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9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焦小振 张军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6期58-61,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70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和观察组(35例,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70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和观察组(35例,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感觉、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中,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但脊柱纠正效果与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并无显著差异。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个人需求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胸腰骨折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 后路弓根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李明 付姜峰 邱学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究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2020年4月—2022年11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 目的:探究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2020年4月—2022年11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因子水平、神经功能、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术后1周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较对照组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1周神经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1年神经功能较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可有效促进炎症因子、神经因子和神经功能恢复,且具有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脊髓损伤 后路减压弓根内固定 炎症因子 神经因子
下载PDF
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3
作者 韩永锋 杨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传统开放手术)和研究组(36例,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目的分析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传统开放手术)和研究组(36例,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7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研究组的伤椎矢状面指数、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脊柱后凸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研究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丝轻链及热休克蛋白7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能减轻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损伤,促使脊柱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经皮微创弓根螺钉内固定 传统开放手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伟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04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74例采...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04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74例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第1天、3天、7天的疼痛程度。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测量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影像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1天、3天、7天的VAS评分均低(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TLSF均有确切效果,但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微创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何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5-87,共3页
目的:评价胸腰椎结核应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目的:评价胸腰椎结核应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和观察组(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r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Cobb角和术后神经恢复有效率,以评价手术实施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238.41±65.82)min]、术中出血量[(559.33±345.67)ml]、住院时间[(15.02±4.51)d]、植骨融合时间[(6.79±1.68)月]、术后1周Cobb角[(8.33±1.85)。]均与对照组[分别为(232.14±48.17)min、(577.41±320.18)ml(、15.17±7.02)d(、6.92±1.94)月(、8.51±1.93)。]基本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观察组术后引流量[(415.94±351.55)ml]、术后6个月的VAS[(3.08±0.33)分]和ODI评分[(20.08±7.24)分]及Cobb角[(4.15±0.8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22.84±348.53)ml、(4.24±0.81)分、(26.29±9.15)分、(5.58±1.02)。],而神经恢复有效率[73.68%(28/38)]明显高于对照组[36.84%(1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胸腰椎结核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时,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可获得更佳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内固定 后路 经单侧弓根入路
下载PDF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
6
作者 朱霞 刘俊 +3 位作者 黄彦 黄平 马灿华 赵波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7期426-428,共3页
文章总结了27例“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合理规划机器人设备摆位、做好患者评估及物品准备,术中做好体位护理、手术配合及皮肤护理,术后做好患者安全管理及手术机器人相关器... 文章总结了27例“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合理规划机器人设备摆位、做好患者评估及物品准备,术中做好体位护理、手术配合及皮肤护理,术后做好患者安全管理及手术机器人相关器械管理。除1例患者因椎动脉出血改为徒手置钉外,其余26例患者均在机器人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置钉效果满意,患者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玑”骨科机器人 骨折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护理配合
下载PDF
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伴神经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44
7
作者 陈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4672-4675,共4页
目的观察伴神经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应用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减压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8例伴神经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减压复位内... 目的观察伴神经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应用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减压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8例伴神经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减压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脊柱结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1);两组矢状面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矢状位指数、伤椎楔变角较术前显著改善(P<0. 01),两组神经功能恢复分级、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伴神经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相当,但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的创伤少、疼痛轻、出血量少,且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神经损伤 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 经皮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 传统开放减压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8
作者 马伟 闫芳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90-492,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围手术期的遵医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手术期的责任管理、病情观察、交流沟通、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14 d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患者的应用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也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护理干预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骨折 遵医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怀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536-3539,共4页
