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或传统后路手术治疗Frankel E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对比
1
作者 周彬彬 何海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532-2534,共3页
目的:比较Frankel E级胸腰椎骨折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后路手术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我院106例Frankel E级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3),分别采取传统后路手术以及Wiltse肌间隙入路手术。术后3 d比... 目的:比较Frankel E级胸腰椎骨折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后路手术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我院106例Frankel E级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3),分别采取传统后路手术以及Wiltse肌间隙入路手术。术后3 d比较两组的疗效、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1 d、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两组痛感、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问卷和影像学检查比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长、术后下地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VAS、OD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均显著升高,伤椎Cobb角均显著缩小(P<0.05),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Wiltse肌间隙入路手术有效率高,患者术后恢复快,腰椎功能障碍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Wiltse肌间隙入路 传统后路 疗效
下载PDF
关节镜下切除与传统后路切除治疗腘窝囊肿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何磊 颜廷卫 何峥峰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比较单一体位关节镜下治疗腘窝囊肿与传统后路切口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骨一科收治的腘窝囊肿患者中,随访到单一体位(单纯仰卧位)关节镜切除腘窝囊肿的患者24例,男10例,女1... 目的比较单一体位关节镜下治疗腘窝囊肿与传统后路切口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骨一科收治的腘窝囊肿患者中,随访到单一体位(单纯仰卧位)关节镜切除腘窝囊肿的患者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42~71岁,平均58.8岁,平均随访10个月。传统后路切除腘窝囊肿的患者19例,男9例,女10例;年龄41~71岁,平均54.7岁,平均随访1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影像学结果、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一体位关节镜组与常规后路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3.3%和73.7%(P〉0.05),两组间优良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一体位关节镜组复发率较传统后路组低,分别为4.17%和26.32%(P〈0.05)。单一体位关节镜组术后康复时间较传统后路组短,分别是4 d和16 d(P〈0.05)。结论单一体位关节镜下切除法与传统后路切除法均是治疗腘窝囊肿的有效方法,单一体位关节镜下切除法与传统后路切除法相比,创伤较小,术后康复时间短,可降低腘窝囊肿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体位 关节镜 传统后路 腘窝囊肿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6
3
作者 邓桂 李宁 梁届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101-103,共3页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腰椎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不稳等,临床首选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传统后路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TLIF)采取推板切除减压,存在减压不固定、术中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易继...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腰椎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不稳等,临床首选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传统后路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TLIF)采取推板切除减压,存在减压不固定、术中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易继发神经系统症状或背部疼痛等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后路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肌酸磷酸激酶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微创SuperPath入路和传统后路半髋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丁必成 鲍丰 +4 位作者 陈旭宏 蔡航 王正明 龚江浩 许国军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3期471-472,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微创SuperPath入路和传统后路半髋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SuperPath入路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微创SuperPath入路和传统后路半髋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SuperPath入路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后路半髋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VAS评分,TUG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TU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SuperPath入路置换术的手术创伤更小,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活动能力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微创SuperPath入路 传统后路半髋置换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成祺 裴济民 +1 位作者 赵永辉 徐顺利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观察组患者行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及术后至可下床时间。分别于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2组患者腰腿疼痛程度。分别于术前、术后14 d、术后6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2组患者腰腿功能障碍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腰椎CT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方法评估2组患者腰椎融合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至可下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及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3 d(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及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14 d(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观察组患者的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腰椎椎体间骨性融合率分别为86.67%(78/90)和88.89%(80/90);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骨性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0,P>0.05)。结论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以明显减轻患者腰腿疼痛和腰腿功能障碍症状,但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在术后早期对患者疼痛的缓解要优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且患者创伤小,术后可下床时间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新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7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28例,对照组61例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观察组67例行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28例,对照组61例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观察组67例行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5 d肌酸磷酸激酶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视觉疼痛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对患者创伤小,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腰椎退变性疾病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蔡奋忠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1期43-45,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其中微创组采取MIS-TLIF术,对照组采取TLIF术,比较两组患...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其中微创组采取MIS-TLIF术,对照组采取TLIF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以及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ODI、VAS评分、融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少、切口小、术中出血少,且患者可以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P<0.05)。且微创组患者的ODI、VA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术后12个月的融合率为92.1%(35/38),对照组为81.6%(31/38),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内固定术较传统后路开放手术具有出血少、疼痛轻、术后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许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内固定术 传统后路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 VAS评分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穆胜凯 王景续 +1 位作者 宫树一 沈永乐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4期86-89,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MIS-T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38.1±32.4)min,住院时间为(7.4±3.0)d,均短于对照组的(145.2±32.8)min、(9.8±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53.6±121.9)ml,术后引流量为(24.8±8.2)ml,均少于对照组的(384.5±148.7)、(279.4±51.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为(2.0±0.4)cm,小于对照组的(7.6±1.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是(1.6±0.8)、(1.4±0.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7±0.9)、(4.0±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分别是(34.1±4.2)、(28.6±3.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8.3±4.3)、(33.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应用MIS-TLIF治疗,临床疗效较好,且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生活质量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伊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9期59-60,共2页
