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1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传统勇德思想探源——基于儒道释三家勇论的分析
1
作者 李保玉 《武陵学刊》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作为一项传统美德,勇德是人之不惧且积极的生命力量,是一种向善与为善的道德科目,正是这种德性内涵才使其超越时空而备受古今中外推崇。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勇德思想,主要散见于儒道释三家的典籍之中,它们关于勇德内涵及弘扬之道... 作为一项传统美德,勇德是人之不惧且积极的生命力量,是一种向善与为善的道德科目,正是这种德性内涵才使其超越时空而备受古今中外推崇。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勇德思想,主要散见于儒道释三家的典籍之中,它们关于勇德内涵及弘扬之道的论述对当下国民道德人格培养与社会道德建设具有启示意义。从内涵上看,儒家强调“道义之勇”,赋予勇德以道德德性,将其限定在知与仁的道德阈限内,认为勇德只有发乎仁、合乎知、导于义、成于礼,才能祛其劣性、扬其德性;道家主张“无为无待之勇”,赋予勇德一种顺应自然、遵循本性的自然德性,呈现出向往自由、追求独立、不断超越的行为特征;释家呼吁“放下之勇”,赋予勇德以坚韧、静修、劝善的精神德性,提倡一种放下执念、清心静修、普度众生的出世精神。从弘扬上看,儒家遵循的是由内而外的发现逻辑,而道家与释家遵循的是由外而内的生成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勇德 文化传承 精神弘扬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角下儒释道思想融入高中教学实践研究
2
作者 和金锋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8期52-54,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融入高中教育教学是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增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现实回应,也是高中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的应有之义。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融入高中教育教学是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增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现实回应,也是高中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的应有之义。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儒释道精华思想融入高中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学校要深入剖析儒释道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结合高中教学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 高中教学
下载PDF
论敦煌写本《茶酒论》与儒释道文化之关联
3
作者 屈玉丽 刘若楠 齐嘉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01-108,共8页
敦煌遗书的出现,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的部分空白。《茶酒论》作为唐五代时期形成的敦煌写本,通过茶、酒、水相互辩难的故事,深切反映了当时儒释道三教文化交流融合的社会现实。争论体现冲突,调停彰显融合,《茶酒论》文本丰富的思想内涵以... 敦煌遗书的出现,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的部分空白。《茶酒论》作为唐五代时期形成的敦煌写本,通过茶、酒、水相互辩难的故事,深切反映了当时儒释道三教文化交流融合的社会现实。争论体现冲突,调停彰显融合,《茶酒论》文本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激烈的文化冲突推动着三教合流的进程。基于此,该文将通过对《茶酒论》基本概况的介绍,茶、酒、水与儒释道之关联的具体分析,来深刻揭示《茶酒论》的故事内涵,展现《茶酒论》中的文化融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酒论》 敦煌写本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儒道文化阐释 被引量:4
4
作者 韦宝畏 李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0-63,共4页
中国的朝鲜族是一个从朝鲜半岛迁徙而来的跨境民族,在历史上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的儒释道思想和风水文化都对朝鲜民族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造就了朝鲜族传统民居丰富的建筑语汇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入挖掘朝鲜族民居建筑文化内涵,对... 中国的朝鲜族是一个从朝鲜半岛迁徙而来的跨境民族,在历史上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的儒释道思想和风水文化都对朝鲜民族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造就了朝鲜族传统民居丰富的建筑语汇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入挖掘朝鲜族民居建筑文化内涵,对延续朝鲜族民居建筑风格,建设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朝鲜族 传统民居 建筑文化
下载PDF
传统文化人格与诗词意境的审美风格范型——兼谈儒道释思想对中国古代几种意境形态形成之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克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38-145,共8页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词文学追求的一种理想的审美形态和艺术范型,从传统哲学思想原型和古代文人文化人格类型的文化研究视角切入,可以窥探到古代哲学思想和士大夫文化人格对诗词意境审美风格范型的影响,而从古代诗词的审美意境和风格范型...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词文学追求的一种理想的审美形态和艺术范型,从传统哲学思想原型和古代文人文化人格类型的文化研究视角切入,可以窥探到古代哲学思想和士大夫文化人格对诗词意境审美风格范型的影响,而从古代诗词的审美意境和风格范型中又可以反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士大夫文化人格对诗词意境审美风格范型潜在的文化渗透与厘定,这样就可以对诗词意境的审美风格范型作出文化的厘定与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意境 风格范型 文化人格 意境形态 文化厘定
下载PDF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互补格局
6
作者 金太军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95-100,共6页
自两汉至近代,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所以能绵延千年,经久不衰,创造了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在相当程度上应当归因于这一文化所具的的儒、道、释三家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内在格局.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文化 家思想 家思想 印度佛教 两家 渗透和影响 宋明理学
下载PDF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
7
作者 王丽滨 曹晨光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2年第3期126-127,共2页
本文阐述了汉字中传达出的儒释道精神,以及儒释道精神对中国汉字的影响,正确运用儒释道精神解读中国汉字的意义以及用好汉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 汉字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四川茶文化中儒释道格式塔意象传译策略建构
8
