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1
作者 唐立群 王琦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骨科收治的200例髋关节疾病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 目的探讨改良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骨科收治的200例髋关节疾病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外侧入路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髋关节的Harris功能评分及术后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后外侧入路,改良外侧入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疼痛少、满意度高,是髋关节置换术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脱位 改良外侧 传统后外侧入路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对髋臼假体角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卢贤哲 唐毓金 谢克恭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24-26,3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对髋臼假体放置角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9例,根据手术时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改良前外侧入路组32例(前外组)、传统后外侧入路组37例...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对髋臼假体放置角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9例,根据手术时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改良前外侧入路组32例(前外组)、传统后外侧入路组37例(后外组),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术中用Murray法,以X线透视测量髋臼假体的前倾角、外展角及髋关节中立位的最大屈曲角和后伸角,观察脱位情况,分析Harris评分。结果前外组髋臼假体放置前倾角8~20°,外展角30~40°;后外组髋臼假体放置前倾角15~30°,外展角35~45°。前外组髋关节最大屈曲角为(110±10)°,后外组(100±9)°;髋关节最大后伸角前外组(15±3)°,后外组(2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外组与后外组患者髋关节脱位率分别为3.1%、18.9%,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组和后外组在术中对髋臼假体放置角度有影响,前外侧组前倾角和后伸角较小,且前外组可显著降低髋关节脱位率,但这种角度差异对疗效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前外侧 传统后外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放置角度 髋臼假体
下载PDF
微创直接前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赵世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3期4330-4331,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直接前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手术应用传统后外侧入... 目的探讨微创直接前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手术应用传统后外侧入路方式,研究组手术应用微创直接前入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柄假体颈干角、髋臼外展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42. 6±6. 2) ml,少于对照组的(376. 6±16. 1)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为(2. 1±0. 7) d,短于对照组的(3. 7±1. 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为(1. 6±0. 3)分,低于对照组的(3. 2±0. 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为(93. 1±2. 1)分,高于对照组的(90. 4±5. 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微创直接前入路方式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早日下床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直接前 传统后外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微创SuperCap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早期效果比较 被引量:16
4
作者 吴铭洲 李荣群 +6 位作者 周军 张连方 朱锋 王熠军 孙厚义 张韦成 徐耀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5103-5109,共7页
背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相比,微创SuperCap入路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切口短、手术操作过程中对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破坏较少、无需脱位操作、术后患者可实现早期下地活动等优势。目的:对比微创SuperCap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 背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相比,微创SuperCap入路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切口短、手术操作过程中对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破坏较少、无需脱位操作、术后患者可实现早期下地活动等优势。目的:对比微创SuperCap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48例,其中24例通过微创SuperCap入路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微创组),24例通过传统后外侧入路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传统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1,3,5,7,14,30,90,180天,进行目测类比评分与髋关节功能HSS评分;术后第3,5,7,14,30,90,180天,进行计时起走测试、爬楼测试与简易躯体能力测试。研究获得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1)微创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传统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微创组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传统组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均未发生髋关节感染、脱位、假体松动、坐骨神经损伤麻痹等并发症;(3)微创组术后第1,3天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第1,3,5天的HHS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其余时间点的目测类比评分与HH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微创组术后第5天的计时起步测试结果好于传统组(P<0.05),术后第14,30天的爬楼测试结果好于传统组(P<0.05),术后30 d内的简易躯体能力测试结果好于传统组(P<0.05);(5)结果表明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相比,微创SuperCap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切口短、术中软组织损伤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疼痛轻、髋部肌肉协调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人工股骨头置换 SuperCap 传统后外侧入路 股骨颈骨折 人工关节 HHS评分 简易躯体能力测试
下载PDF
臀大肌入路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5
作者 李广贤 牛云峰 +1 位作者 刘金榜 董方亮 《中国民康医学》 2019年第6期13-15,共3页
目的:比较臀大肌入路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THA手术的7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臀大肌入路,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比... 目的:比较臀大肌入路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THA手术的7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臀大肌入路,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显性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疼痛程度(VAS评分法)、术后1、4、6周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显性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1 d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4、6周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有1例(2.63%)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臀大肌入路小切口THA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切口,患者术后疼痛轻,髋关节功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小切口臀大肌 传统后外侧入路
下载PDF
改良后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陆细红 胡波涌 +2 位作者 叶俊杰 王岳桂 陈志刚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436-1438,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后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8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1例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诊疗资料,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A组22例和B组1... 目的比较改良后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8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1例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诊疗资料,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A组22例和B组19例,A组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B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及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2.73±15.11) min,明显少于B组的(107.40±16.14) min,术中出血量为(424.6±76.33) m L,明显少于B组的(535.8±72.83) 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住院天数、术后下地时间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在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改良后外侧入路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改良后外侧 传统后外侧入路 联合前倾角 疗效
下载PDF
Superpath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曹良国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814-819,共6页
目的:分析治疗股骨骨折使用髋关节置换术时Superpath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疗效以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3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Superpath入路... 目的:分析治疗股骨骨折使用髋关节置换术时Superpath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疗效以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3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Superpath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患者分别纳入研究组(n=78)和对照组(n=6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术后疗效,VAS评分、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起立行走测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等手术相关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优良率为94.87%,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为73.33%,两组优良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48h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起立行走测试情况等术后康复情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6.67%)。结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手术时经由Superpath入路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path 传统后外侧入路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安全性
下载PDF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和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德来 张伟 +2 位作者 赵红彦 王亮 武辉宇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2期33-34,共2页
目的比较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和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10年5月于我院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28例和观察组(改良后外侧小切口组)32例... 目的比较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和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10年5月于我院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28例和观察组(改良后外侧小切口组)32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改良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后外侧入路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 人工全髋置换术