目的评价腰椎退变性疾病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定88例本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随机将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4例应用... 目的评价腰椎退变性疾病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定88例本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随机将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4例应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44例应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手术观察指标、疼痛评分、腰椎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VAS评分、DO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相比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式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洪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24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式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84例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后路开放式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 目的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式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84例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后路开放式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bb’s角、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生存质量。结果手术后,实验组患者VAS评分(1.58±0.79)分、Cobb’s角(7.17±1.6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0±0.97)分、(11.06±1.87)°,而椎体矢状面指数(94.76±1.03)%、椎体前缘高度比(95.06±1.3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39±1.40)、(73.74±1.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8.98±1.35)、(9.59±1.10)、(8.84±1.53)、(9.77±1.55)、(9.06±1.8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0±1.67)、(7.06±1.16)、(7.76±1.97)、(7.74±1.36)、(7.71±1.7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后路开放式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传统后路开放式内固定术 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
下载PDF
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盛斌 孙岚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4期108-111,共4页
目的:研究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90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45例)、试验组(45例),对照组进行... 目的:研究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90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45例)、试验组(4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试验组进行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质量、炎性反应,以及并发症和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矢状面指数、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后凸Cobb角低于对照组,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SE、GFAP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NSE、GFAP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感染、脑疝、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胸腰椎骨折使用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比,可以更好地改善手术质量,促进术后各项功能的恢复,降低机体炎性指标,控制并发症及各种不良预后,提升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 传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创伤性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传统后路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2
作者 邱代阳 《智慧健康》 2020年第7期174-176,共3页
目的分析对比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传统后路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经住院单双病号分组,各25例,常规组行传统后路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实验组... 目的分析对比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传统后路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经住院单双病号分组,各25例,常规组行传统后路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实验组行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随访1年手术效果优良率96.00%明显高于常规组76.00%(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传统后路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更加显著,术后疼痛感更轻,腰椎功能恢复更快,手术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 传统后路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评价经皮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影像学改变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国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9期79-80,共2页
目的:探析评价经皮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影像学改变。方法:将2016年7月—2019年2月作为研究样本的纳入时间,拟定样本总量为82例,按照干预术式差异将其分成对比组(n=41,传统后路开放内固定术)及实验组(n=... 目的:探析评价经皮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影像学改变。方法:将2016年7月—2019年2月作为研究样本的纳入时间,拟定样本总量为82例,按照干预术式差异将其分成对比组(n=41,传统后路开放内固定术)及实验组(n=41,经皮内固定术),观察对比其影像学改变。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周Cobb's角矫正度、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Cobb's角矫正度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传统后路开放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其Cobb's角矫正度丢失方面明显大于经皮内固定术,表明矫正度丢失受到脊柱骨折节段周围软组织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受到骨性结构的影响不大,经皮内固定术可有效减少手术区域软组织的损伤,对手术矫形的长期疗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固定术 传统后路开放内固定术 脊柱骨折 影像学改变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建康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9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颈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讨微创颈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引流量、出血量、手术时间和CPK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颈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微创颈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下载PDF
