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传统农业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建设研究
1
作者 兰荔 《水利发展研究》 2023年第7期69-72,共4页
江西省传统农业水利开发形式多样,文化遗产丰富、底蕴深厚,体现了江河湖泊与江西省地方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地方社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西省传统农业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不足,在国家大力实施... 江西省传统农业水利开发形式多样,文化遗产丰富、底蕴深厚,体现了江河湖泊与江西省地方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地方社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西省传统农业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不足,在国家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引领下,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农业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力度,更好地传承地方文化记忆,推动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为发展流域生态水利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传统农业水利文化遗产 保护开发 思考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传统生态意识对旅游生计选择的影响
2
作者 王博杰 何思源 +1 位作者 闵庆文 孙业红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111,共14页
旅游生计是实现农户传统生计转换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对农户支持旅游生计选择的影响机制尚缺乏清晰的认知。文章以“认知-情感-意向”关系理论为基础,从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传统生态意识视角构建了影响农户旅游生计选择的机制理论模型,并... 旅游生计是实现农户传统生计转换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对农户支持旅游生计选择的影响机制尚缺乏清晰的认知。文章以“认知-情感-意向”关系理论为基础,从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传统生态意识视角构建了影响农户旅游生计选择的机制理论模型,并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广东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为例,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传统生态意识下的责任意识和规约意识能够促进生态情感的形成,并最终影响农户支持旅游生计的选择;2)农户生计类型调节了通过生态情感的传统生态责任意识和传统生态规约意识对支持旅游生计选择的影响;3)不同生计类型的农户由于生计资本和生计偏好不同,对于旅游生计策略的选择呈现出不同的避险和分化趋势;4)支持农户旅游生计选择的前因条件变量是复杂和交互协同的,没有单一变量可以决定农户的旅游生计选择行为。研究对于理解农户参与旅游生计行为的复杂交互和协同机制具有一定的助益,并为获取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支持、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地及其他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计 传统生态意识 生态情感 社区旅游 农业文化遗产
下载PDF
“传统—现代”转型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发展历程——以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例
3
作者 张盛楠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8期46-50,共5页
本文以新古典结构功能论为理论视角,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研究法,重点分析农业文化遗产由对立趋同的外部探索向并存联结的内部发展历程,逐渐总结出一套农业文化遗产与地方经济发展相... 本文以新古典结构功能论为理论视角,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研究法,重点分析农业文化遗产由对立趋同的外部探索向并存联结的内部发展历程,逐渐总结出一套农业文化遗产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的方法,以期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进而为实现内蒙古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传统—现代 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下载PDF
现代化背景下太湖传统生态养殖系统的传承与发展——基于农业文化遗产的视角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冠楠 卢勇 李群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16,128,共9页
太湖传统生态养殖系统具有非常突出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包括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协同发展和良好适应性以及丰富的文化多样性。遵循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动态保护"思想,应该对太湖传统生态养殖系统农业文... 太湖传统生态养殖系统具有非常突出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包括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协同发展和良好适应性以及丰富的文化多样性。遵循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动态保护"思想,应该对太湖传统生态养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实践和理念两个层面的活态传承:实践层面的活态传承的关键是以"动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代替以往的"冷冻式保护"和"破坏性开发",找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理念层面的传承则在于通过地方政府的引导和专家介入,让太湖传统农业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人与自然共居共生关系意识以及废物循环利用准则等人文生态理念扎根于太湖地区的农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农民的内心,增强他们对太湖传统农业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促使其主动将太湖传统农业文化中的人文生态理念内化并自觉地运用到现代农业生产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地区 传统生态养殖系统 农业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中传统知识的概念与保护——以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为例 被引量:25
5
作者 马楠 闵庆文 袁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1-779,共9页
传统知识不仅是地方社区内居民与自然环境长期适应中所积累的经验智慧,也是农业文化遗产的结构性存在,对遗产系统具有支持作用。因此,传统知识的传承保护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归纳分析当前相关国际公约及研究中... 传统知识不仅是地方社区内居民与自然环境长期适应中所积累的经验智慧,也是农业文化遗产的结构性存在,对遗产系统具有支持作用。因此,传统知识的传承保护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归纳分析当前相关国际公约及研究中对于传统知识的定义及内涵,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将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传统知识定义为"农业文化遗产内,居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围绕农业所积累的与生计维持、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精神信仰维持等多个方面密切相关的知识、创新及实践",可分为生计维持类传统知识、生物多样性保护类传统知识、传统技艺类传统知识、文化类传统知识及自然资源管理类传统知识5类。文章通过梳理农业文化遗产与传统知识的相关关系,以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为例,结合遗产地实地情况,针对当前传统知识保护中所存在的实物载体遭到破坏、传承存在危机、受到旅游业冲击及保护措施相对低效等问题,提出加强保护意识、将传统知识保护纳入遗产系统保护规划、开展传统知识的调查编目、加强传承记录工作及充分利用现有制度对传统知识进行保护等措施,以期为农业文化遗产中传统知识的保护提供建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知识 传统知识保护 农业文化遗产 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传统知识:内涵与基本类型 被引量:4