作者 王成秀 《中国食品》 2023年第8期110-112,共3页
中国茶文化中蕴含着儒释道诸家的深刻哲理,道家的天人合一、儒家的中庸思想和佛家的禅悟静寂,共同融汇成中国茶道的精髓。而巴蜀常被称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因此传播四川茶文化的儒释道思想,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地方文化“走出去”具... 中国茶文化中蕴含着儒释道诸家的深刻哲理,道家的天人合一、儒家的中庸思想和佛家的禅悟静寂,共同融汇成中国茶道的精髓。而巴蜀常被称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因此传播四川茶文化的儒释道思想,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地方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 中国茶业 四川茶文化 中庸思想 天人合一 策略建构
下载PDF
拯救社会道德危机从加深对儒释道传统文化的认识开始
9
作者 钟志容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年第10期164-165,共2页
在面对世俗的种种功名利禄的诱惑下,人们开始身心浮躁,心蒙微尘,加上社会伦理道德价值的失序,人性意识的迷茫,人文精神的流失,由此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已是越来越多。面对这一社会道德危机形势,本文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角度,萃取提炼出... 在面对世俗的种种功名利禄的诱惑下,人们开始身心浮躁,心蒙微尘,加上社会伦理道德价值的失序,人性意识的迷茫,人文精神的流失,由此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已是越来越多。面对这一社会道德危机形势,本文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角度,萃取提炼出儒释道的时代精髓,引导社会每个人从自身做起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从而拯救社会道德危机,实现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人文精神 德危机
下载PDF
“走进去”与“走出去”:儒释道思想国际传播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先红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72,共15页
儒释道思想国际传播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新时代文化战略。讲好儒释道思想故事既是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工程。儒释道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命脉,是人类文明交流互... 儒释道思想国际传播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新时代文化战略。讲好儒释道思想故事既是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工程。儒释道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命脉,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叙事。一方面,要制定“走进去”战略,系统构建四大儒释道对外话语体系:治国理政政治话语体系、中医养生民间话语体系、慈悲包容宗教话语体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公共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要制定“走出去”战略,系统实施五大国际传播战略,即儒释道思想语料库建设、儒释道思想返本开新学术交流、儒释道思想跨媒介叙事、儒释道思想仪式化生活和儒释道思想关键词对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战略 中华文化传播 思想 对外话语体系
下载PDF
中国风俗与传统文化——风俗与儒、释、道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严昌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79-85,共7页
中国风俗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它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他传统文化在民间传播的重要渠道。社会风俗及其反映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中国人国民性的形成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改造... 中国风俗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它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他传统文化在民间传播的重要渠道。社会风俗及其反映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中国人国民性的形成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改造,与对古老风俗的弘扬与改造密不可分。反过来,移风易俗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挑战。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当传统文化从横向受到西方文明的碰撞,从纵向受到发展中时代的冲击的时候,社会风俗首当其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俗 传统文化
下载PDF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属性及其发展--兼论儒释道并存之是与非
12
作者 夏锐 夏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8-90,共3页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有礼文化、儒文化两种主要形态,本质属性是道德。东汉以后逐渐形成儒释道并存局面,展现了中国社会生活及文化发展的新现象。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德属性
下载PDF
民间传说中的“儒”“释”“道”——论“西湖传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13
作者 刘超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第11期196-198,共3页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的美学思想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极其深远,而民间传说在口口相传中与这些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让传说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关系等无一例外地打上了"儒释道"的烙印。本文以"西湖传说&q...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的美学思想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极其深远,而民间传说在口口相传中与这些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让传说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关系等无一例外地打上了"儒释道"的烙印。本文以"西湖传说"为对象,探究了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佛家美学的特点以及在"西湖传说"中的体现,挖掘了"西湖传说"独特的美学价值,以期更多人关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传说 传统文化 美学
下载PDF
儒释道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昌建 《环境教育》 2018年第8期62-68,共7页
