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与传统固定法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创新 郭远清 +2 位作者 李金祥 李国威 陈涛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10期4307-4307,共1页
目的探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法及传统固定法中的小夹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骨科治疗的242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组的完全愈合患者110例(90.16%... 目的探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法及传统固定法中的小夹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骨科治疗的242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组的完全愈合患者110例(90.16%)明显多于小夹板固定组70例(58.33%);小夹板固定组的愈合不佳患者40例(33.33%)、未愈合患者10例(8.33%)均分别明显高于外固定组的12例(9.84%)、0例(0.00%),两组在完全愈合及愈合不佳方面有差异(P【0.05)。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法较传统固定法中的小夹板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更加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 传统固定法 四肢骨折 疗效
下载PDF
外固定架与传统固定法对骨科创伤肘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斌 沈鹏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3期479-481,共3页
目的采用外固定架与传统固定法对骨科创伤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创伤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固定法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外... 目的采用外固定架与传统固定法对骨科创伤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创伤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固定法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外固定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及肘关节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肘关节恢复优良率方面,研究组95.6%与对照组64.4%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Mayo评分及关节屈伸度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其中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骨科创伤患者实施外固定架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提高治疗优良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 传统固定法 骨科创伤 肘关节功能
下载PDF
外固定架与传统固定法对骨科创伤肘关节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李凤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222-224,共3页
观察对在院骨科创伤患者实施传统固定治疗或外固定架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收纳样本为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在院的84例骨科创伤患者,采取抽签分组,实验组以外固定架分析,对照组开展传统固定法,指标评估包括临床疗效、肘关节功能、手... 观察对在院骨科创伤患者实施传统固定治疗或外固定架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收纳样本为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在院的84例骨科创伤患者,采取抽签分组,实验组以外固定架分析,对照组开展传统固定法,指标评估包括临床疗效、肘关节功能、手术指标数据。结果:肘关节功能在术前对比分数无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对照组差于实验组,临床有效人数对比实验组多于对照组,住院周期:对照组较长;手术用时:实验组较短;术中出血量:实验组较少,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等安全不良事件发生人数对照组多于实验组,指标对比显著,P<0.05。结论:骨科创伤患者经外固定架治疗后关节功能逐步恢复,充分缩短患者康复周期,保证手术疗效,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康复进程加快,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 传统固定法 骨科创伤 肘关节功能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传统固定法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姜洪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7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传统固定法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08,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仅接受传统固定法治疗,治疗组患者行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 目的探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传统固定法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08,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仅接受传统固定法治疗,治疗组患者行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29%显著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关节功能障碍2例,针感染1例,无骨不愈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82%,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关节功能障碍,2例针感染,2例骨不愈,并发症发生率20.59%,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四肢骨折患者行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效果较传统固定法效果更好,不仅能帮助患者快速改善骨折情况,更能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 传统固定法 并发症
下载PDF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传统固定法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湘洪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期33-34,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传统固定法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固定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 目的比较分析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传统固定法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固定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较传统固定法,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更好,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 传统固定法 四肢骨折
下载PDF
外固定架与传统固定法对骨科创伤肘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6期61-61,63,共2页
目的:通过多骨科创伤患者分别采用外固定架和传统固定法进行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方法:收治患者5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通过传统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外固定架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获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 目的:通过多骨科创伤患者分别采用外固定架和传统固定法进行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方法:收治患者5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通过传统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外固定架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获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获得的治疗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6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更加优良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创伤患者采用外固定架法以及传统固定法进行治疗,外固定架法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 传统固定法 骨科创伤 改善效果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外固定架与传统固定法对骨科创伤肘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苏周伟 谭静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1期56-56,59,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外固定架与传统固定法对骨科创伤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7月-2018年9月收治骨科创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固定法,观察组接受外固定法。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 目的:分析探讨外固定架与传统固定法对骨科创伤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7月-2018年9月收治骨科创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固定法,观察组接受外固定法。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肘关节恢复率、Mayo评分和关节屈伸度等。结果:观察组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关节的回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ayo评分和关节屈伸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ayo评分和关节屈伸度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创伤患者采取外固定架法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 传统固定法 肘关节功能 骨科创伤
