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制度比较及其治理取向 被引量:8
1
作者 黎莉莉 胡晓群 高静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8,共1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然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到底新在哪里?它与传统农村集体经济存在怎样的制度关联和制度差异?文章通过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回溯,并基于演化与比较制度视角,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然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到底新在哪里?它与传统农村集体经济存在怎样的制度关联和制度差异?文章通过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回溯,并基于演化与比较制度视角,援引修正的“制度结构—行为努力—经济绩效”的分析框架,探究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传统农村集体经济在内涵、功能和成员属性及其资格获得,组织属性及其法人特征,产权特点及其实现形式,外部对接机制及其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差异。文章认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由成员同质性向成员异质性,由政经合一组织向单纯经济主体,由“一大二公”、产权固化向产权明晰、产权开放,由村社法人地位缺失向特别法人地位等制度方向演进,同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元化、外部连接机制和治理机制呈现市场化等多维特征。新时代,以集体产权为纽带,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日益丰富其实现机制,日益拓展其“集体经济+”的经济连接机制,为乡村组织振兴和能力提升带来新的契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取向,需要兼顾集体产权逐利性和社区公共服务集体供给要求,确立其社会企业组织属性,支持产权开放性探索以促进经营创新,推行集体经济环境优化和内生能力建设双轮驱动,建立规范的混合所有制经营机制,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开放式经营“双重委托代理”机制,推动建立市场经营潜在风险的隔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村集体经济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制度比较 治理取向
下载PDF
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传统经济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莹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5-47,共3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传统经济的意义,接着剖析了目前农村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传统经济的建议,希望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农村传统经济 乡村振兴 意义 问题 措施
下载PDF
粤东传统农村经济与乡村社会--以梅县畲坑为例
3
作者 肖文评 《客家研究辑刊》 2002年第2期41-48,共8页
关键词 粤东地区 传统农村经济 人口 经济多元化 社会影响 乡村社会 梅县 畲坑
原文传递
农村经济演变形式与城市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润高 李红梅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前,中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是,从农村经济演变形式与拉美城市化经验看,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幅度不应成为区域城市化的唯一衡量指标。从解决社会大多数人口生活福利水平增长这一根本... 目前,中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是,从农村经济演变形式与拉美城市化经验看,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幅度不应成为区域城市化的唯一衡量指标。从解决社会大多数人口生活福利水平增长这一根本问题出发,中国城市化发展应该借鉴法国历史经验,放弃速度指标,将区域城市化过程建立在农村传统经济改造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演变形式 城市化 农村传统经济改造
下载PDF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乡村振兴举措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晓优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0年第13期55-58,100,共5页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但其受到思想、制度和客观条件及其生产要素等多方面的制约。为此,必须实施三大举措:一是解放思想,破除思想制约牢笼;二是创新改革,摆脱制度和客观基础条件制约;三是内外结合,破除要素瓶颈。
关键词 传统农村集体经济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接续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6
作者 杨晓优 《价值工程》 2021年第14期5-8,共4页
集体经济本是适应较高生产力且有多种实现方式的现代生产组织形式,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方式。但改革开放后,受传统农村集体经济弊端和农村主客观条件影响,农村集体经济一度出现萎缩甚至一些地方出现卖光花光现象,然... 集体经济本是适应较高生产力且有多种实现方式的现代生产组织形式,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方式。但改革开放后,受传统农村集体经济弊端和农村主客观条件影响,农村集体经济一度出现萎缩甚至一些地方出现卖光花光现象,然改革实践最终证明,接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新时代我国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接续发展的对策: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二是深化创新改革,破除制约因素;三是加快健全制度,建立良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续发展 传统农村集体经济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路子之探索
7
作者 许经勇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0-46,共7页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引导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有着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这也将为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提供财力支撑。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废除“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人民公社制度,传统的集体统...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引导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有着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这也将为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提供财力支撑。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废除“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人民公社制度,传统的集体统一经营必然随之废除,传统的集体经济赖以依存的载体也就荡然无存。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经济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那么,新型的农村集体经济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建立在农村集体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只有建设专业化、集中化、社会化程度很高的高标准市场经济,以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载体的新型双层经营体制才有可能普遍建立起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才有可能得到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村经营体制 传统农村集体经济 新型的农村经营体制 新型的农村集体经济
下载PDF
减税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动能重塑吗?——来自所得税、流转税减税的多维经验证据
8
作者 汤旖璆 苏鑫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81,共16页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理解减税对农村经济动能重塑的政策效能及作用机理,对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中国“一揽子”式大规模减税的政策特征,从“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改造”双重视角评价主体税种减税...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理解减税对农村经济动能重塑的政策效能及作用机理,对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中国“一揽子”式大规模减税的政策特征,从“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改造”双重视角评价主体税种减税对农村经济动能重塑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增值税减税能够以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农村消费升级两类渠道,同时从“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改造”双重路径推进农村经济动能重塑;企业所得税减税主要通过推动农村人力资本高级化进程,加速激励农村经济“新动能培育”;个人所得税减税借助农村消费升级和人力资本高级化两条渠道,推进农村经济“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转税减税 所得税减税 农村经济新动能培育 农村经济传统动能改造
原文传递
The Economic Importance and Social Values of Traditional Aquaculture in Rural Sierra Leone
9
作者 Salieu Kabba Sankoh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5年第4期277-291,共15页
The economic viability and social value of traditional aquaculture in rural Sierra Leone were evaluated. The hypothesis tested was that traditional methods of farming fish in ponds were not economically viable, so far... The economic viability and social value of traditional aquaculture in rural Sierra Leone were evaluated. The hypothesis tested was that traditional methods of farming fish in ponds were not economically viable, so farmers were investing their time/labour in less risky and more profitable livelihoods activities. The assumption in this assessment was that fish farming is an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at for farmers to adopt or choose it over other livelihoods, the benefit-cost ratio of fish farming must be higher than that of alternative livelihood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assess why local farmers failed to adopt modem market oriented aquaculture production systems introduced by the Ministry of Fisheries and Marine Resources in rural Sierra Leone. Two hundred farmers owning fishponds on family lands were interviewed using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and farmers' responses were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tools (SPSS 16.0). The mean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livelihoods to total annual incomes of farmers and the social values they attached to these liveliho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ed that traditional fish fanning was economically viable across the range of pond sizes sampled; but the medium-sized ponds were more profitable than the smallest and largest ponds, and labour accounted for 70% of total annual production costs in the systems assessed. The average benefit-cost ratio of 2.3 for fish fanning was favorable compared with that of 0.83 for rice farming, which was ranked as most popular livelihood activity by farmers. The payback period for traditional aquaculture investments was less than five years using informal investment loans (without interest), and was favorably compared with that for tree crops fanning, which was also popular among farmers. Additional benefits of fish fanning included social capital and maintenance of kinship relationshi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aquaculture FISHPONDS rural livelihoods economic viability benefit-cost ratio payback period.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