下载PDF
直接前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短期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锡雄 吴强初 郑志雄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2493-2495,共3页
目的:探讨直接前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短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0例,按照不同的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 目的:探讨直接前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短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0例,按照不同的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观察组采用直接前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术后6周、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0%、12.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应用直接前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均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直接前入路的效果更佳,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术后患者早期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 传统后外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效果
下载PDF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和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太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16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在人工全髋置换术中选择改良后外侧小切口作为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从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到本院就治的84例适合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髋骨疾病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实施手术,治疗组采用... 目的探讨在人工全髋置换术中选择改良后外侧小切口作为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从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到本院就治的84例适合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髋骨疾病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实施手术,治疗组采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实施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手术切口大小、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取改良后外侧小切口作为人工全髋置换手术的入路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置换术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 传统后外侧入路
下载PDF
SuperPATH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疗效对比
11
作者 张继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234-235,共2页
本文研究SuperPATH入路手术和传统后外侧入路手术的早期临床效果比较。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9月-2020年6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患者数量:6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后外侧入路手术。观察组进行Super... 本文研究SuperPATH入路手术和传统后外侧入路手术的早期临床效果比较。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9月-2020年6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患者数量:6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后外侧入路手术。观察组进行SuperPATH入路手术。采集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等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等指标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疼痛感评分:(2.67±1.25)分,优良率:90.0%。对照组术后疼痛感评分:(5.19±1.43),优良率:81.6%,P>0.05。讨论:SuperPATH 微创入路是经标准后外侧入路改良而来,有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等优势,且安全可靠,降低了组织损伤,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PATH 传统后外侧入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疗效
下载PDF
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纪永志 胡凯 +2 位作者 王利兵 杨慧峰 乔晓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06-71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小切口后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小切口和传统THA的... [目的]系统评价小切口后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小切口和传统THA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03年1月-2021年7月.按纳入排除标进行筛选、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2篇随机对照试验,12篇队列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小切口组切口长度(SMD=-3.78,95%CI:-4.97~-2.58,P<0.001)、术中失血量(SMD=-2.27,95%CI.-3.13~-1.40,P<0.001)、术后引流量(SMD=-6.90,95%CI:-7.57~-6.23,P<0.001)、并发症的发生(OR=0.34,95%CI:0.21~0.56,P<0.001)、外展角(SMD=-0.24,95%CI:-0.41~-0.06,P=0.007)及住院时间(SMD=-1.93,95%CI:-2.33~-1.52,P<0.001)和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SMD=0.87,95%CI:0.34~1.40,P=0.001)均显著优于传统入路组.而两组手术时间(SMD=0.50,95%CI:-0.20~1.19,P=0.16)和VAS评分(SMD=-0.51,95%CI:-1.31~0.29,P=0.2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表明,小切口后外侧入路THA的临床结果优于传统后外侧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小切口后外侧 传统后外侧入路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3
作者 郭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380-338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骨科10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术...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骨科10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切口后外侧入路,观察组术中采用改良小切口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5 d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5 d,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于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改良小切口入路较传统切口后外侧入路在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更具优势,可加快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传统切口后外侧 改良小切口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不同入路的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彦超 汤培政 +1 位作者 宋宏阁 郝光辉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6期674-677,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的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 THR)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实施微创直接前入路的40例患者纳入A组,将实施传统后外侧入路的40例患者纳入B组。术后进行为...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的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 THR)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实施微创直接前入路的40例患者纳入A组,将实施传统后外侧入路的40例患者纳入B组。术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疼痛情况、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225.05±50.05)mL,少于B组(280.25±60.55)mL,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8.35±4.32)h,短于B组(32.73±4.5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3个月哈里斯髋关节(harris hipscore, Harris)评分均升高,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骨颈骨折THR中实施微创直接前入路,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改善疼痛症状,且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全髋置换术 微创直接前 传统后外侧入路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佳涵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129-131,共3页
目的 比较小切口后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09河南宏力医院行THA治疗的5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实施小切口后外侧入路组... 目的 比较小切口后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09河南宏力医院行THA治疗的5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实施小切口后外侧入路组(微创组,29例)和传统后外侧入路组(常规组,28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术期相关指标。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2组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及髋关节功能。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前VAS评分和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常规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3天时的VAS评分和术后6个月时的Harris评分均优于术前,且微创组VAS评分和Harri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后外侧入路比较,对行THA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后外侧入路能有效减轻手术创伤,缓解术后疼痛程度和降低并发症风险,并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和改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小切口后外侧 传统后外侧入路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不同入路对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陈冲伟 雷世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5期108-109,共2页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不同入路方式对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6例,按手术入路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n=38)与传统组(n=38),传统组予以传统后外侧入路,...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不同入路方式对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6例,按手术入路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n=38)与传统组(n=38),传统组予以传统后外侧入路,微创组予以微创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围术期情况及术前、术后3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微创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较传统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传统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传统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微创组VAS评分较传统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微创后外侧入路可提高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度,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后外侧 传统后外侧入路 髋关节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