的作用。分析讨论了热管结构尺寸对流动特性的影响、热负荷对蒸发段端口毛细半径的影响、吸液芯结构尺寸对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给出了气液两相压力、平均速度以及毛细半径的沿轴向分布。并且,将计算得到的不同工作温度下最大传热能力与Chi模型预测值进行了比较。同时,实验也验证了本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道热管 传热传质 最大传热能力 毛细力
下载PDF
湿土壤含湿特性对传热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高青 李明 +2 位作者 于鸣 玄哲浩 乔广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针对于地源热泵地能换热系统在具有热源条件下土壤热湿迁移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和实验,并对模拟计算应用可行性进行了认证。土壤含水静态传热实验,目的在于探讨土壤含湿程度对传热能力的影响,以及地下含水程度对换热区域换热性能的影响... 针对于地源热泵地能换热系统在具有热源条件下土壤热湿迁移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和实验,并对模拟计算应用可行性进行了认证。土壤含水静态传热实验,目的在于探讨土壤含湿程度对传热能力的影响,以及地下含水程度对换热区域换热性能的影响。研究土壤不同含水率情况下的传热性能,从而推断含水率在工程中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热影响 地源热泵 应用可行性 热湿迁移 换热系统 初步分析 模拟计算 传热实验 传热能力 换热性能 传热性能 影响程度 含水率
下载PDF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强化传热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鑫煜 辛公明 +2 位作者 田富中 曲付龙 程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5-973,共9页
回顾了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强化传热技术研究现状,将热虹吸管强化传热技术归纳分为4类,即采用高效工作介质、管壁内表面处理、管内设置内插件和其它类。分别阐述了这4种技术的强化传热机理,总结得出大部分技术多局限在实验分析层面上,缺乏... 回顾了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强化传热技术研究现状,将热虹吸管强化传热技术归纳分为4类,即采用高效工作介质、管壁内表面处理、管内设置内插件和其它类。分别阐述了这4种技术的强化传热机理,总结得出大部分技术多局限在实验分析层面上,缺乏理论上的深入分析,暂时没有得到工业生产的大规模应用。并指出了强化传热技术的理论研究、各种参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探究以及如何降低工业应用的生产成本将是今后热虹吸管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 强化传热 传热能力 换热系数
下载PDF
“Ω”形微槽热管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程宾 陈永平 +1 位作者 施明恒 吴嘉峰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34-1536,共3页
本文对一定型"Ω"形轴向槽道热管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着重分析了该型热管在水平工况下的轴向温度分布、当量导热系数和总热阻、蒸发/凝结传热系数和最大传热能力。研究表明,该型热管元件具有良好的等温特性和导热性能,可... 本文对一定型"Ω"形轴向槽道热管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着重分析了该型热管在水平工况下的轴向温度分布、当量导热系数和总热阻、蒸发/凝结传热系数和最大传热能力。研究表明,该型热管元件具有良好的等温特性和导热性能,可实现高热流、长距离、低温差的热量传输;热管的最大传热能力受其工作温度影响较大,在工作温度较低时具有良好的传热能力,但在高温工况下,传热能力受到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道热管 实验研究 最大传热能力 等温性
下载PDF
放置倾角对轴向槽道热管传热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曲燕 栾涛 程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3-497,共5页
对常温梯形轴向槽道热管在不同放置倾角下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着重分析了热管的放置倾角对轴向温度分布、最大轴向温差、总热阻、当量换热系数、最大传热量的影响,旨在为航空热管的地面性能测试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热源在下... 对常温梯形轴向槽道热管在不同放置倾角下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着重分析了热管的放置倾角对轴向温度分布、最大轴向温差、总热阻、当量换热系数、最大传热量的影响,旨在为航空热管的地面性能测试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热源在下垂直放置热管的蒸发段和冷凝段的当量换热系数分别是水平放置热管的1.5倍和2.5倍。热源在上倾斜放置的热管,水平放置的热管、热源在下倾斜放置的热管的平均总热阻成一个数量级递减,蒸发段的最大输入热流量依次递增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槽道热管 倾角 传热能力