下载PDF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传统固定法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8
作者 仝国强 丁华文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8期41-42,共2页
目的:比较在治疗四肢骨折患者中应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传统固定法的实际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固定法,观察组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法,比较2组患者的治... 目的:比较在治疗四肢骨折患者中应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传统固定法的实际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固定法,观察组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法,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72.1%,组间差异比较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98%和32.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骨折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 传统固定法 四肢骨折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法与传统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智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3期265-266,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法与传统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胫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实验组... 目的 :探讨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法与传统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胫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实验组患者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其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法对胫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 传统固定法 胫骨粉碎性骨折 疗效
下载PDF
LISS法与传统切开固定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8期210-212,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与传统切开固定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临床患者,其均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共收治44例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2例,分别... 目的比较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与传统切开固定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临床患者,其均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共收治44例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2例,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固定法治疗,实验组采用LISS法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近远期预后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而实验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接受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的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屈伸活动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面,与传统切开固定法相比,采用LISS法治疗效果较好,创伤小,安全性高,这一治疗方法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与活动度情况更为理想,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S 传统切开固定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外固定架与传统固定法对骨科创伤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探究
11
作者 王立 王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64-67,共4页
研究骨科创伤患者的适宜治疗干预方案。方法 纳入病例为本院2021奶奶6月-2022年6月收治68例骨科创伤上肢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的34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围术... 研究骨科创伤患者的适宜治疗干预方案。方法 纳入病例为本院2021奶奶6月-2022年6月收治68例骨科创伤上肢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的34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肘关节屈伸度、Mayo评分、肘关节功能优良率,研究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 骨科创伤上肢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肘关节功能,其应用价值优于传统固定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 传统固定法 骨科创伤 肘关节功能
下载PDF
3种胃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珍玲 周银华 易华容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3种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留置胃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额头固定组和改良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传统法、额头固定法和改良固定法进行置管固定,对3组方法的脱管原因(患者自拔、咳嗽或喷嚏、患者... 目的探讨3种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留置胃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额头固定组和改良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传统法、额头固定法和改良固定法进行置管固定,对3组方法的脱管原因(患者自拔、咳嗽或喷嚏、患者自行翻身、胶布松脱等)、脱管发生率、胃管留置时间及留置效果(对皮肤、咽部刺激,舒适度、脱管等)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因不同原因造成的脱管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和额头固定组、胃管留置时间长于传统组和额头固定组、胃管留置效果优于传统组和额头固定组(均P<0.05)。结论改良固定法可有效地增加胃管的牢固性,防止胃管脱出,增加患者舒适度,有效地降低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 固定 舒适 改良固定 额头固定 传统固定法
下载PDF
巧用活结系于单侧鼻导管留置胃管固定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金燕 左美玉 +1 位作者 华锋凯 廖昌燕 《右江医学》 2018年第2期247-248,共2页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或胃肠减压的患者,插胃管是一个重要治疗手段。插管后的留置与固定是临床护理的工作重点。有效固定胃管不仅便于观察胃液性质和量,还可进行有效减压、引流,减轻吻合口张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或胃肠减压的患者,插胃管是一个重要治疗手段。插管后的留置与固定是临床护理的工作重点。有效固定胃管不仅便于观察胃液性质和量,还可进行有效减压、引流,减轻吻合口张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若不能妥善固定,易造成胃管移位、脱出,引起呛咳、误吸甚至威胁患者生命[2]。因胃管固定不牢而造成意外拔管的发生率为9.8%~45.2%[3],不仅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延长住院天数、增加住院费用,还增加了护理工作量[4]。笔者自创一种胃管固定方法,并与传统胃管固定方法作对照,现在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留置 胃管固定 活结固定 传统固定法
下载PDF