6
作者 杨伦 马楠 +1 位作者 王国萍 闵庆文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第11期48-52,共5页
文章以当前国际上有关传统知识研究为基础,提出适用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传统知识概念,并系统梳理农业文化遗产地传统知识的基本类型,包括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知识、农业文化遗产利用(管理)的传统知识和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传统知识... 文章以当前国际上有关传统知识研究为基础,提出适用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传统知识概念,并系统梳理农业文化遗产地传统知识的基本类型,包括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知识、农业文化遗产利用(管理)的传统知识和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传统知识3类。在此基础上,按照传统知识所对应的物种资源、自然生境、农户社区和村落区域4类“载体”可进行细分,以期为农业文化遗产地传统知识的发掘、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传统知识 概念 基本类型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生态特征与传统农耕仪礼 被引量:6
7
作者 徐义强 马岑晔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86-288,共3页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的元阳、绿春、金平、红河等哈尼山乡,是古老的山地农耕民族哈尼族人民千百年来辛勤开拓的农业文化遗产。据估计红河哈尼梯田总面积约89万亩,梯田级数最多者达3700多级,从河谷到山头依山...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的元阳、绿春、金平、红河等哈尼山乡,是古老的山地农耕民族哈尼族人民千百年来辛勤开拓的农业文化遗产。据估计红河哈尼梯田总面积约89万亩,梯田级数最多者达3700多级,从河谷到山头依山而列的层层梯田,蜿蜒迂回于千壑万岭之中,绵延不绝,景色壮丽,堪称人类农耕文明奇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明 文化遗产 梯田 红河 生态特征 农业 传统 云南省
下载PDF
论侗族传统村落保护中的农业文化遗产传承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宗碧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25-127,共3页
侗族传统村落是属于农耕文明的文化类型,文化习俗也是根植于农耕文明才能够延续的。基于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传统村落实现农业文化遗产传承的路径是:第一,从有机生态农业的培植和发展来重新开发利用侗族农业文化遗产的种植资源;第二,从观... 侗族传统村落是属于农耕文明的文化类型,文化习俗也是根植于农耕文明才能够延续的。基于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传统村落实现农业文化遗产传承的路径是:第一,从有机生态农业的培植和发展来重新开发利用侗族农业文化遗产的种植资源;第二,从观光农业的旅游项目开发来创新开发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第三,从现代科技研究和农业资源开发来重新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的各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传统村落保护 农业文化遗产传承
下载PDF
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的中西比较——基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孙业红 周洪建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98,228,共5页
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是典型的农业文化遗产,对其进行动态保护意义重大。西方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开展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视角... 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是典型的农业文化遗产,对其进行动态保护意义重大。西方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开展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视角,以法国波尔多和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为例,对比中西方传统农业文化景观空间格局、内涵、动态保护方式和发展潜力,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传统葡萄园 农业文化遗产 河北宣化 法国波尔多
下载PDF
让传统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第六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观点集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文华 闵庆文 +9 位作者 曹幸穗 骆世明 戴军 罗鸣 王克林 李先德 吴文良 王思明 苑利 孙庆忠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第11期1-5,共5页
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以来,经过10多年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5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列为常规工作,截至目前已有21个国家的57个项... 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以来,经过10多年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5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列为常规工作,截至目前已有21个国家的57个项目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联合国粮农组织 观点集萃 传统智慧 第六届
下载PDF
产生于农业文明背景下的传统饮食文化之现代化问题研究——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视角 被引量:4
11
作者 谭宏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7-291,共5页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其气候、物产、历史条件、风俗习惯、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影响,从饮食结构、饮食制作、饮食器皿、饮食礼仪、饮食保健、饮食审美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其气候、物产、历史条件、风俗习惯、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影响,从饮食结构、饮食制作、饮食器皿、饮食礼仪、饮食保健、饮食审美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习惯、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了一个宠大的饮食文化体系。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中国的饮食文化能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长盛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饮食文化 文化遗产保护 农业文明 现代化 传承 物质 中华民族 历史进程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的现代性困境与出路——基于三遗产地田野调查的思考
12
作者 刘丽伟 《古今农业》 2024年第3期120-127,共8页
农业文化遗产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却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面临被边缘化、“失活”威胁、损失难逆以及“极端主义”陷阱的现代性困境,而景迈山景迈大寨、龙脊梯田平安村、阿者科村三遗产地为成功突围现代性困境树立... 农业文化遗产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却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面临被边缘化、“失活”威胁、损失难逆以及“极端主义”陷阱的现代性困境,而景迈山景迈大寨、龙脊梯田平安村、阿者科村三遗产地为成功突围现代性困境树立了典范。通过田野调查,发现三遗产地的发展模式虽不相同,但产业转型、政府、农户利益、开放共享这四个要素是他们能够存活并可持续发展下去的共通之处,基于此,农业文化遗产的现代性出路在于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现代性 活化保护 传统农耕文化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旅行发展潜力研究——以浙江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博杰 何思源 +3 位作者 闵庆文 杨伦 舒馨月 杨晓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40-1754,共15页
