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植皮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1
作者
苏畅
詹晓欢
+1 位作者
王应琼
王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7期1571-1573,1577,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创面游离植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及小腿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70例,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VSD组和压包组。VSD组供区皮瓣切取后予游离植皮及...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创面游离植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及小腿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70例,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VSD组和压包组。VSD组供区皮瓣切取后予游离植皮及负压封闭引流术;压包组供区皮瓣切取后予游离植皮及传统植皮压包术。观察记录两组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并观察比较两组拆包时间、植皮愈合时间、植皮存活率、感染率和皮下血肿发生率。结果:VSD组术后第7天、第14天VAS评分均低于压包组(P<0.05);VSD组拆包时间及植皮愈合时间均短于压包组(P<0.05);VSD组植皮存活率高于压包组(P<0.05);VSD组感染率和皮下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压包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利于促进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创面游离植皮的愈合,缓解疼痛,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
压
封闭引流
传统压包
小腿带蒂岛状皮瓣
游离植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植皮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栋文
农慧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6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植皮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2例在2017年9月—2020年8月于我院进行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植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2017年9月—2019年2月入院)与观...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植皮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2例在2017年9月—2020年8月于我院进行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植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2017年9月—2019年2月入院)与观察组(2019年3月—2020年8月入院),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植皮压包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关节屈伸活动度)与创面感染、皮片坏死、皮下血肿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18.94±3.05)d、(10.07±1.46)d,住院时间分别为(31.15±4.66)d、(23.84±6.62)d,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7.57±3.81)d、(18.68±2.20)d,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90.42±8.17)°、(124.05±10.96)°,观察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关节屈伸活动度比对照组大(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创面感染率分别为19.23%、0,皮片坏死率分别为23.08%、3.85%,皮下血肿率分别为15.38%、0,观察组的创面感染率、皮片坏死率、皮下血肿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植皮压包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植皮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创面感染、皮片坏死、皮下血肿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植皮
压
包
技术
负
压
封闭引流技术
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植皮
皮下血肿
创面感染
创面愈合
关节屈伸活动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植皮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1
作者
苏畅
詹晓欢
王应琼
王兮
机构
佛山市中医院修复重建外科
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7期1571-1573,1577,共4页
基金
佛山市卫生和计生局医学科研课题(20170094)
佛山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2014AG10005)
佛山市十三五医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FSZDZK135019)~~
文摘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创面游离植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及小腿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70例,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VSD组和压包组。VSD组供区皮瓣切取后予游离植皮及负压封闭引流术;压包组供区皮瓣切取后予游离植皮及传统植皮压包术。观察记录两组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并观察比较两组拆包时间、植皮愈合时间、植皮存活率、感染率和皮下血肿发生率。结果:VSD组术后第7天、第14天VAS评分均低于压包组(P<0.05);VSD组拆包时间及植皮愈合时间均短于压包组(P<0.05);VSD组植皮存活率高于压包组(P<0.05);VSD组感染率和皮下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压包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利于促进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创面游离植皮的愈合,缓解疼痛,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负
压
封闭引流
传统压包
小腿带蒂岛状皮瓣
游离植皮
Keywords
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
Traditional pressure dressing
Calf pedicle island flap
Free skin grafting
分类号
R622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植皮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栋文
农慧岚
机构
东莞市水乡中心医院外三科
东莞市水乡中心医院门诊部
出处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6期39-41,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植皮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2例在2017年9月—2020年8月于我院进行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植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2017年9月—2019年2月入院)与观察组(2019年3月—2020年8月入院),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植皮压包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关节屈伸活动度)与创面感染、皮片坏死、皮下血肿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18.94±3.05)d、(10.07±1.46)d,住院时间分别为(31.15±4.66)d、(23.84±6.62)d,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7.57±3.81)d、(18.68±2.20)d,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90.42±8.17)°、(124.05±10.96)°,观察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关节屈伸活动度比对照组大(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创面感染率分别为19.23%、0,皮片坏死率分别为23.08%、3.85%,皮下血肿率分别为15.38%、0,观察组的创面感染率、皮片坏死率、皮下血肿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植皮压包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植皮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创面感染、皮片坏死、皮下血肿的风险。
关键词
传统
植皮
压
包
技术
负
压
封闭引流技术
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植皮
皮下血肿
创面感染
创面愈合
关节屈伸活动度
Keywords
traditional skin grafting technique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technique
leg pedicled island flap donor site skin grafting
subcutaneous hematoma
wound infection
wound healing
range of motion of joint flexion and extension
分类号
R687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植皮中的应用
苏畅
詹晓欢
王应琼
王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植皮中的应用
杨栋文
农慧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