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庐剧传统小戏的情节模式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褚群武 王方好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9期72-75,共4页
庐剧传统小戏数量众多,故事题材充满浓郁的日常生活气息。处于社会底层的观众、熟谙底层生活的剧作者、特殊的地域文化,使得庐剧传统小戏在情节设置上具有鲜明的类型化、世俗化特征,这也是庐剧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 庐剧 传统小戏 情节模式 类型化
下载PDF
皖南花鼓戏传统小戏艺术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方好 阎方正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52-156,共5页
流行于宣城、广德、郎溪、宁国一带的皖南花鼓戏是安徽省五大剧种之一。皖南花鼓戏传统剧目数量众多,大多以小戏的形式流行于民间。皖南花鼓戏传统小戏在故事题材上充满浓郁的日常生活气息,在艺术表现上情节结构简单化、人物形象类型化... 流行于宣城、广德、郎溪、宁国一带的皖南花鼓戏是安徽省五大剧种之一。皖南花鼓戏传统剧目数量众多,大多以小戏的形式流行于民间。皖南花鼓戏传统小戏在故事题材上充满浓郁的日常生活气息,在艺术表现上情节结构简单化、人物形象类型化,娴熟的戏剧技巧、浓郁的喜剧化色彩正是其审美风格上的直观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花鼓戏 传统小戏 情节模式 喜剧化
下载PDF
小议黄梅戏传统小戏审美价值
3
作者 朱慧慧 《戏剧之家》 2016年第4期52-52,共1页
黄梅戏与民间传统小戏有着浓浓的血缘关系,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小戏让黄梅戏在演变中更加精彩绝伦。黄梅戏能够被观众所赞美的不仅包括《牛郎织女》《女驸马》《天仙配》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精彩的大戏,还有那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清新泥土... 黄梅戏与民间传统小戏有着浓浓的血缘关系,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小戏让黄梅戏在演变中更加精彩绝伦。黄梅戏能够被观众所赞美的不仅包括《牛郎织女》《女驸马》《天仙配》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精彩的大戏,还有那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清新泥土芬芳的传统小戏,这才是真正让黄梅戏从农村演到城市,并最终走向世界的基础。本文简单分析了黄梅戏传统小戏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传统小戏 内涵 审美价值
下载PDF
论吕剧传统小戏的“苦中作乐”——以《王小赶脚》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金伟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46-50,72,共6页
吕剧是山东等地区的地方戏,大致有传统剧和现代剧等类。《王小赶脚》是一部吕剧的传统小戏。此剧渗透着一种"苦中作乐"的风格,这在吕剧的传统小戏中多有表现。小戏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乐"的成分俯拾即是,而吕剧... 吕剧是山东等地区的地方戏,大致有传统剧和现代剧等类。《王小赶脚》是一部吕剧的传统小戏。此剧渗透着一种"苦中作乐"的风格,这在吕剧的传统小戏中多有表现。小戏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乐"的成分俯拾即是,而吕剧本体等又造成了其"苦"的蕴意所在。此类剧作通过对"苦""乐"矛盾的"化解"取得了艺术表现而又高于生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剧 传统小戏 苦中作乐 《王小赶脚》
原文传递
传统黄梅小戏中叹词的语言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江结宝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18-123,131,共7页
通过对65部传统黄梅小戏的考察和概括,发现叹词表义作用可分表感情、表态度、呼唤应答、为人物上场造势等4大类和惊喜、惊疑、惊叹、悲叹、反感、醒悟、应承、呼唤、造势等22小类。叹词的戏曲语用功能表现为强化语气、营造气氛、突显个... 通过对65部传统黄梅小戏的考察和概括,发现叹词表义作用可分表感情、表态度、呼唤应答、为人物上场造势等4大类和惊喜、惊疑、惊叹、悲叹、反感、醒悟、应承、呼唤、造势等22小类。叹词的戏曲语用功能表现为强化语气、营造气氛、突显个性、作为戏曲地方性的标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黄梅小戏 叹词 表义作用 语用功能
下载PDF
南派布袋戏的操控技巧与行当表演 传统小戏《小闷》《番婆弄》的启示
6
作者 陈美娜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3-84,共2页