中医接骨法和普通钢板固定法治疗小儿前臂骨折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达鹏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9期103-104,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中医接骨法与钢板固定法治疗小儿前臂骨折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9月来本院就诊治疗的72例前臂骨折患儿,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普通钢板固定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则采用中医... 目的对比观察中医接骨法与钢板固定法治疗小儿前臂骨折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9月来本院就诊治疗的72例前臂骨折患儿,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普通钢板固定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则采用中医接骨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36例患儿共治疗有效32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8.9%;对照组36例患儿共治疗有效26例,总治疗有效率72.2%(P<0.05)。结论中医接骨法治疗小儿前臂骨折临床疗效十分良好,较钢板固定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接骨 传统钢板固定 前臂骨折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华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6期211-212,共2页
目的对比固定胃管两种不同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固定法固定胃管,观察组采用高弹尼纶绳四点三角固定法固定胃管。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管滑脱率、胃管固定处皮肤受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美观度优于对照组... 目的对比固定胃管两种不同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固定法固定胃管,观察组采用高弹尼纶绳四点三角固定法固定胃管。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管滑脱率、胃管固定处皮肤受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美观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高弹尼纶绳四点三角固定法固定胃管,牢固舒适美观皮肤完整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固定 传统胶布固定 高弹尼纶绳四点三角固定
下载PDF
用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法对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文强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用动力加压接骨板(DCP)内固定法对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A组患者使用传统的闭合复... 目的:探讨用动力加压接骨板(DCP)内固定法对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A组患者使用传统的闭合复位外固定法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使用DCP内固定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经过治疗,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骨痂形成的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DCP内固定法对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促进其骨折的愈合,缩短其治疗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的闭合复位外固定 DCP内固定 尺桡骨干双骨折 效果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海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9期1630-1631,共2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生治疗胫骨Pilon骨折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来通许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9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生治疗胫骨Pilon骨折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来通许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9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预后效果、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骨Pilon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能有效提高预后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且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胫骨PILON骨折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成角-回绕-牵引”手法治疗小儿前臂骨折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18
作者 潘湘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5S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成角-回绕-牵引"手法治疗小儿前臂骨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8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取传统钢板固定法。治疗组44例采取中医接骨法。连续治疗56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 [目的]观察"成角-回绕-牵引"手法治疗小儿前臂骨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8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取传统钢板固定法。治疗组44例采取中医接骨法。连续治疗56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好转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痊愈15例,好转13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3.6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角-回绕-牵引"手法治疗小儿前臂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前臂骨折 “成角-回绕-牵引”手 传统钢板固定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高举平台法在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处固定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霞 蒲俐 +2 位作者 周雪丽 李阔 马登艳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10期1435-1437,共3页
目的探讨高举平台法固定在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处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1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新置管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固定法对... 目的探讨高举平台法固定在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处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1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新置管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固定法对出口处导管进行固定,试验组采取高举平台法对导管出口处进行固定。结果两组患者新置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固定效果比较,敷料边缘卷边、体位变化局部牵拉疼痛、局部因牵拉渗血/渗液和术后2周随访局部结痂/肉芽等效果,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试验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96±1.99)分vs(3.76±1.83)分,P<0.05];试验组患者更换敷料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3.09±1.64)d vs(2.27±1.17)d,P<0.01]。结论采取高举平台固定法进行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固定具有较高的护理应用价值,能增强导管出口固定效果,改善患者舒适度,延长敷料更换间隔时间,降低患者对导管牵拉造成出血、渗血或者渗液,避免导管扭曲、打折,避免出口处的愈合延迟及局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举平台 传统固定法 腹膜透析 导管固定
原文传递
不同气管插管固定法对颅内病变急性期颅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玉福 《青海医药杂志》 2019年第8期17-18,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气管插管固定法对颅内病变急性期颅内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及ICU中的危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予以改良蝶形胶布固定法行固定处理,对照组予以传统固定法进行气管插管固定... 目的:分析不同气管插管固定法对颅内病变急性期颅内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及ICU中的危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予以改良蝶形胶布固定法行固定处理,对照组予以传统固定法进行气管插管固定。结果:观察组固定良好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前,两组患者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观察组患者颅内压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明显(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插管前后颅内压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插管后颅内压明显上升(P<0.05)。结论:改良蝶形胶布固定法在针对颅内病变患者气管插管治疗时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患者在该固定方式处理下有同样的固定效果,且不会对颈静脉造成压迫,不影响颅内静脉血回流,进而不会导致颅内压增高,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蝶形胶布固定 传统固定法 颅内病变 颅内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