目的研究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腰椎滑脱患者96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接受椎弓根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研究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腰椎滑脱患者96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接受椎弓根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后路植骨融合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丢失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eaujon功能评分(BFS)、椎间隙高度和滑脱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复位丢失率低(P<0.05);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VAS评分低、BFS评分高(P<0.05);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椎间隙高度高、滑脱率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42%(5/48)]与对照组[6.25%(3/4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虽然操作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但能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恢复患者腰椎功能,降低复位丢失率和滑脱率,且并发症较少,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 后路植骨融合 弓根固定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疼痛Cobb角伤椎高度的影响
10
作者 胡滨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9期37-40,共4页
目的探析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进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均满足手术治疗指征)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析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进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均满足手术治疗指征)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相关指标、疼痛情况、恢复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1周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治疗可优化手术相关指标,减轻患者疼痛,加快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路减压植骨 脊柱骨折 前缘高度
下载PDF
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激指标、疼痛程度的影响
11
作者 薛龙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75-78,共4页
目的探究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SSPI)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TV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56例TV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28,后路伤椎置钉SSPI治疗)、B组(n=28,跨伤椎S... 目的探究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SSPI)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TV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56例TV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28,后路伤椎置钉SSPI治疗)、B组(n=28,跨伤椎SSPI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手术耗时长于B组,卧床时长短于B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失血量多于B组(P<0.05)。术后3个月,A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AVHR)大于B组,Cobb角小于B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A组低于B组(P<0.05)。术后1、3 d,两组的去甲肾上腺素(NE)、肌酸激酶(CK)、皮质醇(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且A组高于B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跨伤椎SSPI相比,后路伤椎置钉SSPI治疗TVF患者可进一步减轻疼痛、提高腰椎功能、缩短卧床时长,但会略微增加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创伤,延长手术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 短节段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段体骨折 应激指标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脊柱功能、疼痛和创伤应激的影响
12
作者 刘凯 郑忠 李超雄 《中外医疗》 2024年第8期1-4,9,共5页
目的 探讨脊柱骨折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后的脊柱功能、疼痛和创伤应激指标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选取于2021年4月—2023年1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2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研究... 目的 探讨脊柱骨折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后的脊柱功能、疼痛和创伤应激指标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选取于2021年4月—2023年1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2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47例),研究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对照组采用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脊柱功能、创伤应激水平、脊柱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优良率(88.57%)高于对照组(6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5);术后3 d,研究组脊柱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创伤应激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个月,研究组脊柱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脊柱骨折患者,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手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脊柱功能恢复,缓解创伤应激和疼痛程度,改善预后,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内固定 体成形 脊柱骨折 脊柱功能 疼痛程度 创伤应激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对比
13
作者 谢国庆 刘仲 徐跃胜 《中外医疗》 2024年第7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对比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泗洪中信医院收治的84例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42例)和对照组... 目的分析对比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泗洪中信医院收治的84例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42例)和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42例)。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评分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指标、Cobb角、疼痛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预后评分为(11.41±1.4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23±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9,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可提高脊椎骨折患者的手术效率,促进骨折早日康复,手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弓根 内固定 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功能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14