下载PDF
分离式热管在不同高度差下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金育义 臧润请 顾永明 《应用能源技术》 2009年第4期45-47,51,共4页
本文以翅片管换热器作为蒸发端和冷凝端,R600a为循环工质,进行了分离式热管的实验研究。着重就不同的工作温度、不同冷凝端与蒸发端的高度差对分离式热管的传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冷凝端进风温度恒定为16.55℃时,蒸发端... 本文以翅片管换热器作为蒸发端和冷凝端,R600a为循环工质,进行了分离式热管的实验研究。着重就不同的工作温度、不同冷凝端与蒸发端的高度差对分离式热管的传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冷凝端进风温度恒定为16.55℃时,蒸发端进风温度低于60℃时,以R600a为工质的分离式热管的传热量曲线近似于二次曲线,蒸发端进风温度高于60℃时,其传热量曲线近似于一条直线。随着蒸发器与冷凝器的高度差的增大,分离式热管的传热能力得到提高。高度差为1m的分离式热管比高度差为0.8m的传热能力平均提高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换热器 分离式热管 R600A 传热能力
下载PDF
相变换热器中中间媒体和烟气之间的传热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本洛 陆勇 +1 位作者 张善德 周根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1992年第1期66-71,共6页
相变换热器中将烟气置于管外流动,而将媒质置于管内是一种新型的传热形式,本文对这种传热形式和传统采用的将烟气置于管内的传热形式,从传热能力、流动阻力、制造工艺和成本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计算和实际运行结果都表明,这种新... 相变换热器中将烟气置于管外流动,而将媒质置于管内是一种新型的传热形式,本文对这种传热形式和传统采用的将烟气置于管内的传热形式,从传热能力、流动阻力、制造工艺和成本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计算和实际运行结果都表明,这种新型传热形式使用于相变换热器中时,其性能远优于传统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换热器 传热能力 流动阻力
下载PDF
缠绕翅片管热风加热器传热特性初步研究
18
作者 吴喜军 高青 +2 位作者 玄哲浩 赵晓文 崔淑琴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17-219,共3页
缠绕翅片管热风加热器传热特性初步研究@吴喜军@高青@玄哲浩@赵晓文@崔淑琴¥吉林工业大学热能工程系缠绕翅片管热风加热器传热特性初步研究吴喜军高青玄哲浩赵晓文崔淑琴1引言热风加热器在许多农副产品干燥处理中应用极为广泛。... 缠绕翅片管热风加热器传热特性初步研究@吴喜军@高青@玄哲浩@赵晓文@崔淑琴¥吉林工业大学热能工程系缠绕翅片管热风加热器传热特性初步研究吴喜军高青玄哲浩赵晓文崔淑琴1引言热风加热器在许多农副产品干燥处理中应用极为广泛。缠绕翅片管加热器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紧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加热器 热风加热器 传热特性 传热系数 吉林工业大学 干燥加热器 热能工程 传热能力 传热强化 试验装置
下载PDF
轴向槽道热管的加工制作及传热性能研究
19
作者 孙浩森 张从菊 +1 位作者 杨开敏 毛煜东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36-41,共6页
轴向槽道热管具有较高的传热能力和可靠的运行稳定性,在航空航天和电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针对“Ω”形轴向槽道热管的特点,设计并搭建了专门的加工和实验平台,通过讨论温度分布规律、当量导热系数、热阻和最大传热能力等参数... 轴向槽道热管具有较高的传热能力和可靠的运行稳定性,在航空航天和电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针对“Ω”形轴向槽道热管的特点,设计并搭建了专门的加工和实验平台,通过讨论温度分布规律、当量导热系数、热阻和最大传热能力等参数,对成品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热管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热性;在相同工作温度下,热管的冷热端温差与加热功率的增加呈正向关系;当热管的工作温度升高时,当量导热系数逐渐增大,并随着功率和充液率的升高而升高,而总热阻在加热功率增加时呈下降趋势;随着充液率的增加,热管的最大传热能力增加,但是增幅会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道热管 加工和实验平台 当量导热系数 热阻 最大传热能力
下载PDF
不锈钢轧制式翅片管传热性能研究
20
作者 杨洋 《东方电气评论》 2022年第1期22-25,49,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不锈钢轧制式翅片管进行传热性能试验,得出了翅片管传热系数关系曲线和关联式,有效验证了不锈钢轧制式翅片管的传热能力。
关键词 不锈钢轧制式翅片管 试验 验证 传热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