儒、释、道文化包含丰富的生态智慧,如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节用养物”思想;释家奉行的“众生平等”“依正不二”思想,道家主张的“道法自然”“自然无为”“见素抱朴”思想等。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 儒、释、道文化包含丰富的生态智慧,如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节用养物”思想;释家奉行的“众生平等”“依正不二”思想,道家主张的“道法自然”“自然无为”“见素抱朴”思想等。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建设 生态智慧 传统文化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意义 “自然无为” 法自然”
下载PDF
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儒、道、佛中国传统文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程云 陆涛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7-68,5,共3页
景德镇陶瓷文化深受儒、道、佛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其地区文化的形式,在陶瓷雕塑、陶瓷器形和装饰画面中都有生动和充分的表现,景德镇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器与道"的关联。
关键词 景德镇陶瓷文化 传统文化
下载PDF
2011年中国首届儒释道传统文化智慧发展高峰论坛在五台山举行
16
作者 高峰毅 《五台山研究》 2011年第2期63-63,共1页
2011年中国首届儒释道传统文化智慧发展高峰论坛于5月22—23日在五台山举行,全国儒释道三界专家、学者近200人共聚一堂,就“儒佛道文化与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的主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峰论坛 文化智慧 五台山 传统 中国 社会稳定 文化
下载PDF
“天地之中”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设立“天地之中”儒、释、道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可能性、可行性与必要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效群 方启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36,共4页
"天地之中"登封是中国早期王朝建都之地和文化荟萃的中心,各种文化均热衷于在此建立基地。在统治者的推崇下,儒、释、道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逐渐衍生出民众生活化的儒、释、道文化表达,绵延至今,不少成为宝贵的非物... "天地之中"登封是中国早期王朝建都之地和文化荟萃的中心,各种文化均热衷于在此建立基地。在统治者的推崇下,儒、释、道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逐渐衍生出民众生活化的儒、释、道文化表达,绵延至今,不少成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生态的角度考察,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形成一种互补共生、相互支撑的关系。设立"天地之中"儒、释、道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于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守住我们民族的文化根脉,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之中 文化 生活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下载PDF
浅析儒释道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18
作者 张庆国 《艺术科技》 2019年第2期295-295,共1页
儒、释、道思想对于形成和发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涉及方面之多、程度之深仍然是众多学者不断研究的方向和热点。而本文就从儒释道思想中来汲取一些有关生态方面的智慧,包括传统生态保护以及生态美学,以帮助... 儒、释、道思想对于形成和发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涉及方面之多、程度之深仍然是众多学者不断研究的方向和热点。而本文就从儒释道思想中来汲取一些有关生态方面的智慧,包括传统生态保护以及生态美学,以帮助我们更为深刻全面的理解儒释道精神的精髓,为传承和发扬经典文化贡献微薄力量,也为我国生态文化发展有一些具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传统文化 生态智慧
下载PDF
基于儒、道、释构筑的设计文化系统论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刚强 饶飞云 王伟玲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8-243,共6页
目的在分析我国设计发展现状以及研究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文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究如何构建基于儒、道、释的设计文化系统论并致力于设计真、善、美3者之间的和谐。方法通过探究儒、道、释的核心思想,对儒家的"仁"、道家的&q... 目的在分析我国设计发展现状以及研究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文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究如何构建基于儒、道、释的设计文化系统论并致力于设计真、善、美3者之间的和谐。方法通过探究儒、道、释的核心思想,对儒家的"仁"、道家的"合"、释家的"悟"3方面的分析挖掘,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角度出发,思"仁"取"柔",思"合"取"中",思"悟"取"空",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同现代设计的形式、功能、情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达到设计与文化艺术的统一融合。结论儒、道、释是中国传统思想与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引导中国传统造物文化的发展,设计是人类精神不断物化的过程,将文化与设计并之为系统进行研究,能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系统 和谐
下载PDF
《斧柄集》的深层生态学思想与中国的儒、释、道文化 被引量:88
20
作者 奚昕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31-39,66,共10页
正值深层生态学运动方兴未艾之际,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结束在日本长达10年的修禅生活,归隐美国加州的内华达山,践行中国古代的精神生活并着手创作《斧柄集》。诗集对西方动物伦理思想、现代生物科学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兼收并蓄,... 正值深层生态学运动方兴未艾之际,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结束在日本长达10年的修禅生活,归隐美国加州的内华达山,践行中国古代的精神生活并着手创作《斧柄集》。诗集对西方动物伦理思想、现代生物科学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兼收并蓄,凸显出斯奈德广阔的文化视野和终极的人文关怀。收录的71首诗作通过“弋不射宿”等典故以及“环”“斧柄”等象征和隐喻,构建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语言和意象,将中国儒家仁爱万物的观点、禅宗佛学的宇宙整体观和儒道“天人合一”的思想蕴含在斯奈德的生物伦理思想、整体主义世界观以及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理想之中。斯奈德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进行诗歌创作,旨在发展深层生态学所具有的普世哲学意义,揭示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人类文化与自然合一对于文明传承的意义。中国的儒、释、道文化是理解斯奈德的深层生态学思想、探究其文化渊源的一把钥匙,对重塑人类在生物圈的位置、变革西方文明中腐朽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彻底解决生态危机、重建健康的现代精神文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斧柄集》 文化 深层生态学 文化传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