农业文化遗产地拥有独特而丰富的自然与文化研学旅行资源,发展研学旅行的潜力突出。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功能的实现,对于农业知识和农耕文化在代内和代际的传递,以及内源性遗产保护意识的培养具有现实影响。本文尝试构建农业文化遗产地... 农业文化遗产地拥有独特而丰富的自然与文化研学旅行资源,发展研学旅行的潜力突出。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功能的实现,对于农业知识和农耕文化在代内和代际的传递,以及内源性遗产保护意识的培养具有现实影响。本文尝试构建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旅行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价值潜力、遗产承载潜力、设施服务潜力和市场发展潜力4个维度,选取农业历史文化价值、农业教育价值、自然教育价值、遗产资源本底、政策保护水平、交通可达性、设施接待水平、安全保障能力、研学市场支撑力、利益相关者支持水平10个层面的19项评价指标,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以浙江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为例对其研学旅行发展潜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德清的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旅行发展以阜溪街道的综合潜力最为突出;洛舍镇、钟管镇、新市镇、乾元镇和雷甸镇在未来强化相关研学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新安镇和禹越镇由于资源禀赋和服务设施基础较薄弱,开发潜力较低。为进一步增强优势地区研学旅行发展的潜力,建议通过资源与遗产地组合的方式多样化消费选择,增强研学产品的趣味性和体验性。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旅行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的提出,可为农业文化遗产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旅游发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研学旅行 旅游资源 潜力评价 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
下载PDF
江苏苏州: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
14
作者 金标 《农村经营管理》 2024年第5期46-47,共2页
江苏省苏州市拥有5000多年的农耕文化、3000多年的吴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唐宋时期就享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先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农业产业、农耕技术、水利系统等为苏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 江苏省苏州市拥有5000多年的农耕文化、3000多年的吴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唐宋时期就享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先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农业产业、农耕技术、水利系统等为苏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苏州高度重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努力展现乡村振兴多元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丝绸之府 水利系统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 农耕技术 江苏苏州 农耕文化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背景下高淳水网圩区遗产体系保护利用研究
15
作者 蒋未云 薛奕辰 +1 位作者 原雨欣 盛雨楠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7期68-72,共5页
水利与农业功能的可持续性决定了水利类农业遗产必定与当下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度融合。南京高淳圩田众多,历史悠久,自古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具有丰富的遗产价值。由于缺乏理论认识、文化自觉,高淳圩田遗产体系保护利用动力不足,收效甚微,... 水利与农业功能的可持续性决定了水利类农业遗产必定与当下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度融合。南京高淳圩田众多,历史悠久,自古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具有丰富的遗产价值。由于缺乏理论认识、文化自觉,高淳圩田遗产体系保护利用动力不足,收效甚微,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实施遗产核心区整体性保护,维护文化生态;厘清部门管理权限,构建利益共同体;提高居民文化认识,加强全民参与;延长生产链,综合利用圩区资源;串联多元遗产要素,打造深度文旅体验,以联系历史与当下,活化高淳圩田遗产资源,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国圩水利系统 农业文化遗产 历史与现状 价值分析 保护利用
下载PDF
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的作用
16
作者 张兆方 王宏磊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4年第11期7-10,共4页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倡议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02年发起,旨在发掘世界各国传统农耕智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FAO在全球28个国家、地区共认定89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我国有22项,数量居世界首位。农业文化遗产蕴...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倡议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02年发起,旨在发掘世界各国传统农耕智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FAO在全球28个国家、地区共认定89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我国有22项,数量居世界首位。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着多种价值,对其保护可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实现遗产地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促进经济发展和乡村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生态保护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多种功能 遗产 传统农耕 文化传承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以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为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洪传春 刘某承 张永勋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年第5期101-109,共9页
农业文化遗产地拥有独特的自然与文化资源禀赋,这构成了当地农户生计资本的一部分,分析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对于提高农户生计水平、保护和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为例,依... 农业文化遗产地拥有独特的自然与文化资源禀赋,这构成了当地农户生计资本的一部分,分析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对于提高农户生计水平、保护和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为例,依据实地调查数据,在评估农户生计资本值的基础上,构建了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表明:(1)农户的文化资本指数相对最高,自然、物质与金融资本相对缺乏,不同类型农户间的生计资本禀赋差异明显;(2)自然、人力和文化资本是农户由非板栗农业型向板栗农业型转型的关键影响因子;物质与金融资本对农户由非板栗农业型向兼农型和非农型生计策略转型具有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逐渐加大;(3)家用汽车拥有情况、家庭借贷水平和收入水平对农户由非板栗农业型向兼农型和非农型生计策略转化均具有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逐渐加大。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保护与发展的相关建议,包括:积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促进土地流转;通过教育、培训和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提升人力资本;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将普惠金融真正惠及到偏远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农户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宽城满族自治县