布袋木偶戏的表演有别于人戏,是间接式的表演艺术,需要演员先学人戏的形体科步表演,再通过手掌手指的操控展现木偶的形体、科步。木偶戏演员表演的行当比人戏更广,而且大多需要生、旦、净、末、丑各行当都精通。在艺校时,我有幸师从南... 布袋木偶戏的表演有别于人戏,是间接式的表演艺术,需要演员先学人戏的形体科步表演,再通过手掌手指的操控展现木偶的形体、科步。木偶戏演员表演的行当比人戏更广,而且大多需要生、旦、净、末、丑各行当都精通。在艺校时,我有幸师从南派布袋戏宗师级的表演艺术家李伯芬,大家尊称"芬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袋木偶戏 布袋戏 间接式 传统小戏 表演艺术 行当 操控 木偶戏演员
原文传递
黄梅戏传统小戏中的皖江文化——从物质及精神文化简要分析
7
作者 宋彤彤 《黄梅戏艺术》 2020年第4期16-18,共3页
黄梅戏的起源有人认为最早可追溯到唐代,《黄梅戏源流》一书中认为真正起源于清代乾隆五十年左右,而唐代至清代期间可以说是黄梅戏孕育的阶段.本文探讨的是经过舞台呈现的成熟的传统小戏,因此寻找的是从清代至近代新创作的黄梅戏之间,... 黄梅戏的起源有人认为最早可追溯到唐代,《黄梅戏源流》一书中认为真正起源于清代乾隆五十年左右,而唐代至清代期间可以说是黄梅戏孕育的阶段.本文探讨的是经过舞台呈现的成熟的传统小戏,因此寻找的是从清代至近代新创作的黄梅戏之间,有史料记载的黄梅传统小戏中的皖江文化,分别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角度做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文化 黄梅戏 传统小戏 物质 精神
原文传递
《邀学》演出心得
8
作者 吴松明 《黄梅戏艺术》 2021年第3期92-92,共1页
《邀学》原本是黄梅戏传统小戏,由太湖县老艺人唐爱莲、唐小莲两兄弟口述流传下来。过去在太湖、宿松一带演出较多。它与另一出传统小戏《讨学俸》既有剧情方面的关联,又各自独立成篇,被称为黄梅戏传统小戏中的姊妹花。《讨学俸》是由... 《邀学》原本是黄梅戏传统小戏,由太湖县老艺人唐爱莲、唐小莲两兄弟口述流传下来。过去在太湖、宿松一带演出较多。它与另一出传统小戏《讨学俸》既有剧情方面的关联,又各自独立成篇,被称为黄梅戏传统小戏中的姊妹花。《讨学俸》是由老艺人钱悠远、刘正庭口述,庐剧也有此戏。说明这样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深得老百姓的欢迎。我们演出的《邀学》是由剧作家何成结整理改编,对原剧本进行了一次去粗取精。最主要的是突出人物形象,加强戏剧性,提升观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老艺人 庐剧 传统小戏 去粗取精 姊妹花 人物形象 口述
原文传递
南昌采茶戏的风华
9
《全国新书目》 2020年第7期52-53,共2页
本书为首部南昌采茶戏剧目选本,分传统大戏、传统小戏、传统曲谱和锣鼓谱三部分,精选8台优秀传统剧目剧本、16个大戏剧本、23个小戏(折子戏)剧本、158段曲谱曲牌及常用锣鼓谱。该书的出版,旨在抢救性发掘、整理、保存南昌采茶戏的传统剧... 本书为首部南昌采茶戏剧目选本,分传统大戏、传统小戏、传统曲谱和锣鼓谱三部分,精选8台优秀传统剧目剧本、16个大戏剧本、23个小戏(折子戏)剧本、158段曲谱曲牌及常用锣鼓谱。该书的出版,旨在抢救性发掘、整理、保存南昌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对于梳理南昌采茶戏的发展历史,发掘南昌采茶戏厚重的艺术价值,研究与传承南昌采茶戏都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采茶戏 锣鼓谱 传统剧目 折子戏 传统小戏 抢救性发掘 曲谱 剧本
原文传递
小镇旧事 《豆腐西施》创作谈
10
作者 吴傲君 《剧本》 2021年第3期76-77,共2页
前些年我将湖南花鼓传统小戏《蔡坤山耕田》改篇整理成一部大戏之后,受到了"文旅部"的大力扶持,它没效阿斗还真给扶上了大舞台。前面乌龟爬出了路,后面乌龟照线走。湖南邵阳花鼓戏传承人,资深名旦李赛俭老师找到了中国戏曲学... 前些年我将湖南花鼓传统小戏《蔡坤山耕田》改篇整理成一部大戏之后,受到了"文旅部"的大力扶持,它没效阿斗还真给扶上了大舞台。前面乌龟爬出了路,后面乌龟照线走。湖南邵阳花鼓戏传承人,资深名旦李赛俭老师找到了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著名导演赵伟民先生,要求改编她曾经在京城一炮打响的小戏《磨豆腐》。赵导热心支持,并介绍她来岳阳找我整理剧本,戏曲音乐名家李道国先生也一旁摇旗呐喊,两位大家如此抬举我怎能拒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学院 戏曲音乐 邵阳花鼓戏 豆腐西施 传统小戏 创作谈 花鼓 乌龟
原文传递
看沉淀七十年历史手抄本《参军》有感
11
作者 韩笑龙 《黄梅戏艺术》 2021年第4期78-78,共1页
《参军》这个剧目是1951年创作的黄梅调手抄本,它既不是传统小戏,也不是现代戏,当年老百姓都称他为新戏。(注:解放初期,安庆人把黄梅调传统古装戏叫老戏,把创作编写现代任务的戏叫新戏。)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压在人民头... 《参军》这个剧目是1951年创作的黄梅调手抄本,它既不是传统小戏,也不是现代戏,当年老百姓都称他为新戏。(注:解放初期,安庆人把黄梅调传统古装戏叫老戏,把创作编写现代任务的戏叫新戏。)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彻底被推翻。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全国人民开始重整河山,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运动,人民从此翻身,当家做主人,共产党制定的农村政策有力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改革运动 农村政策 黄梅调 手抄本 英明领导 传统小戏 现代戏 解放初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