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扩张与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应用中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董伦 武永康 +2 位作者 申林海 张恒柱 宿建辉 《中国医药》 2007年第8期501-502,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P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OT)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2例临床需气管切开的神经外科患者,前瞻性随机分为PT组及OT组。对其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安全性等进行比较。结果PT组操作时间为(7±2.1)min,与OT...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P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OT)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2例临床需气管切开的神经外科患者,前瞻性随机分为PT组及OT组。对其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安全性等进行比较。结果PT组操作时间为(7±2.1)min,与OT组(18±4.5)min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T组发生操作相关性并发症3例,OT组9例。结论PT可单人操作,较OT简便、快捷、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适用于急危重神经外科患者的抢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小强 罗琼湘 李焕夷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02-203,206,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56例行气管切开患者,其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组30例,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OT)组26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时... 目的:研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56例行气管切开患者,其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组30例,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OT)组26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出血、皮下气肿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PDT组比OT组的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切口感染率低、术后出血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气肿的发生率PDT组较OT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简便、快捷、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且轻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性、简易度和效价比优于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的微创气管切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 重症监护病房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经皮扩张与传统开放气管切开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彭艳 李书铭 +4 位作者 熊荣华 王俊英 文刚 卢孝莉 方琼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OT)在ICU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ICU需气管切开的患者采取前瞻性随机分成PDT组及OT组。对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PDT组操作时间(8±3.1)分钟与OT组(23.7±...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OT)在ICU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ICU需气管切开的患者采取前瞻性随机分成PDT组及OT组。对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PDT组操作时间(8±3.1)分钟与OT组(23.7±11.3)分钟比较,P<0.01,OT组发生操作相关性并发症13例,PDT组2例。结论PDT可单人操作,较OT迅速、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适用于急危重病患者的抢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PDT) 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OT)
下载PDF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ICU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侯有华 姚晖 +4 位作者 宋越 丁智 桂长俊 姚兰刚 柴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6期994-995,共2页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PDT)在ICU危重病人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ICU符合气管切开指征无禁忌证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组(PDT组)29例和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组(OT组)41例,比较两组间在手术时间、切口大小...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PDT)在ICU危重病人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ICU符合气管切开指征无禁忌证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组(PDT组)29例和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组(OT组)41例,比较两组间在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PDT组手术时间较OT组明显缩短(11.28±3.48 min VS22.95±4.67 min,P=0.00);切口明显减小(1.60±0.21 cm VS 4.09±0.74 cm,P=0.00),出血量(6.46±3.74 ml VS 26.68±11.07 ml,P=0.00)及切口感染机率较OT组明显减少(0%VS 14.6%,P=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T具有省时、创伤小、并发症低等优势,对救治重危病人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 传统开放气管切开 临床价值 危重病人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困难气管切开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海燕 王轶 刘珊珊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23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FBPDT)在重症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行气管切开的158例危重患者,以方法的差异分为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组(50例)、经...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FBPDT)在重症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行气管切开的158例危重患者,以方法的差异分为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组(50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组(87例)、FBPDT组(21例)。比较各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FBPDT组、PD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OT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BDP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与PD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O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BPDT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并发症。2018–2020年,OT术式有逐年递减趋势,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而PDT例数逐渐上升,所占比例逐年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BPDT数量亦逐年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2020年手术时间有逐渐缩短趋势,尤其是PDT与FBPDT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2020年的PDT术中出血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20年的OT、PDT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018年及2019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FBPDT的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困难气管切开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传统开放气管切开
下载PDF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黄业武 《右江医学》 2013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将住院需行气管切开术的42例患者随机分成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DT组)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组)两组,每组2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与并发...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将住院需行气管切开术的42例患者随机分成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DT组)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组)两组,每组2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DT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OT组(P<0.01),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小于OT组(P<0.01)。P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OT组的33.33%(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省时、拔管后伤口愈合快、瘢痕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但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要灵活选用,确保安全,目前不可完全替代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诗霞 李俊 陈文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918-192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行气管切开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经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ST)组和PDT组,各44例。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行气管切开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经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ST)组和PDT组,各44例。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ST组比较,PD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均P<0.05),且PDT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与ST术式比较,PDT具有快速、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传统开放气管切开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冬冬 杨勇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23期123-124,127,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照床位单双号将246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接受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照床位单双号将246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接受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可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 传统开放气管切开 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秀英 刘云兰 +1 位作者 王明义 李艳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年第12期47-49,共3页
目的 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在神经外科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40例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组(OT组),每组20例,回顾性分析两... 目的 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在神经外科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40例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组(OT组),每组2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DT组手术时间平均为(7.9±5.4)min,OT组为(30.0±12.5)min,PDT组较OT组明显缩短;PDT组出血量(4.2±2.8)ml,OT组(13.7±4.1)ml;PDT组切口大小(1.5±0.7)cm,OT组(5.6±1.2)cm。PDT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OT组的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DT具有操作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围术期并发症少等优点,利于神经外科需要气管切开的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传统开放气管切开 神经外科 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吴凤娇 岳凤枢 于春刚 《中国水电医学》 2007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5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预后情况。结果55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平均手术时间11.15min,发生并发症4例(5种),及时处理后均好转(或治愈),未造成病人死亡或...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5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预后情况。结果55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平均手术时间11.15min,发生并发症4例(5种),及时处理后均好转(或治愈),未造成病人死亡或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7.27%。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操作简便、省时、并发症发生率低、拔管后伤口愈合快、瘢痕小等优点,但不可完全替代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经皮气管切开 传统开放气管切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