下载PDF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构建及评估(Ⅱ):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价值评估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禾尧 何思源 +2 位作者 闵庆文 朱会林 吴连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70-1381,共12页
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识别与评估,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其核心价值分布,了解其重要的生态、社会、文化等功能,并促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多方参与,以促进其价值实现。本文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构建及评估研究系列文章的... 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识别与评估,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其核心价值分布,了解其重要的生态、社会、文化等功能,并促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多方参与,以促进其价值实现。本文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构建及评估研究系列文章的第2部分,基于所构建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针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选择可行指标,以2016年调查与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客观与主观评价方法,对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6年,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总价值为685.81亿元,其中载体价值为363.09亿元,服务价值(即年度流量价值)为322.72亿元。服务价值中品牌价值111.74亿元,生态价值102.40亿元,产品价值72.57亿元,科技、社会、审美、文化、历史和精神价值36.00亿元。显然,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是多类型的价值载体,其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能够反映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复合功能与全球重要性。以载体价值为基础,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具有较高的产品价值,更具有丰富的生态价值与突出的品牌价值,值得管理者以此为基础进行针对性保护与品牌价值提升。该案例研究过程及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能够适应具体遗产地系统特征,反映遗产地价值构成与价值分布,有助于遗产地基于价值提升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与管理,进一步与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建设相衔接,并能够通过指标选择与动态监测评价其价值变动,以服务于遗产的可持续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价值评估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 自然保护地体系
下载PDF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影响因素研究——以江油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代月 张华 +1 位作者 华春林 石庆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274-277,共4页
基于江油的实地调查研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业文化遗产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从研究结果来看,农户受教育程度、是否关注和讨论国家大事以及社会新闻对农业文化遗产认知程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由于农户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基于江油的实地调查研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业文化遗产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从研究结果来看,农户受教育程度、是否关注和讨论国家大事以及社会新闻对农业文化遗产认知程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由于农户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遗产保护政策宣传及实施不到位,农户整体认知意识层度低导致对江油辛夷花农业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高。因此,应采取积极举措转变农户的认知水平,完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增强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增强农户的认知程度,并最终影响其行为,从而达到保护江油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江油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劳动投入回报率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经济驱动分析——以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璐璐 张永勋 +1 位作者 洪传春 闵庆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05-1413,共9页
城市化和工业化背景下,传统小规模农业一直被认为是经济效益较低的产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小规模农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仍发挥生计功能,为何仍有大量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为解释这个现象,本文选取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河北... 城市化和工业化背景下,传统小规模农业一直被认为是经济效益较低的产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小规模农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仍发挥生计功能,为何仍有大量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为解释这个现象,本文选取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河北宽城板栗栽培系统为例,以宽城板栗种植户为单位,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构建劳动投入回报模型,计算农户板栗种植和外出务工的劳动投入回报率。研究结果表明:宽城板栗种植户使用化肥和农药比例不高,耕地面积小(0.57 hm2·户^-1),田间管理、采摘是板栗种植消耗劳动量较多的农事活动,年均只需要投入121.4人·d·户^-1的劳动量;外出务工劳动力约2人·户^-1,人均务工时间为8.9月·a-1,每年每户外出务工的总劳动量为537人·d·户^-1,是板栗种植劳动投入的4.4倍。板栗价格相对略高,每户种植板栗所获得的收入是15623.3元·户^-1;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技能不足,外出务工的月收入较低,每户劳动力外出务工所获得年收入为59243.7元·户^-1。但从农户劳动投入回报率的角度看,小规模板栗种植业较外出务工高约1.2倍。这一结果与人们对农业低效益的普遍印象存在较大差别,也从经济维度解释了多数农户不愿意放弃板栗种植的原因。板栗种植需要的劳动量较少,使得农户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农户兼业化是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以适应社会转型的适应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劳动投入回报率 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IAHS)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NIAHS) 小规模农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