作者 刘耿耿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5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功能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经伤椎椎弓...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功能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和对照组(42例,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椎体解剖结构、伤椎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均升高,矢状面Cobb角均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研究组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可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椎体解剖结构及腰椎功能,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 胸腰骨折 功能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对脊柱侧弯患者炎症-应激因子、腰椎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李楠 段伟利 袁海胜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对脊柱侧弯患者炎症-应激因子、腰椎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信臣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脊柱侧弯患者,电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后路椎...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对脊柱侧弯患者炎症-应激因子、腰椎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信臣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脊柱侧弯患者,电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应激因子[血清肌酸激酶(CK)、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腰椎功能[胸腰段后凸角(TLK)、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结果联合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ODI、VAS评分明显降低,其中联合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 Cor、NE、CK水平显著升高,其中联合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两周TLK、TK、LL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在治疗脊柱侧弯患者中,能改善腰椎功能、减轻应激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但手术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后路弓根内固定 3D打印技 后路植骨 功能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价值
16
作者 朱亚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82-185,共4页
探究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骨科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腰椎骨折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47;常规护理)与试验组(n=47... 探究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骨科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腰椎骨折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47;常规护理)与试验组(n=47;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心理状态、疼痛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①心理状态评分:试验组分数更低(P<0.05);②疼痛情况:试验组低(P<0.05);③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0.00%)较对照组(10.64%)低(2=5.281;P=0.022);④护理满意度:试验组更高(P<0.05);⑤临床指标:试验组时间更短(P<0.05)。结论 针对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效果突出,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护理满意度提高,心理状态与疼痛情况得以改善,具有良好的护理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护理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骨折 心理状态 疼痛情况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对策研究分析
17
作者 杨静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99-0202,共4页
探讨手术室护理对腰椎骨折病人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收治的68名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医治的腰椎骨折病人,为了便于研究的正常实施,把所选择的全部受试者分成研究组34名,参照组34名,... 探讨手术室护理对腰椎骨折病人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收治的68名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医治的腰椎骨折病人,为了便于研究的正常实施,把所选择的全部受试者分成研究组34名,参照组34名,当中研究组病人运用手术室护理医治,参照组则是给予基础护理,并对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概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被选病人的多项护理指标通过统计分析软件检验后,显示出:参照组34例病人在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都比研究组要高,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参照组相比,研究组中的病人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更高(x2=5.824 P<0.05);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在下床活动和住院方面的时间都更短,同时住院的花销也更为经济(t=6.895、16.731、13.065 P<0.05);并且研究组在接受护理后的Barid评分和AOFAS评分都有所提高,而NRS评分则明显降低(t=4.533、6.703、9.372 P<0.05);同时研究组在接受护理后在社会、身体、心理以及物质生活方面的评分都显著更高(t=5.294、7.741、5.940、4.634 P<0.05)。结论 对腰椎骨折病人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医治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在临床护理的过程当中起到正向的价值与效果,可以明显减少病人术中的出血量,降低病人的术后并发症产生几率,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因此其拥有很高的临床运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螺钉固定 骨折 室护理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行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干预后的效果
18
作者 许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21-0124,共4页
为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开展手术室护理,对护理结果进行探讨。方法 腰椎骨折是该研究的对象,研究时间介于2022.01-2023.12期间,共68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进行常规干... 为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开展手术室护理,对护理结果进行探讨。方法 腰椎骨折是该研究的对象,研究时间介于2022.01-2023.12期间,共68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手术室干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较参照组高,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更少,生活质量、腰椎功能方面,观察组均较参照组高,疼痛和焦虑方面,观察组程度更轻,手术以及康复指标方面,观察组更优;组间差异相比显示,P值低于0.05。结论 将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在腰椎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当中,可以改善患者疼痛和焦虑程度,能够提高患者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骨折 室护理 护理干预
下载PDF
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在退变性脊柱侧弯治疗中的对比分析
19
作者 孙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后路椎弓... 目的探讨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对照组行短节段融合,观察组行长节段融合.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影像学参数、疼痛评分、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32.41±28.68)min,长于对照组的(164.85±14.83)min,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透视次数分别为(554.96±52.41)mL、(156.32±14.82)mL、(6.32±1.15)次,均多于对照组的(449.65±45.84)mL、(123.41±13.35)mL、(4.21±0.83)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侧凸Cobb角、矢状面平衡偏移量、冠状位平衡偏移量分别为(18.15±1.63)°、(17.79±1.45)mm、(13.51±1.23)mm,均低于对照组的(22.34±2.49)°、(23.53±2.57)mm、(16.78±1.45)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DI评分分别为(1.42±0.24)分、(12.58±1.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98±0.27)分、(15.39±1.4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分别为(87.25±5.24)分、(88.26±5.19)分、(88.93±5.25)分、(90.76±4.1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62±5.21)分、(81.11±5.09)分、(82.04±5.18)分、(83.63±4.5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各有价值,短节段融合手术创伤更小,长节段能更好恢复脊椎力线及功能,还需根据临床病情特点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弯 后路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 长节段融合 短节段融合
下载PDF
强化手术室护理在经皮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
作者 李夫娟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4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究经皮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应用强化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经皮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目的:探究经皮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应用强化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经皮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椎体前缘、后缘长度及Cobb角大于干预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经皮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改善其临床指标,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腰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骨折 室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