经皮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不良事件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祥耀 海涌 张希诺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6-63,86,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与传统后路开放内固定术(TOPSF)治疗胸腰椎骨折时出现的不良事件,为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法安全性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16年3月Pub M ed、EM base、Cochrane图书馆等中英...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与传统后路开放内固定术(TOPSF)治疗胸腰椎骨折时出现的不良事件,为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法安全性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16年3月Pub M ed、EM base、Cochrane图书馆等中英文数据库。手工检索《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Spine》、《European Spine Journal》等期刊。英文检索词为thoracolumbar fracture、lumbar fracture、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open fixation、posterior surgery、sextant、traditional fixation、conventional fixation、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comparative study、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clinical trail等;中文检索词为经皮内固定术、后路内固定术、胸腰段骨折等。根据纳入标准进行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后纳入18项研究,其中随机对照试验4项,前瞻性对比研究3项,回顾性对比研究11项,共计1 034例,其中PPSF组501例,TOPSF组533例。M eta分析显示:与TOPSF组相比,PPSF组手术时间短(WMD=-0.95,95%CI:-1.33^-0.57,P<0.001)、术中出血量少(WMD=-2.97,95%CI:-3.69^-2.25,P<0.001)、术后引流量少(WMD=-2.43,95%CI:-3.04^-1.83,P<0.001)、住院时间短(WMD=-5.37,95%CI:-6.69^-4.05,P<0.001)、下床活动时间早(WMD=-2.51,95%CI:-3.66^-1.36,P<0.001)、总体术后VAS评分低(WMD=-1.14,95%CI:-1.62^-0.66,P<0.001)、术后ODI评分低(WMD=-1.78,95%CI:-3.00^-0.55,P=0.004)、术后Cobb角矫正度丢失低(WMD=-0.52,95%CI:-0.93^-0.11,P=0.01)、术中辐射暴露时间长(WMD=5.12,95%CI:2.89~7.34,P<0.001)、两种术式椎弓根螺钉位置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4,95%CI:0.43~2.56,P=0.92),术后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39,95%CI:0.12~1.26,P=0.12)。结论 PPSF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减小手术创伤等,能够达到与TOPSF相似的置钉准确度,保证手术安全性,有效的保护周围软组织,减少术后Cobb角矫正度的丢失,降低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异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内固定术 微创 传统后路开放内固定术 不良事件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与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永杰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9期47-50,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PS)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RLDH患者,根据入院单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单号)和观察组... 目的比较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PS)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RLDH患者,根据入院单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单号)和观察组(双号),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PS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PLI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低于术前,且观察组ODI指数、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损伤、神经根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痛发生率(8%,2/50)低于对照组(16%,8/50),P<0.05。结论与传统后路PS固定术比较,改良PLIF治疗RLDH的效果更好,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 腰椎间盘突出症 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腰椎功能
原文传递
微创与传统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17
作者 杨振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88-91,共4页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比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和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间,在我们医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随机挑选出100名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比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和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间,在我们医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随机挑选出100名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使用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取传统的背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来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平均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的手术平均持续时间(p < 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为(p <0.05)。术后3天,实验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到了术后3个月,实验组的ODI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相比,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好的术后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因此,PMISF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 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
下载PDF
后路有限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发泳 尹金铭 +1 位作者 林榕镔 罗佛长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2期62-64,69,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有限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4年2月诊治的腰椎退变性不稳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有限... 目的探讨后路有限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4年2月诊治的腰椎退变性不稳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有限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行走、坐立、自理能力、提物、睡眠、总评分)、VAS评分均显著降低,疼痛程度均明显减轻,且观察组治疗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行走、坐立、自理能力、提物、睡眠、总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有限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有限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腰椎退变性不稳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下载PDF
脊柱内镜下腰椎间融合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管礼安 成业东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8期133-137,共5页
目的:分析脊柱内镜下腰椎间融合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淮安八十二医院收治的90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 目的:分析脊柱内镜下腰椎间融合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淮安八十二医院收治的90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腰椎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融合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炎症介质水平及腰椎功能变化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5.56%,且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内镜下腰椎间融合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的优势,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的刺激作用,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优于传统后路开放技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 脊柱内镜下腰椎间融合技术 传统后路腰椎融合术
下载PDF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陈豪豪 赵国权 蒲兴魏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34-36,共3页
目的:针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探讨分析使用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医院诊疗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选择89例(2021年3月—2023年3月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区别将89例分为两组,其中以传统后路椎弓根... 目的:针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探讨分析使用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医院诊疗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选择89例(2021年3月—2023年3月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区别将89例分为两组,其中以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为治疗方式的45例列为对照组,以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为治疗方式的44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矢状面指数、伤椎椎体高度比、后凸Cobb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矢状面指数、伤椎椎体高度比均比对照组高,后凸Cobb角、ODI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存在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等优势,同时还可减轻炎性反应,促进各项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